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29

第29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二)(4)

华藏世界的规模和景象被全面显示出来,是在摩竭提国的一次集会上。尔时世尊发大光明,令诸大菩萨得以亲见目睹;未曾与会,未被佛光照耀,非大菩萨者,当然就看不到那些既宏伟又神异的奇观了。在诸大菩萨的视野里,此“世界海”由上下四方八面共十世界海构成,而十世界海外又各有十世界海围绕;这些世界海中的每一世界均为佛刹,各有佛居,佛各有名,各坐师子座,各领有菩萨众,数总有“十亿佛刹尘数世界海”。这些数不尽的大菩萨,“各兴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妙庄严云”,从十方佛土来至佛所,次第而坐。彼诸菩萨坐已,“一切毛孔各出十佛世界微尘数等一切妙宝净光明云;一一光中,各出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一一尘中有十佛世界尘数佛刹,一一佛刹中三世诸佛皆悉显现”,由此交织成一张令人眼花缭乱、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光明之网,以及簇拥于这网中的憧憧菩萨。

集会于这里的诸菩萨,仍在念念中,“于一一世界各化一佛刹尘数众生,以‘梦自在示现’法门教化、一切‘诸天化生’法门教化、一切‘菩萨行处音声’法门教化、‘震动一切佛刹建立’诸佛法门教化、‘一切愿海’法门教化、‘一切众生言辞入佛音声’法门教化、‘一切佛法云雨’法门教化、‘法界自在光明’法门教化、‘建立一切大众海于普贤菩萨’法门教化。以如是等一切法门,随其所乐而教化之”。即于一念顷,能灭一切世界尘数众生诸恶道苦,统归于佛道和功德智慧地。

由此形成了一条光明普照的通道:佛身发光;身被佛光的诸大菩萨向尘数众生进行教化;教化的法门很多,最后目的,是使“各如须弥山尘数众生,令立卢舍那佛愿性海中”——令一切众生都安身立命于卢舍那佛的愿望和法性中。于是绕了一个圆圈:从卢舍那光明始,经菩萨行,令一切众生再回到卢舍那的光明之中。

《华严经》将光明崇拜哲理化、神秘化,由此敷演的教理,构成本经的总纲,在佛教史上独树一帜,开创了佛教思想发展的又一条道路。它在域外的命运似乎不佳,除了《十地品》之外,很难见到它的哲学影响,而此品恰巧与光明缺乏有机的联系;只有在古代中国,才使它发扬光大起来。华严宗的始祖们,将光明普照与其照耀下的事物,抽象为一对“理”、“事”范畴,以“十玄缘起”、“六相圆融”为目,打造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承认个性,又互相依存,专论普遍联系的和谐哲学体系来。这在全部佛教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推求宗教史上向往光明、歌颂光明以至于崇拜光明的,可以上溯至公元前7—前6世纪的琐罗亚斯德教(祆教),下至3世纪的摩尼教(明教)。两者都被认为是善恶二元论者,善恶虽有斗争,而善为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主流。前者认为善是光明与生命之本,恶是黑暗和死亡之源;后者则称善神为光明之神,恶神是黑暗之神。这两种宗教都产生于古代波斯,尽管受到种种压迫,但影响范围很大,时间很久,尤其是在地中海以东到我国新疆这一广袤地区,都曾经流行过。到了唐代,摩尼教还在内地建立寺院,后来转向民间,并产生过多样变种,也制造过许多事变,遂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瞩目的现象。前已说过,汉译佛经中最早用光明象征佛的是《兜沙经》,译者为月支人;从《法华经》开始,光明出现的频率增多,而此经的原本“蕴结大夏”(按唐道宣《妙法华弘传序》所说)。大夏、月支都是祆教和明教很发达的地区。传说汉明帝夜梦神人,“身有日光”,乃遣人至大月支国写取《四十二章经》(见《牟子理惑论》),这也说明,祆教对于中国内地佛教的影响也是极早的。

在中国民间,祆教、摩尼教和佛教,往往被混同为一而流行。宋志磐撰《佛祖统记》卷五四记:摩尼火祆者:初波斯国有苏鲁支,行火祆教,弟子来化中国。唐贞观五年(631),其徒穆护何禄诣阙进祆教,敇京师建大秦寺。武后延载元年(694),波斯国拂多诞持《二宗论》伪教来朝。玄宗开元二十年(732)敇:末尼本是邪见,妄称佛教,既为西胡师法,其徒自行,不须科罚。天宝四年(745),敕两京诸郡有波斯寺者,并改名大秦。大历三年(768),敕回纥及荆扬等州,奉摩尼各建大云光明寺。贞元六年(790),回纥请荆扬洪越等州,置摩邪寺。其徒白衣白冠。会昌三年(843),敕天下末尼寺并废,京城女末尼七十二人皆死,在回纥者流之诸道;五年(845)敕,大秦穆护火祆等二千人,并勒还俗。梁贞明六年(920),陈州末尼反,立母乙为天子,朝廷发兵禽斩之。实际上摩尼教并没有因此消亡,倒因此而成为元明期间农民造反的主要组织形式。

