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85

第85章 隋唐以降最有影响和最有争议的几部经论(1)

所谓“疑伪经”,指怀疑不是外来的译籍,或假名外来译籍的中国著作。这个问题,早在东晋道安撰《综理众经目录》已经注意到了,而后成了中国佛经目录学中的一个特殊项目,被历代的经目撰编者所沿袭,都要留心辨别译籍的真伪,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也是中国史学的一大优良传统。然而有不少经、律、论、密,应属疑伪,但由于内容被普遍看好,影响也大,所以往往也被录入正典,为佛教界所承认。我们这里只选择三种与中国佛教哲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作一简要考察,可以了解个大概。

§§§第一节《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中国佛教哲学大纲

一、 关于《大乘起信论》的真伪之争

《大乘起信论》(以下简称《起信论》)现下有两个译本,一题马鸣造,一卷本,梁真谛译,前有智恺序;一题马鸣造,大周实叉难陀译,二卷本,也有序文,作者佚名。关于这两个译本,从造者到译者,从论本到序言,都有人表示怀疑,所谓《起信论》是真译还是伪托的问题,就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悬案,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

关于《起信论》一书可信的最早记载,见于隋初昙延所撰《起信论疏》及与之同时代的慧远所撰《大乘义章》。《大乘义章》卷三《八识义》中多次引用《起信论》文。又有《大乘起信论义疏》二卷,亦题净影慧远所作。这些早期文献中,只提《起信论》的造者是马鸣,而未涉及译者。隋开皇十四年(594)法经等编成《众经目录》,在《众论疑惑》录下说:“《大乘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三年后,开皇十七年(597),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编成,在卷一一真谛条下记:“《大乘起信论》一卷,梁太清四年在富春陆元哲宅出。”“《起信论疏》二卷,太清四年出。”这是第一个肯定译者真谛,且有疏二卷问世的记载,但他没有说明这一记载的文献根据,梁亦无“太清四年”,所以颇有破绽。又过五年,隋仁寿二年(602)彦琮等重订《众经目录》卷一,谓《起信论》一卷,“陈真谛译”,不载有疏二卷,并将译出时间模糊,由梁世转到陈世。至唐麟德元年(664),道宣编《大唐内典录》卷四真谛条中又记,“《大乘起信论》,大同四年在陆元哲宅出。《起信论疏》二卷,太清四年出”。大同四年是公元538年,真谛尚未来中国,显然是在《长房录》上的错上加错。道宣在《续高僧传·拘那罗陀传》中,没有提到真谛是否译有《起信论》一事,却特别声明本传所记真谛译疏数目,是根据曹毗的《真谛别历》。曹毗是真谛的著名弟子,撰有《三藏历传》、《真谛传》,与这里提到的《别历》可能是一回事。可惜《别历》等已佚,内容难详。但《内典录》对《起信论》的记载则没有注明来自《别历》,可见说《起信论》为真谛所译,绝不是出自曹毗之口。

总之,直到道宣为止,各种经录对于《起信论》的记载,互相矛盾处甚多。又经过六十余年,唐开元十八年(730)智升编纂《开元释教录》,又有了新的变化。其卷六真谛目中记:“《大乘起信论》一卷,初出,与唐实叉难陀出者同本。承圣二年癸酉二年九月十日于衡州始兴郡建兴寺出,月婆首那等传语,沙门智恺等执笔并制序,见《论序》。”这次不但译出时间变了,且多了一个传语者,一个执笔者,删去了疏二卷,增添了一个新译本。

查作《论序》的智恺,本名慧恺,是曹毗的堂兄,《续高僧传·法泰传》中附传,是真谛最主要的弟子和助手,现存有他为真谛译籍所作的序文、后记四篇,都没有提到《起信论》一书。与四篇序记比较,《起信论序》为伪十分明显。例如四篇序记称译者为“俱罗那他”或“拘罗那他”,没有意译;《论序》则作“拘兰那陀,译名真谛”,是常识性错误。因为“真谛”的梵音应是“波罗末那”;“拘兰难陀”即“拘罗那他”,意译“亲依”而非“真谛”。作为真谛译籍的笔受者,不会出现这种笑话。

