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900000010

第10章 灿烂的艺术之光(1)

1.《生活的浪花》——走出学院第一戏

当毕业汇报演出的两台大戏还在京城舞台轰轰烈烈公演时,筹拍《生活的浪花》的北影导演陈怀皑就抢在头前不由分说定下了于洋和杨静出任该片男女主角。于洋和杨静虽不是第一次出演“夫妻档”电影,但《生活的浪花》则是他们走出北京电影学院后夫妻同档的第一戏。

故事片《生活的浪花》主要讲述的是3个大学刚毕业的医生接受工农教育不断改造思想的故事。于洋在片中饰演业务出色但骄傲自满的主治医生金章,杨静扮演金章的女友叶素萍。

经过专修班深造的于洋这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两年来学习的所有知识全都运用到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因此在对戏和人物关系的处理方面,于洋和以前有着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案头准备阶段,于洋按照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感情、情绪围绕着事情的变化做案头工作。和以前相比,虽然都是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体系为指导,但是过去是比较凌乱缺乏系统,有时准备的内容也与眼前的表演缺少直接联系。但这时是在实践中全面地运用斯氏体系的方法创作角色,刻画人物性格,这样就直接对表演给予了很多帮助。

比如这部戏的时间跨度是三五年,他就考虑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角色一开始思想定位在哪里,他的个性、年龄、工作性质、周围环境、家庭、社会关系是什么?经过事件变化后他的思想发展在哪里?关注点是在整个戏发生的时间里人物思想的发展过程。

因此于洋接近片中角色是从男主角金章在开门时觉得有细菌这样一个特殊感受的细节,找到了医生的职业特征。这包括金章因为医术高、自以为是,对人讲话高傲的态度。于洋在表演中要求自己始终端着医生的架子,昂首挺腰、拿着派头,在手术中毫不留情地对小护士大声呵斥。

但是金章为人真诚,是一个只向真理低头的人,因而他也能够在后来的基层劳动中思想得到转变。而于洋也正是把握住了这些,才使得片中人物的优缺点更加鲜明,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人物的转变和思想成长的过程。

《生活的浪花》虽是于洋走出学院大门的第一部电影,但不难看出,经过专业学习的于洋,在把握表演的整体方面更完整,从动作设计的不露痕迹,到内心情感表达的层次分明,都突破了原来本色表演的局限,可说是小露锋芒。因此也可以说,经过正规艺术殿堂的培养,于洋的表演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开始走向性格化演员的艺术创作道路。还有一点要提到的是,片中男主人公金章在当时的观点是一个“中间人物”,说起来应该是于洋创作的唯一的一个不是英雄人物的银幕形象。

2.轰动全国的《英雄虎胆》

不久,于洋受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严寄洲邀请,在影片《英雄虎胆》中出演男主角曾泰。《英雄虎胆》原名《北伦河畔》,主要表现的是解放初期在广西西部我军侦察科长曾泰假扮台湾派来的副司令打入匪巢,与匪首斗智斗勇,最终取得敌人的信任,将各地土匪集合起来带入我军伏击圈一网打尽。

于洋一向喜爱这类军事题材、剿匪内容的影片。而严寄洲更是一个善选演员,知人善任的优秀导演。因此选中于洋出演曾泰后,严寄洲对于洋说:“我就冲着你的两只眼睛找你的,你的眼睛里有贼光!在匪徒里面,你的贼气可以演出来;在自己的队伍里,同志之间的亲善你也有这一面,当然也因为你是专家班的学生。”

导演严寄洲果然选对了演员,《英雄虎胆》放映后,立刻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而于洋饰演的侦察科长曾泰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对于洋而言,曾泰这一角色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而在成功的背后,则是于洋在艰巨的劳动过程和思想过程中付出的辛勤汗水。

在最初案头工作对整个剧情的理解和各个人物定位的热烈讨论中,于洋又一次发挥出学院派分析人物的优势。首先对人物的最高任务是什么、完成这个最高任务需有什么样独特的贯穿动作和多样的风格以及演员怎么做才能达成目的等进行寻找和一系列的具体分析。

