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也有一些是保守和落后的一面,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同时,有所选择,如他提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体现了他对前人精神遗产的一种态度,抑制了创新和发现;他所推崇的时代是尧舜时期,“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主张复古的,他的学说对于创新是非常不利的,也正因为他的思想已为当世所不容,所以孔子虽然周游列国,但他的思想对当时影响却不大,人们不能采纳他的治世思想,他才不得不隐,不得不展开教学活动,从而为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400),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雕刻匠之家,母亲是一位助产妇,他的家庭在当时属于小康水平。他在世时,希腊正值最辉煌的时候,当时面对波斯帝国的入侵,希腊展开了坚决的反击,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雅典智者云集,各学派的辩论蔚然成风,苏格拉底属于智者派,师从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苏格拉底同其他智者一样,讨论各种社会人事和哲学的一些重大问题。他经常和朋友探讨的问题包括“德行”、“中道”、“正义”、“勇敢”等重大的人生和社会问题,主要是探讨人之“存在”的原因,这些深奥的问题当时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苏格拉底也提出了自己的说法,也为他赢得了荣誉,由于他的智慧和长于辩论,他的身后围着一批学生,他们如众星捧月般紧紧围在苏格拉底的周围,听他开展演讲并积极参与讨论。
公元前431—前404年,以雅典为首的奴隶主民主政体和以斯巴达为首的贵族政体,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战争,这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苏格拉底和他的徒弟组成一个哲学小集团,对奴隶主民主制度进行抨击,并勾结斯巴达贵族集团,妄图使贵族专制制度在希腊复辟。不久战争结束,奴隶主民主政体获胜,作为小集团头目的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00年被判处死刑,饮下鸩酒。
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苏格拉底的相貌并不见得有多迷人,相反,他有宽厚的鼻子,凸出的肚皮,稍垂的嘴唇,相貌丑陋,外表邋遢。可见他在人们心中并不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但他的眼睛总是很有神采,使人一见就心生敬畏。他自己也说自己的眼睛可以看到别人的内心深处。无论冬夏,不管寒暑,一年四季,都穿同一件服装,经常赤脚走路;喜欢饮酒,但一般不喝醉;沉思问题时,经常陷入冥思状态,对问题喜欢究根问底,还喜欢与别人诘难辩论,以此来开启自己的思路。
苏格拉底的老婆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悍妇,动不动就对他侮辱打骂,然而他对老婆却处处忍让,表现了宽容的胸怀。有一天苏格拉底刚从外面回来,老婆就开始唠叨不休,一个劲地抱怨这,埋怨那,苏格拉底对这一切早就习以为常了,一声不吭,坐下来抽起了烟,老婆一见自己被藐视,端起一盆子水就浇向苏格拉底,全身湿淋淋、狼狈不堪的苏格拉底赶紧从家里跑了出来。邻居见到他的狼狈样,就纳闷地问他:“刚才你老婆那样骂你,你还一声不吭;现在被她浇了一身的水,你为什么不狠狠地打她一顿呢?”苏格拉底笑了笑说:“我知道打雷后下大雨乃是大势所趋,没有人能改变这一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着浓厚的涵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值得后人效法的。
由于苏格拉底生平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思想主张都是由其弟子记录下来的。这与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是一样的,他们的思想都是由弟子记录下来的。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论语》一书,传播了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而苏格拉底的思想则由其弟子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整理成书,柏拉图的代表作《对话录》中,书中对话的主角,常常是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申辩篇》、《美诺篇》、《泰阿泰德篇》可能是苏格拉底的个人主张和看法,其他篇章则是柏拉图个人见解了。
二、为学和处世态度
1、反省自我与沉思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从生活中来,都要经过自己的反省,没有反省精神,就不会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内在的领悟。苏格拉底认为,只要人们能够时时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内在声音”(inner voice),人们抓住任何机会去学习,能够抓住一瞬间的灵感,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努力,把知识稳固下来,就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观念体系。知识的多寡,要靠自我的反省及沉思的努力程度而定。
苏格拉底有沉思的习惯,在这里引用一段关于他沉思的记载:
一天早上,他左思右想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他并不放弃,乃聚精会神地从天亮站到中午——直立不动去思考。下午时分,有人注意到了此种情况,乃风传四处。终于在晚饭后,一群同伴由于好奇,都带了草席露天而睡,以便观看苏氏是否可熬夜,但见他整晚地站着,直到隔日早上晨曦出现时,才向太阳祈祷而后自行离开。
要求得知识,先要自己有恒心和毅力,通过挖掘自己的知识宝藏,来解决正在思考的问题,何必舍近求远,去向别人请教呢?多思考,多沉思,时时反省自己,正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对话录》中说:“没有经过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因此,经常进行自我沉思,就会对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刻;进行自我反省,就可少犯错误,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有所提高,个人品德方面趋于完善。
2、为真理而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主要的职业职能是把人类的文化和知识传递给后代;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限于简单而又机械地讲解知识,教学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启发他们的想像空间和思考能力,使他们不断为真理的发现和知识的开拓不断奋斗和探索,成为教师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对于怎样做到这一点,苏格拉底用实际的行动进行了阐释,他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传递知识的传声筒,把知识传给别人,自己却没有主见;苏格拉底在不断地探索真理,发现新的知识;遇到问题时,他与学生一起讨论,通过这种交流和讨论来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使自己有所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有所进步。
