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7600000019

第19章 百时屯(6)

后来,俺家逃难到济南,在济南住了两年。俺在弯子巷市场见过苹果,没买过。

第二次吃苹果,是一九六一年了。俺跑盲流,到了黑龙江省安达县,住在现在的卧里屯乡保国村,整天熬碱,隔几天到城里卖一回碱。

那回卖碱,俺带着大儿子来顺,到了街里来顺丢了,找了两三个小时才找到。

中午到了市场,一个卖碱的都没了,俺以为碱贩子都走了。正发愁,来了一个买碱的,他问:“碱多少钱一斤?”

俺说:“一块钱。”

那个人没还价,说:“我都要了。”

过完秤,他就把钱给俺了。每回,俺着急卖碱,都是卖八毛、九毛,这回卖的碱最多,还多卖了钱。俺拿着装碱的袋子、扁担和秤,到饭店买了二斤油炸饼,又到商店买了二斤苹果。忘了苹果多少钱一斤,反正很贵,要不是孩子丢了又找回来,要不是碱卖了好价钱,俺还舍不得。

俺有个习惯,有啥好吃的,都给婆婆。婆婆分给俺多少,俺就吃多少。公公婆婆都五十六岁了,他们第一次吃苹果。

婆婆把苹果切了,一人分一半。剩下的,婆婆收起来。谁吃了,俺不知道。三间房里住了二十多口人,她可舍不得叫别人尝尝。

逮鹌鹑

俺二姨家大表哥叫高福稳,家住高庄。

三十来岁的时候,表哥喜欢上逮鹌鹑,经常跟四个小年轻的一道去抓。

逮鹌鹑得晚上,多数是在秋天的棉花地里,用抬鱼的抬网。把网支好,一个人蹲在网后边,学母鹌鹑叫,引公鹌鹑进网。要是不会学母鹌鹑叫,就吹鹌鹑哨子。他们哪次去,都带母鹌鹑,它有时候叫,有时候不叫。剩下的四个人,都拿着林柳条子,把鹌鹑往网那儿轰。

母鹌鹑不值钱,就红嘴巴和白嘴巴的是好品种,可以留下来交配;长得不好的,就是下酒菜了。

公鹌鹑值钱,训好了能拿出去斗鹌鹑。要是孵出一窝鹌鹑,公鹌鹑多的话,能卖不少钱。

有一阵子,表哥他们天天半夜去逮鹌鹑,哪天都逮着一两个红嘴巴子。

有天半夜,他们扛着网说着话去庄东,走着走着,看见地上好像有条羊肚子手巾。有个人哈腰去捡,啥也没捡着,前面立起来一个又高又宽的东西,灰色,左晃右晃的,哐哐哐地响着往前走,吓得他们赶紧往回跑,那个东西在后面追。

快到高庄了,那个东西才不见了,可把他们吓坏了。表哥是有名的傻大胆,这回也没敢跟那个东西干。

这个奇怪的东西就出现这一次,庄上的人没谁再见过。

事后,五个人凑在一起,想整明白咋回事。

有的说:“咱是看见鬼了。”

有的说:“要是看见鬼,咱五个得死一个。咱吓得这么狠,不是没谁吓病吗?”

表哥说:“是不是外庄逮鹌鹑的整的?咱们不去了,他们能多逮几个。”

