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900000009

第9章 跨入艺术殿堂(2)

4.喜剧表演天赋

专修班单人小品的学习和表演很快进入到多人小品,意指两个人以上的小品。多人小品与单人小品的不同点在于,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容纳两人以上的故事情节,而在创作情节的过程中,对学员们相互间的交流适应,共同演绎人物性格以及艺术构思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在专家卡赞斯基的指导下,于洋构思并和大家一起出演了不少小品。对于这些多人小品,于洋不但适应比较快,而且他还认识到,专家的这种大浪淘沙式的排练大量小品,非常锻炼学员的独创能力,倘若一个学员能够想出和表演50到100多个同一内容却不同表现的小品,那么最后留在舞台上的,一定是最好的。

虽然有些学员认为这种小品练习是浪费时间,但于洋却比较认同,他认为演员应该有灵性,有想象力,就是俗话说的灵气。就象铃铛,清风吹过就会发出铃声,也应该象钢琴的琴键一样,手指轻弹旋律即响。

这个时期,于洋创作和演出的小品《苹果》、《拔牙》、《父与子》、《茶馆》等都受到了专家的称赞,而他的单人小品《炼钢》更是每次都是外宾观摩的“保留节目”。在这些小品的构思和演出的过程中,于洋不仅发挥出了充分的想象力,更显露出他具有的喜剧表演天赋。

这其中最富有喜剧色彩的代表作品即是《拔牙》和《父与子》。《拔牙》是于洋亲自构思设计并主演的多人小品,主要表现的是,于洋饰演的牙医为一个牙疼的老人拔牙,费了很大力气却把好牙拔下来的故事。由于构思巧妙,所以无论是医生手拿如斧子般大的手术钳走向病人,还是病人害怕不肯撒开捂着腮帮子的手以及医生助理和病人的儿子使劲按住病人的手,医生挥起大钳子夹住病人的牙玩命摇晃,一直到助手帮忙四只手上下左右转着圈用力拔掉牙时才发现拔错了等,这一连串的表演虽夸张,但情节简单而滑稽,不失为一部具有浓厚喜剧味道的小品。

《父与子》则表现了3个各怀心事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前如何图谋父亲财产,丑态百出的情景。于洋在小品中表演的儿子同样生动形象,获得好评。在这两部讽刺小品中,于洋的表演不仅获得了成功,更让人们看到他天生具有的喜剧表演天赋。

一年专修班的学业即将结束时,于洋光荣地再次成为预备党员。自从憾失第一次预备党员资格后,几年来于洋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政治思想日趋成熟。当年那个“猛冲猛打”、“无比英勇”的愣头青年已经成长为新中国的一名积极向上、有才华的青年演员。

5.舞台上的反派角色

一转眼,于洋和杨静已是北京电影学院专修班的二年级学生。这时他们的专业科目又增加了排练中外名剧片段的内容。这是学员们的表演迈向又一个台阶的开始。

专家在排练中首先给学员的思路指出两个方向,即了解全剧和寻找自己扮演人物的动作要追求什么。这样的思路,也就是日后演员们在拍电影做案头工作时所要寻找的人物的贯穿动作和最高任务的问题。

在教学方面,卡赞斯基则采取了他一贯的启发式方法。比如他从不直接教给学员应该怎样做,而是在很细致地讲完戏后,充分发挥学员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只在关键部分进行点拨。他也从不做示范动作,只是引导学生做正确的选择。有的时候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台词甚至可以让学员们做几十遍,直到找对了,他才说:“你才明白你在做什么。”

很显然,卡赞斯基的这种教学几乎是一种磨难的训练,但却让学员们的表演水平大大提高,于洋更是把专家的这一段教学铭记在心中。

于洋选择的第一部名剧片段是莎士比亚的名著《奥赛罗》。和以往一贯充满阳光、英俊潇洒的角色截然不同的是,这一次专家挑选于洋出演《奥赛罗》中直接导致奥赛罗杀妻的罪魁祸首、阴险狡诈的埃格。虽然这是专家看中了于洋表演水平的潜力,但对于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于洋不仅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角色,而且充满阴谋与邪恶的埃格更是和自己一向真情质朴的正面形象不符。他不但要分析埃格为什么是个坏人,还要深究奥赛罗杀妻的内在动机。因此,出演埃格这一角色,于洋下了很大的工夫。而这样做,则正符合了专家的教学目的,即了解全剧和寻找自己扮演的人物的动作要追求什么,同时也解开了人物的贯穿动作和最高任务的问题。

于洋在《奥赛罗》片段中的表演更让专家相信于洋潜在的表演力,于是在莎士比亚的另一部喜剧名著《第十二夜》片段中,又分给于洋出演陶拜爵士,这个角色虽然不是一个反面人物,但仍是一个和于洋的外在形象与曾经扮演的角色都相差甚远的舞台形象。

