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研究表明,龙眼肉对脑细胞有一定的营养作用,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具有镇静、健胃、抗衰老作用。并有养血安神、补气益脾功效,是失眠患者首选的保健佳品。
龙眼核也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古人用于外伤,有良好的止血镇痛之功。如《黄氏医抄方》载:“治刀斧伤,龙眼核不拘多少,用火烧枯存性,研末,搽患处即愈。”古代文献中还记载:“龙眼核末,敷金刃伤,昔在西秦及巴理坤军营救愈多人。”《殷红趾传方》亦云:
“治刀伤出血,以龙眼核炒捣细磨,敷之。”还有资料说:“凡烟管误戳伤喉,出血不止者,用桂圆核焙捣为极细末,看准喉中伤处,用笔管安末吹之,即定痛止血而愈,屡试果验。”清代张觐斋云:“龙眼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备,遇面上或磕伤及金刃伤,以此敷之,定痛止血生肌,愈后无瘢,若伤鬓发际,愈后更能生发,不比他药,愈后不长发也。”前人这些有益的宝贵经验,应予重视,推广运用。
友情提示:
所有蔬果都以当季最佳,早或晚都较为逊色。龙眼即是例子,早采的龙眼,成熟度不足不甜,太晚采则甜度消退,果肉转粗,口感也差,只有在适时成熟时风味最好。
选购时须注意以颗粒大、色棕黄、圆整均匀、果肉厚、质细软、半透明、味浓甜者为佳。果壳表面、蒂口处有白点者,果肉多已霉变,不能食用。肉核不易分离、果肉薄而干硬,则品质较差。破壳、软壳不要买。
购买龙眼时要注意与疯人果相鉴别。疯人果又叫龙荔,有毒。
外壳较龙眼平滑,无真龙眼的鳞斑状外壳,果肉沾手,易剥离,也没龙眼肉有韧性,仅有点儿带有苦涩的甜味。
与其他果树比起来,龙眼全年只喷1或2次农药,属农药残留较少的清洁水果。贮藏时,可用塑胶袋包好,冷藏在摄氏零度的低温下,可存放1个月左右。
晒干后的龙眼,果壳上都会涂上一层姜黄粉,用来防止虫蛀。
特别关爱:
中医认为,龙眼肉性温而滋腻,凡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
龙眼含糖分极重,凡胃酸过多、虚火旺、胃弱或感冒、腹泻中满、舌苔厚腻者,均不宜吃用。尤其是未成熟的龙眼,尽可能不要让幼童吃,否则容易诱发支气管炎。
葡萄
葡萄,又叫草龙珠、山葫芦、蒲桃、蒲萄等。是外来语的汉译音,并无具体语义。
葡萄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世界上已有三千多年。葡萄原产于欧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我国是从西汉开始种植的,《齐民要术》
记载:“汉使张骞至大宛,取蒲萄实,于离宫别馆旁尽植之。”千百年来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的培育,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形成了中国的葡萄群和许多着名产地。如河北宣化的牛奶葡萄,个大多汁,令人喜爱;四川的绿葡萄,熟时葱绿,好看好吃;云南产的一种葡萄,每粒如枣大,煞是诱人;东北和山东产的玫瑰香葡萄,不但有美丽的颜色,而且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巨峰葡萄,其果粒重最大达24克,约有乒乓球那么大,可谓当今葡萄之冠;然而,名声最大的,还要数新疆吐鲁番葡萄。
葡萄含很多糖分,而且主要是葡萄糖,易为人体吸收利用。我们所熟悉的医疗用葡萄糖,就是以葡萄的这种糖而得名的。葡萄的含糖量为15%~30%,每100克葡萄能供给人体热能9.55千焦。此外,还含有卵磷脂、蛋白质、氨基酸、酒石酸、苹果酸、枸橼酸、果胶、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堪称水果中的明珠。
葡萄历来被视为珍果,名列世界四大水果之首。它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每100克鲜葡萄果肉中含水分88克、蛋白质0.2克,糖类15克,粗纤维1.6克,钙5毫克,磷15毫克,铁0.6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维生素B10.04毫克,维生素B20.01毫克,烟酸0.1毫克,维生素C4毫克。葡萄中的有机酸类和果胶能抑制肠道细菌繁殖,并对肠道有收敛作用。葡萄除供鲜食外,还可制作葡萄酒、汁、干和罐头等。
祖国医学认为,葡萄味甘性平,入肝脾肾经,既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又是一味良药。葡萄的药用价值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说:“葡萄味甘平,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滇南本草》说,葡萄能“大补气血,舒筋活络,泡酒服之,治阴阳脱症,又治盗汗虚证”。《随息居饮食谱》曰:葡萄“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止渴、安胎。”将鲜葡萄捣汁,以瓦器熬稠,加蜜少许服用,可除烦止渴。取葡萄汁、藕汁、生地黄各300克、蜂蜜150克,混匀煎服,每次60克,每日3次,饭前服用,可治热淋、小便涩少和血尿。鲜葡萄30克煎汤,日服2次,可治妊娠胎气上逆。
葡萄汁、芹菜汁各15毫升,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可辅助治疗高血压。葡萄干是治疗妇女病的一种食疗佳品,胎动不安者可取葡萄干30克、红枣15克,加水煎服。取葡萄干30克早晚嚼食,可治病后虚弱。取葡萄干30克、生姜皮10克,加水煎服,可治营养不良性水肿。
相传魏文帝曹丕爱吃葡萄,他对群臣说:“葡萄当夏末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食,掩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酢,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为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他方之果,宁有匹之乎?”