这件事到了也没整明白。

打完仗以后,冬天不忙了,时兴斗鹌鹑。表哥那茬闲人,养鹌鹑、驯鹌鹑的很多。百时屯俺邻居就有三家养的:士风哥、士平哥,还有对信。这三个养鹌鹑的,也常到一起斗一斗。

俺看见过他们把鹌鹑①,左手把鹌鹑,右手捋它的羽毛,鹌鹑的头把在主人的大拇指和食指中间,腿把在无名指和小拇指中间。

把会儿鹌鹑,主人往右手心里放谷粒,叫鹌鹑吃,再往手心里吐口吐沫,叫鹌鹑喝。

吃好,喝好,把好,就把鹌鹑放到竹笼子里,让鹌鹑抖搂抖搂毛,喝点儿水,玩一会儿,再把鹌鹑放到布袋子里。

布袋子底下是个木方盒,没窗没门,外面刷深红色桐油。他们经常把鹌鹑布袋子系在后腰带上,感觉自己很美,就像刚时兴戴手表,手脖子上有块手表似的。

①把鹌鹑:驯化野鹌鹑的方法。把鹌鹑时要讲究力度,用力小了,鹌鹑会挣脱出去,用力大了,会伤到鹌鹑。每天把上几个小时,能帮助鹌鹑消食、长胆、通人性。

听说,斗鹌鹑之前还得熬鹌鹑,不让鹌鹑见亮,也不让鹌鹑睡觉,熬好的鹌鹑斗架厉害。

会上常有斗鹌鹑的。斗败的鹌鹑,有的直接飞走了。

俗话说:“咬败的鹌鹑,斗败的鸡。”鹌鹑和鸡斗败了,就再也不斗了。没飞走的鹌鹑,都成了主人的下酒菜。

驯出来一个好鹌鹑,斗架斗得好,长得好,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冠军,那是无价之宝。

于家正骨

于家正骨在巨野名气响。谁要是伤筋动骨了,别人就说:“去龙堌吧,于家正骨看得好,还不要钱。”

于家正骨的老先生叫于照登,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啥都没有。他给人家起坟,起坟起得好,谁家起坟都找他。老家那儿,媳妇死了,不能入老林,先埋在别处。等丈夫死了,在老林合葬,就得起坟。死的年头多的,就剩一把骨头了。

于家后人说,于老先生自学成才。于先生起坟,把人身上的骨头研究透了,后来给别人捏骨,捏一个好一个。

还有人说,于老先生的手艺是神仙托梦。有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老头,老头说:“你看骨科病呗。”

他说:“俺啥也不会,咋看病?”

老头说:“俺教你。你要记住,给人看病,是积德行善,不能收钱。你要是收钱,眼睛就瞎了。”

老头手把手教他一夜。

醒了以后,于先生就会正骨了。治病不收钱,也成了于家正骨的规矩。

正骨正得好,于家还是穷得屋子都盖不起。

有一回,菏泽道尹下巴颏掉了,不能吃饭,请来不少骨科名医都没治好,有人把于照登请去了。

道尹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官也不小。手下人看于照登粗布衣裳,种地人打扮,没瞧得起,也得把他领到道尹面前:“看看症吧。”

于照登不慌不忙,两个手指头一使劲,道尹的下巴上去了。从那以后,于家正骨一下就有名了。

很多人治好病,想掏钱谢谢于先生,于先生坚决不收。人家想来想去,买两盒烟送过去。烟,于先生收下了。以后到这儿看病的,只要手里宽绰,都带两盒烟,多了于先生也不收。收的烟吸不了,拿到烟摊上卖。

听说,于家正骨传男不传女。于老先生就一个儿子,从老爹那儿学了些手艺,想正骨赚钱。老先生不同意,他自立门户,经常截住看病的人正骨收钱。老先生生气了,再不教他手艺,直接教给孙子。

一九五六年,俺娘手脖子摔了,疼得流汗。大哥套上牛车,拉着娘到龙堌,找于先生看病。看病的人多,得排队。

排到了,于先生摸了摸说:“别害怕,错环了。”

他用两只手一捏,咯噔,声音很小。他说:“好了。”

俺娘说:“这是活神仙。”当时就不疼了。

一九六二年,小妹在生产队干活儿,从沟里往外拉车。绳子断了,小妹膝盖粉碎性骨折,也是老先生看好的。

于家正骨现在有四家,巨野一家,菏泽一家,龙堌两家。

龙堌的于涛,是第五代传人。俺外甥女脖子疼得难受,他给按了按,捋了捋,好多了。找他正骨的也排队,多的时候一天一百多个,少的时候也有七八十人。还有不少外地人,大老远过来正骨呢。

唱扬琴的

俺婆家在巨野县龙堌集南徐庄,徐庄的后庄是正行,两个庄挨着。婆婆年轻的时候,正行来了一帮唱扬琴的,他们住在那儿,唱了十多天。

领头的是个年轻人,他跟房东处得很好。拉起呱,他说:“二十年前,俺家不知犯了啥罪,当官的把俺一家人全杀了,用人和长工一个都没留。俺才八个月,娘带俺住姥娘家,就俺娘儿俩没死。”

