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12

第12章 大乘佛教思潮的兴起及其一般特征(11)

其次,“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还有“璎珞、服饰,严身之具”;“妻子复以十四事报之”,这包括“所作”要尽心,不懈怠,要及时,“必令终竟”;然后是“常为赡视宾客,净其房舍卧具,爱敬,言则柔软,僮使软言教诏,善能守护财物,晨起夜寐,能设净食,能任教诲,能覆恶事,能赡疾苦”。

民间俗语:“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在封建社会,像此处设计的夫妇关系也是一种理想了,因为它没有中国传统的“三从四德”,也不像传统佛教那样攻击所谓“女态”,倒是把“璎珞服饰”等美化妻子的身材作为丈夫的义务,而把参与理财和家庭教育列为妻子之权柄,这应当是相当文明开放的。

关于“供给奴婢”,同样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而且是“不骂不打”;奴婢即以“十事”回报,不作罪过,不待教作,作必令竟,不令失时,早起,守物,少恩多报,至心敬念,善覆恶事,虽贫穷终不舍离。这样的奴婢,有些符合中国观念中的“忠仆”的形象,但那“忠”的前提条件,是主子不只要供给其一切生活所必需,而且还有不骂不打的人身尊重,这在“忠仆”的概念里是没有的;“忠仆”只能是无条件的,是只有义务而不可以讲权利的。

《菩萨善戒经》中也为王者设想过如何处理与臣民的关系问题,但自觉地把它当做一种社会政治关系提出来,并规定出总的处理原则的,那还是《六度集经》。其《戒度无极品》中记:王者为德仁法。帝精明,即日月济等,后土润齐,乾坤含怀,众生即若虚空,尔乃可为天下王耳。若违仁从残,即豺狼之类矣;去明就暗,瞽者之畴矣。(《六度集经》卷四,下同)于是结论就出来了:“狼残瞽暗”,“不可为宰人之监,岂可为天下王哉!”这样,被统治的臣民则表示:“宁为有道之畜,不为无道民矣。”就是说,王行仁政,慈爱众生,民即“无为”,作畜也愿意;王若无道,残害民众,他的臣民就可以像对待豺狼、桀纣那样对待之。所以君臣之间、君民之间,也是互动的关系。这是一种政治伦理,它与《孟子》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相仿,而与《周易》经传等提倡的上尊下卑等主流政治观念不甚相同。

《优婆塞戒经》是很重视财产的,把拥有富足的财物同寿命长久等量齐观,但它强调取之有道,用之有道。除了禁止偷盗这类一般戒条之外,还提倡公平交易,反对欺诈,不许逃税,不得谋取不义之财,这也可以叫做经济伦理。《受戒品》特别规定,学习经营,善于处理财务,是优婆塞受戒的前提之一。该品云: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三分:一分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博,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它把全部收入分为生活消费、继续投资和必需储备三分,这种理财方法,大约是善于经营者的经验总结,至今不失为一种理财的参考。它同时叮咛,储备须注意安全,“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这当然也是经验之谈。这些经验之谈,说明《优婆塞戒经》中的优婆塞,主要是商人;商人在促进大乘佛教的发展中,曾经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 忍辱和精进的内涵及其根本精神

“六度”的第三度为“忍”或“忍辱”。《六度集经》卷五的提要是这样介绍的:菩萨深唯:众生识神,以痴自壅,贡高自大,常忍欲胜彼;官爵国土,六情之好,己欲专焉。若睹彼有,愚即贪嫉。贪嫉处内,瞋恚处外,施不觉止。其为狂醉,常处盲冥矣。辗转五道,太山(地狱的古译)烧煮,恶鬼、畜生,积苦无量。菩萨睹之即觉,怅然而叹:众生所以有亡国破家,危身灭族,生有斯患,死有三道之辜,皆由不能怀忍行慈,使其然也。菩萨觉之,即自誓曰:吾宁就汤火之酷,菹醢之患,终不恚毒加于众生也。夫忍不可忍者,万福之源矣。自觉之后,世世行慈,众生加以骂詈捶杖,夺其财宝妻子国土,危身害命,菩萨辄以诸佛忍力之福,迮灭毒恚,慈悲愍之,追而济护,若其免咎,为之欢喜。关于“忍辱”,可以说是一切宗教中最普遍的教诫之一。一个人不能离群独居,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群体、家庭,都要碰到人际关系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既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们的大事,也是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而个人为了营造自己必要的生存和生活空间,一般来说也很重视,于是待人接物就变成一门学问。在我们的传统生活里,或作为个人修养,或作为处世哲学,在当今商品社会里,就蜕变为公关学。仅就个人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需要多方面的性格和品德,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就是忍让。如果没有忍让,但是任性而为,随意而行,或受情欲支使,或受名利驱动,不尊重他人人格,不考虑他人利益,那至少会破坏与周围关系的和谐,以致形成矛盾和对立,把自己孤立起来。

