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γ谷氨酰氨转肽酶和(或)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时,常常是因胆道阻塞而致,轻度升高则见于累及肝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在综合治疗上,应区分好何者为急为重,当先治何病,这样就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病例20】
邓某,女,49岁。因劳半月前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困倦多寐,食少,大便稀,略腹满,畏寒,面色暗,静脉滴注甘利欣半个月,舌红苔黄。“乙肝大三阳”半月,健康携带12年。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56.7U/L,天冬氨酸转氨酶35.4U/L,γ谷氨酰氨转肽酶151U/L,直接胆红素7.4μmol/L。
辨证:脾风劳发。
治则:清热利湿,理脾温阳。
处方:佛手15g,白术30g,生牡蛎100g,附子(先)15g,茵陈蒿(先)50g,五味子10g,砂仁15g,鸡内金20g,炙鳖甲30g,15剂,水煎服。
二诊:食多或急行右胁下时痛,前症减轻。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35U/L,天冬氨酸转氨酶34U/L,γ-谷氨酰氨转肽酶96U/L,直接胆红素5.4μmol/L。舌红苔白,脉细。处方:上方加郁金20g,15剂,水煎服。
三诊:肝功正常,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余(-),无不适。处方:生牡蛎100g,7剂,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1个月。
【按语】
本患者属脾脏阴结。为素有伏风在脏,劳多而发,邪气化热而脏气不足,治属托法。畏寒、面色暗、便稀为脾阳欲竭之象。舌红苔黄,又伴黄疸,为湿热壅滞之证。方用茵陈术附汤合牡蛎汤。
【病例21】
刘某,男,41岁。“慢性肝炎”发现4年,“肾病”,现“肝硬化腹水”,尿蛋白(++),大便调,今早便略黑。舌淡红苔白前少,脉细。
辨证:脾风、臌胀。
治则:理脾运脾,利水消胀。
处方:生牡蛎150g,鸡内金20g,甘草30g,猪苓30g,三七(碎)15g,花椒10g,木香5g,熟地黄30g,生白术30g,砂仁15g,党参30g,茯苓30g,海蛤壳50g,20剂,水煎服。
【按语】
本患者脾肾同病,以脾病为主,故以治脾为先,腹如水状者,或因瘀积或因脾败,因便黑,不可重用活血药,当先理脾气,以牡蛎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先安脾,后治胃。本病的肾病亦有从脾传来所致身不肿者,传变不重的重要依据。
【病例22】
王某,女,57岁。“肝硬化腹水”“脾切除术后”“肝功不良”,乏力,食可,大便不调,腹满,畏寒。舌暗红苔薄,脉细。实验室检查不详。
辨证:脾风、臌胀。
治则:理脾气,利水消肿除满。
处方:生牡蛎150g,佛手15g,鸡内金20g,黄芪30g,桂枝15g,生白芍15g,蝼蛄5g,蟋蟀10g,炙鳖甲30g,大腹皮15g,牡丹皮15g,花椒(捣)10g,谷芽30g,20剂,水煎服。
【按语】
上两例,都是脾风而合并臌胀的病例。臌胀终究是因脾成积聚、脾气大衰而致。所以,导师在治疗臌胀时,常常以固护脾气为主,用药较为平和。利水常用生白术、茯苓、大腹皮、花椒、猪苓、防己、蝼蛄、蟋蟀等,不用十枣汤、控涎丹、疏凿饮子等峻烈之方药。但病已致此,是属难治,常已无力回天。
【病例23】
马某,女,34岁。“乙肝大三阳”,转氨酶500~800U/L,具体不详,服拉米夫定4个月,现间接胆红素24.5μmol/L,总胆红素27.7μmol/L,失眠半年余,渐重,左胁略痛,目肿。舌淡红苔薄,脉细滑。
辨证:脾风缓发。
治则:和阴、理脾、安神。
处方:牡蛎汤加桂枝5g,灵芝20g,五加皮40g,何首乌40g,白芍20g,远志15g,首乌藤30g,14剂,水煎服。
