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61

第61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四)(8)

此四种生死中都发生在意生身上:“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缘生死,譬须陀洹以上。”至于“有有者,未来生有,更有一生……如上流阿那含人于第二生中般涅槃者,余有一生故,故名有有。无有生死者,是三圣意生最后身为缘,是不可思惟退堕”,譬如生为缘。说起来这都是佛教中的神学问题,无需细究。此说的唯一目的,在于说明已经涅槃了的阿罗汉等并没有死,他们以意生身的身份,在三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里经历生死之苦,并给他们一个继续修习大乘,获得法身四德的机会——他们之还有生死,不能成就常乐我净之身的原因,说到底,是“无明住地”在作怪: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所依止处。而一切烦恼通名无明者,以无明为众惑根本。根本既未灭尽,犹为一切烦恼垢臭秽熏习故,阿罗汉、辟支佛及自在菩萨,不能至得无所染污大净波罗蜜。同样道理,此三种意生身不能得“无行无想大我波罗蜜”、“极离因果苦大乐波罗蜜”、“极无别异老死等大常波罗蜜”。相反的情况则是:以如来法身一切烦恼习气皆灭尽故,是名极净;一切我无我虚妄执灭息故,故名大我;意所生身因果究竟尽故,故名大乐;生死涅槃平等通达故,故名大常。据此,在“三界”之内,超越“五阴”之外,理应另有一个有情世界,而非我们世人所思议。但是,论文的笔锋一转,在谈及“法身四德”的认识时,又要求必须远离断、常二见。论文引《胜鬘经》说:若见诸行无常,是名断见,不名正见;若见涅槃常住,是名常见,非是正见。是故如来法身离于二见,名为大常波罗蜜。由此如实法界道理门故,即是涅槃,即是生死,不可分别,即是得入不二法门。亦不一不二,住无住处故——由灭诸惑,不住生死;由本愿故,不住涅槃。由般若故,诸惑得灭;由大悲故,本愿得成。故《不可思量经》偈中说:诸惑成觉分,生死成涅槃,修习大方便,诸佛叵思议。这段话在整部《佛性论》中十分突兀。主张离二边,走中道,是一般大乘的老生常谈,目的在于反对把生死与涅槃分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一点我们在《维摩诘经》中已经看得很清楚,“入不二法门”也是《维摩诘经》的提法。不过这一主张此处称为“如实法界道理法门”——从法界看,“即是涅槃,即是生死,不可分别”;而此“法界”即是“如来藏”,以如来藏亦称“无明壳藏”故——“如来”即藏在无明生死壳中。因此,论文又有了下边一番议论:此清净性事能有二:一于生死苦中能生厌离,二于涅槃欲求乐愿。若无清净之性,如是二事,则不得成。故经中说:世尊,若无如来藏,于生死苦无厌离意,亦无欲求乐愿之心。故不定聚众生起此二事为用:一于生死苦,观于过失,为依止处,生不定聚众生厌离心故;二于涅槃乐,观于功德,为依止处,生不定聚众生欲求乐愿。所谓“不定聚众生”,指五种姓中的“不定种姓”,其实也就是一般人,他们之所以厌生死、乐涅槃,即在于如来藏具有清净之本性。就是说,如来藏处于无明壳时,它是生死和涅槃不可分的,但它的“清净性”依旧发挥作用,具体就表现在厌生死、乐涅槃上,此即是众生能够起信大乘的内在依据。《大乘起信论》的说法与此大体相同。

五、 果位中的如来藏:“转依”与“如来法身”

《佛性论》是对“法身”论述最为具体的典籍,由此显示大乘全部修习的最终结局与众不同,用一个词可以概括之,即“如来法身”。此“法身”也与众不同,不是一个模糊的抽象,而是具有实在的内容,是可以清晰理解的概念。