慧恺在《摄大乘论释序》和《俱舍释论序》中都提到过亲依(真谛)的出身历史,说他原籍优禅尼国,后来“远游此国”(指梁);《起信论序》则定真谛为“摩伽陁”国人,并称是梁武帝遣使到天竺求法,由摩伽陁国王将他强制派出。《续高僧传·拘那罗陀传》记,真谛原籍优禅尼国,游方至扶南,受扶南国王委托,随梁使至广州。同一个真谛的弟子,会给自己的师长制造出两个不同的经历来,也太离奇了。至于传语的月婆首那,《起信论序》作月支首那,与真谛同时,由北方来至南朝,经历侯景之乱,后于陈天嘉乙酉岁(565)在江州兴业寺译经,本贯也是优禅尼国,所以《续高僧传》将他附在《拘那罗陀传》中,与真谛并没有交往的证据。据慧恺的《俱舍释论序》,时真谛早已“精解此土音义,凡所翻不须度语”。《起信论序》强加一“传语人”,更显虚假。

现存《一心二门大意》一卷,是对《起信论》的疏解,撰者题为智恺,学术界普遍表示怀疑。

在佛教史学和义学界,有关的记载也很混乱。《续高僧传·玄奘传》说:“又以《起信》一论,文出马鸣,彼土诸僧思承其本,奘乃译唐为梵,通布五天。”《起信论》的思想与玄奘所传牴牾颇大,而玄奘未曾质疑;道宣曾参与过玄奘译场,在治史上,也以学风严谨著称,所记当不会有错。然而由玄奘弟子慧立、彦悰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却只字未提玄奘有翻译《起信论》为梵文一事,所以有人亦疑道宣所传有误。新罗僧元晓(617—686)撰《起信论疏》二卷,与净影慧远的《疏》一样,虽不记译者,而以马鸣造为当然的事。唐法藏(643—712)的《大乘起信论义记》依然定该论为真谛译,关于译时译地,则综合《起信序》、《开元录》,并参照《续高僧传》等成,模糊错乱处更多。与此同时,怀疑《起信论》为真谛译文者,更进一步提出,它只是中国人假马鸣、真谛之名的伪造。唐初吉藏的弟子慧均撰《四论玄义》(约618年),其第五卷说:“《起信》是虏鲁人作,借马鸣菩萨名。”卷十又针对《长房录》的记载说:“《起信论》一卷,人云马鸣菩萨造。北地诸论师云:非马鸣造论,昔日地论师造论,借菩萨名目之,故寻释经目录中无有也。未知定是否?”至于晚唐,新罗珍嵩著《华严经探玄记私记》说:“马鸣《起信论》一卷,依《渐刹经》造此论。而《道宣目》中云:此经是伪经。故依此经之《起信论》是伪论也。”这样,不但说明译者是假托,作者是假托,而且指出假托者的派系及其依据的经典。

关于实叉难陀的新译本,疑问也不少。《开元录》卷九实叉难陀录中说:“《大乘起信论》二卷,第二出,与真谛出者同本。”但没有说明这一记载的根据。现存有佚名的《新译大乘起信论序》说,新译所据梵本,原由实叉难陀自于阗带来,同时于西京慈恩塔内获得旧梵本,与弘景、法藏等以大周圣历三年(700)岁次癸亥(按:本年非癸亥)与《华严经》相次而译。在这里,把法藏作为实叉难陀译场的参与者,符合事实;法藏是《起信论》的重要弘扬者,把他拉进新译的行列,也很合乎情理。但是,法藏所撰《起信义记》七卷,《起信别记》一卷,都是以梁译为底本,从来没有提到他自己参与过新译。法藏撰《华严经传》,说实叉难陀“译经”十九部,也没有提他还译过什么“论”。《宋高僧传》的《实叉难陀传》也没有关于新译《起信论》的记载。看来作为僧史学者的赞宁,对于新译也采取不轻信的态度。