经过这一步工作,于洋认识到,曾泰解放前在东南亚一带做地下工作,来往于港澳一带,与商人打交道,对红灯酒绿的资本主义社会比较熟悉。因此,他对冒充台湾来的副司令的生活状态不会陌生。影片中,曾泰在解放军的部队里是一个很受信任的基层领导干部,到了匪徒中他又能表现出一个副司令的狂傲,这就是曾泰人和鬼的两个面孔。

因此刻画这个角色,就要具备两种情感,一个是对同志的真心,一个是做给敌人看的假意。这就需要演员对两面的表演分寸都要掌握准确,明确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于洋认为,打入匪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对不能让敌人看出破绽来。因此在表演上就应该把握住一条,即比敌人更象敌人一点。为此,他虚心学习剧情需要的伦巴舞,精心为曾泰设计了一套洋味儿“行头”,即外穿笔挺的国军上衣,戴着吕宋帽,手持拐杖,身揣进口的万能打火机,挺胸腆肚,气焰嚣张。这些服装和道具的设置虽然让于洋在七八月炎热的广州拍摄遭了不少罪,但却非常符合在台湾、香港长大的剧中人物的身份。

在塑造人物表演方面,于洋则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表演艺术特色。如在片中土匪设了一个对假冒解放军俘虏审讯拷打的陷阱,以此考验曾泰身份时这一段情节的表演,于洋用的是“三缓一急”的动作,即慢慢推开对方、对方的“失言”引起他的怀疑、看到对方的文身,这三个“缓”,于洋通过眼神表现出内心急速的思考,但动作不慌不忙,沉稳缓慢。而在确定了假俘虏的身份后,于洋随即爆起,力劈对方于手下,则是“一急”。

这一系列的表演,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情绪逐渐积累,敌情渐渐明朗的情节,更体现出于洋善于巧妙地运用节奏与速度的关系,特别是善于运用总体情节进展与人物动作表演的对立方法的表演艺术特色。

而运用这种节奏和表演对立的方法,靠的就是演员真正的娴熟表演技巧。比如片中审讯解放军侦查员耿浩时,整个剧情已经非常紧张。于洋却尽量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他为自己设计了一些诸如点烟等饱含情绪线索的具体动作。由于深入剧情之中,于洋在表演中始终处在精神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的状态。因此影片中曾泰看到战友被拷打时,脑门流出的汗是于洋因为紧张冒出的真实的汗。打不着火的抽烟镜头,也是由于极度投入剧情,于洋的手有些发抖,真的打不着打火机了。

《英雄虎胆》中智勇双全的侦查科长曾泰这一段剧情,于洋以无可挑剔的表演技巧和准确到位的控制出色地完成了拍摄任务,可说是《英雄虎胆》经典的华彩乐章之一。这场戏拍完后,由于全身心投入到极度激情的戏中,于洋一直处于高频心率的状态使他久久不能平静,甚至连饭都吃不下。这是于洋对电影表演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勇于拼搏的可贵之处。

《英雄虎胆》受到了热烈欢迎,当年的公安部长罗瑞卿见了于洋就叫“科长!”于洋的出色表演也得到观众的喜爱。那个时候的于洋,每天都会收到好几十封热情观众写来的信。而一个喜欢《英雄虎胆》的天津观众竟看了226遍!更令人鼓舞的是,《英雄虎胆》出口到苏联和东德后与美国好莱坞影片打擂台,一举击败了对手。直让苏联报刊为“中国能拍出这样优秀的电影”而赞叹不已。

轰动全国的《英雄虎胆》不仅成为中国电影艺术家于洋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更以其辉煌的成就和巨大的影响力为20世纪中国电影发展史增添了一抹绚丽的光彩!