《实用延寿中药学》一书,概括了葡萄的四大药用价值:
一、补气血用于脑贫血、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如葡萄酒,每日饮1盅,可治低血压引起的头晕眼花等。
二、滋肾阴用于肾阴亏虚的消渴、腰脊酸痛、盗汗等。《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称:以葡萄汁加蜜熬成葡萄蜜膏,治疗热病烦渴。
三、利小便,葡萄能清热通淋,可用于热淋、血淋等症。
四、延年益寿,葡萄久服倍力强志,耐饥延年。饮用少量葡萄酒有补血益气、通脉安神效果,对低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关节痹痛,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葡萄具有很强的食疗作用,具体表现为:
抗病毒,杀细菌。葡萄中含有天然的聚合苯酚,能与病毒或细菌中的蛋白质化合,使之失去传染疾病的能力,尤其对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防癌抗癌。葡萄中含有一种叫白藜芦醇的化合物质,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已恶变细胞扩散,有较强的防癌抗癌功能。
抗贫血。葡萄中含有抗恶性贫血作用的维生素B12,尤其是带皮的葡萄发酵制成的红葡萄酒,每升中含维生素B1212~15毫克。
因此,常饮红葡萄酒,有益于治疗恶性贫血。
降低胃酸,利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葡萄中还含有维生素P,用葡萄种子油15克口服即可降低胃酸毒性,12克口服即可达到利胆的作用,因而可治疗胃炎、肠炎及呕吐等。
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发现,葡萄酒在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同时,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不仅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常食葡萄(葡萄酒),可减少冠心病引起的死亡。同时,葡萄中钾元素含量较高,能帮助人体积累钙质,促进肾脏功能,调节心搏次数。
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葡萄果实中,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都很丰富,可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对治疗神经衰弱和消除过度疲劳有一定效果。
利尿消肿,安胎。据李时珍记载,葡萄的根、藤、叶等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安胎作用,可治疗妊娠恶阻、呕哕、水肿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葡萄、葡萄酒、葡萄汁均有抑制病毒的作用;葡萄干能加强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葡萄种子榨出的油,口服15克能降低胃酸,可用于胃酸过多;服12克可利胆;服40~50克有导泻作用。葡萄皮可提取酒石酸和鞣酸等药物,因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对人体是有一定益处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唐代诗人王翰脍炙人口的诗句。
葡萄酒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之一。早在公元前8世纪的古罗马时代,葡萄酒就成为古希腊人的常用饮料。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曰:“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酸醅。”《本草纲目》曰:
“葡萄酒驻颜色,耐寒。”葡萄酒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亦高。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低,一般为12%左右,适量饮用葡萄酒具有滋阴补脾、健胃强身、舒筋活血、益气安神的功效。身体虚弱、神经衰弱、精神倦怠者,每日早晚饮葡萄酒20毫升,能补气血、健腰肾。
