桂圆大枣粥
组成:龙眼肉、大枣各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粳米洗净,大枣去核,备用。龙眼肉、大枣、粳米同放入锅内,加清水,同煮1.5小时。
用法:食粥,龙眼肉及大枣。喜甜食者,可加少许红糖。
功效: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亏虚型患者。
2.气滞
(1)证候:精神忧郁,食欲不振,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排血时下时止,颜色正常。
(2)选方
疏肝粥
组成:赤芍、枳壳各12克,香附、川芎各9克,柴胡、陈皮各6克,甘草3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以上7味中药水煎,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红糖调味。
用法:温热食用。每天2次。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行滞。适用于气滞型恶露不下。
加味柴胡疏肝粥
组成:当归、沉香、路路通、川芎、柴胡各9克,香附、枳壳、白芍各9克,合欢花12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上药煎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粥。待粥煮成后加红糖适量调味。
用法:空腹温热食用。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通络。适用于气滞型恶露不下。
五爪龙佛手肉丝汤
组成:五爪龙60克,佛手10克,猪瘦肉250克。
制法:将五爪龙洗净切碎,佛手洗净;猪瘦肉洗净切丝。将上述3味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用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调味即成。
用法:随量饮用。
功效:行气解郁,补脾益气。适用于气滞脾虚型恶露不下,伴有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纳少体弱等。
3.感受寒邪
(1)证候:恶露不下或下之甚少,面色青而无华,肢冷畏寒,舌苔薄白,脉浮紧。
(2)选方
葱须豆豉酒
组成:豆豉15克,葱须30克,黄酒50毫升。
制法: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须,继续煎煮5分钟,最后加黄酒,出锅。
用法:趁热顿服。
功效:祛风散寒。适用于感受寒邪型恶露不下。
生姜粥
组成:生姜汁50克,粳米100克。
制法:新鲜生姜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姜汁约50克。粳米加水煮沸后加入生姜汁,煮成稀粥食用。
用法: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温中散寒。适用于感受寒邪型恶露不下。
4.血瘀
(1)证候:产后恶露不行或甚少,色紫暗,小腰疼痛拒按,痛处有块,舌紫暗,脉涩。
(2)选方
山楂茶
组成:山楂30克,红糖适量。
制法:山楂切片晒干加水750克,煎至山楂熟烂,加入红糖即可。
用法:代茶饮。一般服3~5次有效。
功效:活血散瘀。适用于血瘀型恶露不下。
红花糯米粥
组成:红花、当归各10克,丹参15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上药先水煎,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糯米同煮成粥,入红糖适量调味。
用法: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型恶露不下。
益母草鸡肉汤
组成:鲜益母草100克,鸡肉250克,葱白6克,香附30克,食盐适量。
制法:将益母草温水泡,清水洗净。葱白洗净,用刀拍烂。香附用水洗净。将鸡肉用水洗净,刀切成小块。
把益母草、葱花、香附和鸡肉一同放人煮锅内,加入清水,煮2小时,放入食盐调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活血补血,疏肝理气。适用于血瘀或气滞型恶露不下。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酸涩,油腻不消化食物。
【预防】
1.保持心情舒畅。
2.防受寒,重保暖,下肢可温敷,以温通气血。
3.多活动。
八、恶露不绝
分娩后,随着子宫内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内膜的脱落和修复,含有血液,坏死脱膜组织等物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正常恶露一般3~4周应完全排尽,若过期仍淋漓不断,即称为恶露不绝。本病若治不及时或迁延日久,可因失血伤阴而致血虚阴竭,若复加感染,可变生他症。
【症状】