3.闪光的1959年

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为向国庆献礼,各个电影厂的电影佳作也频频问世,由此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在新中国电影史上,这一年也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

在《英雄虎胆》中已经名声大震的于洋在这一年中更是马不停蹄地接连主演了《飞跃天险》、《青春之歌》、《矿灯》、《水上春秋》并出演了《粮食》中的王团长。一年中连拍5部电影,于洋不仅获得一致好评,更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一位演员一年中拍摄影片数量最高的记录,可谓好事连连、硕果累累。因此这一年对于洋来说,也是一个“闪光的1959年”。

到了9月,为迎接建国10周年大庆,北京市委要求北影演员剧团重拍话剧《第十二夜》。这一下,于洋更忙了。他不单和杨静都加入了导演团,而且和陈强一起担任执行导演。此外在这一次复排中,于洋还出演公爵。这样一来,于洋行走在5部电影和一台大戏中间,一天就要在几个剧组来回穿梭,累得于洋竟在等吃饭的功夫就睡着了。

这样的忙碌和辛苦,于洋始终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因为这是几年来他刻苦努力、不断锤炼、辛勤付出得到的回报。5部电影和一台大戏,就如同他精心播种后收获的朵朵鲜花,既绽开怒放,又浸满了他的汗水。

当年《北京晚报》记者周铁生采访于洋后曾以工作日记的形式撰写的一篇采访报道,可说是对于洋在1959年紧张而优秀的艺术创作最具体和生动的总结。下面节选其中片段:“……今天拍完华小龙为了突破世界纪录,在游泳池进行苦练的戏后,又到长辛店附近的一个农村里拍《青春之歌》中江华在定县领导麦收斗争的戏。在这里主要是拍抢收小麦的一场。按照剧本规定情景,这场戏发生在夜里,因此必须抢在拂晓和黄昏的时候拍摄。原来在《水上春秋》中的那种环境气氛和所接触的对象又变了一个样。在感觉中,我已不是活泼的华小龙了,而是20年前,一个印刷工人出身、从事革命活动的江华。……下午6点多钟开始,我们抓夕阳西下的时候开始抢拍这场戏……8点多才拍完。然后就在野地里搭起的帐篷里休息。天还没亮,又都起床了,因为还要赶在拂晓的时候拍戏……”

“……晚上回家,躺在床上睡不着。因为还要琢磨一下第二天该拍的几场戏,……该拍的戏虽然还没进行,可是自己的脑子里,未来的电影是什么样子,却已经逐渐放映了。第二天就要拍《矿灯》中煤矿的日本经理田岛‘请’傅东山的戏了。这场戏,是傅东山被捕后,田岛叫他要工人复工,并且承认是共产党。傅东山变被动为主动,反击了田岛。……我想在表演时,不应该把他演成是一般英雄的样子,而首先是个活生生的普通矿工,在敌人面前,他的脸部是平静的,可是心里却是激动的。……

工作越是紧张,心里就越兴奋,反而更睡不着了。尤其是第二天要拍这些富有激情的戏,感情更是冲动,恨不得赶快天亮,立刻就拍。”

“今天早晨4点钟,从摄影棚里补拍完《青春之歌》内景的戏回家。天刚亮,又到天坛去,抢拍《水上春秋》中华小龙在早晨苦练太极拳的几个镜头。下午到录音棚录制《矿灯》的一场戏。……同时在三部片子里扮演不同角色,这还是头一回。怎么能很快地进入不同角色中去呢?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有花更大的劳动。但是自己所以能创造3个不同的形象——游泳运动员、矿工、革命大学生,是和周围同志的帮助分不开的。在这3部影片的创作集体中,每到一处,现场的环境气氛,周围的对象、化装、装束都不一样,再加上导演的启发……

为了保证演员能进入角色,激发创作情绪,在这背后有多少人在为我们制造着典型的环境,服装、化装,无声无息地进行更为辛勤的劳动啊……”电影和话剧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于洋的知名度又一次提升。正如当时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文化部副部长吴雪对于洋赞赏的那句话:“你是1959年的红星啊!”

