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7600000018

第18章 百时屯(5)

这个灯亮到天明,叫“长明灯”。

①髢髢:“髢”读dí,假发。

②袼褙:读gē bei,用碎布或旧布加衬纸裱成的厚片,多用来制布鞋。

四、媳妇的规矩

有钱人家的男孩,五六岁就上媒人了,订下娃娃亲,到了一定岁数就结婚。老辈子留下来的规矩是,女方得比男方大。俺爹结婚的时候,爹十三,娘十七。俺丈夫的亲表弟十岁结婚,媳妇比他大八岁,虚岁十五就有了儿子。

有一回,表弟媳妇病了,表弟和大儿子带着媳妇看病。表弟媳妇是小脚,大夫看完病,她往起站,身子直晃荡。大夫招呼表弟:“你们哥俩搀着老太太呀,别叫她摔倒了!”

回到家,表弟指着媳妇骂:“你这龟孙!今后,你就是死了,俺也不给你看病了!还有那个龟孙大夫,你不问啥关系,就他娘的瞎说!”

这个表弟比俺小一岁,还活着呢,他媳妇前些年死了。

俺婆家冯庄有个郭家乐,八岁娶媳妇,媳妇比他大九岁。刚结婚的时候,他不跟媳妇睡,叫他去睡觉他就哭:“俺跟娘睡!俺跟娘睡!”他娘一看不行,买来很多好吃的,放在儿媳妇屋里,他就慢慢去那屋了。

晚上,郭家媳妇在月亮地里纺棉花,郭家乐玩一天累了,不敢一个人进屋睡,媳妇就把他放在怀里纺棉花。啥时候看他睡实了,再把他抱到床上。

从前,小闺女七八岁就裹完脚了,裹完脚学纺棉花。老实的女孩子,听娘的话;不听话的孩子,趁娘不注意,抖搂开裹脚布就跑。

大妮儿比俺大四岁,她娘给她把脚裹好,让她学纺棉花,她把裹脚布抖搂开,跑出去找小孩子玩。

她跟俺们说:“当闺女真受罪。回家挨打,也比裹脚好受。”

人家和她同岁的,都把脚裹好了,她还大脚片子呢。她娘愁坏了,说:“不裹脚,还不学活儿,以后咋找婆家?”

大妮儿赶上好时候,她十八岁那年,老家开始放脚了。她的脚不用放,听说找的婆家还不孬呢。

女人要是死了丈夫,得在婆家住着守寡。寡妇要想改嫁,婆家娘家都觉得丢人。

寡妇改嫁,不能从娘家上车,说是从娘家上车,娘家得家破人亡;从地里上车,寡妇坐过的地方三年不长草。很多寡妇从庙里上车。

老辈子留下的规矩还有:娶寡妇在夜里,只要没娶进家门,谁抢到手是谁的。

到了一九五五年,俺百时屯还黑天娶寡妇呢。

从前女孩结婚,嫁到婆家,管公公叫爹,管婆婆叫娘。男孩就不一样了,岳父比爹大,叫岳父岳母“大爷”“大娘”,岳父比爹小,叫岳父岳母“叔”“婶”。

小妹的两个闺女婿,一个五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小闺女婿叫她大娘,大闺女婿叫她婶子。

闺女婿是家里的贵客,岳父、岳母叫他“客”① 。家里的弟弟妹妹,管姐夫叫“哥”。

到现在,外甥女说起闺女婿,还说“客”呢。

从前,公公、大伯哥回家的时候,走到大门口,得咳嗽一声再进院,特别是热天,在门口咳嗽一声,还得站一会儿。

到俺那儿,生过孩子的女人,热天进厨房,都把褂子脱了,光膀子。在门口咳嗽一声,是叫她们把褂子穿上。

小姨子不见姐夫,也是规矩。到了三四十岁,小姨子才不躲姐夫,见面也说话了。

一九五七年,俺丈夫拉地排车,出去挣车脚钱,回来路过董官屯俺妹妹家。从董官屯到俺家还有十八里,他又渴又饿,想到妹妹家喝点儿水吃点儿饭再走。那时候俺结婚三年多,小妹结婚一年多,两人没说过话,也认得。

丈夫进屯子,正好妹妹端个盆出来,要去大坑洗衣裳。他刚想说话,妹妹吓跑了。

二零一三年秋天,俺回山东,看见妹妹家有很多毛巾。

俺问:“你买这么多毛巾干啥用?”

