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7600000007

第7章 老家女人(6)

有年春天,黄河北过来一个卖鸭子的,跟她商量,想在她家住两天,借她家的院子卖鸭子。

王李氏说:“啥借不借的,你就住家里吧。”

她家院子大,占地一亩二,董官屯的人都到她家买鸭子。

①办饭的:做饭的。

那时候,母鸭值钱,一只母鸭能换十只公鸭。她想买两只母鸭,又不想占便宜,拿鸡蛋换的。卖鸭子的在她家住了两天,白吃白喝,临走,她又塞给人家俩窝窝。

过了两个月,鸭子长大了,不会叫,家里人知道上当了,卖鸭子的卖给她的是公鸭。王李氏骂卖鸭子的,骂了好几天:“你丧良心!脱不了叫黄河淹死!”

四儿子李成修三十多岁的时候,养父母全没了。养父母供他上学,他中专毕业后,在章缝供销社当会计。三个哥哥怕他在李庄受气,想跟他认亲。

王家大哥找到供销社经理,想请他过话。

有一天,经理问成修:“你是要的,你知道吧?”

成修说:“知道。”

“知道从哪儿要的吧?”

“东山里。”

经理说:“不对。你家就是董官屯的。”

成修说:“我想起来了,从前有个老王姨,她就住在董官屯,哪年都到俺家去。”

经理说:“那就是你亲娘,你愿意回家看看不?”

成修说:“愿意。”

过了两天,王家买了鸡鸭鱼肉,在家等。那时候快收麦子了,大热天,井里的水很凉,妹妹把鸡鸭鱼肉用凉水泡上,总换水。

经理领着成修来了,成修叫了一声“娘”,落泪了。王李氏拉住儿子的手,也落泪了。

酒桌上,三个哥哥都叫成修回来。成修说:“李庄很好,李庄的人都对我好,我不想回来,搬家不易。以后我常来,你们常去就行了。”

王李氏干了一辈子活儿,七十五岁那年还没丢活儿呢。一九七七年阴历三月十五晚上,她病了。平常晚上,她喝一碗粥,那天跟妹妹说,想喝白面疙瘩汤。

妹妹做好了,王李氏喝一大碗,喝完说难受,家里人赶紧找赤脚医生。现在知道那是心绞痛,那时候不知道。

赤脚医生问了情况,说:“大娘这是吃多了,打一针,吐出来就好了。”

打完针不大会儿,王李氏就不行了。

王家连夜借棺材,当天晚上挖坑,把老人家深埋了。家里人憋着不敢哭,外人问起,就说走亲戚去了。

三样饭

以前,光听说一家两样饭,婆婆给儿媳妇两样饭吃。董官屯有个王家,一家人三样饭。

这家儿子十岁结婚,媳妇是地主家的小姐,结婚十多年不生孩子。老两口着急了,娶了个穷家女,给儿子做二房,传宗接代。二媳妇是花钱买来的,结婚五六年没生孩子,挨打受气,三十三岁有病死了。三媳妇也是穷家女,王家买来的,进门就受气。

王家公公婆婆和儿子一样饭,顿顿吃白面馒头;大媳妇一样饭,吃一半黑面一半白面的馒头;新娶来的三媳妇吃黑面窝窝。

结婚不到一年,三媳妇怀孕了。怀孕以后,吃二等饭,累活儿不叫干。九个月以后,生了个男孩。白天,大媳妇抱孩子,三媳妇干活儿。该吃奶了,大媳妇把孩子抱给三媳妇,吃完奶就抱走。

孩子长大了,管大媳妇叫娘,管亲生母亲叫婶子。不吃奶了,大媳妇就不叫孩子到三媳妇那里去了,她“儿子”“儿子”叫得亲近,啥都不干。活儿都是三媳妇的,哪里干不好,她伸手就打。

有了儿子,大媳妇就不叫丈夫跟三媳妇睡觉。三媳妇聪明伶俐,长得俊,岁数小,丈夫喜欢。哪次跟三媳妇睡觉,丈夫都偷偷摸摸的,大媳妇知道了,就打三媳妇一顿。三媳妇挨打挨骂,打不敢还手,骂不敢还口。

三媳妇又怀孕了,这次跟上次不一样,她还是吃三等饭,脏活儿累活儿都得干。这次生的还是儿子,大媳妇也抱过去养,该吃奶了抱过来吃奶。长大了,孩子还是管大媳妇叫娘,管亲生母亲叫婶子。大媳妇对老二,不像对老大那样亲近了。

大儿子十三岁结婚,新娶的儿媳妇吃二等饭。三媳妇还是一个人吃三等饭,常年挨打受气,落下一身病,有病没谁管,干不好挨打。

三媳妇三十多岁死了。

两个儿子长大了,懂事了,想孝顺亲娘,人没了,知道是大娘欺负死的,也不能报仇,大娘也是娘,只在鬼节的时候,偷着到坟上多烧些纸钱。

戏迷婆婆

婆婆的娘家在山东巨野龙堌集,她是集上的闺女。她爹管闺女管得严,从八岁裹脚就不叫出去了。她家离戏园子不远,戏园子里敲锣打鼓都能听见。她光想去听戏,不敢去。她爹脾气不好,不听他的,他真动手打。

婆婆嫁给公公时间不长,就进戏园子听戏,她爹管她,婆婆说:“说书唱戏都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俺公公婆婆不管俺,男人不管俺,你管俺,多余了吧?”

