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45

第45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三)(3)

以下还列举了近似佛教传统观点作了论证,谓“我“是存在的:和合,利益他众生故。譬如瓶衣、车乘、田宅、山林、树木、象马、牛羊,如是等物,若和合者则有利益,此内五阴亦复如是,眼等诸根有和合故则利益我,是故当知必定有我。

复次……有遮法故。如有物故则有遮碍,若无者则无有遮;若有遮者则知有我。是故当知必定有我。

复次……伴非伴故。亲与非亲非是伴侣,正法邪法亦非伴侣,智与非智亦非伴侣;沙门非沙门,婆罗门非婆罗门,子非子,昼非昼,夜非夜,我非我,如是等法为伴非伴,是故当知必定有我。对外道的此类说法,佛陀并未全部否定,而是作了这样的分析:“若有沙门、婆罗门有常有乐有净有我者,是非沙门、婆罗门。”就是说,这些外道若真的体认了“常、乐、我、净”,就不成其外道了。问题是,是诸外道,终究“迷于生死”,虽口说“常、乐、我、净”,仍非“正法”。于是佛说了以下一段话,表示佛教与外道的区别:沙门婆罗门等沉没诸欲,善法羸损故;是诸外道系在贪欲瞋恚痴狱,堪忍爱乐故;是诸外道虽知业果自作自受,而犹不能远离恶法;是诸外道非是正法、正命自活。何以故?无智慧火,不能消故;是诸外道虽欲贪著上妙五欲,贫于善法不勤修故;是诸外道虽欲往至正解脱中,而持戒足不成就故;是诸外道虽欲求乐,而不能求乐因缘故;是诸外道虽复憎恶一切诸苦,然其所行未能远离诸苦因缘。是诸外道虽为四大毒蛇所缠,犹行放逸,不能谨慎;是诸外道无明所覆,远离善友;乐在三界无常炽然大火之中,而不能出。是诸外道遇诸烦恼难愈之病,而复不求大智良医;诸外道方于未来当涉无边险远之路,而不知习善法资粮而自庄严;是诸外道常为淫欲灾毒所害,而反抱持五欲霜毒;是诸外道瞋恚炽盛,而复反更亲近恶友;是诸外道常为无明之所覆蔽,而反推求邪恶之法;是诸外道常为邪见之所诳惑,而反于中生亲善想;是诸外道怖食甘果而种苦子;是诸外道已处烦恼暗室之中,而反远离大智炬明;是诸外道患烦恼渴,而复反饮诸欲咸水;是诸外道漂没生死无边大河,而复远离无上船师;是诸外道迷惑颠倒言诸行常,诸行若常无有是处。要而言之,早期佛教只见到了人生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一面,把这一面夸张为人生的全部,规定为世间的本质,所以既是实亦非是实;外道看到了人生具有常乐我净的一面,但他们或者言行不一,所行与常乐我净之道相反,或者认识颠倒,把非常乐我净误为常乐我净,故亦实亦非实。佛在此处倡导的常乐我净,避免了二乘和外道的这两个片面,而将它们纳入了“佛性”这一全新的观念中。

为了与外道划清界限,经文依然采用了传统的“三法印”标准,以示区别。

佛说:“我观诸行,悉是无常。”(卷一四,下同)为什么?“若有诸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所以只能属于有为范围。驳斥“外道”的这一理由很充分,而且还从有为法的构成即“色”、“心”两个方面考察:心法无常,色法无常。但是,为什么“佛、法、僧”就不是因缘法,一定是“常”、是“无为法”呢?回答是:“是诸外道不见佛性、如来及法,是故外道所可言说,悉是妄语,无有真谛”,而“佛性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无为”。据此,外道的错误根本不在那些具体的例证上,根源是没有见到佛性;一旦见到佛性,外道亦不再是外道。