首先,用譬喻说,如来法身如“日”,日有三相“一体,二光,三明”,此与佛身之“三身相似故”,就是说,“法身”相当于“日”之“体”;其所发之“光”、所照之“明”,相当于佛之“报身”和“应身”。与此相应,亦以日为喻,譬法身具备之“三法”,所谓“神通、流灭、显净”:一神通者,譬日有明,能除障自境界无明之暗以为事用故,与日明相似。二流灭者,谓尽无生智,能烧除业烦恼令无余以为事用故,与日光相似——所言灭者,即是真智,正能除惑故;与灭名尽者,即惑无时,名为解脱,故与尽称。三显净者,谓尽无生境名转依,极清净故,无垢故,澄静故,与日轮相似。清净者,解脱障灭故;无垢者,一切智障灭故;澄静者,客尘所不能染,以本性清净故;转依者,胜声闻独觉菩萨三人所依止法故。(《佛性论》卷三,下同)此处以日为喻,明显是受毗卢遮那佛信仰的影响,据此解释传统的“神通”,但重点不再是自在游戏,而是驱除无明之暗,故譬之为日所照明。所谓“流灭”,即灭除生死流转的能力,此指“尽无生智”,亦称“真智”,由于此智而能灭尽一切业与惑,令不再生死,此似日光,遍照一切角落而无遗留。但是注意,生死之流虽然断绝了,生命体不但没有消失,反而真正显示出来:光明所驱逐的是由生死障蔽的黑暗,黑暗既尽,放射光明的本体太阳就显露出来了,这就是“显净”,即纯净的如来法身,一种永恒的生命体。

在“流灭”中的“尽无生智”,是由生死流转转变为无生死流转的关键一环,瑜伽行派用了“转依”一词来表达。这个词的使用,使此派的终极目的与其他佛教派别的区别更清楚了。什么叫“转依”?上文只讲了一句话:“胜声闻、独觉、菩萨三人所依止法”——声闻等三人,依“意生身”存活,与佛果所得“如来法身”当然不同了,而“如来法身”说到底是依“二空”所成之“我”或“大我”。“转依”就是由“意生身”转为“我”或“大我”,这是其他佛教派别不能和不敢明言的。

论文以“四种相”阐释“转依”的具体内涵,即“生依、灭依、善熟思量果、法界清净相”。其中生灭二依,互相关联:一、 生依者,佛无分别道相续依止。若不缘此法,无分别道即不得生,以依缘此故,名此法为道生依。二、 灭依者,一切诸惑及习气究竟灭不生,无所依止故。若不依此转依法究竟灭惑者,则声闻独觉与佛灭惑不异;由不同故,故知此法为究竟灭惑依止。“生依”即“道生依”,此“道”指“无分别道”,包括“根本无分别”和“后得无分别”,这是把握真如和运用真如之道,只有从依止有分别之修道,转到依止无分别之修道,才是通达成佛之路。更清楚些说,就是从有分别智转依为无分别智。所谓“灭依”,指灭除烦恼及其习气得以产生的依止,转为令诸惑及其习气彻底不生的依止——这种能够灭除诸惑,又能使之不生的“依止”,并非二乘理解的仅仅是消极的“灭惑”,而是要转依到令诸惑不生的依止上来。我们知道,这一依止就是如来自性——真如。“转依”的另外两种相,是对上述“二依”的进一步阐发:三、 善熟思量果者,善正通达,长时恭敬,无间无余等修习所知真如,是转依果。若在道中,转依为因;若在道后即名为果。若转依非是善熟思量果者,则诸佛自性应更熟思量,更灭更净,而不然者,故知转依为善熟思量之果。四、 法界清净相者,一切妄想于中灭尽故。此法界过思量、过言说所显现故,故以法界清净为相。此即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诠,方是得无所得真如理故。此“善熟思量果”,所谓“转依果”,即是上述之“无分别道”或“无分别智”;其在趋向“真如”之道,名“转依因”,认知了“真如”,即是“转依果”;在“道”的过程即是智之“思量”过程,所以把握了真如,就叫“思量果”。此“思量果”,也就是“法界清净相”——“法界”可以泛指一切各具特性诸法产生之因,此处特指法界清净部分,即一切佛法——一切佛法就来自如来性、真如。由于此法界已经是思量果,故不可再思量;其作为“真如”,尽管超越言语思量,但不是不可以得的。它是法身所得,是不经语言思量所得,故称“得无所得真如理”。此“真如理”,得到瑜伽行派的普遍承认,一般叫做“离言自性”。承认“离言自性”或“真如理”,是瑜伽行学派与中观学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此“如来转依”摄持有八种法,所谓“不可思量、无二、无分别、清净、照了因、对治、离欲、离欲因”。

