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70

第70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五)(6)

一行统揽全经宗旨,认为全在“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一,下同)这三句经文上,核心是“令彼诸菩萨众菩提心清净,知识其心……若族姓男、族姓女欲识知菩提,当如是识知自心”。与此同时,“识知其心”还包括识知由无明障蔽静心而产生动态的无数“心相”。他说:谓贪心,无贪心、瞋心、慈心,痴心、智心决定心、疑心,暗心、明心……天心、阿修罗心……人心、女心……商人心、农夫心,河心……井心……狗心、狸心……受生心……云何鼠心?谓思维断诸系缚。云何歌咏心?云何舞心?谓修行如是法,我当上升,种种神变……云何须弥等心?谓常思维心,高举为性……云何穴等心?谓先决定,后复改变为性。于是“凡百六十心”,罗列的世间种种心理,洋洋大观,很可以作为今天心理学研究的备考。若观察这些世间心理,驱除妄执,则“出世间心生”。怎样观察驱除?佛教有戒定慧等各种方法修习,本经则专讲“真言门”修:若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深修观察十缘生句,当于真言行通达作证。云何为十?谓如幻、阳焰、梦、影、乾达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华、旋火轮。此“十缘生句”亦称十喻,本自《般若》经籍。此处则增添了特殊含义:云何为幻?谓如咒术、药力,能造所造种种色像,惑自眼故,见稀有事,辗转相生,往来十方,然后非去非不去。何以故?本性净故。如是真言幻,持诵成就,能生一切。阳焰性空,彼依世人妄想成立,有所谈议。如是真言想,唯是假名。如梦中所见,昼日、牟呼栗多、刹那、岁时等住,种种异类,受诸苦乐,觉已都无所见。如是梦真言行,应知亦尔。以影喻解了真言,能发悉地,如面缘于镜而现面像。彼真言悉地,当如是知。以响喻,解了真言声,如缘声有响。彼真言者,应如是解。如因月出故,照于净水而现月影像。如是真言水月,喻彼持明者。如天降雨生泡,彼真言悉地种种变化,当知亦尔。如空中无众生、无寿命,彼作者不可得,以心迷乱而生如是种种妄见……譬喻火烬,若人执持在手而以旋转空中,有轮像生……应如是了知大乘句、心句……渐次大乘生句,当得具足法财,出生种种工巧大智,如实遍知一切心想。如是十喻缘生句,属密宗经典,是修持真言行的指南。所谓“通达作证”,即是通达真言行的本质,证明真言行的本质;其所作一切,皆如十喻之虚化空幻,而不得妄执为实,由此推广去认识一切语言心想,哪怕是大乘的文句和心想,也不例外。所以一行强调,它们在菩萨“万行方便中”,对“净除心垢”,“最为旨要,真言行者特宜留意思之”(《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三,下同)。一行特别将它们用于对治三种心想:一者,以心没蕴中,欲对治实法故,观此十缘生句……即空之幻是也;二者,以心没法中,欲对治境界攀缘故,观此十缘生句……蕴阿赖耶即心之幻是也;三者,以深著没心实际中,欲离有为无为界故,观此十缘生句……解脱一切业烦恼而业烦恼具依,即不思议之幻也。此中,“蕴”指五蕴;“法”指对象。一旦自心被五蕴所蔽,误以为诸蕴乃是“实法”;对治之道,是观此十缘生句,认识到五蕴性空,其所以被执为“人我”之类,乃是一种幻相,所谓“空之幻也”。如果自心被“法”所蔽,误以为所识的一切都是外在于心,因而向心外攀缘,也要对治,通过十缘生句观察,就会认识到,原来五蕴(此表人我)、阿赖耶(此表世界万有),都是心之幻化。最后,由于深著人法诸执,又沉没在“实际”(指唯空无幻的认识)中,仍然有分别、有所得,故须继续观察十缘生句,泯灭有为界和无为界的对立,既令自心从烦恼业中解脱出来,也不失其为烦恼业之所具、所依。

这三段话,进一步将“众生自心”与其由无明生发的世俗心相之关系,作了更具体的解说:“自心”既是清净的、静止的,也是污染的、动态的心相之存在依据。这是当时唯识学旧译者的标准观点:“众生自心”相当第九识,或如来藏;阿赖耶则是世俗心的本体,染净杂处,而具备世界万有,派生世界万有。与此同时,又充分运用般若空观,将世间和出世间一切法统归之于空。就是说,从唯识观,一切如幻;从般若看,一切皆空;空是众生自心即灵知的内在本质,幻是众生自心灵知的外在影像。空与幻是众生自心一体而又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

一行所释《大日经》的哲学依据,大致如此。可问题是怎样将这一哲学贯彻到口吐真言,手作结印,意念本尊,外筑曼荼罗,火祭诸神,既作为成佛的手段,又用于驱魔降妖、祈福消灾呢?既是行动,又是意念;既动嘴,又动手;既是身外崇拜,又是心内信仰呢?