她爹气得干瞪眼,一句话说不出来,又不能打她,一看管不了,就不管了,跟她娘说:“人家公婆不管,男人不管,俺也不管了。”

公公脾气好,也是个戏迷,只在焦麦炸豆①的时候不准婆婆去听戏。老家有句俗话:“麦熟一晌,蝉老一时。”麦子熟了不割,来一场风,麦穗头就掉地下了。豆子熟了,不快点儿割了拉回场来,来个暴晒,炸得可地②都是豆粒子。

割麦子、割豆子的时候,龙堌集戏园子来了唱戏的,白天婆婆强忍着不去,忙场里、地里的活儿。晚上演的戏,俺那儿叫“灯戏”,婆婆得去。她把黑天的饭做好,往锅里一盖就走了。

有时候,公公回来,遇上婆婆出去听戏,公公娘长娘短地骂她,骂也没用。一起纺花的时候,婆婆跟俺说:“他骂,俺跑得快点儿,跑得远就听不见了。”

婆婆说,她常听的戏有柳子戏、山东梆子、河北梆子、两根弦,大洋马、二白腚、十四万,这几个人唱得都好。听的戏多了,只要第一个人出来,往台上一站,她就知道是哪出戏。

俺结婚的时候,婆婆留下二姑,叫二姑给她一家人做棉衣。那时候俺不会做棉衣,俺说:“二姑,俺跟你学。”

①焦麦炸豆:麦子熟了,豆荚炸开。

②可地:一地。

俺和二姑在大门洞里做棉衣,婆婆套上牛,把牛眼用布蒙上,让牛拉磨磨面。

外边有人吵架,俺和二姑都听见了。二姑说:“一会儿你婆婆就得过来。”

俺问:“过来干啥?”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别说人打架,就是狗打架,她也得去看看。”

小弟叫乱,结婚以后,婆婆叫俺“乱家嫂”。二姑刚说完,婆婆过来了,说:“乱家嫂,你去看着磨,俺去看打架。”

她一边往外跑,一边喊:“你千万别摸箩呀!”

老家有个规矩,新媳妇结婚不过一个月,不能摸箩,说是“摸箩死婆婆”。

打架的打完了,婆婆回来了。

刚结婚那几年,婆婆回娘家就夸俺,说俺是大家主的闺女,懂事,夸俺手巧,啥花都会绣,“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拿起纸来,一会儿就剪成”。

她夸俺,俺不知道。刚结婚那几年,俺光知道害怕了。

冬天不忙了,龙堌集戏园子里常有唱戏的,上午、下午、晚上都有。只要有戏,婆婆一天听三场。听的天数多了,不知为啥哇哇吐,头抬不起来,这才能歇两天。

他们一家人都爱听戏,公公他们白天不去听戏,晚上也要去。刚结婚那阵,丈夫晚上不去,后来也跟着去,家里就剩俺一个人。看完灯戏,晚上十二点。再走三里地,他们到家就快一点了。俺点着火油灯做针线活儿,不敢喘粗气,不敢回头。火油灯怕风,一吹就灭,俺得把洋火放在手边。不敢回头,是怕看见鬼。半夜困了也不敢合眼,不敢躺下,一闭眼就怕鬼来。

火油就是现在的柴油,俺小时候叫洋油。豆油灯和棉花籽油灯,得用劲才能吹灭,可豆油和棉花籽油贵,还得总拨灯捻子,那时候都用火油灯。

他们听戏回来,白天能睡觉,俺得磨面、做饭、刷锅、洗碗、做鞋。这茬鞋还没做好,他们脚上的鞋就穿碎了。

有天夜里,他们听灯戏回来,从路边跑出来一个女人,披头散发,抱住婆婆不撒手,还大声喊:“害怕!俺害怕!”

深更半夜的,可把婆婆吓坏了。

公公把那人的手拽开,女人还喊:“害怕!俺害怕!俺跟你们走!”

