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3700000006

第6章 衣

人类逐步告别用树叶、兽皮遮羞御寒的时代,发明了衣裳。我家三姊妹,因为家里穷,一件衣裳大孩子穿过后小孩子穿。我们姊妹互相感受过体温。那是贫穷的年代,也是温馨的年代。

1.我们姊妹三个的衣裳

我小的时候,商店里是没有成衣出售的。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根本就没见到过成衣店。在街上见到的都是布店——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婚嫁喜庆,谁需要穿新衣了,就到布店里去买一块自己理想的布料,然后到裁缝铺里去请师父做。双方约定一个取衣服的日子,到了那一天就有新衣服穿了。但遇上裁缝店生意好的时候,有不及时的,就要继续等。因为这个,还会出现顾客和裁缝店师傅吵架的事情。

但是,那时候并不是谁想要什么布料就能买什么,想要多少就能买多少的。当时是计划经济,什么消费都要按计划凭票供应,买米凭粮票,买油凭油票,买肉凭肉票,买糖凭糖票……总之,什么都要凭票购买,买布当然要凭布票了。

我记得布票的样子,大概是大手指宽窄的小花纸,上头印着“五寸”、“壹尺”、“贰尺”等字样。布票是按人头发放的,才开始是每人每年九尺五寸,后来增加到每人每年一丈四尺五寸。

因为布票少,妈妈不得不在我们三个孩子如何穿衣服的问题上煞费苦心——到商店去买布,总要事先打听有没有“尾子”布,因为“尾子”布料的布票可以打折,价钱也便宜一些。有很多人为了买到“尾子”布,与商店的营业员套近乎。

我们三个孩子的衣服,都是妈妈亲自动手缝制,从来不去裁缝店做衣服的。一件衣裳,姐姐穿了我穿,我穿了妹妹再穿,只要勉强还能穿,是绝对不会轻易丢掉的。妈妈常说,我们的衣裳是新穿三年,旧穿三年,缝缝补补又穿三年。特别是棉衣,补丁多了,原来是用什么布料做的都找不着了,但还在穿。

因为这样的缘故,妈妈总是给姐姐做新衣。爱漂亮是女孩的天性,姐姐当然爱穿有花色的衣裳,但妈妈给姐姐做的衣服没有一件是带漂亮花色的。我曾经为了总穿不上新衣,跟妈妈生气,妈妈给我念《朱子家训》里头的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是当时我还小,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到后来稍懂世事的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女孩穿花色衣裳蛮好看的,曾经问妈妈,为什么不给姐姐做花衣裳。妈妈笑而不答。

我一直到小学二年级,仍然穿姐姐的旧衣服;再到后来,姐姐要去湘潭老家服侍奶奶,妈妈才开始给我做新衣服,可是妹妹又只得穿我的旧衣服了。

有一年冬天,我们班上有一位男同学穿着一件有小花的棉袄来上学,班上调皮的同学笑话他,他红着脸,不做声,很尴尬的样子。这时候,我终于明白妈妈不给姐姐做花衣裳的缘故。

2.我的呢子大衣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那年冬天,母亲把父亲不常穿的一件军绿色呢子衣改制成我穿的大衣。我把这件大衣穿在身上,衣长超过了膝盖,感觉很合身,很舒服,也很暖和。

我穿着这件呢子大衣上学去,很有优越感,我想同学们可能会羡慕我的。因为同学中我还没见到过穿呢子大衣的。

但是,事实与我想象的相反,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有个姓陈的同学对我说:“你这件呢子大衣是你爸爸当伪军官的时候穿的吧?”那时候我还不十分明白“伪军官”是什么意思,我如实地说:“不晓得。”他接着神秘地对我说,他爸爸说我父亲曾经当过国民党部队的伪军官。

回家吃晚饭的时候,我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和母亲。父亲紧绷着脸,没有说什么。沉默了一会儿,妈妈轻声地说:儿子,你不要听人家这样的话,你只管自己好好念书,自己把书念好了,长大了有真本领,就会有出息,你要争取每门功课都打五分(那时候学苏联,学生的成绩实行五分制),不管穿什么衣服老师和同学都会看得起你。

这是我少年立志读书的起始。从那时候起,我牢牢地记住母亲的话,认真读书,不理睬别人说三道四。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除了唱歌课,我的各门功课都是五分。后来上五年级、六年级、初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至今母亲鼓励我发奋读书的话,还记得很清晰。