“此八法合有二意:一离欲,是灭谛;二离欲因,即是道谛。”

就是说,“转依”的内涵,即是四谛中出世间的灭谛和道谛,但论文对此二谛内涵的界定——“灭”,限于灭“欲”;“道”,限于“离欲因”。据此,如来转依所成如来法身,本质即是“离欲”,“离欲”即是“法身”。至于为什么把“离欲”看得如此重要,论文没有解释,单说:“如来法身,苦灭究竟,永无生起。云何如此?非为除灭一法故名为灭,以本来不生故名为灭。”据此,或许此“欲”是泛指一切欲求,而不是特指欲界之欲,故以“苦灭究竟”称谓“离欲”。论文说到这里,话头一转,又对“灭”作了这样的解说:“以本来不生故名为灭。”接着引《无上依经》中说:“阿难,于无生无灭法中,心意及识,决定不生故。”于是有了下面一段重要的诠释:心者即六识心,意者阿陀那识,识者阿梨耶识;于此三中不得生故。此中若无三识,则无分别;分别既无,亦无不正思唯等。既无三识,则不得起无明。是以如来法身离不正思惟故,则不起无明;若不起无明,十二有分不为生缘,故名不生。此中所谓“三识”,即是玄奘新译之“八识”体系,只是译名有所不同。在作为精神世界总称的“心意识”中,第八识“阿梨耶识”,被列入“识”类,新译“阿赖耶识”,则归于“心”类;第七识“阿陀那识”,新译为“末那识”,均意译为“意”,新译更以“阿陀那识”为第八识的异名;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此处统归于“心”,新译归之谓“识”。这些差别,与新旧两译的教义关系不大,唯此处将所有八识的特点统归之为“分别”,以“分别”界定三类识的共性,而从本论看,凡“分别”都不可能“得无所得真如理”,因而也不能完成“转依”,成如来法身。换言之,真谛所谓“转依”,说到底,是转此八识,归依于如来藏中的如来性,成就法身。

瑜伽行派在中国佛教中形成新旧两大译家,他们的差异在这里也可见一斑。

此外,关于“转依法身”的特性,论文用“七种名”作了更细致的规定。此七名是:一沉没,沉没取阴故;二寂静,诸行无生故;三弃舍,弃舍诸余伴故;四过度,出二苦故;五拔除,拔除本识故;六济度,济度五怖畏故;七断,断于六道果报故。其中略有新意的主要是第三与第五:三、 弃舍诸余。诸余者,二乘人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业余,即无漏业;三果报余,谓意生身。一烦恼余应灭;二道余应修;三虚妄余应除。如来已离虚妄,说名无余;二乘未离故名为余。如来转依法身,已度四种生死故,一切烦恼虚妄已灭尽故,一切道已修故,弃生死舍道谛故。此二无四德故,唯法身独住;四德圆满故,是名弃舍诸余。“独住”而“四德圆满”,此即是“法身”特色——一个人格化了的佛身,跃然而出。所谓“意生身”已经令人难以想象了,到了这样的佛身,他“独住”于何处,又是如何“常乐我净”的,连想象的余地都没有了。五、 拔除阿梨耶。阿梨耶者,依隐为义,是生死本,能生四种末故。四末者,烦恼有二,业一,果报一。

初烦恼本二者:一者,一切诸见,以无明为本,无相解脱门为治道。二者,离诸见外一切烦恼,以贪爱为本,无愿解脱为对治道。次业本一者,以凡夫性为本;凡夫性者,即是身见故。次果报本一者,一切生死果报,依阿梨耶识为本故,以未离此识,果报不断。