公公没办法,就让她跟着回家了,给了她一抱草,叫她在厨房睡。

第二天早晨,那个女人醒过来,要回家,说她家是管庄的。

婆婆说:“天冷,你吃完饭再走吧。”

女人说:“俺家找俺,不知道急啥样呢。”

她又叫俺公公:“大哥,你把俺送到去管庄的路上。”

公公送她,不大会儿就回来了。

婆婆说:“要知道她是精神病人,俺就不怕了。深更半夜,俺以为她是鬼,吓得俺后背一冷一冷的。要不是人多,就把俺吓死了。”

俺心里说:“你也知道怕呀。你常把俺一个十七八岁的胆小女孩扔在家,你知道俺吓啥样不?”

心里这样说,嘴上不敢说。

一九五五年,徐庄娶了三个媳妇。俺家大门外有个石头囤窑子,那天有两个媳妇来用石头囤窑子,赶一块了,俺叫她俩到家坐会儿。

二柱媳妇问:“四婶子呢?”

俺说:“听戏去了。”

二柱媳妇说:“俺听说她老人家爱听戏,她也带你去吧?”

俺说:“一次没带过。”

三嫂说:“俺婆婆赶会、听戏都领着俺。”

二柱媳妇说:“俺婆婆也是,赶会、听戏、看热闹,都是娘儿俩一块去。俺婆婆一年也就听三回四回戏,她舍不得买戏票。”

俺心里不是滋味,也不敢说。

一九五六年这年,老家收成很好,俺家收的粮食大囤尖小囤流的。俺以为这回好了,第二年春天不用吃糠咽菜了。卖粮食听戏,再卖粮食买吃的,囤里的粮食下得很快。没到第二年春天,粮食囤就见底了。

公公说:“吃一肚子糠菜,外面穿得好,那叫‘包皮穷种’。亏了俺不会过,有钱都吃了。要是会过,俺也是个地主,得挨斗。”

那年家里养了十三只老母鸡、两只鸭子、一只鹅,都在下蛋,家里没吃过蛋。俺那儿清明节,是吃鸡鸭鹅蛋的日子。

别人问婆婆:“你家鸡鸭多,寒食能多吃点儿蛋吧?”

婆婆说:“俺一人吃一个。那些蛋卖了,吃盐点火了。”

别人一听就知道,卖了蛋是听戏了。

那时候,俺有大儿子了,分给俺的鸡蛋,俺没舍得吃,放在那里,想给大儿子留着哩。再去找,没影了,叫二小叔子拿走吃了。

天冷了,两个小叔子都没棉裤,冻得像叫花子,婆婆装看不见,还是听戏。

有天,小弟没去听灯戏,俺问他:“你咋没去?”

他说:“冷。”

俺一看,小弟还穿着单裤呢。

俺说:“你给俺看孩子,俺给你做棉裤。”

小弟哄孩子,俺在油灯底下给他做棉裤,一个晚上就做好了。

这帮唱戏的走了,婆婆给二弟把棉裤做上。她说:“俺可不能再听戏了,家里这么多活儿。”

婆婆在家干了十多天活儿。听说龙堌集戏园子又来了唱戏的,她又去听戏了。

俺有个大姑姐,聪明,长得俊,口才也好。俺俩对脾气,她一年住八个月娘家。他们夫妻好,为给姐姐治病,姐夫把地卖了。没啥卖的了,把房子扒了卖。

这年,大姑姐病重,住在俺家治病养病,住了半年,也不见好。婆婆跟俺说:“你姐姐治病没钱了,咱卖二亩地,你愿意不?”

俺说:“别说卖二亩地,咱把地全卖了,只要俺有姐姐,俺也愿意。”

卖了地,姐姐上济宁大医院住院,不见好,就回来了。

姐姐病成这样,没耽误婆婆听戏。有一天,婆婆他们又去听戏了,姐姐说:“以前,咱娘也一天天听戏,把俺一个人扔家,家里活儿多,累死也干不完那么多活儿。她听戏回来,哪块没干好,她不是打就是骂。俺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可她是俺娘,打不得,骂不得,就落了这身病。”

姐姐落泪了,她边说边哭:“有一年,俺病得不会走道了,她去听戏。听戏回来,她说:‘今儿又渴又饿又累。’问俺:‘做饭了吗?’俺说:‘没做。’她说:‘给俺做点儿饭呗。’这次没打没骂,俺挺高兴。下了床不会走,俺爬着做的饭。做好饭,他们都吃,俺没吃,咱娘问都没问。”

姐姐知道自己不行了,一遍一遍跟俺说:“你别跟咱娘一样,别生她的气。她对亲闺女还这样呢,对你这样,已经是好的了。”

俺大儿子一岁半的时候,姐姐死了。

姐姐刚死,他们全家人又去听戏,就俺跟儿子在家。吓得俺实在受不了,去了叔伯大嫂家。大嫂说:“你们娘儿俩就在当门小床上睡吧。”俺娘儿俩在小床上躺下,累了一天,躺那儿俺就睡着了。

丈夫听戏回来,找不着俺娘儿俩,找到嫂子家。他伸手一摸,孩子身上都是大包,问:“这是啥咬的?咋这么大的包呀?”