妈妈亲手给我改的那件呢子大衣伴我读完了小学,后来我长高了,不能穿了,就给妹妹穿了一两个冬天,就烂了,再也不能穿了。

3.我的第一双新鞋

小时候,不仅衣服穿姐姐穿过的,鞋子也一样。但是,我是男孩子,姐姐的旧鞋不合我的脚,我常常拖着鞋子走路,把鞋子的后跟都拖没了。因为这个缘故,我的脚后跟每年冬天都会生冻疮,每到次年开春的时候,脚后跟红红的,又肿又发脓,又痛又痒,尤其是到了晚上,脚在被窝里头暖和了,那痒啊、痛啊,简直没法忍受。

妈妈找来一种叫“凡士林”的软膏给我涂抹。还想了一个办法——在姐姐的旧鞋里边塞一些烂棉花,烂布条,告诉我如何穿,不要拖着鞋子走路,免得冻坏了脚后跟。

我看得出,妈妈特别想给我做一双新布鞋,只是苦于没有布料没做成。有一次,妈妈在给我的脚后跟涂凡士林时对我说:“儿子,妈妈一定会想办法给你做新布鞋穿的。”妈妈说这话时眼里噙着泪水。我对妈妈说:“不要紧,等天气暖和了就好了,我就能打赤脚上学了,我最喜欢打赤脚的。”

我以为我这么说妈妈就会高兴的,没想到妈妈听了我的话,眼泪终于流了出来。妈妈没再说什么,赶紧起身走开了。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妈妈终于给我做了一双新布鞋。新鞋的面料是青色的哔叽尼,鞋底有白色的出边,挺好看,又合脚。

我穿着新鞋去上学的那天,已经是临近寒假了。早上,天气阴沉沉的,但既没下雨也没下雪。没想到下午放学的时候,居然下起了大雪,不到半个小时,地面白茫茫的一片。

我望着白雪越盖越厚的路面,看看脚上的新鞋,心里犹豫不定,实在舍不得踩坏妈妈第一次给我做的新鞋。

眼看着天色渐渐地晚了,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离校回家了,我打定主意打赤脚回家——我脱下鞋子,戴好帽子,卷起裤脚,一路奔跑起来。

学校离家大概有三华里,我回到家时,父母亲正在等我吃晚饭。看我这个模样回来,母亲赶紧打来热水给我泡脚。父亲连忙起身制止。他说,这种情况不能用热水泡的,说着走到屋外,捧回一大捧雪,把我的脚放在他的大腿上,不轻不重地给我擦、搓,直到双脚发热才停下来。

吃饭的时候,妈妈又给我讲了很多道理,要我以后别再这样。她说,鞋子固然值钱,但总比不上身体重要,如果为了鞋子冻坏了身体,病了还要花钱吃药,那就更不划算了。

4.父亲的衣裳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似乎一辈子都没穿过新衣裳,尤其是请专业的裁缝师傅用“洋布”(那时候我们称机制的、需要用布票买的布叫洋布)缝制的那种“客气”的衣裳,我可以说没见过。

父亲去世时是夏天,那年我已经19岁。我特别清楚地记得,装殓父亲时,母亲给父亲找出平时不太舍得穿的土布衣裳,上身穿了两层,里层是棉花本色的衬衫,外层是自染的青色外套,都是那种旧式的布扣子。下身也有两层,一条短裤,一条长裤,都是自染的青色。母亲配合装殓的师傅装殓父亲。整个过程母亲都显得比较平静,直到装殓完毕,母亲才极悲痛地抽泣起来,继而大哭。母亲哭父亲一生的苦难,那些言辞,我至今都记得,但不能写出来,我太心痛了。某些特别的日子,比如清明、父亲的忌日,我会情不自禁地记起父亲穿得那么单薄离开我们,我的眼泪会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

我用冬夏两个不同的季节来回忆父亲生前的穿着。父亲在世时,夏天经常会穿一件用蚊帐布做成的衬衫。因为那种蚊帐布只需两寸布票就可以买到一尺,父亲做一件短袖衬衫,只要三尺蚊帐布。就是说只要六寸布票就可以做一件短袖衬衫。夏天来临的时候,母亲花一尺二寸布票去买蚊帐布,给父亲做两件短袖衬衫,轮流换洗。父亲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蚊帐布短袖衬衫,风趣地说:咯号“褂子”穿着又凉快又便宜,还蛮好看的。其实那种蚊帐布寸衫既不吸汗,也不避炎夏毒热的阳光,更易变型,父亲如此说,不过自嘲而已。