专家在排练中仍然使用小品引路的方法,要求每位学员先设计自己的出场动作。于洋为陶拜的出场设计了十几个动作,有管家背着陶拜出场的,也有醉醺醺踉跄而来的。总之,仅仅为了一个陶拜出场的动作,于洋就绞尽了脑汁,用尽了各种方法。

而专家对于学员设计的动作如果不满意,只是简单的否定,不会直接告诉你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或者是对你提出很具体的问题,这是为了鼓励学员开动脑筋,发挥主动创作精神。比如于洋设计的陶拜醉醺醺出场的动作,上场前于洋还真喝了点酒,为的是找到感觉动作更逼真。想不到专家为此对于洋开始提问,比如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喝的是红酒还是白酒?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把于洋问得不知如何回答,一直到最后,于洋唱着歌,又蹦又跳地出了场,专家终于说:“这才是最适合人物性格的出场动作。”

此后于洋还在话剧舞台饰演过《仇敌》中的农场主扎哈尔,《林冲夜奔》中的陆迁等。这些不同角色的创作,不仅让于洋很快提高了表演水平,也更拓宽了他的戏路。特别是对于洋逐渐形成的激情豪迈、大开大阖的表演风格更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这一时期在话剧舞台显露锋芒的于洋,喜剧角色和反派角色样样都胜任,可说是表演功力强,戏路宽广。然而或许是于洋天生朝气俊朗的外在形象太深入人心,他在日后电影表演的道路上,塑造的银幕角色全都是正面的英雄形象。这也使得于洋游刃有余地创作喜剧角色和反派角色的才艺始终没能在电影胶片上得以展示,对于一个中国电影艺术家来说,这也许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了。

6.难忘的毕业大戏

很快到了1957年,这一年专修班学员们即将毕业,北京电影学院和专家决定,排练两部戏剧名作,作为学员们的毕业汇报演出剧目,在首都公演。检验学员们两年来学习成果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专家卡赞斯基根据学员们在前一段排练名作片段练习时对各个剧目的熟悉情况,最后选定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和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的《仇敌》。挑选这两部戏的原因,是卡赞斯基认为,除了在名作片段排练中学员们吃的较透以外,主要还是两部剧各自的不同特色。《第十二夜》是表现14世纪英国宫廷生活的著名喜剧,而且原来就在广场演出,这样可以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演出时做不同的处理,也给创作人员留有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的余地。

而《仇敌》则是一部正剧,它展现的是20世纪初俄国改朝换代时期剧烈动荡的社会风貌,表现了农场主和工人之间矛盾的尖锐冲突。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又对当时的一切非常熟悉的卡赞斯基来说,导演这部戏也是得心应手。另外,专家选择这样两部风格截然不同的名剧,对学员们演技的提高无疑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和提高。

于洋在《第十二夜》中出演他曾演过片段的陶拜爵士,杨静则一人挑起了莎白斯馨和薇欧拉兄妹两个角色,这也让杨静成了中国话剧舞台上第一个同时担当两个角色的女演员。而于洋同时还在《仇敌》中主演农场主扎哈尔。夫妻二人同时各自出演两个角色,可说是难得的巧合。更让我们看到,走出学院专修班的于洋和杨静,已经成长为具有表演实力的共和国新一代青年演员。

由于在两部大戏中饰演的是两个性格迥异的角色,因而于洋在排练中特别注意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对农场主扎哈尔,于洋更是下足了功夫。从每天早上起床开始,于洋就先要想一想扎哈尔早上干什么,到了舞台现场,就要找旧时俄国的生活礼节,如怎样喝咖啡,怎么行见面礼等等。

为了两台毕业大戏,于洋也把他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舞台。从布景设计到灯光照明,他都会出谋划策、主动帮忙,几个屏风让于洋一摆弄,舞台上立刻就有了一些莎士比亚广场戏的味道。于洋对工作的极大热情和敬业精神让专家十分看好他的实力,在《第十二夜》排练后期,卡赞斯基亲自指定于洋参加导演组,这无疑也是给了即将走出学院大门的于洋一个全面的肯定。

6月,经过艰苦排练的两部大戏《第十二夜》和《仇敌》终于在北京举办的亚洲电影节开幕期间隆重推出。公演后的两部大戏都获得了成功。《仇敌》在人民剧场、北京青年艺术剧院接连演出十几场。看了演出的陈毅副总理鼓励他们说:“通过你们的演出,我们了解了那个社会,了解了高尔基。”

《第十二夜》更是因为在首都剧场和青年宫剧场连演数十场而轰动京城。让于洋和杨静最难忘的是,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不但亲自和外宾一起观看了《第十二夜》的演出,还亲切于洋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大戏《第十二夜》中的造型地与演员们交流、合影留念。总理拍着于洋化妆的假肚子连声说:“辛苦了,不容易啊!”接着,总理又握着杨静的手,夸奖她一个人饰演两个角色演得好。当总理得知杨静是蒙古族演员时,更热情鼓励她为少数民族人民演好戏。

