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换药过程中,室内必须保持清洁,尽量少走动,以免灰尘飞扬。同时,操作要准确、利索,以减少伤口暴露时间,防止污染。两把镊子中的一把,应尽可能地保持相对的清洁,以用来夹取换药碗中的纱布等物,另一把则用于接触伤口。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切勿在伤口上挤脓,以免压迫脓液进入周围组织,扩散到血液内,引起毒血症。
换药的间隔时间,应视伤口具体情况而定。例如,伤口的脓液较多、臭味较大,每日换1~2次;伤口的脓液较少、臭味不大,就1~2天换药1次;伤口无脓液,可隔2~3天或3~5天换1次。对于新鲜干净的小伤口,经消毒包扎后,则不宜随便打开换药。因为换药太勤或过多擦洗伤口,可以损伤纤维素膜、肉芽组织和新生的表皮,引起出血,使瘢痕增加,不利于伤口愈合。
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发烧和伤口疼痛,以及脓液突然增多,且有臭味,则需去医院治疗。
如何防治药物呕吐反应
病人服用药物后,有时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便血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需立即停药,以致影响治疗。那么,有无防治药物胃肠道反应的方法呢?
凡是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消炎痛、保泰松、氯化铵、阿司匹林、硫酸亚铁等,在饭后服用,可减轻对胃粘膜的刺激。其中氯化铵片需溶化在少量温开水中服用,这样可以防止恶心、呕吐反应。阿司匹林即使一般常用量,也会使病人感到上腹部不适,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若用量较大(每日3克以上),还会发生不易被人们察觉的胃出血,乃至大出血,间或引起缺铁性贫血。如果病人已有多发性粘膜糜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抗坏血酸缺乏症及在饮酒前后服用阿司匹林,更易诱发或促使出血加剧,更不宜使用。若因病情需要,可将阿司匹林与抗酸药胃舒平、碳酸钙、氢氧化铝等于饭后同时服用,能减轻不良反应。也可加服扑热息痛,以改善胃粘膜的血液循环,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分裂,降低其对胃肠道的损害作用。若长期大量使用,宜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使其安全无损地通过胃部,到达肠部崩解、吸收,发挥疗效。
维生素类药物对胃肠道粘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例如维生素A可减轻消炎痛对消化道的刺激;复合维生素B或干酵母片可对抗痢特灵的胃肠道反应;维生素K可促进凝血酶原的合成,防治阿司匹林等药物引起消化道出血;维生素C与硫酸亚铁合用,不仅能促进铁剂的吸收,有利于贫血的治疗,而且可减轻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反应。
应用红霉素、呋喃妥英、对氨基水杨酸钠等药物,可与小苏打(碳酸氢钠)合用,均能有效地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还可加速溶解、吸收,提高疗效。
抗癌药物几乎均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反应,系药物刺激神经中枢所致。一般多发生于给药后的1~2小时内,并可延续数小时,故在服药前先服止吐剂(胃复安即灭吐灵)及饭前用抗酸剂(小苏打),同时避免辛辣、油腻及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均能减轻不良反应。
中药汤剂大都味苦难咽,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可采用多次频饮,缓缓咽下的方法,也可先饮少许姜汁,再服汤药,或在药液中加入1~2匙姜汁(生姜有止吐作用),均有明显的效果。
由此可见,通过改进服药方法或选择适当剂型,或与另一些药物配合使用,均可减轻或解除胃肠道反应。
为什么不能滥用抗生素
回顾中外医学发展的历史,有过许许多多的教训和失误,其中过分依赖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就是人类医学史上最大的失误之一。
