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1100000016

第16章 肆最好不相见(4)

第一最好不相见

这爱情是如此悲凉,这韶华是如此让人嗟叹,以至于那些一起走过的时光,我们都不敢回头张望,于是那等待的时空有点重,重得连时针都走不动。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不会有后面的故事,如此便不会在彼此生命里留下不可承受的痛。

读仓央嘉措的诗读到这一首的时候,心里是有点苍凉的。被他字字惊心、句句惊艳的文字所触动,有些话一旦拨动了那根脆弱的心弦,带来的便是翻江倒海的忧伤和落寞。

思绪无法抚平的时候,我总是铺开一张纸,提起毛笔,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字,抒发自己的愁绪。

第一最好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

如此便可不相思。

我将笔停留在这一刻,没有再写下去,朋友问我:“这首诗不是叫《相思十诫》吗?应该还有很长啊,怎么不继续写下去了?”

我只能顺着他的心意,将中间第三到第十的那部分补全: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白衣悠蓝

其实这首诗最初的版本只有“第一”和“第二”,是由仓央嘉措原作、于道泉先生翻译的,而中间的那么多,则都是由网友后续的。在原作里也没有“相思十诫”这个名字,这个名字也是根据后来的从“第一”到“第十”命名的。

关于这首诗,《步步惊心》的作者桐华也对此作了解释。桐华在出版于2006年的《步步惊心》的结尾引用了仓央嘉措的“第一”和“第二”: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识,

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但桐华当时觉得原文有点拗口和烦琐,后对其进行加工就成了如今《相思十诫》中的这个版本:

第一最好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

如此便可不相思。

其后,《步步惊心》的读者在桐华的“改编版本”的基础上,又添加了“第三”“第四”……桐华本人很喜欢这个添加,所以把它们放在了网络连载的小说《步步惊心》的结束语中。再之后,白衣悠蓝继续创作,把这首诗添加成了现在“第一”到“第十”的版本。

这首诗太受大家喜欢了,加上网络传播难以想象的速度,它蹿红了,在各大网站或图书里,人们都会经常看到《相思十诫》这首诗,其后赫然写着:作者仓央嘉措。

当所有人都认定了它是仓央嘉措所写这个非事实的“事实”之时,一些知道事情原委的人不管怎么解释,都显得那么苍白。但本着对仓央嘉措本人和其他著者的尊重,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再作一遍澄清。

当然也要首先申明:这些后续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古代文化知识的基础是相当浑厚的,其诗中的文学艺术价值未必就比仓央嘉措逊色。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这一句就写得甚妙。曾经我们十指相扣,约定了死生契阔,曾经我们执子之手,说好了与子偕老。可是有一天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曾经的誓言开始成为难以兑现的奢侈。于是曾经相知相好的岁月,在离别之后,成为心口的一根刺,不能想不能碰。曾经多美好,现在多难过。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回忆像照耀在水里的那片月光,看得见,摸不着,让人无限惆怅、黯然心伤,只能叹一声:如果不相伴。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曾经年少彷徨,误了韶华几何?曾经爱恨交织,误了人生几何?一个“误”字如此耐人寻味,什么是对,什么又是误?爱上了终将分离的人便是误吗?相爱相知却不能相守便是误吗?而什么又是“负”呢?爱即是“负”吗?外界的阻挡、上天的不许就是“负”吗?还是我们本身就不应该相爱?相濡以沫或许真的不如相忘于江湖。白衣悠蓝用哀怨的字眼轻描淡写地描画着那种失去之后让人心如刀绞渐而心如止水的爱情,平静的外表下是满满的波涛暗涌。毕竟相负带来的就是一种误,误了青春时辰,误了韶华时光,误了一片深情。

见与不见

2008年,当《非诚勿扰2》上映时,影片中李香山的女儿深情朗诵完《见与不见》这首诗后,网络上除了红了一部电影外,还红了一个人和一首诗,这个人就是仓央嘉措,诗就是下面的这首: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谈笑靖

