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84

第84章 从《宝积经》到《菩萨藏经》(13)

上述三个概念和三段话,对于理解瑜伽行派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十分重要:本体是心;心性本来无生。但心所蕴含之法性,却能建立一切善法,引发智慧,使之自我完善,证取菩提,行菩萨道。此中“心”或“心性”,即是菩提。这一思想的表达实在曲回笨拙,说穿了,就是心性本静,由心性本静而蕴含诸多善法;依心性本静而起菩萨行,最后回归于本静,就可以完成菩萨修习的根本目的。但由于“心”这个简单的自我展开、自我完善、自我回归的过程,关系到心为什么会有污染,为什么不守自性,会有五蕴及其世界的产生,以及此心又存在在什么地方,诸如此类一大堆问题,要解答得圆满,有一定的说服力,十分困难,所以有些说法晦涩难解,不知所云;有些前后矛盾,不知孰是;有些粗略不详,可作多解。如此等等,暂且打住。

经文的结论有二:(一) 菩萨“住随心观……系缚其心,修习智通,得神通已,但以一心而能善知一切心相;既了知已,依心自体说法”。此处说法的依据,已经不是经书,而是众生本有的“心自体”;心自体至高无上,成了唯一的权威。(二) 菩萨住随心观故,不为心尽,不为心灭,安住于心;但为令心远离生死相续结缚,而安住于心。又复以诸心念智力,安住诸法无生无起正决定性,而不退堕二乘地中;又以是力持心相续,乃至成满一切佛法,一刹那心相应慧、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安住于心”略称“安心”,在中国南北朝以致隋唐禅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处所谓“安心”,不是为了令心灭尽,任何思维活动皆无,而是为了把心从生死的结缚中解脱出来。同时充分运用“念心”所生智力,一方面安住于诸法本来“无生”的认识中不动摇,另一方面支持此心持续相续,直到觉悟无上菩提。这也是“心念住”的最终目的。

④ 关于“法念住”。此念住有三:一念法“空”,即“于一切法住随法观,不见少法远离于空”,与此相应,是无相、无愿、无起;二念法“缘起”,即“不见少法远离缘起”;三是“不观于法及以非法”,即无分别。

那么什么是“法”?这里的定义是:“谓无我义是名法义,无有情义、无命者义、无数取趣义,如是等义,是名为法。”所谓“非法”,那就相反,以“我见义”为首的诸种“见义”,均名“非法”。然而克实说来,法与非法都是语言概念,是对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的判断,所以说:举要而言,一切诸法,或名为法,或名非法……若能了知如是诸法皆空、无相及以无愿,即一切法并名为法;若有计著我及以我所见随眠,即一切法并名非法。据此,法与非法只是认识论上的差别,与客观事物自身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及可能存在的形式无关。正因为如此,佛教的全部修习,无不以树立所谓“正见”、“正观”为根本任务:“住(如是)随法观已,不见一法而非佛法,而非是佛,而非是道,而非解脱,而非出离者”。此即是“空”。具备了这种“空”的观念之后,“又复获得无障大悲,观诸众生所有烦恼皆从虚假妄想而生,知诸烦恼体性自离。何以故?是诸烦恼等趣了义,无少烦恼可积可集。”此即是“缘起”。而缘起则妄,妄即是空,以空始能成妄,故空即缘起。

将这套观念运用于佛教实践,是把菩提与烦恼统一起来,“如是随觉即是菩提,烦恼之性即是菩提性”。菩提性“觉”即是“空”,所以说“随觉即是菩提”;烦恼性空,所以又说“烦恼之性即是菩提性”。

⑤ 菩萨应如何“念”法并住于“法”?回答是:(但心)无所住,非忆非忘,而能了知,(是谓)念所安住。何以故?所安住念,即名法界;若住法界,即住有情界;若住有情界,即住虚空界。由如是故,说此诸法与虚空等。此处所言的“安住念”,乃是空性与觉性的统一,体现的是菩提之功能,为一切善法的本原,所以叫作“法界”。如果把握了法界,那就把握了有情界,也就懂得了有情的本质与虚空界相等。