早年,抗生素的发现使人类受益匪浅,它使可怕的产褥热不再成为产妇的杀手;使吞噬千百万人生命的鼠疫、伤寒、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外科手术不再因为感染而失败。然而,随着抗生素种类的增多,使用历史的延长,滥用的现象日益普遍,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抗生素可分为许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具有独自的抗菌范围。简单地说,某一种抗生素对某种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但对另外的细菌则没有作用。如果抗生素选择错误或者一种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轻的对疾病没有治疗作用,严重的将会延误病情,甚至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滥用抗生素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一些原来很有效的抗生素渐渐失去了效力,为此,人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去研究发现对付耐药菌的新的抗生素。令人头痛的是,新抗生素的发现速度还赶不上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而且耐药细菌的毒力也越来越强,越来越难以对付。为了对付细菌的耐药性,医生不得不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但这样一来,联用抗生素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一些脆弱的有益细菌也会被“置于死地”,导致菌群失调,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
还有,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或多或少带有某些副作用,如果对它们的副作用不了解而滥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比如有的抗生素会影响听力,甚至发生耳聋;有的抗生素对肾脏有损害,如用于患有肾病的病人身上,会加重病情;有的抗生素会引起过敏,使用前一定要做皮试等等,因而在选择时千万要慎重。
许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观点,仿佛抗生素是万能药,只要一有头痛脑热就随时滥用,这不仅造成大量浪费,而且会培养出耐药的病菌。此外,过多使用抗生素,还会使自身的防御能力明显降低。所以,当人们患病时不应自作主张地使用抗生素,一切应听从医师的意见。
怎样给小儿服药
小儿生病,父母常因喂药困难而束手无策。如有的患儿喂药后立即吐掉,拒绝服用。其实父母可按小儿不同时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喂药。
婴幼儿不会吞咽药片、药丸或胶囊剂,故常用药粉、药水、糖浆剂等。若用一般药片,可将其压碎用温开水溶解,加些糖调匀,然后将患儿抱于怀中,托其头和肩部成半卧位,再进行喂药。
新生儿期早产儿吞咽能力较差,可用滴管吸取药液,慢而轻地放入小嘴内滴入,待第1管药水咽下后,再滴第2管……并观察面色、呼吸,以防窒息。新生儿吮吸能力较好,吞咽动作慢,味觉反射尚未成熟,可将西药或中药煎剂放在奶瓶里,让他自己吸吮,一旦出现呛咳,立即停服,并抱起轻拍背部,防止药液呛入气管。不可将药物与乳汁混合在一起喂,以免产生凝结现象,降低治疗效果。
乳儿期与幼儿期服药前,不要喂奶及饮水。应在进餐前0.5~1小时,使患儿处于半饥饿状态,便于药物充分吸收和避免呕吐。然后用左手的拇指、食指轻轻按压小儿双侧颊部,促使小嘴张开,随之,右手将小药杯或小药匙紧贴口角喂药,使药液慢慢入口,待患儿吞咽后,才将药杯或药匙从口边移开。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使药液顺畅地流入胃内。并驱出胃内空气,避免呕吐。继续喂些开水,使口腔及食道内剩余的药物全部吞下。此时不宜马上喂奶,以免发生反胃引起呕吐。患儿服用中药,每日煎1剂,浓缩为100~150毫升,每0.5~1小时喂1次,每次1汤匙,一天内服完。这个时期的患儿对味觉颇为敏感,尤其对苦味药容易拒服,即使喂服入口,有时也会吐掉。为了减轻药物的苦味,除了加糖矫味外,可将药粉夹在果酱内喂服,将鱼肝油等药物滴在饼干上服用。
但千万不要捏鼻子灌药,以防药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也不能将药液直接倒入咽喉部,以免吸入气管发生呛咳,甚而导致吸入性肺炎。
学龄前期应采用劝说、诱导的方法,让其自己服药,小儿只要将药服下,即可当作一种勇敢的行为加以表扬和鼓励。
这个时期小儿服的中药,每日煎2剂,每剂约150毫升,可分3~4次服完。
总之,给小儿服药是一项需要十分慎重而又极为细致耐心的工作。要严格掌握剂量,否则过量容易发生中毒。同时要根据医嘱将药物分为饭前、饭时、饭后、空腹、睡时,或定时等服用,以便药物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疗效,使小儿早日恢复健康。
为什么不要乱吃补药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说明一个健康的人主要依靠食物补充营养,不能依靠吃补药来增进健康。
有些人认为多吃补药总是好事,于是人参、阿胶、鹿茸等乱吃一通,结果非但没有带来好处,相反还会影响健康!