至于冬天里父亲的寒衣,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穿一件起了很多皱的羊皮夹克,灰不溜秋的样子,从没穿过棉衣过冬。每年冬天一到,父亲总是叮嘱母亲说,要省下一些布票,给我们三姊妹多做一些寒衣,冬天小孩子坐在教室里特别清冷,要穿厚实一些。1963年的初冬,农村里已经收割完晚稻,田野里不时降下了白霜。有一天,一位邻居捎口信到我家,说我家有一个邮包。母亲让我赶紧到大队秘书手上去取。我仔细地看那邮包上的邮戳,有“湘潭·石潭”字样,我知道这是湘潭大姑姑郭庆云寄来的包裹。缘由是这样的,先年冬天,父亲曾经领着我和妹妹回老家湘潭。这是父亲1950年漂泊到益阳之后,首次回老家。我们父子三个到了大姑姑家。父亲照样是穿的那件破旧的羊皮夹克。大姑姑见了,很是心痛,但没说什么。那时候,大姑姑会做衣服,她默默地量了父亲身材的尺寸。次年的冬天,大姑姑就把父亲的寒衣寄过来了。我到邮局取回邮包,内有大姑姑亲手给父亲做的一件棉衣,一条棉裤,还有一顶人造绒冬帽。父亲穿上很精神。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父亲穿上新寒衣。当时父亲和母亲都说,大姑姑对我们真好,要我们姊妹长大后晓得回大姑姑的情。

2013年8月5日,大姑姑因病与世长辞。我与妹妹赶去湘潭向大姑姑的遗体告别,我跪在大姑姑的灵前,往事一件件呈现出来,我忍不住流下眼泪,心中祈祷大姑姑能在天堂与我父亲相见。

5.一块“灯芯绒”布料

1969年临近春节的时候,大队分给我们生产队两件计划物资:一双长筒橡胶雨鞋;一块五尺长的“灯芯绒”布料。

母亲获得这个消息后,很想得到那段灯芯绒布料。因为那时候我正准备与国秀订婚,而灯芯绒是当时农村婚嫁最时髦、也是最紧缺的东西。要到了这块灯芯绒布料,也就有了给国秀的订婚礼物,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母亲当然特别地祈盼。但是,她很怕丢面子,不敢去找队长请求,就请外公去找队长讲讲好话。一天晚上,生产队里开会,人到得很齐。在正式开会之前,我见到队长招呼其他几个队干部到一边细声地商量了一下子——商量些什么,因为他们的话很小,我没听清楚。

正式开会了,队长首先引导大家学习了毛主席语录,有“关心群众生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几条,然后一本正经地宣布:“党中央、毛主席,上级领导十分关心我们贫下中农的生活,为了让大家过好革命化的春节,给我们生产队分配了两件计划物资,一双长筒靴子,一块灯芯绒。”队长咳嗽了一声,稍停了一下,接着说:“队委会商量了一下,这双靴子给陈折桂同志,灯芯绒就给再喜二爹的外甥吧,因为他外甥就要订婚了,大家没意见吧?”队长话音一落,就把那张盖有公社供销社公章的白纸条子给了我。看样子,队长也没有真要征求大家意见的意思,因为那时候物资实在是太紧缺了。当时我们生产队上还有好几个年轻姑娘都想得到那段灯芯绒布料,只因为队长抬出了“再喜二爹”,又经队委会领导集体商量了的,所以会场上没有人当面提出不同意见。

得到这块灯芯绒布的指标后,妈妈特别高兴,赶紧凑够了钱,把布料买回来。国秀来我家时,妈妈亲手给她量了身材,并亲手给她做了一件得体的衣裳。这件衣裳国秀一直穿到不用布票的时候。

6.穿西装的感觉

1985年,我担任大海塘建筑公司经理。市乡镇企业局组织乡镇建筑企业负责人去山东烟台参观学习,返回经过杭州时,同行的李昌港建筑公司经理戴启庭提议每个经理买一套西装。同行的9个人只有3个赞同,我是犹豫不决的。

当时我们看的店里每套西装40元,这个价格我还能接受,就是觉得这洋装从没穿过,穿在身上感觉别扭。但在同伴的鼓励下我还是买了一套。那西装店的老板还送了我们每人一根领带,一枚领带夹。