对法的这些分析,实际上都与其规定的菩提性有关,而不涉及“法”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此处所谓法界即是菩提,菩提即是法界。因为缘起性空,言语假立,都必须以菩提的存在为前提、为主体。

在三十七菩提分中,略有特色的解释还有一些,这里撮要作点介绍:

其一,决定善恶心的要素有二:一是“所缘境”,如“色相”,其作为客体无所谓善恶,但作为“所缘”,它的客观性就有了变化——若以“妙相”视之,则起贪心;见到受到损坏,而起瞋心;若以“不净相”视之,则“贪欲寂静;慈愍相故瞋恚寂静”,如此等等,在同一物上,由于取相作所缘境之不同,才使本无善恶之心性有了善恶诸行。二是“作意”,“作意”指动机、意向,究此“所缘境”,乃由“作意”取相所生起。“作意”既可引发向恶,亦能导向从善。此说值得注意处,是“所缘境”并非脱离“作意”等取相行为的客体;在“所缘境”背后,应该另有可以被“取相”的客体存在,不过经文中并没有如此表达,在瑜伽行派中则成为一大问题。

其二,促使善法积集的途径极多,表达善法的文句无量,然而“菩萨一切善根,乐欲为本,由精进故而能积集”。因为只有乐于修善的欲望,才精进不已,坚持到底,达到究竟。由此打破了佛教不分青红皂白,厌恶和反对任何“乐”和“欲”的传统。

其三,关于菩萨的“智慧力”,谓“是菩萨生生之处,乃至世间已行、正行工巧业处,难作难解,而诸菩萨于彼一切不由师教,现前了知……又于一切出世间法,谓能救度诸世间者”,悉能摄受,不为一切世间天人之所制伏。据此,菩萨智应该是全能的,不只在佛教教理和实践上,而且于世间工巧等行业也出类拔萃;于能够救度世间的一切出世间法,也能摄受——至少在理论上,大乘佛教并不排斥生产技能,但也为江湖法术之类进入佛教敞开了大门。

其四,在解释“念觉分”时,再次论及“念力”的问题,认为“正念”即是“如理”念想,由此念力,“随觉诸法,观察诸法,寻思诸法,了达诸法,简择诸法,鉴照诸法”,最后“随觉一切诸法体相”,成就“了达诸法自体相智”:“谓由念力觉一切法自体相空”。这说明,诸法性空,是从“念”开始,由念力统帅此后的观察、寻思、了达、拣择、鉴照等一切认识活动,由此成就的空慧,其实已经存在于开始对空的念想之中。出发点就是终结点,终结的空慧在于把最初灌输来的空理转化为自己所有。

《菩萨藏经》列举了种种修道,说一千道一万,总归“唯有一趣道善巧”。此“一趣道”,为菩萨道作了一个总结,以其非常的特殊性,值得摘录备存:  所谓菩萨,独一众表,无有与等,不假伴助,为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由自摄受精进势力,清净欲解,被坚固铠。何以故?由是菩萨不由他悟,不缘于他,自所建立,自力所起,严备如是坚固甲铠。

(菩萨由此兴发是念:)如是甲铠一切众生所不能擐,我今独擐……我于今者严备如是,岂令布施自在度我?我当自在度彼布施;如是持戒、忍辱、精进、静虑及般若等,岂令自在而度于我?我当自在先度于彼。又作是念:我于今者,岂令波罗蜜多发起于我?我当发起波罗蜜多。如是广说,一切善根皆当因我而便发起,不令善根发起于我……