苏格拉底宣称,自我沉思或者向他人求教的目的只有一个——道出真相。苏格拉底只忠实于真理,忠实于事实的真相。
下面是他和学生问答的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通过学生与老师的相互辩难,学生对于什么是善行,怎样全面深刻地理解善行,就会有比较透彻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将“善行”作为一种空洞的说教概念去理解。
只尊重事实,只尊重真理,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却并不简单,有时甚至是需要勇气的。首先,他的这种辩难的方法不像中国的孔子,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有问题可以问,但不能提出太尖锐的问题,否则会引起老师的不高兴。苏格拉底与学生的辩难有时候会让人觉得难堪,可能还会让一些辩难者听了产生怨气和怒气。其次,他所热衷的辩难式教学法,曾让很多人感到愤怒,尤其是那些权贵阶层,对他更是痛恨有加。正因为这样,有人把苏格拉底告到了法院,说他“败坏青年”,在教青年一些对社会稳定不利的东西。对于这一切造谣,苏格拉底并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理论。在被捕入狱后,经过一番诉讼过程,他本来伺机可以逃跑,当时统治者提出的条件也并不苛刻,只有一条:放弃他的为学作风,就可以将他释放。
但是,苏格拉底只为真理而生,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没有表现出丝毫妥协和懈怠,仍然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苏格拉底的眼里,最崇高的是真理,真理是他的一切,最值得自己去奋斗、去为之献身的也是真理。而世俗的那些成见,那一整套维系统治的伦理价值体系,在他看来,都是毫无价值的,都是不值得自己改弦更张,去极力维护的。其实,这也正是造成苏格拉底的最终悲剧的原因,他用生命来捍卫真理,他不会对自己所追求的说一声“不”,他是真正的英雄,是一个为真理而生,又为真理而死的人。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翻一翻历史,就会知道,在苏格拉底之后,在真理与世俗之间,在“道”与“势”之间,不断地存在着较量:是“道”高于“势”,还是“势”比“道”高,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选择。当然,在苏格拉底心里,必然有一个天平,这个天平显示出来的结果是“道”高于“势”,真理的价值要高于一切世俗的需要,在面对死与生的问题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为真理而献身,这种精神,影响着西方的精神文化。当中国的孔子因为理想的落空而退隐教学的时候,苏格拉底正在监狱里接受毒酒的折磨,这种直面生死的勇气,确实值得我们敬仰。
苏格拉底生命的存在,只体现在对真理的认知和追求上,体现在对真理的毫不动摇的维护上,甚至不惜用生命的代价去维护真理。当时的雅典法庭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曾告诉苏格拉底:只要他自己愿意放弃那一套探索真理的方法,默默地渡过余生,或者外出逃亡,就可以将他免罪释放。面对法庭开出的这种条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
这样的选择,更符合苏格拉底的性格,体现了他率真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
有一次,苏格拉底搬了家,住进了一座六层楼里,他家住在一楼。一楼很闹,每天到深夜还不安静;东西经常丢失,不安全;每天都有垃圾扔下来,显得很脏很乱,也不卫生。可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垂头丧气,依然每天喜气洋洋的样子。有人不禁奇怪地问:“你住在这样脏、乱、差的地方,看起来并不生气啊?”苏格拉底看了他一眼,说:“我为什么要生气呢。你不知道住在一楼有多少妙处啊,首先你不用爬楼梯,一进门就是家;搬东西也很方便,不用费太大力;朋友来拜访,不用四处打听,直接进来就是,这些好处啊,说都说不完。”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把一楼让给了一位腿脚有毛病,行动不方便的朋友,自己从一楼搬到了六楼。六楼夏天又晒又热,冬天又干又冷,爬上去还累,走下来时也要小心翼翼,但他依然生活得快乐。这时有人不解地问:“我们都怕住到顶楼,您到了顶楼,却很高兴,我想知道住顶楼到底有什么好处?”苏格拉底笑了笑说:“好处说不完呢。比如每天上楼下楼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看书时光线好,不伤眼睛;可以眺望远处的风景,看到别样的景致……”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人碰到苏格拉底,又问道:“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是那么乐观,可是在我看来,您住的位置无论如何说都不是最佳的。”苏格拉底说:“无论面对什么情况,决定自己心情的,并不在于环境的好坏,而在于心境。”
从这里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是一个追求生命高度的人,他并不太在意外在环境的安适与否,舒服与否;他处处想着别人,时刻想着给别人提供方便,宁愿自己吃些苦。他总是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从来没有说过一声苦,叹过一口气,他不管条件的好坏,只抱着一颗追求真理的心,在不断地奋斗着。
在苏格拉底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无论怎样都是快乐的,只要是自己愿意付出的,是当初自己选择的。为传播真理而不顾生死,这也是他做出的选择,他乐意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他会痛苦不堪。所以,痛苦对于他而言,就是自己所不愿选择的东西,让自己放弃真理,去过一种没有意义的生活,那他宁愿去死。实际上,苏格拉底连自己的生命都愿意舍弃,又怎么会过分在意住在哪层楼上才更舒适,更称心,更惬意?
对真理的追求,使苏格拉底成为一个豁达乐观的人。他心胸开阔,乐观开朗,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一切事,这是一种极高的修养,也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恕道,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现,也是一个人外在表现的内化,是一种美好的品格,更是一种乐观的态度。苏格拉底的豁达是非常有名的,他从不把小事情放在心上,无论遇到什么都是乐观地面对,从容地应付。“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是他乐观精神的表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是他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的自然心灵绽放。在当今这个人人唯权,人人唯钱的时代里,做一名平凡的教师,就等于与外面的滚滚红尘挥手再见,就等于把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弃尘埃。苏格拉底可以做到,相信我们每个教师也同样可以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