几十年后,周恩来总理和《第十二夜》全体演员合影的大幅照片依然陈列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教室里。虽然已历经半个多世纪,但当年两部大戏的演出盛况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仍然让他们终生难忘,那是他们曾经走过辉煌和幸福岁月的留痕。

1957年的仲夏,带着优异的毕业成绩,于洋走出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临别时,卡赞斯基给于洋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是一艘大船。大船,就应该在大海里航行!”从此,在中国电影同人的队伍中,于洋又多了一个名字:于大船。

于洋毕业了,大船终于扬起风帆,即将开始在银色的海洋里扬帆航行。踌躇满志的于洋在中国革命电影的道路上,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同类推荐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巴斯德的故事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巴斯德的故事

    本书主要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介绍巴斯德——这位贡献杰出的医学伟人、法国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家的故事,介绍他在医学领域的探索、并介绍其为人类创造的一项伟大业绩“狂犬疫苗”。
  • 王廷相评传

    王廷相评传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勾践雄才大略,阴鸷沉笃,杀伐果断,计谋通变。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一个被斥之为“越之不重浊而汩,故其民愚极而垢”的弱小国家,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这个曾在春秋时代尝人胆、卧蓼薪、灭吴国、成霸业的君主,其艰难的一生足以泣鬼神,动山河,撼人心!杨小白以勾践的一生传奇为蓝本,以当时的历史环境为背景,纵横交织,将勾践刻画得淋漓尺致、入木三分。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本书主要介绍了百年图画书发展历史,百部经典传世图画书,百科全书式精准解读。生动易读的30多万文字、风格多样的近200种图画书实例和清晰精美的800多幅插图,引领读者走进图画书的世界,了解图画书的表现形式,发现图画书的奥妙趣味。
  • 浮梦般的琉影年华

    浮梦般的琉影年华

    每个人的青春年华,都有着如同浮梦一现般的闪耀。如水般的记忆,偶然的邂逅……她,能否为自己而活,表明心迹?他,能否遵从内心深处的声音,勇敢追爱?他们,拥有着一段迷惘的情缘。但,他们终将走到一起。完美的青春年华,为自己的幸福,勇敢……
  • 盛夏晚秋

    盛夏晚秋

    当你的人生只剩下十年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是和相爱的人相守一生,还是完成所谓的梦?盛夏一直以为唐晚湫就是她一生挚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也逃不过命运的住弄。父亲意外病危,外祖父的命令,让她不得不放弃梦想,放弃爱情去往异国他乡。回国时,他已站在那星光璀璨的峰顶,她甘愿做他脚下的那座大山。青春,梦想,爱情,音乐,商场的梦即将开启
  • 武通星河

    武通星河

    无极星域,分为四大领域,东域人族,西域神族,南域灵族,北域黑暗之地,妖魔横生。人族尚武,神族尊术,灵族感悟自然。东皇旭,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一步步起于微末,凭着通未来、贯过去的特殊天赋,斗群雄,争资源,夺气运,掠神通……从弱小走向巅峰,最终永恒无敌。旭者,九日也。
  • 三小姐的复仇记

    三小姐的复仇记

    她,冷酷的外表下有一颗柔弱的心;她,腹黑只为掩盖住自己的悲伤;她,是可爱和脆弱构成的。在帮里她们残忍。有谁能温暖她们的心······(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末世分裂

    末世分裂

    当末世降临,人类从顶端生物链上掉到了低级生物,在无数的恐怖与灾难中,这究竟是一种进化天堂,还是一次恐怖地狱。
  • 一曲琴箫百花绽

    一曲琴箫百花绽

    男主与男主的妹妹偷跑出去游历时救下了一名女子(那名女子就是女主),并带着她一去了游历,渐渐地男主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那名女子,可是在游历的过程中碰到一个俊美的山大王那个山大王也喜欢上了女主同时一名大小姐也喜欢上了男主,就这样故事的发生了
  • 都市之黄金罗盘

    都市之黄金罗盘

    临近高中毕业,文迪高考无望,却在文玩市场偶得一张罗盘。罗盘一次次浮现出让文迪难以理解的任务,文迪逐渐发现,罗盘不只能指给自己避难的明确方向,更能预知几个小时后发生的事,而且一旦完成罗盘布置的任务,就会让文迪获得更为惊人的能力。更让文迪吃惊的是,罗盘浮现的任务竟多与自己的心理不谋而合。究竟是罗盘指引着文迪?还是文迪的潜能在开启罗盘?书中自有分晓。
  • 奥能传奇

    奥能传奇

    阿宝因偷入宗门禁地,却得到先祖留下的神器,但是被宗门长老发现,误认为阿宝偷入禁地图谋不轨,阿宝以死明志,跳下悬崖,来到另一个世界。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