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68

第68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五)(4)

附加一句:本经同样反映着佛教向万物有神论发展的趋向,对于旷野鬼神妖魅的关怀尤多:祝愿他们“长夜永安,使无众患。多所安和,多所愍伤。诸天及人三界众生,得殊特愿,与世超殊”(同上,卷一三)。这也是密乘的特色。

第三节《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的哲学系统和信仰特色本经意译《大日经》,共六卷三十一品;一般作七卷,因为其后还附有《供养念诵三昧耶法门真言行学处》等五品。关于此经的来路可疑处颇多。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记,此经原是沙门无行西游天竺所得的诸多梵经总持门之一,开元12年,善无畏与一行从中拣出,并为一行译出。时“沙门宝月译语,沙门行笔受,承旨兼删缀词理”。原本“有十万颂,今所出者撮其要耳”。此中一行删了些什么,缀了些什么,已完全不可考,且不说此经原本自身就来历模糊。因此,我们不妨把它视为依一行意愿所作的编译。现下权威的疏解,是一行所述的《大毗卢遮那经疏》(略称《大日经疏》)。此疏存有二个本子。一个是二十卷本,即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署“沙门一行阿阇梨记”,有唐清河崔牧序;另一个是十四卷本,题《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署“沙门一行记述”,有唐释温古序。这二个本子的内容和份量大致相同。崔牧序谓此经为善无畏从中天竺带来的,并且深有研究,而一行则在善无畏的译文基础上,“存实去华,令质文有体”,仅限于文词的修饰。此序突出了善无畏在译经中的主导地位,而与《开元释教录》之突出一行地位相异,但不论称此疏为“记”或“记述”,其内容为一行的,则无问题。

总之,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只能依据一行的疏解,实即一行的思想。这个疏解引用了大量大乘经论,给人的印象很深,明显地在向听者读者证明此经与其他大乘经的教理相符,属于佛说,不容置疑。引用的范围极广,最多的是《大品般若》和《大智度论》,似是与大乘中观学派衔接;但也引《涅槃》诸经,而多述“三界唯心”的《华严》经旨,所以又与主张如来藏的唯识家相近。此外,它还旁及中国的天台宗义,与华严宗“性起”之说相类,同禅宗“即心是佛”的旨趣相通,在整体思想上,很像是《大乘起信论》的运用。所以单从文字上考察,显得杂乱无章,似乎是中国佛教义理的拼凑,但经文自身贯穿的,应该是《华严经》有关毗卢遮那的哲学系统,这与一行所处的佛教义学和禅学背景是吻合的。

就全经的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三部分:其一论“心性”,是统括全经大意的理论基础,论毗卢遮那佛自外在性转入内在性,及其成为众生成佛的内驱力的原因;其二讲曼荼罗、字、印、三昧耶、持诵、护摩等修持方法及其神异效果(悉地),总括世、出世的一切佛事,是内在的毗卢遮那外在化,以及由此构成诸多仪轨和多神崇拜系统;其三是理论结论:般若性空与真言经验的结合,归结为“无相三昧”,即静住于“无相”的心态。

一、 悟入的对象“心”:密乘之心论

本经一开端,就有些与众不同,谓: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如来信解“游戏神变,生大楼阁宝王”……诸大妙宝王种种间饰菩萨之身,为师子座。首先,这集会的地点和佛座就很特殊:地点是“如来加持”的,而不是佛通常说教的印度某天某地;是“广大金刚法界宫”,而不是地上的精舍或神话中的天宫。由此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地理概念和建筑概念,所谓“加持住处”和“法界宫”。

我们看一行对“加持住处”的疏解:经云“薄伽梵住如来加持”者——“薄伽梵”即毗卢遮那本地“法身”;次云“如来”,是佛“加持身”;其所住处,名佛“受用身”——即以此身,为佛加持住处。如来心王,诸佛住而住其中。既从遍一切处加持力生,即与无相法身无二无别,而以自在神力令一切众生见身密之色,闻语密之声,悟意密之法,随其根性分种种不同:即此所住名加持处也。这是在用佛的“三身”说明薄伽梵的住处:其中“薄伽梵”,即是“法身”;此“法身”是“毗卢遮那本地”,同时亦是“如来心王”。依瑜伽行派的法相分析说,“心”分两大类:“心王”和“心所”——心王是主、是一,心数(心所)是多、是属;“如来心王”就是由此演化来的,据此可知“法身”的另一种性质,相当于“心王”。所谓“佛加持身”,则是“三身”说中的“应化身”,是“法身”为世俗众生之显现,亦即普通人群所建和所见之种种佛像,离开众生的世俗认识不复存在。所谓“受用身”是唯佛能够享有并认识的境界,与世俗大众没有关系,因而是不可思议的。这样,“如来加持住处”,即是大众可知之如来,住在果位上的“受用身”处。换一种说法,佛之“受用身”,即是佛之“加持住处”,也等于说,诸佛即住于“如来心王”之中。