但问题接着来了:“见佛性”是不是也需要因缘?如果需要,是否也是有为法?如果不需要,一切修习不都成了多余了吗?《寿命品》之三,佛告迦叶:“当为汝说如来所得长寿之业:菩萨以是业因缘故得寿命长。”这里且不管他所谓的“业因缘”指的是什么,但成就如来寿命需要条件是无疑的,为什么出自佛陀之口,即使因缘法,也变成了无为法?又,佛、法、僧为什么一定是“常”?把“僧”从有为法中排除出去,似乎是当然的事,但即使在佛教内部也不会得到共识。像这样一类重要判断,整部经文没有任何论证。所谓“法”,即使特指佛所说法,也包括“有为”和“无为”两大类,并非都是无为,这是佛教沿袭下来的常识;阴、界、入都是佛说,而且说得最多,也不全属无为法。

这类混乱,依照有部之说可以得到解释。按有部的分类,阴、界、入虽然不属无为法,但其法体恒有,同样是“常”,就是说,种类、概念、一般,以及单一性,其性皆常。从这种哲学分析,佛、法、僧都可以谓之“常”。然而若将这一哲学原理贯彻到底,不但阴、界、入是“常”,因和缘也是“常”,大大有违于此处视它们为“无常”的主张。在佛教史上,早就有将五阴、十二因缘等定为无常、空的学派,《成实论》是,般若经类更是。而持之为“常”的观念,则有说一切有部。因此可以说,《涅槃经》所谓的“常”及“我”,理论来源即是说一切有部;而用以驳斥“外道”的,多半采用空宗思想,不惜维护佛教的某些原始观念。作为佛教的一种,大约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所以对于自己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为了维护自己的基本观念,可以随意采取任何佛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关于“常”的主张如此,关于“我”的主张也是如此。

对于外道所说的“我”,《圣行品》之四也确立了一个相反的命题:“诸行无我”。注意,“三法印”的第二句谓“诸法无我”,一切法皆无我;这里称“诸行无我”,无我只限于“行”,仍属“有为法”的范围。“行”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是有意说成一件事了。不过具体仍分一切法为两大类,所谓“总一切法谓色、非色(即心)”(卷一四,下同)。其中,“色非我也。何以故?可破、可坏、可裂、可打、生增长故。我者不可破坏、裂打、生长”。同样,“非色之法,亦复非我。何以故?因缘生故”。据此也一一驳斥了外道关于“我”的论证,但唯独对“我知故我在”和由“执作业”有“我”,没有作出回应。重点驳斥的是由“有相貌”得知有我的说法:“若诸外道以相貌故知有我者”,则“人睡时不能进止、伏仰、视眴,不觉苦乐,不应有我;若以进止、伏仰、视眴知有我者,机关木人亦应有我”。这一批驳显然无力,不过由此强调,如来“不进、不止、不伏、不仰、不视、不眴,不觉苦乐,不贪、不恚、不痴、不行,如来如是真实有我”。这样一来,则“真我”无所表现,不可认识,当然也就成了无法论证的了。

《金刚身品》将“常、乐、我、净”归为“法身”的属性,即以“常住”称之。此常住之身,除佛以外,任何人也不得而知,所谓“不可思议”。其中有言:“如来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灭,不习不修,无量无边,无有足迹。”这表明佛的法身依旧是不可知领域。

区分世间说“我”和此处所说“我”有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世间所说全是颠倒,佛陀所说都是真实,而不必过多地考虑事情本身。《如来性品》之四说:世间之人亦说有我,佛法之中亦说有我。世间之人虽说有我,无有佛性,是则名为于无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颠倒;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世间之人说佛法无我,是名我中生无我想;若言佛法必定无我,是故如来敕诸弟子修习无我,名为颠倒。这里毕竟提出了一个衡量“我”之真伪的标准,那就是看是否承认佛性的存在:主张无“佛性”的“我”,是颠倒的;肯定有“佛性”的“我”,则是真实的。而“佛性”即是“佛法有我”。显然,这是逻辑上的同义反复。一方面说其是不可知的,另一方面却用这样一部大经加以表述,这又是一种矛盾。