(总而言之,)于如是法不假伴助,自能建立,谓我独一,无有等者,当坐坚固胜金刚座,自以势力摧伏魔军,用一刹那相应妙慧,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这一段话,集中表现了菩萨道“依自不依他”的精神。“我”是六波罗蜜多的唯一主体,“我”不能受波罗蜜多的支配,而应该支配波罗蜜多。“我”应该主宰一切、创作一切,而不应该被任何势力所主宰、被任何理论所支配。佛教始终反对“我见”,本经也不例外,但在这里,不但没有破除“我”,回避“我”,而且特别号召菩萨树立“谓我独一,无有等者”的观念,强化以致坚固对“我”的自信。这种精神,我们在中国禅宗中可以见到,在外来的佛典译籍里则十分稀罕。玄奘在他的第一部译经里将这一精神作为所有菩萨道的总结和概括,推荐给大唐的读者们,这不止对我们理解他所译介的瑜伽唯识学是一种启发,即使对理解玄奘的佛学思想背景,也是一种帮助。联系到前述把智慧解释作“大我”,和追求“自在”的说法,是中国佛教研究者很值得深入探索的题目。

第九,关于菩萨之“缘起善巧”,指的是以般若观对十二因缘的重新解释。此处可记的是它对“无明”的界定:“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是生死流转之本;“如理作意”则是出离生死之本——世间与出世间的差别,归根结底,决定于是否如理作意——理性思唯起决定性作用。

第十,菩萨善巧的最后一项“一切法善巧”,包括所谓有为善巧、无为善巧两方面。按经文解释,“无为善巧,即以如是妙善身、语及以意行,回向毕竟无为菩提,回向无为菩提妙观”。又,“诸法正智现观善巧,无上菩提不由他缘于无为法而复作证,是则名为无为善巧”。

把握“无为菩提”是“无为善巧”唯一任务。前一句话表示,要通过本经描述的佛教有为法(身语意)回向无为菩提;后一句话表示,要以“正智”无条件地证得“无为菩提”——其所谓“不由他缘”,指“正智”非是“能缘”,“无为菩提”亦非“所缘”;尽管“正智”能够证得菩提,但两者不存在通常认识的那种“能缘”与“所缘”的关系。这是瑜伽行派认识论中的神秘主义部分。

分析一切法善巧,最终归结为“一切智智”,所以说菩萨“一切法善巧者,是则名为一切智智”。“一切智”是一个概念,“一切智智”又是一个概念。前者相当于共相智,指对性空的认识,或称“无为智”;后者指在性空认识的指导下对一切法的认识,相当于对“别相”的认识,即是“有为智”。这两者加在一起,就能作到“菩萨虽行三界而不为彼三界烦恼之所染污……虽具通达一切三界出离之法,而不坠堕出离界中”——这都属于大乘的通说。

《菩萨藏经》以所谓“四无量”、“六波罗蜜多”和“四摄法”概括全部菩萨道,至少在中国,成为大乘佛教共许的主张。一切菩萨行,无出其外。但在具体诠释时,本经既摄取了小乘的某些思想,甚至与当时大乘潮流极不相容的部分,也在已经十分流行的大乘般若学和菩提心论中摇摆,表现了此经在世界观和宗教实践上双重综合的特色。

至于全经的特色,它最明确地表示,“佛”不是创世主,即使神通如何广大无边,也不能创造世界,创造物种,他甚至没有决定他人命运的能力。佛被描绘为先知先觉者,他只能成为众生的导师。众生的命运由众生自身决定,此谓之“业报”法则;业报法则不可变更,但导师可以指出从中解脱出来的道路,至于听与不听、行与不行,全由众生自己选择。菩萨是佛的学说的践行者、普及者,只有处在众生中间,讨众生欢喜,为众生谋利益,启发众生觉悟,菩萨自身才能彻底解脱,由此形成对众生的尊重和恭敬——这一系列观念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只有在与一神教教旨的比较中,才能深切地体会得到。尤其是能够喊出“自能建立,谓我独一”这种自信和自立的口号,是对“神”的“唯一性”的更明晰的挑战。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热门推荐
  • 十二殿下守候的女王殿下

    十二殿下守候的女王殿下

    夏沫的处作写的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她在舞台上是众所皆知的巨星,他们在舞台上默默地守候这她.她在生活中是个小迷糊,而他们则在生活中细心的照顾她.她在伤心时会哭,他们绞尽脑汁得想办法哄她高兴.她伤心,他们也伤心,她难过,他们也跟难过,她高兴,他们的嘴角会流露出甜甜的微笑.
  • 你好消防员