这话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实际在说,薄伽梵并不在什么遥远的天国或佛土,而就住在众生“心”中;因为这心的本质,即是“毗卢遮那本地”,亦即所谓“法身”。当众生自觉到并通过修习而从无明烦恼中解脱,就能够回归自己的“本地”而成佛,由此达到的境界即是“受用身”。因此,所谓“如来加持”,等于处于“本地”的心给予世俗心的一种激励和推动。在这里,毗卢遮那、法身、加持身、受用身等等被描述得完全像是外在的东西,但实质上都在众生的内心里,可用“如来心王”统一起来,所以说,诸佛住于其中的“如来心王”,与无相法身无二无别。

这一思想,在《华严经》中已有模糊的表达:卢舍那佛光明普照,令一切万有悉具佛性光明,此卢舍那像是客体存在;就一切万有悉具佛性光明言,卢舍那亦在众生心中,此卢舍那即是主体。这是一种哲学二元论。《华严·性起品》着重讲的是心中蕴含的卢舍那,如何推动众生修习菩萨行,从世俗身转化为佛身。一行疏解“毗卢遮那”,大致是按这一思路说的: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种种善根……佛心之日,亦复如是,虽为无明烦恼戏论重云所覆障而无所减,究竟诸法实相三昧圆明无际而无所增。(《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一,下同)这“佛心之日”就是内在的毗卢遮那。

所谓“加持住处”,即是“广大金刚法界宫”。依一行释:“金刚”喻“实相智”,过一切语言心行道,适无所依,不示诸法,无初中后,不尽不坏,离诸过罪,不可变易,不可破毁……“法界”者,广大金刚智体也。此智体者,所谓如来实相智身。以加持故,即是真实功德所庄严处;妙住之境,心王所都,故曰“宫”也。此“宫”即是“实相智”,是菩萨修习所得的佛智,亦是菩萨成佛的一大标志,相当于后文的“一切智智”。“广大”和“金刚”是对此“智”性能的譬喻,所以又名“金刚智”。以“智”为宫,这“宫”当然也是内在于心的。

这样,薄伽梵集会说法的处所,就只是内心毗卢遮那的自我活动。参与集会的一切众生,也就成了这“心”的显现了。这“心”,也不是外在的另一种精神实体,而是一切“众生自心”。

薄伽梵所居的“大楼阁”及其所坐的“师子座”,略有不同:“上说‘金刚法界宫’即是如来身;此云‘大楼阁宝王’亦即是如来身;今云‘师子座’当知亦尔”。但为什么经文又说是“菩萨身”呢?“谓本行菩萨道时,次第修行地波罗蜜,乃至第十一地。当知后地,即以前地为基,故云如来以菩萨身为师子座。”意谓,薄伽梵之所居和所坐,是其修菩萨行时积累功德之果报;而其所住之地与宫,则是因修菩萨行获得“受用身”的果报。如此一来,薄伽梵似乎又不仅在众生自心中,而确有另一个佛世界的存在了。

这种是心非心,令人不得要领的言论,说白了很简单:同一如来心性,众生悉有,其蕴藏于内心深处,本质清净,永恒不动;只有觉知它的存在,并依据它的本性修习,行菩萨行,最终回归到这一清净不动的状态,此即谓之成佛。此时的身,或对世人示现,成应化身;或自我享受,成受用身。就此二身言,都是众生自心毗卢遮那给予加持的结果——同一心性,在作“因”的时候(因位),它是不动的毗卢遮那,是法身;在作“果”的时候(果位),此时的毗卢遮那,就体现在种种菩萨,以致应化身、受用身上。那么,“薄伽梵”又是什么?一行撇开一般用“六义”解释此词的惯例,特别引用“帝释声论”之说:女人为“薄伽”,是欲求因缘;能息烦恼义。又,是所从生义,金刚顶宗即翻此义,云女人者即是般若佛母,无碍知见人皆悉从是生,其有志求因缘得与相应,烦恼戏论皆悉永息,非如世间欲热,虽小止息,而实更增也。这是把女人当做止息欲热而且能生“无碍知见”等的工具,是密乘被垢病的一大话柄。一行以此义释佛之德称“薄伽梵”(按:梵有无欲之义),接着补充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隐语,学者当触类思之。”