妹妹说:“这是新媳妇给的,这不是规矩吗?”

这个老规矩现在还有。新媳妇过了门,得给长辈一对大毛巾,磕个头,奶奶、姥娘、大娘、婶子、姑、姨、妗子这些长辈得给钱,这个钱叫“拜钱”。新媳妇给平辈的哥哥、嫂子、姐姐的是一对小手巾,跟手绢差不多,磕个头也给拜钱。

拜钱是给新媳妇的,新媳妇留着自己花。俺结婚的拜钱,婆婆当年一分没给。过了年,俺跟她要,她问:“你要钱干啥?”

①客:读kēi,客人。

俺说:“买枣树栽子①。”

婆婆从会上买了十棵枣树栽子,剩下的钱她都黑下了。

十年前,俺回徐庄给太爷爷上坟,当年的枣树还有两棵,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了。

从前,女人生完孩子,不出满月不能去人家串门子,上谁家去,对谁家不好。要是在娘家生孩子,娘家有哥哥弟弟的都烦,说闺女在娘家生孩子,“妨”他们,就得“破”。

摊上个好婆家,公公赶车,带着婆婆,带着月子里吃的东西去看看大人孩子。不好的人家,啥都没有。

孩子满月那天,婆家去接大人孩子,都得往车上装犁子,装红高粱。到娘家卸了车,先套上犁子,在娘家的场里犁一圈,再用红高粱把娘家的锅填满。这叫“填锅犁场”,这样一来,就把不吉利的事破了。

五、丧事的规矩

儿媳妇娘家老人去世,先得去婆家讨孝。到了婆家,给公公婆婆磕头,见了婆家平辈的也磕头,平辈的要磕头还礼。在婆家讨完孝,回娘家才能穿孝服。

二嫂的娘去世了,嫂子给俺磕头,俺不知咋回事,也给她磕头。娘说俺做得对。

俺姑去世了,表哥到俺家报丧。他穿着白布糊的白鞋,趿拉着走路,给长辈、平辈的都磕头。表哥长得又粗又高,吃饭的时候坐小板凳,看着不舒服。俺小,不懂事,叫表哥坐椅子,他不坐。

①栽子:供移植的植物幼苗。

娘说:“爹娘死了,一百天里不坐高凳,这是规矩。”

老人死了,儿子、媳妇、闺女都穿重孝,三七以里都穿白布糊的鞋,男人趿拉着走。一个老人没了,用白布从外面糊鞋,后边留一块不糊满;两个老人都没了,才把鞋全糊上白布。

三七以后,糊的鞋不要了,穿家做白鞋。白鞋也不一样。穿重孝的,白鞋边上是白毛口。侄子、侄女、侄媳妇得穿一年白鞋,五服沿上的晚辈也得穿白鞋,一双鞋穿碎拉倒。

一个老人没了,子女穿孝两年半;两个老人都没了,子女穿孝三年。男人穿黑衣服,上个白领子。女人黑衣服上沿白毛边,也有在衣服下面缝一圈白线的。男女都穿白鞋。

岳父、岳母去世,闺女婿去吊孝,远门的小舅子用棍子拦着不让进,要赏钱。拿了赏钱,才放人进去,这也是规矩。

赶会

六岁那年,爹从城里回来。他说:“今天是仓集会,我带四妮儿去赶会。”娘吃完饭就忙着打扮俺。

从百时屯到仓集七里路,爹骑洋车子,叫俺坐在大梁上。

那是春天,娘给俺穿了个薄棉裤。刚坐上洋车子感觉很美,很高兴。美的是,俺也坐上洋车子了;高兴的是,长这么大,俺第一次赶会。

走了三里多地,俺的半拉屁股疼,两条腿都不舒服。后来疼得俺龇牙咧嘴,也不敢说。爹像个陌生人,话很少,俺一年看不见他几回。

到会上了,爹给俺买了个吊炉烧饼,又买了个肉合子,夹在烧饼里边。

爹把洋车子锁上,说:“你在这儿吃吧,我到里边买点儿东西,一会儿就回来。”说完,爹走了。

烧饼夹肉合俺就咬了两口,过来一个人抢过去就吃,吓坏俺了。那个男人二十多岁,抢走烧饼大口咬着吃。

爹回来问:“你吃这么快啊?都吃完了?”