慢性胃炎患者每天饮少量葡萄酒也有一定治疗作用。早晚各饮红葡萄酒15毫升,可以治疗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研究表明,经常且适量饮葡萄酒,有滋阴补脾、健胃强身、舒筋活血、益气安神等功效。科学家们已经在包括葡萄、桑树和花生在内的70多种植物中发现了白藜芦醇,其中葡萄及葡萄制品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所有的葡萄酒中都含有一定的白藜芦醇,但红葡萄酒中含量最高。同时证实,葡萄皮中的白黎芦醇含量也高。因此,研究癌症的专家已反复向人们提出防癌的新建议:多吃葡萄,尤其是多吃带皮的红葡萄。因为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具有抗癌功效。美国《科学》杂志报道,饮用葡萄酒对身体虚弱,患失眠症和精神倦怠,以及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滋补强壮药。选购葡萄酒,若是白葡萄酒则以近似无色至琥珀色为好,红葡萄酒则以宝石红为佳。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医学专家发表了健康宣言——《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维护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其有一条“戒烟限酒”,主张饮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有利健康。我国流行“少量饮酒,健康之友,多量饮酒,罪魁祸首”,指出可适量饮酒,尤其是红葡萄酒有益。
友情提示:
葡萄的保存问题。由于葡萄皮薄汁多,在采摘、运输、储存过程中极易脱粒、溢汁、皱皮,甚至腐烂。故新鲜葡萄宜保持干燥、阴凉、勿挤压,防止烂变。葡萄干含糖分较多,易虫蛀、霉变,须放置干燥处保存。
特别关爱:
糖尿病患者、重度肺结核病人、肥胖者、胃溃疡患者、慢性腹泻症者,均不宜食用葡萄,否则可能引起这些老病复发和加重症状。
葡萄所含的酸类物质,对牙齿有很大的损伤,特别是喜欢吃葡萄的儿童.应注意食后漱口,防止牙齿被损害。
葡萄虽好,但多食会使人烦闷、眼暗,并可引起泄泻,故不宜过食。
大枣
红枣,即大枣,异名干枣、美枣、良枣,为鼠李科落叶乔木植物枣树的成熟果实。枣树主干枝叉不整形,横七竖八刺有劲,木质坚韧难折断,红果酥甜撩人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红枣特别喜爱,曾作《杏园中枣树》一诗,诗说:“人言百里中,惟枣凡且鄙。皮皱似龟手,叶小如鼠耳。”诗人用比喻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枣树的外形特征,形象、具体、生动。枣树虽然外表不如柏树好看,但它的果实,不论是鲜枣还是干枣,那滋味总是香甜酥心的。即使是屈曲多刺的枣树木,也有其特别的价值。传说太上老君的手杖就是由韧劲十足、多节而难折的枣树棍制成的呢!时至今日,枣树坚硬的木质仍是制造轮轴的上好材料。
我国是枣树的故乡,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已种植枣树。《诗经幽风》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诗句。可见在周朝,收种大枣和稻谷已成重要的农事活动。此外,考古发现,在我国出土的秦汉古墓中,以红枣作陪葬品的屡见不鲜。《战国策》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苏秦说燕文侯曰: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枣栗之实,是食于民。”《韩非子》中记载:“秦饥,应侯谓王曰,五苑之枣栗,请发与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干枣已被视作解救人民饥饿的食品,直至解放前,北方缺粮区群众仍常以枣充饥,因而枣树又有“粮食树”的美誉。
在我国,不仅产枣的省区多,而且名品也多。如河北的金丝小枣、无核枣,山西的相枣,河南的灵宝圆枣,浙江义乌大枣,山西晋枣,山东婆枣等。此外,山东乐陵金丝枣,核小、肉细、皮薄、滋润,是全国最负盛名的枣子之一。据考证,乐陵金丝枣人工栽培始于春秋时期,明清时期产销量最旺盛。古籍中记载:“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膏多、肥美,为天下第一。”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途经乐陵城南杜刘尹村,专门指着一盘精选的乐陵枣说:乐陵金丝枣,美言真不少;到底怎么样,细品才知道。品完了金丝枣,乾隆赞口不绝,遂赐“枣王”匾于该村。从此,乐陵金丝枣年年入宫,被奉为贡品。如今,乐陵金丝枣已广为劳动人民所享用,食用方法也不拘一格,用此枣和黍米蒸煮成枣切糕,包裹成枣粽子,用枣和黍米面蒸制黏糕,或用枣和黄豆、小麦混合煮成枣豆蜜,或用枣泥当馅料做成糕点,或制成醉枣、枣寿糕、挂浆金枣等,各有风味,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