祆教对西方基督教也有过不小的影响。尼采的名著、郭沫若译作《察拉斯屈拉图如是说》中的察氏,就是祆教的创始人琐罗亚斯德,亦即中国古称的苏鲁支,徐梵澄的全译本,依鲁迅意见,乃名《苏鲁支语录》。

但是,在《华严经》中,思想与祆教有很大的区别。经文开篇就大力描绘的“华藏世界”里,唯有光明,没有黑暗,只有佛及其信徒,没有魔鬼,或魔鬼也是改恶从善了的,是纯净无染、至善而富足的理想国度。这样的理想,在祆教和摩尼教的明暗斗争中没有得到实现,但在卢舍那的佛光普照下,通过大乘菩萨行实现了,而且让那些达到这样水平的人亲身目睹,以证实它的存在,并讲说给世人听闻。于是,此后佛教的全部任务,就是教化人们弃恶从善,把恶神腐蚀了的世界重新变得一片光明,令人们都变得互相饶益、互相为善起来。

复次,卢舍那佛只是教理的形象化,他是永恒的存在,但不是创世主;他所处的“一切世界海”,也不是他单一的成果。《卢舍那佛品》之二这样说:有世界海尘数因缘具故成,已成,今成,当成:所谓如来神力故,法应如是故,众生业故行;一切菩萨应得无上道故,普贤菩萨善根故,菩萨严净佛土愿行解脱自在故,如来无上善根依果故,普贤菩萨自在愿力故。如是等世界海尘数因缘具故,一切世界海成。归纳起来,成就这样的世界,至少有三个主因:一是佛的神力(此处的“神”,不是实体,而是指变化莫测)和菩萨的愿力;二是众生的业力和菩萨的善根;三是“法应如是”。前二因,不算新鲜,“法应如是”,即是自然应该如此。在一般佛教里,此说称为“无因论”:世界本然如此,没有创造它的第一因,当然也不会有第一力。《华严》是用多因多力的范畴,阐释世界事物之间的无限联系的。

《华严经》的光明普照说,富含哲学意蕴,中国华严宗就有许多精彩的总结。在西方,从太阳与万物的关系上,也有充满哲理的论述。尼采在《苏鲁支语录》中宣布“上帝已死”,就是震动西方文坛、解放思想的名句。《苏鲁支语录》的《前言》第一节记,苏鲁支隐入山林十年,但一个早晨突然变了,他在日光前,向日球作如是说:

“伟大的星球,倘若不有为你所照耀之物你的幸福何有……但每日早晨我们等候你,挹取你的丰余而向你祝福。看啊,我厌足了智慧,如采取了过多蜜的蜜蜂,我需要向我求索之手。”

假若用《华严》的观点诠释这段话,那么,隐入山林的苏鲁支就是那主张弃家出世的释迦佛;出山而“堕落”到众生之中的苏鲁支,则是那普照大地,需要众生去信仰他、证实他的卢舍那佛。太阳必须有其照耀之物,才能够现其光明的意义;而众生由于得到太阳的照耀,才能够获得生命和幸福,所以必然要向太阳礼赞。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太阳是植物的对象,是植物不可缺少的、确证它的生命的对象,正象植物是太阳的对象,是太阳的唤醒生命的力量的表现,是太阳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一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8页。

在这些论述中,太阳是不可以也不能够将自己从世界万有中孤立出来而独尊的;太阳的伟大和性能,只有在它于万有的联系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在它于世有益有用中成为一切生命不可或缺的对象,从而受到人们的膜拜。《华严》中的大日佛就与此类似。他是一个伟大的、仁慈的、具有无限神力的存在,但必须在众生的和谐相善中体现出来,所以一刻也不能脱离世界众生。如果卢舍那只是一味地孤独寂寞,他就无以表现他的清净和导人向善的智慧和能力,众生也无法获得他的慈悲。换言之,如果他拒绝众生,排斥万有,那不仅无以现示他的存在的无上价值,甚至连他自身是否存在也成了问题。太阳之于万物,佛教之于众生,互为主客关系,是绝对不同又必然紧密联结的两端。

就卢舍那佛言,他的存在及其清净善性,对于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普门”的、无分别的;就一切众生言,则各有个性,互有差别,不可能是“普门”的。然而,正是众生的个性差别,决定着吸取大日佛遍照的多样性渠道,分别发挥着佛给予的生命之光;同时也在众生之间形成另一种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为助力的关系。于是,佛与众生的关系,就可以抽象为“一与一切”或“一与多”的关系,众生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用这样的抽象加以解释;不过前一组关系中的“一”,是卢舍那,后一组关系中的“一”则指个体。为了避免用词上可能发生的混乱,卢舍那多以“十”来表示,是完满、整体性的象征,“十与一”的关系,就成了大日佛与每一个体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华严经》的核心教义,是密切佛教与众生的联系;它的最有特色的理论形式,是处理“一与一切”的关系。