年轻人说的不都是实话。他娘对他说,杀他全家的是胡子,胡子头领人杀了他全家十八口人,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用他家的牛马车拉走了。这个胡子头就在正行,姓啥,叫啥,多大岁数,多大个,胖瘦,都说得清清楚楚。娘告诉他,长大了要报仇。二十年后,为了报仇,他领着人到正行唱扬琴。

有一天,有人叫仇人的名字,他一看人,对上号了。

他问房东:“这个姓韩的,他在巨野县当过官吧?”

房东说:“他没当过官,当过胡子头。”

房东这么一说,更对上号了,当天他就走了。

过了几天,唱扬琴的回来了,带来很多人。

婆婆爱看热闹,听见正行狗叫,闹哄哄的,她赶紧跑出大门。

出了大门,抬头往北看,从后庄架出来一个人,这个人正是姓韩的,光着膀子,五花大绑。到了庄头,他就跪下了。

那个唱扬琴的小年轻,手举着铡刀,往姓韩的身上砍。铡刀从肩膀下去,姓韩的往前一趴,倒下了。小年轻又往后背剁了几刀,血滋滋地往外喷。

小年轻把铡刀一扔,跳起很高,说:“给俺家十八口报仇了!”

他还往姓韩的家里扔了一封信,信中说明为啥杀他。这帮唱扬琴的从哪里来,只有姓韩的知道。报完仇,小年轻就带人走了。

杀人的地方离俺家门口八十米。婆婆害怕,还想看完。看完热闹回到家,吓得她浑身没劲,早饭没吃,迷迷糊糊睡了两天,还是不爱吃饭。

公公找来会看病的,人家说,她是吓掉魂了。这人给婆婆写了一道符,叫公公半夜里给她烧到床头底下。俺丈夫小名叫四任,公公还得再叫三声“四任家娘,家来的”。

早晨起来,婆婆睁开眼睛,还是浑身没劲。十多天以后,她才缓过来。从那以后,很多年里,她都不敢往北看。天一黑,她就把大门关好。黑天以后,她不敢到大门外去。

冯家家庙

冯家家庙,俺们也叫冯家祠堂,在巨野西关里,俺小时候在那儿住过。

祠堂大门朝南,黑漆大门,起脊①的瓦门楼。大门上边有一块匾,上面有四个大字:冯家祠堂。

进了大门,往里走七八米远,有一道二门,也是瓦门楼。进了二门,里面是个大院,左边是块空地,右边有一棵大黑槐树。黑槐树结槐连豆,这豆煮着吃很好吃,晒干了,到冬天炸着吃,也很好吃。还有三棵楝树,树干很光、很直溜,青白颜色。楝树结的籽,俺们叫楝籽,一嘟噜一嘟噜的,像小葡萄。冬天树叶落完,冰天雪地的时候,楝籽是喜鹊的美食。

堂屋是三间前出厦的砖瓦大厅,正当门靠北墙有个神主楼子,薄木板做的,外面刷着棕色油漆,前门脸上还雕着花。

神主楼子里摆满牌位,是冯家的祖先。神主楼子两边有三尺高的台子,上下两层,也都是牌位。上边那层牌位满了,下边这层牌位不多。

①起脊:房子或门楼顶上再搭一人字坡顶,用于防雨、隔热。

院子里还有两间东屋、两间西屋,屋里啥也没有。

一九四三年夏天,俺家从百时屯搬到巨野。租的房子臭虫多,咬得受不了,挪到院子睡,臭虫跟到院子里咬。

娘出去找房子,听人家说,姓冯的可以到冯家家庙住,那里宽绰。娘姓冯,她找到冯家家庙,跟后院看家庙的人一说,俺家就住进来了。

二嫂住西屋,娘领着俺们住东屋,大嫂一个人,胆子大,她住到祠堂里。

后院住着看家庙的一家七口,也姓冯,娘让俺管老两口叫大舅、大妗子。后院也有三间堂屋、两间东屋、两间西屋,都是土平房。

过年的时候,大舅、大妗子来祠堂摆供、烧香、磕头,俺娘也摆供、烧香、磕头。

有一天,来了一帮庄稼人,全是男的,进了祠堂就烧香,一帮人都磕头。俺娘抱着二嫂的孩子在院里玩,他们磕完头就往外走。走到院里,有个人问娘:“你是哪个辈的?”

