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开始将同学的账户加为自己好友,并且了解对方的喜好,提升社交能力。“Facebook”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源于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群体压力”,而且包含了各个学生的从众心理,正如2004年哈佛大三学生奥利维亚·马(Olivia Ma)在接受《纽约客》杂志采访时所指出的:“我清楚地记得刚开始使用”Facebook“时那种神秘的激动。因为你知道,中午坐在你餐桌边吃饭的那个家伙,可能就是前一天晚上在”Facebook“上与你交流过你的人!”
或许是因为心理学的基础在生活中给了他很强大的启示,对社会心理学的熟稔,扎克伯格坚持“Facebook”必须实名制,并且严格一个校园一个校园地推广“Facebook”,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奥利维亚·马所说的“神秘的激动”。
这种新奇的感受也成为“Facebook”能够在当时已经出现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以及“MySpace”中鹤立鸡群的根本原因。
有人说“Facebook”这种东西之所以能长久发展,是因为有扎克伯格的程序编程能力,但是综合所有的内容可见,“Facebook”中蕴含的更多的是心理学基础。
当“Facebook”横扫哈佛校园时,众多的学生会为其着迷,就是因为心理因素作祟。就连社交恐惧症患者扎克伯格自己,也是“Facebook”的忠实粉丝。
为什么这个程序能引起哈佛大学的“Facebook”狂潮呢?
一个人到了大学期间,就已经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这个时候的自己,并不属于完全的学生,也不属于完全的成人,心理素质往往介于二者之间。
所以,到了大学,面对那些既陌生又熟悉的同学同伴,这些人的心中必定需要一份不符合常理的狂热。这个时候,学生心中涌动的小火苗,在“Facebook”出现的一刹那就被点燃,成为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
于是,人们开始尊崇内心的召唤,将全部精力放在社交上面。毕竟,隔着网络这个屏障,人的自信会莫名得到提升,然后用自己保存完整的信心去搭讪网络中每个自己想认识的人。
有了网络的保护,人们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目标,并且能够找到网络中每一个自己想认识的人。在校园中,这种彼此交流的社交方式也逐渐被普及。
“Facebook”也逐渐因为功能问题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Facebook”绝不仅仅是两个人相互认识的沟通器,在网络中,人们习惯将自己藏在屏幕后,自认为这样很安全,有了网络的保护,自己不会真实地暴露给外界,人们也不会产生任何抵触心理。
而在“Facebook”这个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墙”“捅一下”“礼物”等内容,正悄悄占据了整个网站,这些内容也被我们称作社交的附属品。
在两个陌生人交流的时候,用这些希望的功能表达渴望认识彼此的心理,如果恰恰对方也有同样的心理,那么两个陌生人就会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成为网络上的朋友。
而这个网站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并且这种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是人们所为之疯狂的。
如果说,在“Facebook”诞生的初期,扎克伯格依然在苦苦寻找互联网上人际交往途径的话,那么“Facebook”这个图片功能的推出就意味着这个交往途径的正式确立。
当确立了发展角度后,扎克伯格就不是以一个学生的立场站在哈佛校园中,他是一个发明家、设计师,也是一个沟通大师。
有人曾经说,从某种确切的角度上来看,整个“Facebook”的发展史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前图片功能时代”和“后图片功能时代”。
所谓的前图片功能时代,就是扎克伯格出于其自身对人际交往互动机制的特殊敏感,他始终将自己定位在一个不会社交的人群中,并且在社交这件事上,他也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Facebook”出现这么久后,依旧严格要求的实名制,并且使用以校分区的方式来控制“Facebook”的扩充增长速度。因为“Facebook”建立的成功,与其在封闭密集的环境内进行推广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另一个层面也正是扎克伯格对于“Facebook”实名制偏执狂般的执着,这使得原本鱼龙混杂的互联网有了第一次同现实世界高度接近的站点。在全是陌生人的网络中,扎克伯格成功地给他们都赋予了“马甲”,让自己可以用真实的身份去接近陌生人。在一个分不清聊天对象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的网络时代,“Facebook”为所有网络玩家开辟了一条干净的网络大道。
但是,这个世界太像现实的世界了,人们在关注网站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扎克伯格这个人,看到他资料的时候,人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叹一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程序神人吗?”那些在哈佛引领过潮流的软件不经意间成了扎克伯格的代名词,可是,人们却清楚地知道,互联网的神奇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从其身上显现出来。