随便在网站上搜索一下,出来的字眼便是“见与不见”“仓央嘉措”,心里确实有点无可奈何。其实,这首诗的原作者是一个叫谈笑靖的广州女孩,笔名为扎西拉姆?多多,她于2007年5月15日在北京完成这首诗的创作。很多人说这是仅次于《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的最让人心动的仓央嘉措情歌,但仔细查阅资料,笔者发现这首诗本身并不叫《见与不见》,它真正的名字是《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出自扎西拉姆?多多的诗集《疑似风月》。

作者谈笑靖说这一首《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的灵感,源自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作者说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上师对弟子的爱,和女子、风月、爱情并没有什么关系。

尽管原作者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了声明,法院也认定原作者实为谈笑靖而非仓央嘉措,但人们仍愿意相信这些所有美好的、缠绵的、略带禅意的诗作就是仓央嘉措本人的。至于其他作者,他们就像整数后面的小数点一样被忽略了。

这对原作者来说,的确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作者有些无奈地说:“语言和文字真的是不可执取的东西,尤其是对于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一句话说出来或者写下来后,它就不是你的了,你必须允许它任由别人去解读,以及误读。所以我最想说的话,其实在开口前的那一刹那已经说完,一说,就错,就像禅。”不过她也在自己的博客里表示:“即便如此,多多愿意,将荣耀归于仓央嘉措。”

但当一个人的诗被冠以仓央嘉措的名头,被无数人赞扬着时,也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和肯定。

那么这首诗能够让人以为是仓央嘉措所作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这并非一种巧合。纵观那些关于仓央嘉措的美丽的仿作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诗歌或多或少都和仓央嘉措有些关系。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的误传是因为《央金玛》专辑中有一首歌的歌词是由仓央嘉措的几首诗歌拼接而成的。而《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则是因为该作者的作品集《疑似风月》中有一首诗是以“仓央嘉措说”命名的,当然其实那首诗中的“仓央嘉措说”仅仅是一个名字并不是指下面的那些话是由仓央嘉措说的,但是传来传去最终就成了这样一个结果。

当然,这些外在的形式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关键之处还是在于“佛性”二字,《非诚勿扰2》之所以会选中这首诗也是为着同样的理由。它探讨了爱与生命两大主题,内敛而深情,让不少观众在落泪的时候,也能有所感悟。仓央嘉措的情诗与《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的共同点就在于此。

其实人生不过就是一场修行,一辈子很短但也很长。站在时光的尽头,你会发现所有的所有在尽头处都不过如沧海一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人恨和憎恶,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人念念不忘。

当然这种超然的心态必须要经过一番寒彻骨,才能明白。

不因外物而改变自己,如莲花一样,固守自己的圣洁。

世人爱不爱我,我都无怨无悔,依然接过爱的权利棒,将我的光辉挥洒人间,实现我普度众生的愿望;世人相不相信我,甚至误解我、曲解我,也同样没有关系,我只会轻轻一笑,将我的爱广施人间,不亏欠佛祖所赐予我的清风明月般的莲花禅心;世人弃我不弃我,我从不放心上,纵然有过几多不快,终也会随风散去。而我只会坚守我的信念,不舍不弃。不管你追随与不追随我,你都在我的心里,佛都在我的心里。

而这,其实就是佛的天性,超然物外,善念于心。诗中的思想放在爱情里同样适合,于是很多人便把这首诗理解成了一首爱情诗。于超然中坚守,在淡然中期许,看似情诗,却闪现着智慧,透着禅意。

不管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都为人们带来了一场生命和智慧的洗礼,那么不管是佛还是佛的追随者,他的使命都已经完美地完成,而这其实已经足够了。

人生是一场修行,文字同样也是一种修行。我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心灵的修行。

看得见你的地方

在看得见你的地方,

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

在看不见你的地方,

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具体作者不详

几乎是第一眼,我就确定了这首诗不是仓央嘉措所作,虽然它同样很美,虽然它的文字里同样饱含了深情。但是不管从哪种角度看,这首诗里都少了仓央嘉措诗歌中的灵动和大气。读过仓央嘉措诗歌的人都知道,仓央嘉措诗歌中无时无刻不充斥着辩证的矛盾思想和怔悟后的豁然开朗,这些则是这首诗不具备的。