如果连薄伽梵这类佛教共用的名词都属于“隐语”,密教经籍之不可从文字上解读,就可想而知了。密教之所以特别需要“阿阇梨”,既作秘典的解读者,又为密行的指导者,从而成为密乘的最高权威,完全取代了大乘“法师”的地位,也是因为它处处皆是“隐语”的关系。密乘之所以为密,用“隐语”宣教布道,是原因之一。一行是被尊为“大阿阇梨”的,所以我们对本经的理解,只能依从他的疏解,别无他法。

其次,与会的众生与一般佛经所述也大大不同,只有两类:一类是“一切持金刚者”,以“金刚手秘密主”为首;一类是“诸大菩萨”,以“普贤”为上首。他们都是佛智的表征,内在于众生之心,亦外化为种种形象,一行就是这样解释的。且以前六位的执金刚为例:

(1) “虚空无垢执金刚者,即是菩提心体……如此之心,即金刚智印;能持此印,名虚空无垢执金刚”。

(2) “虚空游步执金刚者……以净菩提心,于一切法无所住,而常进修万行,起大神通”。

(3) “虚空生执金刚者……菩提心……以无所得为方便,万行为缘,得真实生者,所谓大空生”。

(4) “被杂色衣执金刚者……菩提心树王,万德开敷……故云具种种色;复次,以种种法界色,染此无垢菩提心,成大悲曼荼罗,故名被杂色衣”。

(5) “善行步执金刚者……善行步者,即是诸佛威仪:谓善知时宜、可度不可度等种种通塞,以身口意方便,俯应群机,曲中规矩,皆成佛事”。

(6) “住一切法平等执金刚者,谓住一切佛平等性也——谓因果、自他、有为、无为等一切诸法,入此如实智中,究竟平等,同一实际。能持此智印,故以为名也”。

上列执金刚,是参与佛集会的众生,佛是主持,他们即是佛的“眷属”;就“心”而言,主持的佛是“如来心王”,即内心毗卢遮那;诸执金刚者则是隶属心王之“心所”,包括“菩提心”及菩提心发动的种种智慧。其中第一的“菩提心体”,是作为毗卢遮那动态的“心所”;第二个心所,是主持依菩提心而从事的修行;第三主菩提心之方便运用;第四主菩提心深入诸法界;第五主佛以身口意方便,应机作佛事;第六将这一切作为,悉归为平等如实智。再简单些说,这些执金刚者,均属如来心王毗卢遮那以及由菩提心运作的种种智慧;同样,这一切心智的外在化,作为众生的崇拜对象,即称“执金刚”。一行就此释曰:此毗卢遮那内证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身,形色形类各有表象;各随本缘性欲,引摄众生。若诸行人殷勤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内心毗卢遮那,以及由毗卢遮那加持成就的菩提心和无数心智,是众生自我修习之所获,也是佛心的内在结构;为了深入法界,普度众生,内心毗卢遮那及其心智即转化为外在的执金刚,依据众生的不同性欲和因缘,分别引摄,使修行者均能达到与之相应的本尊水平。

前文说过,“秘密主”的前身是“夜叉王”。在这里,一行特别解释了为什么以“夜叉王”为“秘密主”:是中深义:言夜叉者,即是如来身语意密。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乃至弥勒菩萨等犹于如是秘密神通,力所不及。秘中最秘,所谓心密之主,故曰秘密主;能持此印,故云执金刚也。正因为“秘密主”是“心密之主”,所以在本经中执金刚的地位绝对压倒大乘菩萨;在《密迹金刚力士经》中的“密迹”,上升为“秘密主”,变成了全部密教的主持者。在佛教全体中,执金刚则是毗卢遮那系佛教的核心。

至于菩萨,本经提到四个:普贤、慈氏弥勒、妙吉祥文殊师利、除一切盖障。其象征意义分别为:

普贤:“普是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

慈氏:“谓佛四无量心……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家”。

妙吉祥:“妙,谓佛无上慧……吉祥,即是具众德义……言以大慈悲力故,演妙法音,令一切闻”。

除一切盖障:“障,为众生种种心垢,能翳如来净眼,不能开明;若以无分别法灭诸戏论,如云雾消除,日轮显照,故曰除盖障”。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剑论天涯行