直到2004年后半年时,“Facebook”的“留言板”功能全面推出,使得“Facebook”终于摆脱了“校园花名册”的局限性,一个社交帝国雏形初现。这个全新的社交网络让所有用户为之火热,至此,扎克伯格也算是为他的偏执收获了一片重塑未来整个互联网世界的金矿——这个将现实社会融入进网络的产物逐渐被全世界所接受,成功打开了设计市场。不过那个时候,就连扎克伯格自己都不知道其实他已然坐拥一座巨大的金矿。那个时候他正一门心思地优化“Facebook”的用户体验区,以求打造出一张更为真实、精致的“社交图表”。
在此期间,扎克伯格这个名字又一次在哈佛掀起了一阵高潮。人们纷纷议论这个神人,将他放在偶像的位置上。
在哈佛,扎克伯格发生新的变化是在2005年3月。那时,在线图片储存网站“Flickr”被雅虎收购,人们的照片可以储存到网站上面,在线图片储存业务瞬间形成潮流指标。此时的扎克伯格也开始考虑是否要在“Facebook”上开发出所谓的图片储存功能,让“Facebook”更加充实。而在决定图片标记方式时,扎克伯格以及他的创作团队却决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以往在互联网上储存图片都是用主题、时间、地点等方式来作为图片标签,然后让用户进行分类检索。但是,“Facebook”团队最终决定以每个用户社交网络中的关联人物作为标签,并且每个被标注到的人都会收到提示信息,进而可以分享到这张照片。
这一举措确确实实让图片与已存在的社交图表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与其他只做单纯图片分享的网站有所不同,“Facebook”让图片在基于人际关系的层面上,主动推送,大大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进而让网站的活跃度又一次得到跃升,人们只有有了网络的媒介才能更加紧密地联系,社交网络中的全部好友间都同时多了一种更加丰富的互动方式。实际上,到了2005年10月,“Facebook”图片功能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互联网上最炙手可热的图片分享网站。大家热衷于彼此分享,那些陈年的旧照也成了大家所热衷的产物。在其开通的一个月时间内,85%的用户都至少在一张图片上被标记了出来。
正是因为“Facebook”图片分享功能的设计成功,使扎克伯格产生了“积极的顿悟”。他意识到,连通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绝对不应该只通过普通的沟通,应该由媒介来把普通的在线活动与社交关系相互叠加起来,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力量。正如“Facebook”内部员工马特科勒所说:“对我们来说,那是第一次感到惊讶,社交图表能够被用来当作一个分配系统。分配的途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用户还是员工,都在同一时间对扎克伯格投去了崇拜的目光。在此期间,人际关系通过互联网有效地传播开来,两个相互不认识的同学也能够借助中介人物相互了解。这样一个基于关系的传播方式,让很多人的关系加深了。但这并非扎克伯格最终的决策,他的目的并非让所有人都结识到陌生人,而是要在陌生人中建立起一个关系网,将每个有所联系的人都结合到一起。
正是因为扎克伯格不懈的努力以及对自身的不断提升,他有了一个完善的系统,将网络人际关系处理得异常得当。
这个利用网络营销人际关系的天才,已经被全球所有客户所知晓。
在哈佛校园,当你提起最流行的社交软件,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Facebook。”如果你问哈佛程序神人是谁,大家肯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扎克伯格!”
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孩,成功改变了一个时代的社交方式。
【成功法则】
成功不等于坐享其成
从“Facebook”首次出现,到今天这么多年过去了,扎克伯格一直和他的团队在一起,仔细分析每一个漏洞,执着地将这个网站更新到找不到一丝瑕疵。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Facebook”的每一次革命都有扎克伯格的参与。
可以说,扎克伯格能够将“Facebook”发展壮大,完全是靠他不懈的努力和对客户群体的了解。他经常置身于这个网站,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去了解对方的需求。
与其说扎克伯格创造了“Facebook”,倒不如说是“Facebook”创造了这样一个程序神人,当然,扎克伯格和“Facebook”是密不可分的。
后期实践至关重要
研发网站前期,整理资料和关注需求必不可少,所以,扎克伯格总是在校园中细心观察每一个从他身边走过的人,也许这个人就会是他不久之后的客户。
在网站成功面世后,扎克伯格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观察了。他开始将客户心理放在首位,他想知道,客户登录“Facebook”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于是,他开始将大把的时间都放在后期观察上,也是我们所说的“售后服务”,这不仅仅是一个发现自身不足的方法,也是一个弥补不足的好方法。
再强大的程序员,如果一条路走到黑,那是肯定不行的,所以,扎克伯格将眼光放在了创新和持续发展上面。
此后,就连他的同窗好友都忍不住感叹:“这个程序神人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