4.国庆献礼大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当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为建国10周年独家拍摄的献礼大片之一。于洋则在《飞跃天险》还没有完成配音时,就接到了出演《青春之歌》中地下工作者、学生运动领袖江华的任务。

电影《青春之歌》改编自女作家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影片由杨沫亲自改编。主要通过青年女学生林道静个人命运和思想性格的发展,表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段历史时期,我国青年知识分子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进行的顽强斗争。影片中于洋饰演的江华是一个职业革命家,是女主角林道静政治上的指导者和生活上的依傍,也是作者杨沫最为看重的角色。因此当她知道是于洋扮演江华时,非常高兴,特地把于洋请到当时京城有名的“西安食堂”吃“羊肉泡馍”。

饭桌上,杨沫非常坦诚地告诉于洋,让于洋扮演江华,正是她所希望的,也希望于洋能够喜欢这个角色。因为她还准备写续集,描写江华和林道静去延安,那时江华是主角,若能成功,还要请于洋来主演江华。她还直言不讳地对于洋说:“我想象中的江华就是你这个样子!你肯定能演好!”

杨沫的真诚与信任,热情的鼓励,都让于洋很感动。虽然这时的于洋同时在3部影片中出任主要角色,但是他仍然严格要求自己,在艺术创作上丝毫不放松表演细节。这期间留给于洋印象最深的是在北海公园拍摄江华在划船时通知林道静被批准入党的一场戏。

同类推荐
  •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如何在国学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找寻精神家园?当代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此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风趣的解读,用生动形象的小故事阐释了复杂深奥的智慧和哲理,为青少年理解国学的人生真谛打开了大门。本书汇集了南怀瑾对于《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周易》以及禅理的讲解,集合了儒、释、道、易四家的思想精粹,读来仿佛含英咀华,口舌留香。书中的智慧值得青少年受用一生!
  • 生命的写照

    生命的写照

    蓦然回首,人生将近五十个春秋,三十载的笔耕生涯,无不在空前的历史背景下饱经了“从小失去母爱”“铁窗生涯”“自学之路”“历尽贫寒”这四大不幸的人生磨难中度过。因此,我要说,是三所“特殊大学”造就了我的人格力量,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自己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或者换个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所以说,也是“十大梦幻”演绎了我超越混沌的自由飞翔,更是“七大爱好”陶冶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和高尚情操!一个充满了不幸和坎坷的时代,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我的《牧羊人之子》《不幸的大学》《生命的写照》人生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历尽了苦难而痴心不改的环境中完成的。
  •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本书按历史顺序精选了中国古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文武兼修的成才过程和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的智勇韬略、精忠报国、出奇制胜的品质与精神,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鼓舞。
  • 莫言评传

    莫言评传

    莫言说自己小时候之所以想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就是想取石匠女儿当老婆。这种理想,现在看来比较“低级”,在当时那个连过年都吃不上饺子的年代,却无疑已经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想象力了。一个安分守己的、对自己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逆来顺受的普通青年农民,谁会像他这么狂妄呢?
热门推荐
  • 灵武诛神

    灵武诛神

    废材少爷因一块神秘黑石的力量而修炼,一路斩妖兽,吞兽魂,灭宗派,带着心爱的女人问鼎武者之巅,辱我者,阻我者、欲杀我者,皆杀!
  • 羽献虚空

    羽献虚空

    意外的机遇让他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从此便发誓今生一定要站在最高处。正因为他的梦想却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一趟虚空之旅让他对天地有了新的认识,可也多了一些多余的坚定:“待我化羽成血时,一切被懈怠的泪吞噬。”“注定的结局,因妳我愿放弃。”这场是虚空之争,却又是一个强者的梦。
  • 犹记桃花妖娆时