问题是,孰可忍孰不可忍?忍让的性质以及忍让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这在各个宗教之间就有很大的出入。同一部《圣经》,《旧约》提倡“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复仇主义;《新约》似乎在给以纠正,主张“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而且爱,必须达到“爱你们的仇敌”的程度,以致“宗教宽容”被当做美德。可是在对付异端、审判异端的时候,即使新教也没有放弃火与血的手段;无神论者之在一神论那里,始终被当做邪恶的同义语,给以鄙视和仇视,而且不只是让他们死后下地狱。《六度集经》把忍辱作为菩萨的一种基本品格,提到慈、悲、喜、舍这种所谓菩萨行的高度,看来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以致被侮辱被损害到亡国灭种、杀身破家也在所不惜。这恐怕不是所有大乘佛教派别都能接受的,上述《涅槃经》对于“一阐提”的态度,就是明显的一例;其允诺于王者的治国之道,也不是宽容的。

实际上,任何忍让或宽容,都很难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唯一原则和最高准绳,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服从和服务于特定目的和其他一些原则,而不能成为目的和原则本身。即以《六度集经》看,也是如此。其《裸国经》说:先圣影则,陨身不陨行,戒之常也;内金表铜,释仪从时;初讥后叹,权道之大矣。(《六度集经》卷五,下同)此中的“行”、“金”就是原则;高然卓出的“行”不得不表现为种种并不高洁的“身”形,而真“金”不得不用“铜”伪装起来。所以不洁和铜伪,仅仅是一种“权道”,即所谓方便。

忍辱的重要一着是能够忍受他人的误解,以致讥笑辱骂,最终目的在使对方理解,受到赞叹敬信。它用兄弟二人同时到“裸国”传教为例,一个与当地风俗相结合,白身相见,男女相杂,同歌共舞,结果受到尊重,释教得以传播;另一个则认为“释人从畜,岂君子行乎!”结果是被人驱赶出境,受到更大的侮辱。据说,这位善于权变随俗者,是行菩萨道时的释迦牟尼,而自命为“君子”的,则是彼时的调达。在这里,《六度集经》为“忍辱度”作了一个颇带哲理的概括:“杀物者为自杀,活物者为自活”。忍辱者终会受到尊重,而辱人者必将受辱。这也是一条法则。

尽管如此,忍辱还是被当做必须遵循的信条在菩萨行中肯定了下来。如果不能宽容,就难以成为菩萨。及至把“忍不可忍者”当做“万福之源”,加上因果报应的宗教观念,就使忍辱的信条更加固定下来。但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即使是推进菩萨道,也无法有所作为。绝对的忍辱可能导向苟且偷安、终生无耻。当然,如果斤斤计较条件,不能忍辱负重,小不忍而乱大谋,于事一无所成之外,或许还得继续蒙羞。因此,“忍辱”只能是方便手段。把方便当成原则,把手段当成目的,也不是大乘佛教的初衷。

此后,大乘佛教又给忍辱以许多新的含义,尤其是注入了认识论的含义,汉文的译文,也将界定明确的“忍辱”改成了内涵模糊的“忍”,所以忍辱波罗蜜就成了“忍波罗蜜”或“安忍波罗蜜”等。由“忍辱”向“忍”的这种变化,在一切有部的论著中也已开始,像《俱舍论》卷二三,即将承认、认可四谛之理,不会倒退堕诸“恶趣”,叫做“忍法”;“忍”即有了“忍可”、“安忍”于佛理的意思。大乘则大大发挥了“忍”的认识论方面,提出了“无生法忍”和“谛察法忍”(亦作“观察法忍”)的概念,在中观学派和瑜伽行学派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智度论》卷六谓:“有二种忍:生忍、法忍”。其中“生忍,名众生中忍”,它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处理人际关系中对人的基本态度,包括“忍辱”但不限于“忍辱”,所谓“如恒河沙劫等众生,种种加恶,心不瞋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所以此“忍”已超出忍辱,具有荣辱不动于心的意思,即所谓“安忍”。二是对于众生应持的理论性认识,所谓“众生无初,若有初则无因缘,若有因缘则无初;若无初亦应无后……若无初后,中亦应无。如是观时,不堕常、断二边。用安隐道观众生,不生邪见”。至于“法忍”,这里只讲了一句话:“甚深法中心无挂碍”。此处的“无挂碍”,指的是精通一切深奥的佛法,而心不执著,无所妨碍。