拿补药之王人参来说,就有偏热性的红参,偏凉性的生晒参、皮尾参和偏温性的白参等区别。属于火气大的人,不能服偏热性的红参,否则会引起头痛、头胀、口干、咽痛、鼻出血;火气小的人不能服凉性人参,否则会产生畏寒、头昏、眼花、腹泻。即使是温性的白参也不能服得太多,否则会产生兴奋、激动、失眠和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阿胶是用黑驴皮熬制成的一种皮胶,对月经过多的妇女有滋补作用。可是,这种补药一般健康人服用后,反而会影响消化功能,甚至产生腹泻现象。
鹿茸类滋补品比较适用于老人怕冷和妇女体虚,而平时身强力壮的人服用后,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头胀、口干、鼻出血等现象。
除此以外,一些经过提炼、精制后的补品,如人参蜂皇浆、虫草精等等,也不是任何人都可随便吃的。
以上只是举了一些例子,从中可以看出,服用补药其实是一桩很有学问的事。好端端的健康人不必去吃补药,尤其儿童或青少年,生理功能良好,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个器官的工作欣欣向荣,哪有什么必要去吃补药呢?何况乱吃补药还会产生副作用。以前有过不少这样的报道,一些儿童吃了某些含有性激素成分的补药,结果发生性早熟现象。即使是适宜吃补药的人,也不能乱补一通,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品,适量地服用,这样才真正符合医学道理。
不宜滥服维生素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维生素制剂属于药品范围,因而也应按需服用,不可以滥服。
但有人认为维生素是“补药”,对人体有益,多多益善,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维生素确实对人体有益,必不可少,一旦维生素缺乏,会引起许多临床症状,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干眼病、夜盲症等等。但是这并不说明用维生素越多越好,因为它并不是滋补品,而是药品,如过量了,同样也会发生一些中毒表现,危害健康。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它们需要通过人体中脂肪来溶解代谢;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叶酸、泛酸、烟酸等等,这类维生素容易被排泄,所以只要不是一次服用过量,尚可通过排泄而排出体外,引起的中毒表现比较轻微。但脂溶性维生素却不同,由于它必须依靠脂肪来溶解代谢,如果服用过量,来不及排泄,将在体内蓄积,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一些中毒症状。
比如说维生素A中毒,病人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消化紊乱,皮肤发生斑丘疹、瘙痒、脱皮、毛发稀少、质脆易脱,常有骨痛,严重的会出现呕吐、头痛、嗜睡;又比如说维生素D,服用过量,引起维生素D中毒,会发生厌食、恶心、烦燥不安,伴有低热等症状,到后期可出现惊厥、心律不齐、头痛,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继发性呼吸道感染,而且还会影响少年儿童的体格发育,可见维生素过量的危害也很大。
所以维生素不可以滥服,一般来说,人体摄入的食物中已有了足够的维生素,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长期挑食、偏食、呕吐、患有某些消耗性疾病等,才需要适当地服用维生素制剂。
医学与新科技
给微细血管造影的DSA
医学上每一种发明或发现,都让我们在诊断治疗疾病的道路上更快地前进。给微细血管造影的DSA也不例外!DSA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英文缩写。这是一个多么绕嘴的名字!它的产生很曲折,同时也包含了许多高深的学问。从外科手术出现后,人们一直在探索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要搞清楚人的动脉血管是怎么分布的。因此,当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线后,不久就有人在尸体上进行了手的动脉造影研究,方法是向手的动脉里注入一种造影剂,然后拍X光片,从而可以看见动脉血管的分布。
到1923年,有人首次在人体上作了血管造影检查。30年代,有了心脏X线造影,甚至可以经腰部穿刺动脉造影。医学家们不断改进动脉插管的方法,使动脉造影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无论怎么改进,传统的造影技术的某些 缺点总在影响检查的质量,有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
一是,进行动脉造影需要切开皮肤,再从动脉中插入导管,是一种“侵入性”的方法,对患者有一定的损伤和痛苦。这种造影方法容易引起许多并发症。
二是,要检查身体较厚、骨骼肌肉较多、结构较复杂的部位时,往往肌肉、骨骼、脏器互相重叠,拍出的X线片子,肌肉、骨骼的影像遮挡了要看的血管,使血管影像模糊不清,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对病人安全、影像显示得更清楚的血管造影方法,医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探索。人们设想,如果能把与血管重叠的背景影像(如肌肉、骨胳等)除去,那不就解决问题了吗?这就是减影法的最初设想。
从设想的提出,到最终实现,有许许多多的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早在30年代,就有人参照当时照相馆的一些方法,提出底片减影法,也就是用正负底片相叠的方法来消除背景。60年代,又出现了模拟电子减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