俺说:“不知道,俺身上也净大包。”

第二天,丈夫跟婆婆说:“娘,这次戏好,也叫她听一回戏呗。”

婆婆说:“中,叫她去吧。”这是俺第一回跟婆婆听戏,也是最后一回。

龙堌集以前的戏园子是露天的,有个很大很大的院子,高院墙,靠北墙不远,有个戏台子。戏台子上东边一个门,西边一个门,唱戏的从门里进进出出。两个门中间放个桌子,上面放着锣鼓,有一圈凳子,那是敲锣打鼓拉弦的座位。戏台子顶上是灰瓦,脊上有二龙戏珠,伸出来的四个角上画着龙头。

那时候一张戏票好像是五分钱,里边没凳子,都是自己带。婆婆每回听戏,都是从龙堌集娘家拿凳子。

听说头天晚上唱的是《白莲花落凡》,唱得太好了。那天晚上天很热,人很多,里边的人想出去尿泡尿,出不去,蹲下就尿。有人热得受不了,想回家,出不去了。没买戏票的,站到戏园子墙上墙下,墙外边树上也全是听戏的人。

那天晚上唱的是《孟丽君》。俺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一个劲给孩子扇风。抱孩子看完这场戏,累得俺一点儿劲都没了,是丈夫把孩子抱回家的。

同类推荐
  • 张岱集

    张岱集

    《张岱集(修订版)》为绝世散文家张岱的佳作选集,其内容包括《西湖十景》《蝶恋花(山水精神莺燕喜)》《葑门荷宕》《小青佛舍》《伍公祠》等。张岱散文广汲市民文化和通俗文艺的丰富养料,既雅且俗,亦庄亦谐,洋溢着十七世纪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经典悲剧之一。两个世代为仇的家族,但双方的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迫于家族之间的仇杀,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冰心文选·小说卷

    冰心文选·小说卷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本丛书共收录了现当代文学家冰心的经典力作几十余篇,其内容涵盖了人生、亲情、友情、感恩、励志、成长等多个热点话题。细细品味,点燃智慧的澄净心灯;慢慢诵读,开启人生的芳香之旅……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专宠独爱妻

    霸道总裁专宠独爱妻

    四年前,他玩弄她,把她抛弃。5年后,她带着一儿一女又回到这个地方。而他撞见了她......,两个人为此撞出了火花。第一本新书,新人请多多包涵,多多评论,打赏,你们的评论就是我的动力。本书企鹅号:628767374
  • 天下阵图

    天下阵图

    人元大陆,习武成风,武道昌隆。天下之乱,风云逐鹿。一个家族少年,因体质所限,习武不成。却背负着深仇大恨,毅然走上争霸之路。古老相传,每个大陆都有一个惊天宝物,那就是阵图;九大阵图,得一可称霸大陆,每一出世,都震动天下,掀起腥风血雨;九图合一混沌现,千重大陆千重天......
  • 小魔神的异界之旅

    小魔神的异界之旅

    本想穿梭到地球,却意外到了这是一个以丑为美的异界大陆,这怎么能忍?先把沧澜大陆的三观摆正了再说。
  • Bygone Beliefs

    Bygone Belief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物不迁正量证

    物不迁正量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世轮回:曼珠情劫

    九世轮回:曼珠情劫

    彼岸花开,花叶生生世世永不能相见。“曼珠女,你的劫。”“是劫又怎样,只要能生生世世在一起,天塌下来又如何。”“可你会被她害死的。”“害死又怎样,能死在她手上,我也认了。”
  • 重生之妙笔成真

    重生之妙笔成真

    李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以回到高三,正欣喜地欲在世界上搞风搞雨时,发现高考已经考完了,前身是个学渣。这是个作者掌控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族风雨飘零。这是一本愉快的装13小说。
  • 天空之翼

    天空之翼

    七千年前,她是新晋雨神,七千年后,她依旧有从前那份淡泊从容,只是七千年后的她只为天空的蓝而活;七千年前,他是上古风神,七千年后,他依旧有从前的霸气凌然,只是他的肩上有了他不可推卸的责任。上古自然法则,七千前,他们无法改变,七千年后也依旧如此。只是,她和他,都有了不一样的选择。
  • 守护甜心之雨天的泪水

    守护甜心之雨天的泪水

    一秒之前还是朋友。,一秒过后确变成敌人,这是为什么?友谊如同玻璃一摔就破,希望你们知道真相的那一天不要后悔你们当初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