关于“生忍”和“法忍”的解释,非常之多,但究其实质,不外这两大类。

《大智度论》卷一四至卷一五,曾将“生忍”解释为对内心引发之愤怒、忧虑等苦恼的忍受,把“法忍”解释为对寒暑、饥渴、病死等外因引发之苦恼的忍受。但这是随宜说,而不是完整的说法。《摄大乘论释》卷七进一步综合为三种忍,所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和“谛察法忍”,就更加完全:前者相当于传统上讲的忍辱,后者指对佛说的忍持而不动摇,中间则是忍受外在恶劣条件的能力。这样,原始“忍辱”的成分被大大降低了,它与真理性的认识结合起来,又与制怒平忿、任劳任怨、不畏艰苦的精神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种优良的品格,即广义上的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精神,为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不过总体上说,忍波罗蜜强调的是以忍让去协调人际关系,以忍耐去对待苦痛,所以总是消极的成分居多。佛教成为近代不抵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可能与此有关。

关于“精进度无极”,《六度集经》卷六是这样说的:精存道奥,进之无怠,卧坐行步,喘息不替。其目仿佛恒睹诸佛灵像变化,立之前矣。厥耳听声,恒闻正真垂诲德音。鼻为道香,口为道言,手供道事,足蹈道堂,不替斯志呼吸之间矣。忧愍众生长夜沸海,洄流轮转,毒加无救;菩萨忧之,犹至孝之丧亲矣。若夫济众生之路,前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济众难,志逾六冥之徒获荣华矣。“精进”也是保障事业成功的精神条件,“浅尝辄止”、“虎头蛇尾”都是它的反面。对于一个要从世俗社会超脱出来,离家别亲,另走一种道路的人来说,要想坚持到底,没有超常的意志和精进不息的精神,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这条道路非常非常之漫长,要经过多少个生生死死,经历多少种难以预测的苦难。因此,可能伴同佛教的诞生,“精进”就作为佛徒必备的品格规定在自己的教义和修行上。

早期佛教认为,“五善根”是生长一切善,当然也是佛教善的内在根据,“精进根”即居其一;令“五善根”持续顽强发展的驱动力,叫做“五力”,“精进力”又是其中之一;“四谛”中的“道谛”被概略为“八正道”,“精进道”也被列入其中。可以说没有精进,也就没有修道;精进绝对是修道的必要条件。在“三十七菩提分”中,它还被包括在“四如意足”(又称“四神足”)中,叫做“精进如意足”,意谓只要坚持不懈,行者所精进的目标总会达到,如愿以偿。此外,“三十七菩提分”中还有所谓“四正勤”(亦称“四正断”),指在生善断恶的路上,要坚决,要勤奋,实际上就是早期佛教对于精进的具体要求;或者说,是精进的具体化。“七觉分”(又名“七觉意”)里亦有“精进觉分”,意谓专于所习之道,无有间杂,一心向前。这些虽是专对佛教修行而言,但不失普遍意义。

据此可知,“精进”本来是指保障个人修道办事得以成功的一种内在的品格,然而在《六度集经》中它被纳入“波罗蜜”,成为菩萨行,其性质和功能随之起了变化,变成了体现于外,为救济众生而不松懈、不疲倦的实际行动。前述《六度集经》解释的精进度有两层意思,都与早期佛教把它限于个人修持的一种方法不同:一是内心念念不忘佛道,意之所显,眼耳鼻舌之所觉,口之所言,手足之所触,一时一事一念皆不离佛道,从而将佛道化解到行者的全部思想行为中,而目的全在“忧愍众生”,培植“大悲”情怀;二是将“大悲”转化为行动,即使“前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为济众生危难,也要精进不已,勇往直前。