§§§第四节论“佛性”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佛性”的提出,在整个佛教史上有创新意义,在全部哲学史上也很别致。佛教和一般哲学都讨论过“心性”和“人性”问题,但多限于道德范畴,如性善性恶之类;早期佛教有所超越,涉及性净、性染之类,但都没有离开“人”的属性。基督教提出“圣灵充满”的说法,暗示人也可能具有神性的一面;近代西方思潮中主张“天赋人权”,人性中含有“天”的成分——不论是“圣灵”还是“天”,都有外在的给予,非人自身固有的意味。《大般涅槃经》既不简单地将佛性归结为人性或心性,也不承认是外在的给予,只是用“常、乐、我、净”去丰富人的内涵,表明人本性中蕴含有这些美好的东西。

就此而言,“佛性”观念的提出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判断,是对一切人性论的提升,也是对人的无上尊重——特别是相对于那种把人视为罪恶堕落的产物,或视人为卑污低下之物的观念来说,当然,这也是对佛教传统心性论的改造。

“常、乐、我、净”是“佛性”的根本属性。此外,《涅槃经》还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都不出这四德的范围,而是在强化这四德。《寿命品》之三记,佛说:“涅槃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也”,“夫法性者,无有灭也”。又说,如来“其性常住,是不变易”。据此,涅槃是诸佛之法性,佛性则是佛之法性的略语,亦称“如来性”。《如来性品》之四说:佛性雄猛,难可沮坏,是故无有能杀害者;若有杀者则断佛性。如是佛性,终不可断。性若可断,无有是处。如我性者,即是如来秘密之藏。所以佛性也是“我性”,也是“如来藏”:“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以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

据此,佛性与如来性、法性,以及法身、如来藏、我、常住等,属于同类概念,表达的都是“大涅槃”的内在规定性。但在经文的具体阐释中,它们各有各的运用范围,尤其是佛性与涅槃,绝对不许混为一谈。因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指的是佛性的共性,从共性上也可以说,一切众生悉有涅槃性。但佛性在不同众生中的表现不同,呈现的特性有别,所以处在众生中的佛性,系共性和特性的统一,被称为“众生佛性”。不过经文的具体论述,并没有明确区分佛性与众生佛性的差别,所以在界定佛性概念时也经常出现混乱。

《师子吼菩萨品》之一记佛说:“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来自般若经典,这里用来既有与般若调和,又有改造般若的意思。所以定义谓:“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为大涅槃。在这里,“第一义空”通过佛性论的诠释,就完全变味了,变成了既承认生死是无常、苦、无我、空,又承认大涅槃是常、乐、我、不空;其中“言空者”,否认有空与不空的区别,即否认大涅槃的存在;而“智者”,则既见到空,又见到“不空”,即肯定大涅槃的存在。此等将“生死是空”同“涅槃不空”结合起来的观察和践行,叫做“中道”。故曰: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这段话也可以从认识论理解:从第一义空到最后涅槃,是一个系列认识过程,其中每个环节,都是佛性的体现,所以不但说“佛性者即第一义空”,也说“中道者名为佛性”。

此外,还有一个提法:“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卷二七,下同)把获得无上菩提作为成佛的主要标志,是一切大乘经的共同主张,但这无上菩提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质,各家或者避而不说,或者说而各异,这里则把无上菩提纳入佛性范畴,但又使之不同于佛性概念,因而在用肯定的语气将佛性与无上菩提等同起来的同时,又说:“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未来之世,当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

不论是未来“定得”还是未来“当有”,从文字表达上看,无上菩提都不应该属于众生皆有的范围,也不应该像佛性那样,是超越三世的常法,而应该在“今无当有”的有为法之列。遗憾的是,经文经常有这样矛盾的表达。不过由此可知,“佛性”还有未来定能获得无上菩提这样一层意思,从而使佛性又具有了一切众生有成佛可能性的意思。这样,为了获取觉悟、通向成佛道路的一切修习,也都该归于佛性,因为只有通过修习,才有可能实现理想的目标。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大般涅槃经》吸取和改造了传统佛教的许多理念和方法,将它们融解到佛性的概念中。以下只举它对“四谛”说的改造和融会,以见一斑。