    剑论天涯行

    追随金庸、古龙的脚步,以纯粹的侠义情怀,书写江湖恩怨、人物传奇。让我们畅游书海、快意恩仇,向传统武侠致敬。(相信我,这是一部可以拍成电视、走上荧屏的鸿篇巨著。你,不容错过!)
  • 这里,异能者

    这里,异能者

    岛上有一座矗立云霄的高塔,白色的塔身直直地刺向天际,在阴暗的天空中非常显眼。这才是真正的高耸入云。岛上的居民们对它的称呼是,巴别塔。《圣经·旧约》中记载,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在两河流域繁衍起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或者他们想偶尔到上帝的居室来拜访一下,揩揩上帝夫人的油。但我们的耶和华先生可气坏了,心想你们怎么能上天呢?你们是不是还想跟太阳肩并肩呀?你们怎么这么吃得这么撑呀?我呸,滚滚滚!于是一巴掌拍碎了巴别塔,并打乱了世界人民的语言,使之不能交流,分散在世界各地,再也造不出这样可以登天的巨塔来。
  • 神将录传奇

    神将录传奇

    三千年前,天地间一场大战定立封神榜,三界由此受天庭管辖。然不臣服者众多。时至九星连珠异端天劫之际,一股神秘力量穿越时空重返殷商时代,企图阻止封神大典以摧毁现世伦常。至高天神遴选代行之人,赐其召唤神兵天将之力,施展玄妙法术之能,以拯救苍生,替天行道。
  • 都市超能至尊

    都市超能至尊

    在一次怒火之中,身为天龙组的万梓尘出手打残了高官杨天龙的孙子杨鹏,被遣返回了原藉,从此开始了另一种人生经历。当知道自己家族惊天的秘密和自己离奇的身世,万梓尘将如何面对?罗田村人会带你走进万梓尘不一样的风雨人生,感受他不一样的爱恨情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奸商王妃不好压

    奸商王妃不好压

    “堂堂郡主,居然趁本王酒醉爬上本王的床,还要不要脸!”一朝穿越,一场阴谋,现代叱咤商场的苏曼被绑上了一个阴狠狡诈的王爷。她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上官赫,上官氏皇族最有力的继承人,为了皇位他机关算尽,反把自己赔了进去。苏曼,只不过是他部署中的一颗棋子,却好运地成了他的王妃,他表示:别想在王府过得安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可曾知道我爱你

    TFBOYS可曾知道我爱你

    里面讲3小孩的。。。。。。。。。。。。。。
  • 抓狗大队

    抓狗大队

    今朝天下,山海百里,只一一句,何人陪我一起走……
  • 谁的眉目已成彼岸:佳期为约

    谁的眉目已成彼岸:佳期为约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正剧+非小白+女主腹黑+NP,不喜欢者请勿入坑。】七月十七日,一场莫名的大雪使柚子穿越到了一个名叫“苏雨笛”的小女孩身上。她聪慧灵敏,不过两月,便适应了新的环境、新的亲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一个七月十七日的到来,爹娘在火中奇怪地消失,她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刀光剑影的江湖……很久以后,当她已是江湖和朝廷第一人,负手而立,以傲然姿态,睥睨天下,却仍逃不脱那对眉目的梦魇……
  • 尸兄,别关灯

    尸兄,别关灯

    说是私人护理,这根本就是个圈套,婚房、快死的小伙子、女鬼上身,全都被我遇上,就连我那老妈也突然变得那么奇怪,她竟然和男鬼说话,还逼我让我嫁给他?我的身世,我的朋友,全都成为了一个秘密,那么秘密之后,究竟又是什么……
  • 原罪时空

    原罪时空

    每当深夜抬起头仰望星空的时候,是否想过每颗繁星都是辉煌的过去,宇宙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另一个平行时空的地球战火纷飞,人们期待的和平迟迟没有到来。三级战将张俊辉再被特种敌人重重包围的情况下,引爆了毁灭能量弹,毁灭的力量把这个战火中的年轻战将阴错阳差的带到了平行时空的地球。平行宇宙的世界正遭受异时空生物的践踏,人类在末世中挣扎求生。张俊辉凭借着超越现在武器的——战将系统和造神计划,引领着人们在末世的黑暗中一步步走进光明。毁灭、人性、爱情、友情穿插其中交相辉映,谱写了一部黑暗与光明交织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