    犹记桃花妖娆时

    公元六千年,天元年间。白,辰,陵,缘,四国鼎立。看似平静四国,地下却是暗潮汹涌,战争自然也是家常便饭。炎王白岩希策马崩腾,狂风席卷的黑色银丝战袍呼呼作响。“杀!杀!……“身后的将士呼叫声响成一片。白岩希布满寒光的凤眸微微眯起,乌黑的长发被烈风高高撩起。胯下装备精良的战马也是迎着烈风仰天长啸。看着不远处高高垒砌的交界城池,早已经沦陷,只剩下一面屹立在堡垒上面写着‘缘’的红色旗子。白岩希毫不犹豫的举起手中的弓箭,袖长的两指将银色的长弓拉成了完美的弧度。凌然的目光看着那一面在烈风中颤抖的旗帜。一道银光,红色的旗帜瞬间四分五裂。他闭上了眼睛,默念道:米九,你看见了吗。
  • 体制转型推动实际人力资本形成

    体制转型推动实际人力资本形成

    本书内容包括:实践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制度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制度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的计量检验等。
  • 金色的墓地

    金色的墓地

    《金色的墓地》是作者在叙事艺术上颇具创意性的一部长篇力作。《金色的墓地》以细腻饱满的笔触,对太行山革命老区一个叫匡家峪的小山村在改革开放中所经历的阵痛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描绘。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独立师曾在这里驻扎多年。村边的那片抗日英烈墓地,记录着小山村血与火的过去;一户由祖孙三代、四个不同姓氏组合起来的大家庭,成为那段血腥历史的活的标本。家中的大孙子匡世宗,先是当副县长,后来辞职回村,从他的爷爷、一位威震太行的抗日老英雄的手中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征程。曲折艰辛的创业道路,扑朔迷离的爱情纠葛,在一群与老区有着血肉联系的年轻人中,演绎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动人画卷。
  • 轮值者

    轮值者

    都市繁华的夜晚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我是一名轮值者,负责处理那隐藏在黑暗中的精怪、鬼怪还有失去人性的“人”,后来,一次任务的失败,我们打开了“潘多拉”罪恶之盒,放出了巫妖王,正义与邪恶的交锋开始了,都市中、荒野中、墓中还有其它奇异的环境中,一次次的交战……命运一次次跟我开玩笑,我本只想有自己的小窝,和爱的人在一起,但是总有“人”不愿我实现,我只能反抗……
  • 倾国女相

    倾国女相

    她,不受宠的将军府嫡长女。他,嫉恶如仇的怪医。一场相遇却牵出了多年来的阴谋。她娶他?!他护她。非女尊甜文来袭喽~
  • 重生之金龙战将

    重生之金龙战将

    别人重生是带异能,可是为什么龙宇却除了记忆好点外,知道点后事东西外,一点异能都没有,不对,至少他还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金龙戒指。这戒指有什么用,龙宇不知道,但是戒指却知道。。。。。。好吧,这个鬼戒指莫名其妙的出现,还不能摘下来,算了,我不管了。。。爱咋的咋的吧,,我抄袭我的小说去,不对,现在我重生了应该是“原创”,哈哈。。。。。。。。。。。。。都市金龙,声震九洲。。。。。。。。。。。。。。。
  • 天地之灭天

    天地之灭天

    洪荒过后,天下三分。亿万年后,修道界再起波澜,万族纷纷显现,无数强者应时而生。无数人为了追寻传说中的境界——天帝,纷战不休,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能否有人登上亘古以来最强的宝座?一个在命运中苦苦挣扎,一个天地不容的人,他到底该何去何从?“命若天定,我便破了这个天。”冷石仰天咆哮……
  • 疯狂女帝:落花寄长思

    疯狂女帝:落花寄长思

    雨中被娘恨心抛下,送入青楼。从小便遇得一男,渐有好感,后却失踪,长大后又好感一男,后得知此人竟是当朝王爷,因此进入王府。但是天真无邪的她后才得知皇上早己下令将凰凤公主许配给他,在他与凰凤公主新婚之日,她亲眼见自己好感之人与别人一起共入洞房,最终被凰凤公主所害,原己怀上王爷孩子的她,被心爱之人逼迫吃掉胎药,最终惨死。原以为自己以死于非命,却不经意重生在与自己同名的梦霓裳身上,后知原来她是家中的一颗棋子。更不知她即是王爷的妹妹,入朝谋杀皇上的她,却由杀引变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