在疏解第二《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时,一行说,上述十喻是针对“心相”、“辨一切智心”的。至于以何方便去获得“一切智心”,那就得令“真言”、“明咒”进“入曼荼罗”。他说: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密藏。未入漫荼罗者,不令读诵受持;(若读诵受持)还同盗听布萨,反招重罪。所以然者,如世人慈育稚子,虽复情无所吝,而不授与干将、莫耶,以不知运用方便故,必伤其体。今此法门亦复如是:即心成佛,旨趣难知,恐未来众生轻慢法故,不能咨访善知识,未蒙三密加持,而自师心执文,辄自修学,久用功力,无所能成,反谤此经为非佛说。尤其因为此经经文,乃密中有密,以未入者不解密号故,而生轻慢,“于无量劫堕恶趣中。所以修学真言者,要令先入漫荼罗也”。

这段话讲了三个要点:一“即心成佛”义,这其实也正是禅宗的基础观念;二“入曼荼罗”义,这才是密宗特有的规定,只有经受曼荼罗仪轨法式的训练印可,一般陀罗尼才能成为“真言”,否则,随意持咒,自称真言,即属盗听,犯重罪;三“咨访善知识”义——由谁制作曼荼罗、主持仪轨、施行法式呢?是善知识,即阿阇梨。阿阇梨是已经掌握“三密”并能以“三密”加持于来学者,使之贯通真言的导师。于是大乘佛教的法师崇拜,转而成为阿阇梨崇拜;由禅宗代表的中国诸教派,如天台、华严、法相等奉行之内向的成佛路线,被转移到了外向的曼荼罗仪轨的成佛路线——据称,这是成佛最方便的捷径,属于“易行道”。

中国佛教的主要教派,总体上是反对于心外求佛的,将“即心成佛”释之为依据经文而“自师其心”;真言密宗继续坚持“即心成佛”的哲学原则,但贬斥“自师其心”的成佛之路,主张经由阿阇梨主持的曼荼罗师徒秘密传授,最为上乘。因为在密乘中,曼荼罗这种“坛”具有了“佛”与“心”的双重象征含义,既是“佛”的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也是“心”的外在物化形态,所以从它的形状、方位、颜色,到它的种种帜物、法器、图像,都是含有特定教义和神话的象征性符号,非由筑坛造型的阿阇梨解读,他人是无法猜测的;仪轨行进中的手结印契、口诵真言的实际意义,也只有行者本身才有诠释的权利。密乘之所以为秘密,这是最重要的原因。《阅藏知津》卷一一,在《方等部·密部》中说:“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亦云遮持,本通显密二说,亦复遍于五时。但密探仪轨,需有师承,设或辄自结印持明,便名盗法,招愆不小。今此道失传久已,典籍仅存,何容僭议。”

四、 “真言悉地”及其净心的虚妄功能

连佛教大师都不敢“僭议”密乘的仪轨,我们这里也只好回避了。现在让我们简略地看看通过“真言”可能获得的若干神奇效果。

经文第六品名“悉地出现”,中心是讲“悉地”的。此“悉地”意译“成就”,依据经文定义:“真言所成物,是名为悉地”,特指修习真言获取的种种神力和奇迹,所谓“当现法界神力,悉地流出”,亦称“真言悉地”。经云:欲界有“自在悦满意明”,乃至一切欲处天子,于此迷醉,出众妙杂类戏笑,及现种种杂类受用、遍受用,授予自所变化、他化自在天等……如“幻术真言”,能现种种园林人物。如“阿修罗真言”,现幻化事……“摩旦哩神真言”,能作众生疾疫灾疠,及“世咒术”,摄除毒及寒热等,能变炽火,而生清凉。如是诸如来亦以“方便波罗蜜”,显现如下:以有为为表,辗转相应,而为众生示现,遍于法界,令得见法,安乐住,发欢喜心。或得长寿,五欲嬉戏,而自娱乐。凡诸菩萨“于无量劫勤求,修诸苦行所不能得”者,“真言门行道诸菩萨即于此生而获得之”。所以它也是速得成佛的门径。