但是我依然愿意解读这一首诗,只是因为这首诗本身。抛却仓央嘉措的光环,抛却人们一定要追寻的爱之矛盾和痛苦,我觉得这首诗实在是一首很美的诗。

无法知道这首诗的原作者到底是女子还是男子,但这已经无关紧要,诗中流露出的恋爱时的甜蜜,让读者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和喜悦。这种甜蜜的感觉每个人在爱之初都有过。最初爱上他的时候,总是希望每天都和他在一起,希望自己视线所及,全是他的身影,希望自己可以仰望着他的鼻息。喜欢一转眼就看到他的小酒窝,里面写满了对自己的爱恋;喜欢一抬头就看到他的长睫毛,眨眼间都是遮掩不住的幸福。

竟然又回到了青涩的初恋时节,牵手和凝视在那时候,是最令人向往的美好。那是一个全新而宁静的世界,有了第一次的爱恋,悲欢离合上演,想要去他看过的地方待一会儿。想要,尝试着,累积幸福的感觉。想要,踮脚,张望他的帅气。

于是在那看得见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从未离开你,因为舍不得。所以只是希望守候住这最简单的幸福。有时候,凝望让瞬间成了一辈子,于是那些美好,便一点一滴地留在了心里,如水墨画一般,坍塌了一片颜色,却形成了一个最有意境的人生。

当然,你不会时时刻刻都停留在我的身边,尽管我是如此奢望。当你必须要远离一二三刻的时候,我的心里开始有了忧伤,那是第一次知道离别的痛苦,在那用离别筑起的高高月台上,我连看你背影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只能偷偷躲起来,擦一把眼泪,将生活继续。眼前的所有一一走过的路、正在看的风景、一茶一饭里,仿佛都有你的影子,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急急忙忙跑到镜子前,却发现镜子里也是你的笑容。影子也是成双的,卧室里折射而出的温暖灯光也是成双的,百叶窗里的浮光碎影更是成双的。

那个时候,我终于明白,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因为心里有你,所以我们从未分离过。

有人说,思念的感觉太痛苦;有人说,离别是一种会断了人心肠的痛。可是我却从未如此想过。

爱一个人,是不惧怕分离的。而等待,同样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坐在阳台上,看阳光洒落窗台,看光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看阳光由刺眼慢慢变得温和,然后起身为自己又加了一件衣服,直到阳台里折射出一缕橘色的光线,便知道自己等待的人已经归来。

没有言语,没有欢呼,脸上的微笑却绽放开来。

其实,爱情就是如此简单而又幸福的一个过程。

在看得见你的地方,我用你给的温暖,来度过今后离别的每一个日子。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用等待守候下一轮的思念,直到我们再不会分离。

深夜里,再一次读这首诗,我突然很想说声谢谢,谢谢那个不知名的作者,用自己的踮脚张望,给了我一个至美至纯的宁静夜晚。

同类推荐
  • 记忆巡踪

    记忆巡踪

    漫漫人生路,回蓦成篇章。作者毕生的职业生涯,都是肩扛录像机,把镜头对准他人与社会,用胶卷、胶片、录像带、储存卡,留下了社会变迁、七彩人生、壮丽河山、国际友谊等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卷,那时的他,几乎是忘我的。退休离岗后,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而后蓦然回首:终于把镜头聚焦自己,追溯昔日的人生足迹,把已逝去的春花秋月、功过得失、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定格在这本自传体的回忆录——《记忆巡踪》中。
  • 欲望的语言实践

    欲望的语言实践

    本书系文学评论集。全书共分为三辑18篇,对当前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十几位知名作家的小说、诗词进行了文学批评与评价。
  • 歌德之勺

    歌德之勺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散文精选集《歌德之勺/张炜少年书系》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歌德之勺》分为“绿色遥思”“默默挺立”“人和芳草”“歌德之勺”“稷下之梦”“让我寻找”等六辑,以友情、爱情、成长、哲思、旅游等角度,收录张炜不同时期代表散文六十余篇。张炜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歌德之勺》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热门推荐
  • 全能草包:乱葬四小姐