附记

威尔·杜兰著《世界文明史》之《东方的遗产》卷上记述了祆教及其创始,大略谓:

据波斯传说,在基督降生前数世纪,在雅利安人的故乡出现了一位先知,即Zarathustra(查拉图斯特拉),希腊人称做Zoroastres(琐罗亚斯德)。他的父亲原是一位祭师,与一位贵族少女结婚而生下这位先知。那时,先知的守护神与酒同时进入祭师的身体,而天空的一丝亮光则忽然降临这少女之腹。于是“守护神与天上的光一混合”,查拉图斯特拉便诞生了。他降生之后即大笑,这笑声使他周围的魔鬼纷纷抱头鼠窜。

(按:可以认为,这光与笑,就成了查氏的特征。大乘佛教的佛陀形象,除了《华严经》的光,剩下的多半是佛陀的笑。大乘佛教之主张光明和快乐,这应该是来源之一。)

他聪明,爱好自由与正义,离人独居于远处的山上。他虔信有位“光明之主”,名Ahura?e011Mazda,是“唯一的真神”。他认为“世间值得崇拜的只有光明之神,其他神充其量不过系此神之一体或象征”。后来这真神授他一部经,名《知识及智慧之书》(Avesta),命他下山开导世人。由于得到埃及一位王子的支持,祆教就产生了,他本人成了祆教的始祖。这都属于神话,但都不肯定确有其人的存在。希腊人断定他活在公元前5500年左右,巴比伦学者认为他生活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现代史学断定他是公元前10—前6世纪之间人。当时的波斯信仰多神,包括太阳神。

那部被称做《知识及智慧之书》的经典,实为其徒汇集他的教训和祷语而成,现名Zend-Avesta,它比《圣经》薄得多,已经残缺,包括祷语、圣诗、神话、药方、仪式、教训等。内容有许多与《吠陀经》相似,印度学者认为,此经就是来自《吠陀经》(关于此经的情况,杜兰有详细的注释,7世纪伊斯兰教徒占领波斯后,作了最后改编,见《东方的遗产》卷上第436页注;其经的第二十二章是教义与道德条文,为目前印度拜火教之经典)。

但杜兰认为,“经上的故事,有许多显然是来自巴比伦。例如,神造万物计分六期(一天、二水、三地、四植物、五动物、六人)。人类的祖先,为一男一女。他们最初所住之地,乃人间乐园。人类堕落使造物者震怒,乃至以洪水毁灭人类。洪水之后,人类孑遗仅余一人等”。赞美诗部分,记有世界末日的预言。此经的特色是:“世间乃两种力量彼此抗争之舞台:Ahura-Mazta与Ahriman,一神一魔鬼,彼此抗争……圣洁与诚实为两种最大的美德,凭此美德,人类可获永生。”

查拉图斯特拉想象的神,是天的人格化后的形象:Ahura-Mazta“以苍穹为衣裳……以光明为身体,以日月为眼睛”,“一方面是造物者,一方面是统治者”,他的助手有水火日月风雨等。对于此神的描述,很像《约伯记》的话:“请明白指示我,啊,Ahura-Mazta,是谁规划日月星辰的轨道?是谁叫月圆月缺……天之所以不掉下来,地之所以不沉下去,靠的是谁的力量?谁支撑着河海树木?谁驾驭着风云雷雨?谁使世界充满理性(good mind)?”威尔·杜兰著:《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上),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437—438页。

“‘理性’与人性有别,乃神之智慧,相当于一般所说的‘道’(Logos)。Ahura-Mazta即以‘道’通万有。”(按:这样的神,尤其像《华严》的毗卢遮那。华严宗即将good mind或Logos释作“理”。)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中国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文学

    本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佛教的产生与基本要义、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余响期——佛教与近现代文学
  • 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本书从佛教史,佛教教义,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出发切入课题研究,得出“佛法在世间的结论”。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热门推荐
  • 风水生死劫

    风水生死劫

    洪荒时代,九天玄女历经千难万苦,终于创出了风水道术,并且把毕生所学写出来一本《玄经》,可是时光流逝,苦于找不到传人,正邪两派也打起了《玄经》的主意……
  • 渺渺莲抄

    渺渺莲抄

    豹尾扫过,弹落阔叶罗芋上的水珠。蟒蛇悄然穿行其间。晴空幽深,梵河绕行佐达罗城。以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为起始,宛如母神摩奴.斯婆阎菩婆一般温柔地滋养了沿岸所有生灵。
  • 清净观世音菩萨普贤陀罗尼经