同类推荐
  • 《旧约》中的民俗

    《旧约》中的民俗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旧约〉中的民俗》是弗雷泽的另一部名著,是他在写作《金枝》过程中将有关《圣经》旧约故事的民俗材料汇集起来,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有关事例作比较,专门创作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已成为人类学和《圣经》研究者的必备读物,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称它是“一部人类学传奇”。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盘古传承者

    盘古传承者

    高中生田宇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到天地间盘古意志的认可,化身人间真神,扬天地之威,护世间万物!
  • 冥婚撩人

    冥婚撩人

    被好友拉着去山林探险,没想到摔了个跟头竟然解封了一只鬼。这只鬼不仅对我纠缠不休,还要在七月十五中元节那天娶我为妻。从此以后,曾经我一直觉得鬼谈的东西真实在我身边发生,如果不是他在,我早已经和他变成同类。渐渐地,我对他敞开心扉,即使他是鬼,我也想给他生孩子。直到后来……
  • 朱元璋:威猛浑厚

    朱元璋:威猛浑厚

    中国历朝历代的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是一部非凡的传奇,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非凡中的非凡,传奇中的传奇。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威猛浑厚:朱元璋》主要讲述朱元璋如何统一全国,结束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如何在立国之后,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如何解放奴隶,改变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阅读《威猛浑厚:朱元璋》,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文字背后这些鲜活的帝王,感悟一个古老帝国的辉煌与沧桑。
  • 王爷,别碰我:王妃有毒

    王爷,别碰我:王妃有毒

    她穿越而来,身中奇毒,是名副其实的毒女子!她嬉笑示人,胸藏万象,为这异时空的一朵奇葩!爱我?不怕毒,只管来!
  • 天上掉下个林木木

    天上掉下个林木木

    现代的高中生林木木,利用暑假在一家报社打工,在报道一座不知名的古墓时,一脚踏空,掉到了另一个时空,睁开眼竟然是一皇家养猪圈,林木木坚信老师曾说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看小小高中生在古代活得风生水起。可是做人要低调,一不小心露了底,引来无数妖孽的觊觎,美女的嫉妒,统统滚开,不要迷恋姐,姐只是个传说啊,林木木惨兮兮的解释,但是那个带着面具的男人,为什么说她是他的命中注定呢?好吧,林木木承认,“我的穿越不是意外,命中注定我爱你!”
  • 圣人纪

    圣人纪

    古之圣者立天地之道,今之圣者守人类和平。少年丘山带着一个强烈的信念走进了道园。
  • 万战帝尊

    万战帝尊

    寒羽莫名身穿异界,从此,异界多了个扮猪吃虎的主。论智慧,我可是学霸级的,看我不坑死你丫的。要和我决斗,不好意思,身为没有丝毫神魂修为的我拒绝。但在敌人眼中,这个没有丝毫神魂修为的他却如同死神。
  • 回忆那美好的时光

    回忆那美好的时光

    消失的美好,只是住在了那心底,不是忘记,只是不愿记起
  • 爱过的那个少年

    爱过的那个少年

    那样一个暑假,她碰上了他,一起学围棋,两人同样的倾城无双。她恍然的发现,她真的爱上了他。高中,他们是邻班,恍恍惚惚的一同上下学,似交往又非交往半年后,他对她忽然冷淡,使她发誓再不爱他,却又无法忘记他。五年过后,优雅淡然的她因他的拒绝变得冷漠,两人关系却已不似从前。他那样倾城,她那样无双,在眼神相遇,双唇相接之时,他们才真正明白了自己的心。
  • 最后一次回忆你

    最后一次回忆你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暗恋女孩的相遇,一起回忆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时间。虽然已是过去式了,但那份执着的情感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忆了,我喜欢怀旧也执着回忆,因为回忆总是美好的,哪怕没有结果,回忆过去,珍惜现在,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