二诊:舌淡红苔薄白。处方:上方加酸枣仁40g,沙参20g,14剂,水煎服。三诊:少寐,舌暗红苔薄。处方:上方加桃仁15g,14剂,水煎服。
四诊:仍失眠,舌暗红苔薄,脉细。处方:生牡蛎100g,桃仁10g,酸枣仁30g,柏子仁30g,灵芝25g,远志20g,何首乌50g,熟地黄30g,桂枝10g,白芍30g,7剂,水煎服。另方减生牡蛎加炙鳖甲40g,4剂为丸,每丸12g,每日3次。
五诊:肝功正常,失眠,舌淡红苔薄白。处方:黄芪30g,桂枝10g,白芍30g,甘草20g,远志20g,山药30g,知母15g,柏子仁25g,生牡蛎100g,14剂,水煎服。
【按语】
该患者系脾风伏发,口服拉米夫定不敏感,证属伏风耗血,心脾两虚,方以牡蛎汤合小建中汤加灵芝、五加皮、何首乌、首乌藤,养心脾安神之剂。治疗过程中渐加重养血安神药的比例,并配以丸剂同服。五诊时肝功已恢复正常,但失眠未效,故又以建中汤为主以调心脾治失眠。
【病例24】
李某,女,54岁。乏力,时腹满,大便略稀。检查排除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
丙氨酸转氨酶100U/L。舌暗红苔白,脉沉细。
辨证:脾脏伤。治则:和阴理脾。
处方:牡蛎汤加生牡蛎50g,生山楂25g,白术15g,7剂,水煎服。
二诊:舌暗红苔根厚,脉弦沉。处方:上方加茯苓15g,7剂,水煎服。
三诊:舌暗红苔薄,诸症均轻,脉弦细。处方:上方减茯苓,15剂,水煎服。
四诊:数日前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161U/L,天冬氨酸转氨酶80U/L。舌紫暗苔薄黄,脉细。处方:原方加旋覆花20g,20剂,水煎服。
五诊:略乏力,微腹满。2日前化验:丙氨酸转氨酶109U/L,天冬氨酸转氨酶52U/L。舌暗红苔白,脉细。处方:上方加土鳖虫5g,15剂,水煎服。
六诊:服方便稀水。丙氨酸转氨酶26U/L,天冬氨酸转氨酶48U/L。舌暗尖红苔薄白,脉沉。处方:生牡蛎150g,佛手15g,甘草20g,鸡内金20g,水牛角30g,五味子5g,炒白术30g,20剂,水煎服。
【按语】
患者已经系统全面的检查,未发现已知的肝病,但从实验室检查及体征上看,仍考虑为脾风伏邪,故以和阴理脾消积建脾法。经三诊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实验室检查却显示较前加重,故于原方加旋覆花以活络。五诊又增土蟞虫以助其力。六诊时肝功已趋正常,舌尖红,邪又在脏,故加水牛角以凉血散瘀合牡蛎汤以善其后。
【病例25】
孙某,男,42岁。近日乏力恶心,食不下,腹微满,便略黑,右胁下时痛。“乙肝大三阳”10余年。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49U/L,天冬氨酸转氨酶67U/L,B超示肝轻度弥漫性改变。舌红苔白,脉弦。
辨证:脾风瘀结夹热。治则:理脾和血清热。
处方:牡蛎汤加生牡蛎50g,郁金20g,金钱草15g,15剂,水煎服。
二诊:舌红苔黄,脉弦细。处方:上方加生薏苡仁15g,生牡蛎50g,15剂,水煎服。
三诊:乏力,膝软。丙氨酸转氨酶83U/L,天冬氨酸转氨酶55U/L。处方:上方去金钱草加三七(碎)15g,15剂,水煎服。
四诊:大便正常,能食,汗多。丙氨酸转氨酶19U/L,天冬氨酸转氨酶39U/L。舌红苔根稍厚,脉弦细数。处方:上方加生白芍15g,桂枝5g,稻根30g,20剂,水煎服。
五诊:项强,腰酸,便正常,舌红苔薄黄。处方:牡蛎汤减五味子加郁金20g,生牡蛎50g,竹茹20g,葛根20g,桑寄生50g,7剂,水煎服。
六诊:舌红苔腻。处方:上方加生薏苡仁10g,萆薢30g,20剂,水煎服。
七诊:好转。处方:上方加黄芪15g,15剂,水煎服。另方:牡蛎汤减生牡蛎70g,加炙鳖甲30g,桂枝5g,生白芍10g,太子参20g,葛根20g,桑寄生30g,生薏苡仁10g,稻根30g,6剂为丸,每丸12g,每日3次。
八诊:耳鸣,食后或右胁背痛,舌红苔薄。处方:上方加旋覆花30g,郁金20g,6剂为丸,每丸12g,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