娘说:“俺是‘德’字辈。”

那个人点点头,走了。

过了两天,爹从外边回来,说:“前几天,冯玉祥来家庙拜祖宗了。”

娘说:“前几天来了一帮庄稼人,俺不知道哪个是冯玉祥。有个人问俺是哪辈的,长得挺周正。”

爹说:“可能他就是冯玉祥。”

娘说:“冯无二冯,姓冯的都是一个老祖宗。”

冯家家庙谁盖的,俺不知道。刚搬来的时候,这里蜗牛很多,树上、树下都有。

俺拿个大蜗牛玩,娘看见了,说:“不是咱的东西,不许动。”

从那以后,俺记住娘的话,再也不玩蜗牛了。

家庙院里还有很多蚂蚁。大嫂说:“把蚂蚁扫到一块儿,用火烧了吧。”

娘说:“不行,蚂蚁也是生灵,人家也是一家子人家。往树底下扫,让它们到那儿安家去吧。”

在家庙住的时候,俺还多了两个姐姐,俺们常在一起玩。陈兰兰虚岁十一,住在家庙后边,她爹是警察。左秀兰虚岁八岁,住在家庙西边,她爹好像是区长。俺虚岁七岁,爹在县里当文书。

那天,左秀兰买来三个大芝麻糖、一斤花生。俺到屋里拿来一根蜡烛、一炷香,还有火柴,那时候叫洋火。俺不敢划洋火,陈兰兰把香点着,插在香炉里,俺三个磕了仨头,就拜干姐妹了。

大嫂回娘家了,二嫂看见祠堂里有烟,赶紧进屋看,俺仨正吃花生哩。

二嫂问:“你们烧香干啥?”

俺仨争着说:“拜干姐妹哩。”

二嫂说:“这么点儿的小孩伢子,都知道拜干姐妹了。”她笑得弯下腰,半天才直起腰来。

陈兰兰这次没花钱,一起吃东西,有点儿不好意思。

左秀兰说:“咱都是姐妹了,以后谁再打俺,俺也有大姐姐了。”

冯家家庙往西,还有一个家庙,叫郭家家庙。郭家家庙大门也是瓦门楼。俺跟看家庙的小闺女小英去郭家家庙找她爹,那个院里种的是小麦,麦穗有点儿黄。郭家家庙没有东西屋,就三间堂屋,是砖瓦房。小英到麦地拽了十多个麦穗,俺俩就走了。

小英她爹六十多岁,聋哑人。俺没到她家去过,她穿得不好,她说她没有娘。

巨野解放后,俺家搬回百时屯,小姐仨再也没见过。听说左秀兰家也搬走了,陈兰兰的爹在一九四九年后还是当警察。

傅家茶炉子

小隅首在老巨野县城的十字路口,傅家在小隅首开了三辈茶炉子。

傅家奶奶那辈,爷爷一大早起来,推着木头轱辘小红车子到井上拉水,到家劈柴。奶奶把水壶灌满,把水烧开。来买水的,爷爷给人家灌壶;进屋喝茶的,奶奶招呼着。

傅家闺女六岁,儿子四岁,都胖嘟嘟的,谁看了谁喜欢,都说这俩孩子是福相。

日子过得正起劲,爷爷得急病死了,奶奶抱着俩孩子哭得死去活来。

同类推荐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静思集

    静思集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女作家孙喜玲的诗歌著作集,岁月沉淀下来的深厚内涵由书香中散发出来。由北岳文艺出版社。
  • 跨越时空的自有:郭沫若研究论集

    跨越时空的自有:郭沫若研究论集

    本书包括郭沫若研究的区域文化视野、郭沫若诗歌研究、郭沫若文化观念研究、郭沫若研究学术建设问题等几个大的方面。
  •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是著名作家王海椿的作品自选集,所收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清雅婉转,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选入作品集的多数文章是广受青少年喜爱的经典篇章,历久弥新。作品的题材涉及成长、情感、励志、传奇、世态,情节扑朔迷离,结局出人预料,在挑战读者想象力极限的同时,更能引发读者的心灵的震颤和久久的回昧。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兄妹情