开始为含有大量血液及坏死的脱膜组织,量多,色鲜红,为红色恶露。多在产后持续1周左右。以后颜色淡红,含有少量血液,有较多坏死蜕膜,宫颈黏液,阴道不净,同时伴有臭秽气味或腐臭气味,或伴有腹痛、发热,子宫、附件(输卵管、卵巢)、阴道有感染。若排出恶露量逐日增多,颜色逐日变红变深,或出现瘀块,均属于异常现象。
【病因】
西医认为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主要有3种情况:
1.可因妊娠月份较大,或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原因,也可因手术操作者技术不熟练,致使妊娠组织物未完全清除,导致部分组织物残留于宫腔内所致。此时除了恶露不净,还会有出血量时多时少,内夹血块等症状,并伴有阵阵腹痛。
2.可因人流后洗盆浴,或卫生巾不洁,或人流后不久即行房事,也可因手术操作者消毒不严格等原因致使宫腔感染所致。此时恶露有臭味,腹部有压痛,并伴有发热,查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升高。
3.可因人工流产后未能很好休息,或平素身体虚弱多病,或手术时间过长,耗伤气血,致使宫缩乏力所致。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冲任为病,气血运行失常所致。
1.气虚体质素弱,正气不足,产时失血耗气,正气愈虚。或因产后操劳过早,劳倦伤脾,气虚下陷,以致冲任不固,不能摄血,而致恶露不绝。
2.血热平素阴虚,复因产时失血,阴液更亏,营阴耗损,而致阴虚生内热。或因产后过服辛热温燥之品,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以致热扰冲任,迫血下行,导致恶露不止。
3.血瘀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入胞,与血相搏,淤血内阻,或胞衣残留,影响冲任,血不归经,以致恶露淋漓,日久不净。
总之,本病可分为气虚、血热以及血瘀等3种症型。
【辨证用膳】
1.气虚型
(1)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质稀薄,无臭气。小腹空坠,神倦懒言,面色白,舌淡,脉缓弱。
(2)选方
荔枝干大枣茶
组成:荔枝干8粒,大枣(去核)10枚。
制法:将荔枝干去壳,洗净;大枣洗净后与荔枝干加水。炖约1小时左右即成。
用法:每天服2次。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虚型恶露不绝。此茶有助子宫收缩。
参术芪米粥
组成:党参9克,白术18克,粳米100克。
制法:上述2味药水煎2次,去渣合汁,入粳米煮粥食用。
用法:每天1剂,连服5~7天。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燥湿。适用于气虚型恶露不绝。
黄鳝汤
组成:黄鳝500克,黄芪30克,生姜、猪油、食盐适量。
制法:鳝鱼切丝,黄芪纱布包裹,加水适量共煮熟,去纱布包,加猪油、食盐、生姜煮沸。
用法:食鱼饮汤。分2次服用。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虚型恶露不绝。
党参北芪竹丝鸡汤
组成:党参50克,北芪50克,大枣(去核)10枚,竹丝鸡1只,调味适量。
制法:党参,北芪,大枣浸洗;竹丝鸡洗净,切块后出水;将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注入沸水,隔水炖3小时,调味即成。
用法:食肉和大枣饮汤。分2次服用。
功效:补气摄血固冲。适用于气虚型恶露不绝。
2.血热型
(1)证候: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深红,质稠黏,有臭秽气,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脉虚细而数。
(2)选方
丝瓜赤豆茶
组成:赤小豆,丝瓜各适量。
制法:水煎。
用法:代茶频饮,连服数天。
功效:清热凉血利水。适用于血热型恶露不绝。
凉拌马齿苋藕片丝
组成:马齿苋、鲜藕各100克,食盐、芝麻油、味精、白糖、醋各适量。
制法:鲜藕切丝与马齿苋同入沸水中焯过,捞出沥水,用食盐、芝麻油、味精、白糖、醋凉拌。
用法:分1~2次服用。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恶露不绝。
莲草茅根炖肉
组成:墨旱莲、白茅根各30克,猪瘦肉少许。
制法:墨旱莲、白茅根水煎去渣取汁,加猪瘦肉,用水3碗,煎至一半。
用法:分3次服用。
功效: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恶露不绝。
3.血瘀型
(1)证候:产后恶露淋漓涩滞不爽,量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边有紫点,脉弦涩或沉而有力。
(2)选方
山楂红糖茶
组成:山楂50克,红糖20克。
制法:山楂水煎去渣,取汁50毫升,加红糖饮服。
用法:每天1剂,连服5~7天。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型恶露不绝。
参芪鸡蛋汤
组成:党参、黄芪、益母草各20克,红糖50克,鸡蛋2个。
制法:3味药与整只鸡蛋加适量水同煮至蛋熟,去渣取汁,鸡蛋去壳,两者再与红糖煮沸。
用法:饮汤食蛋,分2次服用。