    清净观世音菩萨普贤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度宠爱,腹黑总裁的任性妻

    极度宠爱,腹黑总裁的任性妻

    在很多人看来,林千言就是楚安默的劫难。楚安默把他所有的情绪、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她,但是林千言呢?不声不响消失七年,在这期间,楚安默不但清心寡欲,避女人如蛇蝎,而且为了给这个狠心的女人“守身如玉”,差点连命都丢了!楚安默是谁?安言集团总裁,楚天集团第一顺位继承人,全球排名前三的钻石王老五,想要嫁给他的女人都可以绕城三圈,在林千言出现在大众之前,很多人甚至以为他是gay,但他的原则,他的底线,在林千言出现的时候全都消失了……【片段一】“老大,你不要命了!中了欲之魅竟然割腕放血也不碰女人,你真是……”“千言说过,如果她不在了,我也要为他守身如玉!”楚安默沉声道。【片段二】“楚安默,你竟然当着媒体的面把人打个半死,你的形象呢?”“千言说过,在喜欢的人面前形象就是个屁,真实才是最重要的!”楚安默妖孽的笑容在俊脸上蔓延开来。【片段三】“楚安默,你的脸皮真厚,都要赶上二师兄了!”林千言扑上来狠狠捏了一下楚安默人神共愤的俊脸,留下两道红印儿。“我家千言不是说了吗,脸皮厚吃个够!”楚安默毫不在意道。……【其实,这是一个腹黑又闷骚的男人,把一个小女生从小宠到大的故事,也是一个大灰狼把小狐狸吃抹干净的故事,双强,宠文,偶尔小虐怡情,都来入坑吧!】
  • 邪王盛宠:嚣张王妃抵万金

    邪王盛宠:嚣张王妃抵万金

    前世她是站在世界巅峰的黑道之王,冷血无情的绝命杀手,今生她是大学士府痴傻嫡女,毫无战魂,还被亲姐妹虐杀,废材又如何,既然重生,她就决不放弃,势必活出自己的精彩!“武器足够快的刺入心脏,是不会流血的,也不会那么快就死掉,你会慢慢的感受你的贱命是怎么一点一点的流逝掉的。”他眸光冷漠,目睹她轻轻松松干掉想要杀害她的人,面对她的冷眼,他轻描淡写:“女子的发簪是用来妆点美丽的,不是用来杀人的!”他冷酷无情,绝情弃爱,却在见到她的惊才绝艳后愿逆天改命,保她性命!她的冷漠似万年寒冰,却愿意为他生死不负,红尘、地狱至死不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手人

    青手人

    玛雅文明骤然消失,一直让世人困惑不已。然而一个天赋异禀因意外身陷恩怨纠葛的少年却误打误撞闯进了由敌人世代守护的王山洞窟,在洞窟之中他不仅得知玛雅人消失的缘由,还发现玛雅人曾留下无价之宝十三个水晶骷髅头……家族绝密之地被人闯入,山下之城一夜之间戒严,十万不明身份武装者布下天罗地网,只为抓捕闯山“小贼”……少年本想置身事外,岂知他的命运早与之纠缠不清……
  • 快穿之直男掰弯你

    快穿之直男掰弯你

    系统:“我是小受系统的客户端,你,黎瀚泽,就是我的宿主。现在,跟我去做任务吧。”黎瀚泽:“……”系统:“你穿越的时空男主都是直男,你的任务只有一个,掰弯他们。”黎瀚泽:“……”系统:“你的身份是小受,你掰弯的男主是你的攻。”黎瀚泽:“……”我一好好的直男你让我当受,我明明是当攻的料好不好,万恶的主系统。黎瀚泽默默地蹲墙角画圈圈,默默在心里吐槽,主系统我打不赢你,所以我不反抗你,但我可以画个圈圈诅咒你~系统飘过:以后你就不会想吐槽主系统了,你会感谢它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飘走~
  • 照世杯

    照世杯

    《照世杯》是清初著名话本小说集,又名《谐道人批评第二种快书》,共四卷四个故事。这四篇小说均以对末世封建社会的批判暴露为共同倾向。在艺术上,此书是话本小说走向衰落时期中的较有特色之作,不仅有生活气息和可取的内容,
  • 万兽无驭

    万兽无驭

    绝美的银堡女主人,满带恶意的黑色势力,俊朗的神秘人男子,以及十二神将之一的韦斯坦姆。他们似乎都与那张金色的基因卡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阴阳诡盗

    阴阳诡盗

    自项羽盗秦之后,天下无不发之冢,细数之外,不外乎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四派,现如今,掘冢之事时有发生,传说四派门人当真已绝迹?背负千年诅咒,游走于人鬼之间,这就是我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