俺说:“俺就咬了两口,叫个男人抢走了。”

那时候,这种人叫“欻子”①,哪个会上都有三两个欻子欻饭吃,他们专门欻老人、小孩的。要是人家儿子看见了,追上他,他就往欻来的干粮上吐吐沫。人家看见干粮脏了,不追了,他接着吃。

除了欻子,花子也跟着会走,花子头就在一个棚子底下坐着。很多花子都是“三把手”,偷东西。十二点下集,那些花子都把钱给他。

会上还有犁头的,专门欺负外地人。从前到会上卖姜的,有泗水的,也有滕县的。犁头的先跟人家要银圆,人家给他几个铜钱,他嫌少,不走。不少人认识犁头的,一看他不走,围上一圈看热闹,外地人啥东西也卖不了。

再不给钱,犁头的就拿刀往自己头上一划,划出来一个大血口子,滴滴答答往外淌,生姜摊子上都是血。

卖姜的狠狠心,再给他一些钱,相当于现在的四十块、五十块。犁头的把钱收下,不知用的啥药,往头上一抹,血就不流了。

外地人遇到犁头的,最好快点儿给钱,一开始就大方点儿,用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块钱就能打发了。

会上还有跑马卖艺的。在一处宽敞地方,两匹马跑得飞快,两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在马背上表演,倒立,翻跟头,在马肚皮下来回钻。最后出来的,是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她的头发辫子往上扎。有人用绳子绑上她的小辫,把她吊在空中来回悠。俺们都看见她脸上有泪,没听见她哭出声。

看热闹的人乱猜。

①欻:山东人读chuǎ,意为“抢”。

有的说:“这孩子是不是没舌头了?咋光哭不出声呢?”

有的说:“肯定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这孩子不是偷的,就是买的。”

爹不愿让俺看这些卖艺的。他把俺领进一间屋子,一个穿长袍的男人过来问:“清车,这就是你家小姐啊?”他们在一起说话、喝茶,给俺买了一堆吃的。

回家的时候,俺跟爹说,洋车子大梁硌。俺脱下来一件小衣裳,爹用绳子绑到大梁上,回来好多了。

第一次坐洋车子,就像现在第一次坐飞机那么新鲜。整个百时屯,就俺爹有洋车子,就他会骑。洋车子就是现在的自行车。

百时屯有去龙堌赶会的,说在龙堌又看见那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用绳子绑着头发,在空中来回悠。谁看见谁可怜,可没人救她。

收钱的说:“俺这孩子也是娘生父母养的,为了挣钱,叫俺的孩子受罪,你们多给俺点儿钱吧。”

种牛痘

俺小时候,一脸大麻子的人很多。挺俊的人,脸上有了麻子,就没法看了。

那时候,很多孩子出天花,出完天花落下麻子已经算好的了。俺舅家的二表妹跟俺同岁,出天花出得一脸大黑麻子,左眼里有个玻璃花,右眼眯缝着,好像怕阳光。三姨家的二表弟也和俺同岁,出完天花没麻子,双眼瞎了。他俩俺都见过,娘说:“可惜了两个好孩子。”

当时还有个唱:

麻妮儿找个麻女婿,你麻俺也麻,咱俩麻得不差啥。

点上灯,找麻坑,咱俩麻得都不轻。

出麻子,瞎眼,都是轻的,出天花还死人呢。听二奶奶说,她一辈子就生过一个男孩,孩子四岁那年出天花,二奶奶请来先生。先生看完病,没给开药,只说:“给孩子煮点儿鸡汤喝,往外表表①。”

先生没开药,二奶奶知道好不了了,两天以后孩子就死了。二奶奶说,出天花死过很多小孩。

一九四一年春天,俺虚岁五岁。

①表表:排毒。

有一天,俺家牛屋挤满人,都是大人领着孩子,不知道他们要干啥。俺家牛屋三间房,地上天天撒新土,隔出一间屋住长工,那间屋里很暖和。

挤进牛屋,俺看见大人给孩子脱袖子,有个人往孩子胳膊上滴三滴药水,再用小刀在有药水的地方划十字。俺看着划了好几个,孩子都吓哭了,这个人就说:“别哭了,种完牛痘,不长大麻子。”

俺怕脸上有麻子,俺也脱下一个袖子,把小胳膊伸过去了,说了一声“俺也种”,就把脸转过去,不敢看了。这个胳膊种完,还得种那个,两个胳膊上都种了三个。

种完牛痘,往外走,大家都喊:“别蹭着!别蹭着!”

大家把路闪开,俺就回家了。

娘正找俺哩,想领俺种牛痘,俺说:“俺种完了。”

“谁领你去的?”