关于《起信论》真伪的这些不同说法,唐以后很少再引人注意。进入20世纪,随着东西文化交流和佛教的复兴,又重新被提了出来,引起中日两国有关学者的浓厚兴趣。日人望月信亨于明治三十五年作《起信论之作者》,明治四十三年松本文三郎作《起信论考》,到大正八年村上专精作《对于大乘起信论之史的考察》,掀起了否定《起信论》为印度原著,力主支那撰述的高潮,而常盘大定、羽溪了谛等则维护旧说,驳难竞起,在1919—1921年,1926—1929年,发生过两次颇具规模的辩论,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佛学研究者。1922年梁启超著《大乘起信论考证》长文,概括日人1921年前的研究成果,力证《起信论》为“吾先民之所自出”,欢喜踊跃;欧阳渐作《抉择五法谈正智》,以为《起信论》非佛教唯识之学,颇多贬斥,形成中国否认《起信论》为印度产的两股势力。章太炎作《大乘起信论辩》,为马鸣造论辩解;太虚作《佛法总抉择谈》,从东方文化的特质上驳难梁启超等的研究方法。由此形成两支维护《起信论》为印度人撰述的势力。

这两种相反的见解,虽然在情绪上逐渐趋向平和,但认识上并没有得到统一。1949年以后,大陆以吕澂为代表,从《起信》与《楞加》,《起信》与禅的关系上,继续论证其为中国人撰。台湾以印顺为代表,则从肯定《起信论》的价值上着眼,将其真伪问题搁置起来,表现了另一种态度。

二、 《大乘起信论》产生的佛教背景及其流布

隋慧远在《起信论义疏》中说,《起信论》的思想本于《楞伽经》。《楞伽经》在唐以前有两个译本,其一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于443年的四卷本;另一个是北魏菩提流支译于513年的十卷本。据吕澂先生考察,《起信论》主要本于十卷《楞伽》。因此,《起信论》问世的最早期限不会前于513年;引用《起信论》最可靠的资料是《大乘义章》,作者慧远死于隋开皇十二年(592),所以至迟不会晚于592年。事实上,这个时间段还可以缩小。昙延撰《起信论疏》是可以肯定的,他死于隋开皇八年(588);论本既然假托真谛译,则其出现也不会在真谛来华之前。真谛来梁入都在太清二年(548),死于陈太建元年(569)。因此,《起信论》的面世,只能在548年到588年的四十年内;如果再压缩一些,或只是569到588年的二十年里。

在这数十年间,中国的佛教思潮经般若中观学、涅槃佛性论,正在兴起瑜伽唯识学的热潮。北朝由菩提流支、慧光和法上等开创的地论学,成为魏、齐、周三代佛教的统治思想;楞伽学与禅学结合,则成了隋唐禅宗的摇篮;南朝的三论学事实上只是梁陈统治集团的麻醉剂;摄论学以越来越大的规模由南向北扩展;颇有势力的天台一系,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南北的这两股唯识学,都以“清净心”为最高本体,随着全国统一的进程逐步汇合,终于成了隋唐影响面最大的佛学潮流。

佛教思想的这一背景,为梁译《起信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首先可注意的是昙延,《续高僧传·昙延传》没有提到他注疏《起信论》一事,但说他研习《华严》、《涅槃》、《十地》、《地持》等;注疏除《涅槃》外,尚有《宝性》、《胜鬘》等,都是当时最流行的以心性释佛性的经论。昙延一直活跃在北朝地论学势力范围,与儒士也颇有接触。他曾经解释“方圆动静”四字谓:“方如方等城,圆如智慧日,动则识波浪,静类涅槃室。”此中“方等”指菩萨经类净影慧远《起信论义疏》卷上,谓“十二部中唯方等菩萨所持”。,“智慧”可谓“本觉”,“识波浪”相当“不觉”,“涅槃”指不觉经始觉向本觉回归,这四句话与《起信论》的思想和结构大致相当。昙延注解《涅槃》,梦见有人衣白服,乘白马,“谈授经旨”,醒后自思:“此必马鸣大师授我义端”,由是述疏《涅槃》,作偈曰:“归命如来藏,不可思议法。”这直接指明,昙延解释的《涅槃》义理,倡导“如来藏”,不是他个人的见解,而是马鸣梦授。自称梦授或神启经典,在中国不是自昙延始,也不是到昙延终,但他以马鸣名义作疏,而且思想如此接近《起信论》,使人很容易怀疑昙延就是《起信论》的真正作者。他的《起信论疏》二卷,与《长房录》称真谛译《起信论》并撰疏二卷的记载,也很类似。就是说,真谛的《起信论疏》二卷,其实就是昙延《起信论疏》二卷之误植。在齐、周、隋三朝的北方诸师中,最博学的僧人是净影慧远。但据道宣比较,就“标举宏纲、通镜长鹜”言,昙延“过于慧远久矣”。《起信论》言简意赅,概括性很强,与道宣的评论是很相称的。