    全能草包:乱葬四小姐

    凤璃漓:“你滚。”某个魔帝:“魔后,你怎么能这样?”凤璃漓:“有多远,滚多远!”神医神偷融为一体的“单纯”魔后,和耍泼卖萌岂可修的作死魔帝……神魔死敌的倾世爱恋!
  • 寻时陌上初熏

    寻时陌上初熏

    他,只拍风景,人是他镜头里的布景。她,为了生命中最后一个给她温暖的亲人,隐藏所有的忧伤,努力坚强乐观。她在他镜头里无意泄漏的忧伤触动了他的心,而她却一无所知。他终于找到了她,爱情刚刚在彼此心里萌芽,他却被另一个人取代,只为报复。她以为自己遇见爱情时,却发现自己只是棋子,来不及忧伤,这个世界上对她最重要的一个人也离她而去。她的世界从此一片黑暗,他的守护能否点亮她的世界?
  • (完)皇上,没事别烦本宫:深宫闲妃

    (完)皇上,没事别烦本宫:深宫闲妃

    号称神龙武校第一打女的白晶晶因上QQ农场偷菜而不慎穿越,成了大齐王朝无敌骚包腹黑男的贤妃娘娘。可她居然挂出了“拳打文武百官,脚踢大齐后宫”的彪悍条幅……可怜的大齐后宫哟,被她折腾得鸡飞狗叫猫跳墙,皇后妃子喊爹娘……
  • 追梦

    追梦

    本书是散文集,作者是一位年近花甲的女人,年轻时有许多梦想,到了这个年龄,在她回忆旧时的梦想时,那文字就显得愈加深沉,让读它的人有许多同感。
  • 快穿之给她幸福

    快穿之给她幸福

    从来没有执行过攻略任务的夜谦突然被调至攻略部,唯一的任务就是让那些女子幸福。
  • 东锦堂

    东锦堂

    武林归我手,江山如我腹。武林恩怨,朝廷争夺。遗失孤儿,勇夺权利。
  • 锁情丝之祸国妖妃

    锁情丝之祸国妖妃

    一场意外,她在不经意间来到这个金戈铁马的三国年代,他们的相逢,究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还是一场精心的策划?笑靥如花,她当真是那祸国殃民的妖女?史书工笔,只字片语,留下的是一道道谜题:如果她不爱他,为何还愿生死相随?为他出生入死,甘之如饴!如果她爱他,为何还要轻吟与君长诀?轻殇离别,了无牵挂,那他又算什么!如果他不爱她,为何还会为她倾尽天下?笑看沙场,只为救她!如果他爱她,为何还要给她一纸休书让一切都结束?此生陌路,弃她于不顾!历史诠释的一个个谜底,演绎的是一段流传千载的乱世传奇,千年的光阴荏苒,留下的是一世传说,令后人倾羡......PS:喜欢滴看官莫忘了收藏呦~么么哒~~
  • 地狱求生

    地狱求生

    他行走在黑与暗的世界。他挣扎与仇与恨的中央。当生存成为奢望,当痛苦成为永恒...这是一个如同噩梦般的“穿越”!没有虚无缥缈的魔法,没有投怀送抱的女人,没有成群结队的兄弟!有的只是一个勾心斗角,你死我活,人人自危的一个城堡!在这里他们必须去玩那似乎无穷无尽的游戏!他想过死!但不是那种死!他只能生!但不是那种生!欢迎来看这本我苦苦创作的“不腐烂”的书!提醒:这是一个揭穿人性的故事,你可能会有不适!
  • 无极药神

    无极药神

    当昔日的强者被贬下俗世,当记忆觉醒,他将再次化身为高傲的药神。“终有一日我要杀上九重天,我为无极,我为药神!”
  • 守护甜心之雪花飞舞

    守护甜心之雪花飞舞

    守护者的背叛让亚梦彻底绝望了,她不相信友谊,不相信爱情,让她变的冷漠,但是遇到了许多真心爱她的人,她会怎么样呢?敬请期待,因为本人是等一下写,写的不好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