那时候,我像所有的人一样,平时穿的衣服都是四个口袋的“国防服”,颜色也很单调,不过青、蓝两种。记得当时有一个传闻,某县新来的县委书记是省城下派的,第一次登台作报告穿了西装,系了领带,结果招来很多的非议——有说崇洋媚外的;有说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那县委书记终于呆不下去,只得调走了事。

我去山东参观学习是穿着军绿色的制服去的,还很有“文革”的遗风。回到家里,我把买来的西装穿上,系好领带,对着客厅的大玻璃镜子,问站在一旁的国秀“怎么样?”国秀说:“不像农民了,蛮像流氓了。”我再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行头,虽然不是很接受国秀的观点,但终于没有勇气把西装穿出去。

1989年3月,我去深圳参加特区学习班,来自全国的同行聚集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特区,大多数人都是西装革履,我顿时觉得自己非常的“老土”,学习结束回来后,我穿上西装,不仅不觉得别扭,反而觉得很有精神,认为西装是让人举止文明的礼服,而国秀看我穿西服,也说:不晓得为什么,你今天穿这西装又不像流氓了。

同类推荐
  •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许多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现实性和倾向性很强的作品里,也涂上了浓重的迷惘色彩。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的众多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最受人称道。他的“冰山”理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起来翻阅《海明威》吧!
  •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 中华女杰(近代卷)

    中华女杰(近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陈家新编著的《中华女杰(近代卷)》遴选了1840年以后至1949年20位中华女英雄,讲述她们的故亊,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崇高风范、品格。《中华女杰(近代卷)》收入的人物有傳善祥、周秀英、秋瑾、向警予、陈铁军、杨开慧、冷云、赵一曼、刘胡兰、萧红等。
  • 井冈英豪

    井冈英豪

    为了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继承井冈山的优良革命传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使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中记写的英烈,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代表,他们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的事迹生动而又壮烈。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充实井冈山斗争历史读物的内容,而且成为广大青年特别是广大学生的一份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武灵传记

    武灵传记

    灵界,这个到处都充斥着人类科技与奇异灵兽的异世界。我们的主角石磊,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应届毕业生,因一场意外来到了这里…你确定这位大叔是我爷爷?好吧,那这小屁孩怎么回事,你要我管他叫小叔?行,这些先都不说,那你给我解释解释这36D的外国妞是怎么回事?你竟然要我管她叫太奶奶?***PS:本书【不邪恶】【不恶搞】【不后宫】【不种马】【少许yy】【少许柔情】【更多刺激】【更多热血】
  • 小子,我喜欢你!

    小子,我喜欢你!

    一向被人欺负的她,正在放弃自己的学业时,他来到了她的身旁。
  • 你de影子

    你de影子

    如果你离开了,是否连光也照不出你的样子....
  • 西城

    西城

    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我曾经非常的富有。我所有的钱和时间,用来赌博,或者去夜店找乐子。挥霍无度,肆意妄为。没有人敢挑战我,甚至没有警察敢于管我,我的生活无限猖狂。直到有天一切都变了,星辰都暗了,帝国崩塌了,世界断裂了。一颗颗漆黑尘埃重叠过的光影,时间和旧信封。一片世界,从有到无,巨大冰川全部融化的过程。送给你,陌生人。这片被烹煮过的落叶。
  • 乱世殇红颜薄

    乱世殇红颜薄

    她曾经说过向日葵种满的地方就是她的天堂…可惜命运的轮回。如果时光可以重来,那么他一定为她寻找最爱的向日葵……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四肢门

    四肢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蔷薇之恋仇

    蔷薇之恋仇

    妮梦的初恋的眼里出西施,为了个新生而背叛他,慌忽地走,“怎么心情不好,走我带你来玩”“你怎么知道”“我有看穿你的魔力”“好,带我走”。。。。。一年以后她再一次回来了!“我不会心软了”---她却不知心中的血色谍恋的蔷薇在悄悄绽放..........
  • 逆天傻女:倾城世子妃

    逆天傻女:倾城世子妃

    若有世人欺你、辱你、毁你、谤你、轻你、笑你,你当如何处之?是容他、避他、怕他、凭他、尽他、由他、任他,待过几年你再看他?不不不——灵魂从异世穿越而来的月无心,扬唇张狂笑道:“谁敢欺我、辱我、毁我、谤我、轻我、笑我,我他么全部打得他哭爹喊妈!!”————傻女暴力来袭,世子你hold得住吗?
  • 女生都是小气鬼(倒霉蛋阿歪)

    女生都是小气鬼(倒霉蛋阿歪)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