    兄妹情

    善优的思绪就象是天上的雪花一样的飘着,飘落.这样一个又一个又一个的问号便飘在善优的心里.而且含着一份愉悦让善优的心情一直保持着愉快.
  • 济世神皇

    济世神皇

    来自匪窝的大仁大义少年,凭借他的机智得到混沌神器器灵的认可,逐渐掌握命运而一心追求变强的少年,带着野兽般的战斗本能,掀起一场华丽的风暴。冰炭不同器,人贼不两立人生天地之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我为圣皇,子孙后辈奉我为主,千秋万世自我起始!为伸张大义于天下,我秦忠正虽九死其犹未悔,万难不足以扰我心!最后,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因为他们本来可以不这么做。
  • 魔力纪元

    魔力纪元

    熟知的科技产物被魔力取代,战争的炮火掌握在最强大的魔力师手中。魔动机车,魔力飞船,魔导充能炮……这是魔力文明以魔力淬炼血肉的魔斗士魔力附着在魔导器上的魔器师吟唱魔力咒语的尊贵魔念师“我无法沟通魔力淬炼血肉成为魔斗士,也做不到将魔力依附在魔导器成为魔器师,更不要想成为人人敬仰的尊贵魔念师,所以,我成为了第一个魔阵师与……唤魔师。”
  • 易烊千玺之等你爱我

    易烊千玺之等你爱我

    他,比她大五岁,她,却总能给他大姐姐般的温暖,再一次偶然的遇见,她们相识了。“芊芊,你爱我吗?”“我爱了你整整一个青春,你觉得我爱你么?”……
  • 雕菰楼词话

    雕菰楼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魅王爷:魔君,别来无恙

    邪魅王爷:魔君,别来无恙

    再次睁开眼,已不再是废材凤允然,而是人人所惧怕的魔君凤允然。人人对她又恐又惧,唯独他,黎王,君九黎!更有这么一说:宁揭吾皇一房,也不掀黎王一瓦!对魔君凤允然又宠又爱。魔君降世,天下大乱,必除魔君!而君九黎则是尽全力保护他的允儿!“允儿,你手帕掉了。”某男拿着绣有曼珠沙华的手帕道,“不用了。”某女甩了甩衣袖。“那本王就当做是你送给本王的定情信物了。”某男厚脸道。“随你,本君不稀罕!”某女转身而走,留下一个秀气的背影。
  • 没办法,国民老公只宠我

    没办法,国民老公只宠我

    “不要对我动心,我不会爱上你的。”男人坐在沙发的一侧,声音冷如冰霜。蓝语凝坐在沙发另一侧,悠然自得的剪指甲,“哦。”蓝语凝漫不经心的答道。……省略n个字“老婆,你累不累?我帮你揉揉肩,捶捶腿吧。”墨逸轩非常殷勤的揉揉这,锤锤那的。……
  • 战神联盟之勇者无敌

    战神联盟之勇者无敌

    一笑泯恩仇。一怒为红颜。剑气纵横,一剑光寒。刀光血影,快意恩仇。唯有满腔热血,与你共赴这场饕餮盛宴。这里是属于精灵的世界,这里有最激烈的精灵战斗!
  • 相遇:错误的抉择

    相遇:错误的抉择

    茫茫人海中两人从相遇,相识,相知,或是相亲相爱,这就是缘分,缘分无需等待,缘分是人争取的,是人创造的,只有懂得努力创造缘分的人,才是最理智的,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在缘分来的时候,抓得住它,珍惜它呢!生活中的事情,往往十有八九不能够如意,很多时候,你喜欢着某个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你们无法最终走在一起,这些人,他们或是你人生路上的一处美丽的风景,或者是你人生路上的朋友,能够和你一起走完这段路的,才是你人生中的伴侣,也许你们生来并不在一处,你们起先并不相识。
  • 末日卡牌传说

    末日卡牌传说

    末日不是毁灭,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末日和卡牌的结合,又将会创造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