“俺自己去的。”

过了几天,俺舅俺姨都来了,拿着吊炉烧饼,说来给俺“揭嘎巴”。

俺害怕,对娘说:“揭嘎巴多疼呀,俺可不叫他们揭嘎巴。”

娘说:“放心吧,不是把你胳膊上的嘎巴揭下来。他们一来,就是给你揭嘎巴了。”

那时候刚兴种牛痘,老百姓叫“栽花”。种牛痘以后,麻子

少多了。

有个邻居跟俺同岁,他有四个姐姐,就这么一个男孩,长得很漂亮。十二岁那年,有个媒婆给他说媳妇。

媒人说:“闺女的脚小,身材好,四个哥哥,就这么一个闺女。”

媒人又说:“这闺女,别的没毛病,就是有点儿浅白麻。”

那时候还没兴登记哩,男孩十三岁这年结婚了。结婚那天,一看新娘满脸大白麻子,还是红眼边子,男孩号啕大哭说:“这媳妇谁愿意要谁要,俺是不要!”

他爹、他叔赶紧哄:“别哭,以后咱再娶一个。”

媳妇比他大四岁,哄着哄着就好了。

后来,政府不叫多妻,他再也没娶,两个人也过了一辈子。

吃苹果

一九四二年,爹去济南办事,买回四五斤苹果,用蒲包装着。回到家,爹掏出来一个问俺:“四妮儿,这是啥?”

俺说:“不知道。”

娘说:“你还问孩子,俺都不知道那是啥,干啥用的。”

爹说:“这叫苹果,好吃的。这个品种咱中国没有,是外国进口的。”

爹一个一个掏出来,放在瓷盆里,用水洗干净,捞到干粮筐子里控。

苹果控干了,一个苹果一切四块,俺全家一人一块。

爹说:“这不是叫你们吃的,是叫大家尝的。”

那年俺五岁,娘四十多岁,都是第一次吃苹果。那一小块苹果滋味太美了,又脆,又甜,又香,还有一点点酸味。苹果的模样跟现在的水晶富士差不多,比水晶富士好吃多了。眼下这几年,俺吃过很多种苹果,再没吃出那一小块苹果的滋味。

剩下的苹果,爹还是一个苹果砍四块,砍完了,把活儿交给俺。

娘说:“谁家有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一个人送一块。”

俺挎着小篮子出去分苹果,头几家的狗都认得俺,不咬俺。那几家老人都问:“妮儿来,这是啥?”

俺说:“这是苹果,好吃的,俺爹俺娘让你们尝尝。”

再往外送,俺刚进门,那家狗就咬,俺跑它就追,追了老远,把俺吓哭,哭着回家了。剩下的苹果是二哥送出去的。

同类推荐
  •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当一本书充满故事的时候,你是不需要给它取书名的。这是一本没有书名的书,也是一本不试图给任何人打鸡血的书,28篇文章,30个人,30个故事,30个人的喜怒哀乐。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灵山札记

    灵山札记

    我在岷山东麓的涪江河谷居住到四十年的时候,有朋友建议我应该走出去了。不是走到成都平原或华北平原,而是走到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流域,或者是巴黎和布拉格。我也想走出去。未必是定居。走走埃及,走走布拉格,走走巴登,走走彼得堡……换一种地理,感受一下另一种经度和纬度上的日照、湿度和风。也包括人文。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热门推荐
  • 我是僰人

    我是僰人

    谁家棺木挂悬岩?善良姐妹痛入怀。雪霏草草山山孝,风吹松柏哭哀怨。白日花开成祭礼,夜间星斗照灵台。僰人悬棺葬是古代比较奇特的安葬形式,被理论界的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我从小就生活在悬棺旁边,那河边峭壁上一具具棺材,似乎在风中对我陈述着什么,我曾撑着木筏爬上峭壁去观看那神秘的僰人壁画,去抚摸那黑色的棺材,我想从中找到些许答案,却发现一切都是那样的神秘,我不能忍受这挂在悬崖上的名族就次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故此用我那拙劣的笔为这失落的名族续写那些失落在历史中尘封的故事。
  • 军婚之缘来是你

    军婚之缘来是你

    作为一名资深读者,她从高中就深受军婚文的影响,立誓要嫁给军人,不过也不用和已有包子的军人结婚吧,她承受不起啊,还没有谈过一次恋爱的她,突然从少女变成了后妈。奈何首长大人不同意,带着包子粘着他,说看对眼了非她不娶。甚至登堂入室,把包子留下给她带......
  • 末世流浪者:无尽逃亡