《起信论》将大乘佛教通行的菩萨“六度”改作“五门”,合并“禅定”和“般若”两波罗密为“止观双修”,是特色之一。但这类禅观在天台宗的先驱者那里就已经出现。《续高僧传·慧思传》介绍慧思行禅是“昼夜摄心,理事筹度”。“摄心”就是“止”,“筹度”就是“观”。慧思在修持中遇到“禅障”,亦称“禅病”,在《起信论》中有系统的总结。慧思提出对治“禅病”的办法,“即自观察:我今病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体无。如是观已,颠倒想灭,心性清净,所苦消除。”这些说法,《起信论》也多有发挥。他提倡“方等忏悔”,“常坐苦行,这在《起信论》中也有反映。慧思原在北齐洛阳嵩山一带聚徒,后来转居光州(河南潢川),晚年在湖南衡山度过,死于陈太建九年(577),对南北义学和禅学都颇了解,也有影响。

同类推荐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热门推荐
  • 中国五千年未解之谜

    中国五千年未解之谜

    本套丛书,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段。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青少年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充满了好奇心。这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
  • 强吻99次,国民老公在身边

    强吻99次,国民老公在身边

    推荐新文《时间知道,时间才知道》(本文1v1,温馨宠文。简介无能,请看正文,谢谢(*°?°)=3)“喜欢什么,直接告诉我就行了。”“如果是别人的怎么办?”“那我就给你抢过来。”在遇到刁难时,他说“记住你是我穆遂煌的妻子,在g市没有人会比你更尊贵。”宁锦絮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穆遂煌,刚刚开始为了能在娱乐圈立足,她只把他当金主,可是金主的无限宠溺让人沉沦了怎么办?在线等,,,一个小心隐藏,一个张扬追求。这是一场追逐与被追逐的故事。
  • 猎空星云

    猎空星云

    破凡人之躯炼本身之魂以通灵达到一身极限参悟两仪衍生八卦通晓阴阳而参悟生死入轮回定当成就不灭!!欢迎加入猎空星云,群号码:607392323
  • 往生陵

    往生陵

    墓,埋葬死人的地方。陵,一切真相的根源。所有人冥冥中都在寻找着什么......宿命,也许只是上天的一场安排......我在往生陵等你,你......敢来吗?当白河踏进西安大墓的那一刻,宿命与轮回正式开启。走过了繁华,蓦然回首,故事的结局居然是你!
  • 回天绮谈

    回天绮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修完美时代

    重修完美时代

    公元19999年,萧笛的不灭神魂从仙魔世界,穿越回归发生了时代剧变和灵气爆棚的地球,从此他过上了在悠闲带娃日常中重修,顺带放飞自我娱乐全人类的完美生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有些话只在梦里说

    有些话只在梦里说

    一般来说每晚都会有,时间不定,失眠,重度失眠,神经失调者可以收藏。同时更新与新浪微博‘始留’如果前一天没更新,那我定是被抓走商讨国事。
  • 快穿:拯救女主法则

    快穿:拯救女主法则

    你是我的小呀小祖宗呀!怎么写你都不嫌多,苦逼了我天天加班加点赶稿,你还一直的催!催催催催!一气之下将女主全写死了!顿时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谩骂声一片!黎敏却感觉身心顺畅,叫你们再催我,写不死你们!哈哈!可悲黎敏就此得罪了书神(婶)!纳尼?穿越了?还穿成了女主!各种死法的女主!!!书婶大人,你在坑亲妈吗?
  • 傲世神君

    傲世神君

    天地交征,阴阳无极。无数修行者在这苍穹之下迈向神格之路。冷君从零出发,开始了一段神怒鬼狂逆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