于法身中由两道故,二世灭尽,故说拔除。言两道者,一无分别智,能除拔现在虚妄,能清净法身,即名尽智;二无分别后智,能令未来虚妄永不得起,圆满法身,即无生智。拔者清净,灭现在惑;除者圆满,断未来惑,故名拔除。此文是旧译对阿梨耶识最简明的界说。所谓“依隐为义”,是解释“阿梨耶”词义的,“依隐”即是“藏”。说它“是生死本”,是对其内涵的诠释;有情之所以会有生死,全在于有阿梨耶识。此识所生的“四末”,一是“诸见”,即“以无明为本”的观念系统;二是“烦恼”,即是“以贪爱为本”的欲望情感系统——把佛教通说的“烦恼”,重新划分为这么两种,是大乘的创造,意在强调智慧,认识“真实”,掌握“如”“理”;同时作为一种尺度,贬损小乘佛教之出离,仅限于欲望情感系统的解脱,没有观念系统上的转变,因而是不彻底的。

至于把阿梨耶规定为“业本”,或谓“以凡夫性为本”,这是把凡夫之所以成为凡夫归结为阿梨耶;阿梨耶是凡夫之因,理由是它是“身见”的根源。阿梨耶又是“果本”,因为只要此识存在,生死轮回就不可避免。换句话说,阿梨耶识是“因果”的统一,是生死流转的主体。所谓解脱,说到底是从阿梨耶识中解脱。

因此,解脱就是“拔除阿梨耶”。拔除的方法是对治“四末”:以“三解脱门”中的“无相”与“无愿”,对治“诸见”与“烦恼”;以“无分别智”和“无分别后智”,拔除作为“业本”和“果报本”的阿梨耶,由此“清净法身”,“圆满法身”,得如来法身。

同类推荐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热门推荐
  • rebirth特拉维卡战记

    rebirth特拉维卡战记

    在某科学理论上来说,我们的世界是建立在一个空间次元上。那么,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猜想——我们所存在的。所认识的世界不会是唯一的世界。
  • 黑天魔狱

    黑天魔狱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
  • 玩够了没有

    玩够了没有

    作为一名标准80大后(生于80年代初期),现在的时代可能会让我们或多或少感到困惑与不解,故事围绕四个“发小”展开,从不同的人物形象,各自经历,展现出世间百态,也算是作者自我对社会与己身的认识,其间可能穿插一些现实中不太可能遇到的事情,看官们全当是一本虚似与现实交汇的书籍吧。
  • 邪魔录

    邪魔录

    “你是万中无一的天才……”“可你却是这天地间的祸端……”“三千万年前你是万仙之主,天帝见了也要礼让三分……”“可你已成魔……”(作者仅一高中生,平日抽不开时间,每周只能一更。)
  • 凉薄非夜

    凉薄非夜

    我曾经委曲求全,只求身边的人都真心以待,可是到头来,我依旧孑然一身,带着满身的伤痕在这个庞大的星球走走停停。这个世界,人情凉薄,我才意识到……
  • 暖暖日光

    暖暖日光

    郜晨觉得,霍邵谦一定就是上帝补偿她的礼物!
  • 请叫我张逸

    请叫我张逸

    活了死,死了再活,张逸真的腻歪了,做过皇帝,成了掌门,当过霸主,也演绎了神话传说,几乎该体验的都体验了,但冥冥之中的命运还是不打算放过他,今夜再次让他复活归来!生活就像弓虽女干,既然不能反抗,那就试着去享受……“老子服了还不行吗,你还他妈变着花样耍我!”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搭配之旅:冰山校草求爱记

    搭配之旅:冰山校草求爱记

    搭配赛上,她的巧舌如簧成功的吸引了他对她无尽的想法,对,就是---鄙视。这一面后,即使彼此碰见,她对他打招呼,他不理,她也不在意。时间流逝,她在那件事过后没有再打扰过他,他似乎也是忘记了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填满她空白的他深深地伤害了她,她的恐惧,她的空虚,她的孤单,她那颗再一次空白的心,又该由谁来填满?
  • 我的美丽前女友

    我的美丽前女友

    纸醉金迷之中,升华灵魂的是花火。是风场做戏,还是深陷其中?性与爱,爱与性,是永恒的话题,游弋花丛,不一定要很强,只要懂得你身边的女人,了解你身边的女人,一样可以恣意的在花丛中游弋。这是一本很纯很暧昧的书。读之前,请自备好擦眼泪的纸巾——
  • 寅神

    寅神

    龙体觉醒,坤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成就了他的神位?坚强,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