    末世流浪者:无尽逃亡

    李洛玄成功逃离安全城,不,准确说是和他的女儿。李洛玄流浪者大变身,长发流浪者的猎人模式,带着失去苏珊的伤痛和守护最后希望的渴望。索塔利亚森林区,那里等待着这位末世流浪者怎样的考验?诡异的补给运输河道、茫茫的绿色海洋、神秘的水中基地……一幕幕的危险等待着他们。考克尔神父的十字架居然闪耀光芒?!神秘的传音引导?!被烧毁的联盟军档案?!无时无刻不再引导李洛玄走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当枪口在亲情和友情只能选择其一的时候,究竟死神的扳机,会暂停哪一个呢?
  • 底层的抗争

    底层的抗争

    科技是否能与法术和智谋抗衡而三分天下。华夏浩瀚的历史中法术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怎样才是正确的应对姿势呢?好奇?底层的平民如何面对自己生存了几十年却扔然对自己来说十分陌生的世界,刀枪不入的神功护体,诡秘莫测的法术一介平民如何应对?撒豆成兵,剪纸为人的另类解读,想知道白莲教与普通宗教的区别是什么吗?积年的乱世中,黄牛与一群社会底层活不下去的人民选择抗争,看黄牛如何抵抗白莲宗与文人的重压。
  • 冷少独宠二婚小妻

    冷少独宠二婚小妻

    某女想:反正以后不会再见了;所以,就算是第一次见面,她直言不讳;只是想找个发泄的对象;某男想:爱,你缺,我给!所以一时整个z市不淡定了,z市的商业奇才,黄金单身汉,居然娶了一个二婚还带着两个拖油瓶不说,那女的就一平民好么,一时所有人都费解!某日:梅欣然看电视正看得起劲,呢喃了一句:‘啊~我男神!’冷清城冷声道:“有我帅?”“···”“有我有钱?”“···”“有我有权?”“···”“有我爱你?”“···”好吧!她都无言以对!这是傲娇的毛病又犯了?
  • 金明洙谢谢你出现的刚刚好

    金明洙谢谢你出现的刚刚好

    【我们结婚了制作团会议】PD1:“最近的几对cp播出反响都不高啊,我觉得选角上还是投向idol方面吧。找几个不怎么上综艺节目的成员,但是团队又有名气的怎么样?”PD2:“我觉得Infinite的金明洙和fx的Krystal还不错,SM公司之前和我们的合作收视还是挺不错的,金明洙在团体综艺上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俊秀外表冰冷气质和Krystal很搭啊。Krystal之前在维尼夫妇时的表现还是挺活泼有点四次元的,我挺期待的。”PD3:“据我所知两个团队还未有回归的打算,要不我们邀请他们上吧。”PD1:“两个人在影视上的表现画面感还不错,或许可以试试。
  • 星际冒险家

    星际冒险家

    我更喜欢人们叫我冒险家。比地球更加古老的神秘生命,远古的宝藏,失落的文明,神秘莫测的星空世界隐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这去探索。女神藤、星空害虫——虫族、宇宙夹缝中神秘的区域一切的一切让人充满了探险的欲望....
  • 荒变

    荒变

    降大妖,斗万法,夺造化,逆阴阳,断生死。武者一生,跌宕起伏。一剑逐日月,一指碎凌霄,一语破玄机,一念定乾坤。修炼一途,浩淼如烟。古族弟子古尘,在一个意外中,跟随一颗神秘的巨蛋,来到这样一个世界。——————————————小二在此谢谢各位看官捧场!qq群:530816258,喜欢的朋友可以加个~
  • 魔法考古档案

    魔法考古档案

    与一个少女魔法师的意外接触,将主角白易引入了一个天水的夏朝遗迹之中,揭开了一段二十四年前的恐怖灾难的线索。忆往昔,居然灾祸的根源早已经在五千年前就已经被蓄意的埋下。为了追寻真相,发掘过去,考古学生白易意外的踏上了这趟旅途。而白易渐渐发现,其实自己所做的一切,也都不是“意外”。少康、女娲、纯狐、姜尚、张良、赵充国、张鲁、崇神天皇……一个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人物,为何都会与二十四年前的灾难有关?而白易将前往那些危险神秘的上古遗址,去拨开残酷真相的面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