功效:活血化瘀,益气健脾。适用于血瘀型恶露不绝。
黑豆木耳猪尾汤
组成:黑豆5克,黑木耳2块,大枣8枚,猪尾1条。
制法:将黑豆、黑木耳,去核大枣浸洗,猪尾洗净,将所有材料加水煮约2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活血利水,补肾滋阴。适用于血瘀型恶露不绝。
饮食宜清淡;忌食过分辛辣寒凉之品,例如辣椒、冷饮等。
【预防】
1.分娩前积极治疗各种妊娠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阴道炎等。
2.对胎膜早破,产程长者或剖宫产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分娩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全,如有残留物应及时处理。
4.坚持哺乳,有利于子宫收缩和恶露的排出。
九、产后小便失禁
产后小便次数增多,甚至日夜数次,称为小便频数。
如小便淋漓,不能自止,或睡中自遗,不能约束,称为小便失禁。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产后尿失禁。
【病因】
西医学认为产后小便频数或失禁是由于分娩时,胎儿先露部分对盆底韧带及肌肉的过度扩张,特别是使支持膀胱底及上2/3尿道的组织松弛所致。
中医认为产后小便失禁主要原因是膀胱不能制约。
而导致膀胱不能制约的病因,与肺肾又有密切关系。因为肾司二便,与膀胱为表里;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多因产伤致肺肾气虚,令膀胱失约所致,亦有因难产、接产损伤膀胱,导致遗尿者。临床常分为气虚、肾虚、外伤等3型。
【辨证用膳】
1.气虚
(1)证候:表现为产后小便次数增多,渐至小便自遗,尿液清白,面色无华,倦怠乏力,语气低怯,小腹坠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或虚而弱。
(2)选方
鸡金山药粉
组成:鸡内金30克,熟山药粉100克,糖20克。
制法:鸡内金研成粉末,和山药粉混合,再加糖充分拌匀。
用法:开水吞服。每次服3~6克。
功效:益气缩尿。适用于气虚型产后小便频数或小便失禁。
参芪猪脬汤
组成:猪脬1具,党参5克,黄芪5克,茯苓3克,生姜适量。
制法:将各味药材洗净;猪脬用盐,少许内外搓洗干净。锅内加水,烧至水开时,放入猪脬煮约2分钟。将各药材和猪脬,姜放入炖盅内,小火炖至酥烂,调味即可。
用法:随意食用。
功效:益气健脾固脬。适用于气虚型产后小便频数或小便失禁。
2.肾虚
(1)证候:产后小便次数增多,日夜可达数十次,直至小便自遗,不能控制,面色暗晦,形寒畏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健忘,便溏,舌质暗,舌苔白而润;脉沉迟无力。
(2)选方
萸肉芡实粥
组成:山茱萸25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茱萸洗净,去核,与芡实、粳米同入锅加水常法煮粥,将熟时,加入白糖调味,熟则可食。
用法:连服7天。
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用于肾虚型产后小便频数或小便失禁。
芡实山药莲肉粥
组成:芡实25克,山药25克,莲子粉15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芡实等与糯米一起入锅,加水常法煮粥。
用法:早晚分服,连服7天。
功效:益气滋阴,补肾固精。适用于气虚型产后小便频数或小便失禁。
杜仲杞子猪肾汤
组成:杜仲50克,枸杞子10克,猪肾1对。
制法:杜仲、猪肾洗净,切成小块,与枸杞子一起入锅,加水煲汤,调味服食。
用法:1天内食完。
功效:补肝益肾。适用于肾虚型产后小便频数或小便失禁。
3.外伤
(1)证候:小便淋漓不断,间或夹血,舌苔正常,脉缓。
(2)选方
猪脬猪肚汤
组成:猪脬、猪肚各1个,糯米100克,五味调料适量。
制法:将糯米放入猪脬内,再将猪脬放入猪肚内,加调料煮食。
用法:随意食用。
功效:固脬,补虚损。适用于产时损伤膀胱所致小便淋漓不断。
固脬鸡汤
组成:桑螵蛸、山茱萸、益母草子各10克,鸡肉250克,羊脬1具,细盐调料少许。
制法:前3味用纱布包,与鸡肉、羊脬共入沙锅,加水,调味适量,煮至烂熟,既可服食。
用法:饮汤食肉。
功效:固脬缩尿。适用于产时损伤膀胱所致小便淋漓不断。
1.饮食适宜
(1)本病因产后多虚,以补气固涩为主,不宜用通利之药食。宜进食富含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蛋类、乳类、鱼类、肝肾类等。
(2)产后肾虚,宜多食补肾的食物,如桑椹、黑豆、龟肉、甲鱼、鸭肉、乌贼骨、核桃仁、羊骨、羊奶、羊肉、虾、雀肉等。
(3)即时补充水分,多食汤水,如牛奶、豆浆、果汁、米汤、菜汤、肉汤、骨汤、肝汤、腰花汤、鱼汤等。
2.饮食禁忌
少食辛辣刺激以及利尿食物。
【预防】
1.产后在身体尚未复原之前,不宜过早地剧烈运动或用力过度或提重物。
2.尽量避免感冒,一旦感冒及早治疗,因感冒有咳嗽可引起尿失禁。
3.缩肛锻炼,即做收缩肛门的动作,每日30次左右。
4.憋尿动作。做关闭小便的动作每天2次,每次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