统而言之,真言门修菩萨行菩萨,只要具备此等方便,“随所乐求而有所作,彼唯心自在而得成就”,“一切希愿,皆悉满足”。或者说,“随意所欲,唯心所转,即成就也”(《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一一)。

“真言”给予这一切慷慨的许诺,集中还是世间现时的尽情享乐,但究竟有多少能够转化实现,我想无需乎另行分析了。问题是,《大日经》和一行是如何从哲学上看待的。

同类推荐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佛家人生智慧

    佛家人生智慧

    本书不仅介绍了佛教的源起与发展,揭示正信的佛教与迷信之间的本质不同,更重点运用佛教经典中的教诲,结合图解的形式,对佛法进行生活化解读,剖析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与死、苦与乐、智与愚、有与无、祸与福,告诉我们离苦得乐,获得自在、安详与成功的生活智慧。
热门推荐
  • 失忆王子:专宠霸道公主

    失忆王子:专宠霸道公主

    (处女作作品,写的不好请多多包涵)两年前,他的去世,让她一落千丈,两年后,另一人的出现打破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也融化了她那颗冰封的心,她渐渐的爱上了他,可是无情的背叛证明,这终究只是一场游戏,从此一颗心彻底破碎,当真相揭开之时,一切是否还来的及……
  • 萌宝来袭:找个BOSS做爹地

    萌宝来袭:找个BOSS做爹地

    蓝小雨发现自己生了一个不得了的儿子,竟然背着她勾结外人,准备将她打包送人!“暴君!你不准过来!儿子是我的,我也是我的!”某男挑挑眉,脸上一片邪肆,“儿子说,我也是你的。”“我不要行不行?”蓝小雨后悔了!某日一萌宝找上暴君总裁。“我是你儿子!”“我把我妈咪给你送来了!不过不包括我。”“只有一个要求,收了妈咪后,你让我和舅舅们打一顿!”某男的脸上满是黑线,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小包子的话,这打一顿后他还能结婚吗?【一对一宠文,还有可爱萌宝。】
  • 错爱的你我

    错爱的你我

    一个女孩被某少年带回了宗门,开始了He的一生……当然不会这么简单的。有男扮女装的楠竹兄,神经病的男配=_=
  • 战图腾

    战图腾

    七年前的风波,因一个没落的家族再次尘起。天地,宇宙,洪荒,混沌,问世间谁主沉浮,天地动荡再次崛起,何人逃得过命运轮回!!!
  • 霸道校草:宝贝太宠溺

    霸道校草:宝贝太宠溺

    夏汐若和慕辰逸在一次车祸中,都失忆了。夏汐若被她的母亲带到法国去治疗。一年后,夏汐若回国,她和慕辰逸在次在校园里相遇。他们都忘记了彼此。他们的记忆还会被唤醒吗?车祸真的只是简单的事故吗?最终的真相会慢慢地浮出水面吗?尽请期待
  • 小妞你别跑

    小妞你别跑

    别墅豪车有钱花,美女杀手姐妹花。萝莉御姐众美女,都得老子来保护。哎哟,我去,前面那小妞,你别跑……
  • 女王大人,你站住!

    女王大人,你站住!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一枚DarryRingのLoveLine钻戒,是永不分离的一生决定!你愿意将它戴在谁的无名指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血沸腾

    神血沸腾

    在浩瀚无垠的星海,有着众多的域界,生活着各种生灵.他们不断突破自身,参悟本源法则,追求至高无上的力量,探求成神大道,化为不朽存在!星神陨落,众神消失,毁灭再现,在这乱世,少年身怀神的血脉,自陨界踏上征程……作品大修,请后续期待。
  • 转生公主寻回记

    转生公主寻回记

    她转世重生成为一名公主,转生?意外?!她失踪了,多年的失踪使得兄妹们无比思念着她,迫于和亲的缘故,长老们终于她亲生哥哥和妹妹还有那个无比疼她的同父异母哥哥失踪多年的她,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遇见了她,一路奔波什么的,扮猪吃虎什么的,修炼什么的都不是问题,万年不遇的天才啊,当她回到家才发现,那个陪她寻回记忆的少年竟是因为逃婚才与他奇遇,而结婚对象...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