    你好消防员

    消防特勤英雄VS年轻女殡葬师。第一次见到米果,她被塑料杯盖卡住舌头;第二次见到米果,是在殡仪馆,这个奇葩姑娘竟成了一名遗体美容师;第三次见到米果,是在上级机关安排的相亲会上。这是外形冷酷的英俊大灰狼一步步吃掉小白兔的故事,也是风格另类新颖的军恋传奇。
  • 小哥哥网恋吗:影后的绯闻男友

    小哥哥网恋吗:影后的绯闻男友

    15岁那年,苏媞恋爱了,但是不寻常,她是游戏输了才谈的,更不寻常的是她只是对着手机电脑谈恋爱,好吧,是网恋。她一直以为在手机另一端的他是个猥琐油腻的小混混,也准备好了到时候说分手。可是,善妒的命运妒起了苏媞的家,让她做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决定……
  • 机械剑神

    机械剑神

    公元3050年,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发达,随着科技的发达野心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一己之欲人类放肆开采地球的资源,可是万万没想到人类打开的并不是地球的宝藏,而是“潘多拉魔盒。”刹那间,妖族、巫族等远古的异族全部降临在人间,地球生灵涂炭。人类所谓的科技在强大的异族面前不堪一击,一夜之间,人类的文明毁于一旦。那天空仿佛被一道闪电劈开,那漫天的乌云轰然卷动,天空只属于火与硝烟,战壕外只属于恐惧与死亡。地球已支离破碎。
  • 冰冻地球

    冰冻地球

    在2250年人类的科技已经到达鼎盛!在梦中遇到的一切都与现实相符。一觉起来发现自己在被自己破坏的世界中,随后踏上了拯救被自己破坏的世界的道路。假如觉得喜欢的话加群527258960
  • 修灵时代

    修灵时代

    蔬菜可以美白,水果可以治病,停电时还可以用树木发发电,这是一个基因科技大爆发的时代。有人类,有异族,有生存,也有死亡,灵源觉醒,宇宙将亡,末日来临之际,种地大师李大志偶得奇物踏入修灵界,开始逆天之旅。上种天,下种地,活生生种出个未来。
  • 末日演员

    末日演员

    凌杉原本只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末日幸存者。直到他得到了一张黑色卡片,开启了身为一名末日演员的道路。所谓的末日演员,就是在末日现实下拍摄各类大电影。若想要在末日演员这个群体中存在下去,还要有将悲剧化为喜剧的能力。
  • 等你在她那边

    等你在她那边

    夏娜说:“整个宿舍,我是最漂亮的而莫墨是最丑的。”莫墨说:“胡扯!你才是最丑的!全宇宙最丑!”江小夜说:“你们说的都对,请不要吵架了……”两仪式默默转过身子……
  • 宠冠六宫:最强公主上位记

    宠冠六宫:最强公主上位记

    在古装片场不小心睡着魂穿成了最美公主,从来没有害人之心却奈何处处受尽磨难.....匆匆一见芳心暗许一朝嫁做君王妇。而那些本无心掀起波澜却让她无法承担,她重情却不多情出了夫君,其他的人的债只能来世再还了....
  • 非故意诛天无罪

    非故意诛天无罪

    非虐心不可以倾心,非虐身不可以修身。三千年镜里,三千年境外,终究不过一梦中。麒彋,一个极北秘境弑杀成性的妖主,十三阙那从未列位的异化的圣神。父神盘古开天地以后眼球化作一枝上十三个果子,正待落地成神的当口,麒彋被夸父逐日休息时一眼看中,摘下来揣怀里走南闯北,最后滚到了极北秘境,又被闲来无事微服出访的玉帝他老人家以隐患阴谋论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一场千年排练的诛仙大戏即将开场。天上地下多少个谎言,这一干仙人真的只能理解为是闲的厉害。他麒彋何德何能,让所有的大仙精心策划,只为了给他下一个套子。真相背后,被逼无奈他坐实了这灭天的罪名,携极北妖众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