同类推荐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本书为社会议题探讨,此类别收录了大师八篇言论,包括有大师对环保、经济以及自杀的防治与女性问题等提出的应对之道。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中华道文化丛书·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以“道”为理论基础而博大精深,但它的落脚点却在人世、在现时。与此相应,我们这套丛书亦努力做到文字平和朴实、语言流畅生动、叙述要言不烦、面貌平易近人,以使更为广大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得到有关道文化的比较全面和科学的知识。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热门推荐
  • 宋家温婉初长成

    宋家温婉初长成

    有生之年穿越遇你,竟花光我所有运气。宋温婉,一夜之间遭到联合暗杀。穿越?她会带着前世的仇恨,对待每一个对她怀有不轨之心的人。娇贵?她不辞千辛万苦来到全大陆最危险地带之一,只为寻一株万年灵芝。废材?她会让你明白,被废材帅气的五个招式甩在五处不同的地方是何等滋味。“温婉,你再这样高调行事,孤就不要你了。”“正合我意,出门左拐不送。”“但是真可惜,我们的七年之约里面有夫君不能抛弃媳妇这一条。”“没关系,我不介意。”这一世,她不会再因为信任而蒙蔽双眼;不会因为深情款款而心动,也不会因为算计而恨之入骨。对她好的人,她自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她不好的,她会笑里藏刀,十倍奉还。
  • 龙血召唤师

    龙血召唤师

    一个都认为是废物的召唤师!在魔斗大陆上16岁无法修炼晋到1级的修炼者,那么终生至多修炼到1级!再2个月就满16岁的召唤师学徒比尔的传奇就从一个蚊子开始!孙子兵法:少算不胜=多算胜=何况于不算乎!数据计算贯穿全本!魔兽体形大不如魔兽等级高,魔兽等级高不如魔兽数量多!蚂蚁多咬死象,虱子多叮死人!群55032831欢迎喜欢我书的朋友加群这是本人的第一本书,但是我会三天更新一节(3000字以上)业余作者,既娱乐读者,也娱乐自我!荣誉的最高境界:我已远离江湖,但江湖还在传说我!战术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战胜对手为下策!热土宁波;创业首选;有三套房;我心已足!快乐写书;永远免费!
  • 青春烈火:一吻天荒

    青春烈火:一吻天荒

    青春韶华的年纪我们都曾一脚一个节拍的踏过,挥舞着双手哼着不成调的曲子,笑着走过,笑得太猛以至于忘记了那些悲欢离合,欢声笑语的年华时光。你是否为一个人的欢喜在梦中笑醒?你是否为一个人的话语在墙角哭泣?你是否已经忘记那些吵过的架分开的人?你是否也和某个人约定着一起考上一所大学?你是否也为自己喜欢的男孩一吻天荒不顾一切?让我们重回这年少轻狂的时光,重温我们的青春烈火。
  • 双面镜像娱乐圈

    双面镜像娱乐圈

    电视剧有剧情,我不想按照剧本走完我的人生,本应两条平行的独木桥,在有意的扭转中搭成了错误的桥段。我们都只不过是狭隘的一个角色,却因我而改变原本的轨道,我不认为我最初的决定是错误的。繁花雨沐,你的泪沾染了我的白衣。痛入骨,才知那年天真散暮血。蒲莜峮独自收养了三个妹妹,她以为前二十二年的艰辛挫折已经结束,否则幸运怎么接踵而来呢,然而却不知,真正的困难才正式开始。无数不同性格各具特色的人,不同的选择终将得到不同的结果。在各自的人生中,我们都是主角。
  • 修仙无涯

    修仙无涯

    20岁青年无意中得知修仙是真实存在的,意外得到逆天传承,一路披荆斩棘,杀死仇敌,飞升神界。……
  • 生存

    生存

    本书作者运用充满哲理的小故事,讲述了怎样在“危机”、“竞争”和“生存的压力”环境中,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该如何生存的,又如何生活得更好?
  • 日未落,夜未央

    日未落,夜未央

    前世,今生,未来世,三生轮回梦,梦未尽,不知何时醒,日未落,夜未央。“我,总有一天,会成为你们的信仰,我,总有一天,会成为你们的英雄!”萧何和应神经摇了摇头叹到“唉,莫遥又在吹牛比了”薛遥看了看莫遥,一脸疑惑“总有一天是谁?”“老子有光环!我,总有一天,会让女王陛下给我陪睡!”
  • 独宠前任:腹黑总裁太磨人

    独宠前任:腹黑总裁太磨人

    再次见他,她的第一句话是:“我和你很熟吗?”眼前的人笑得意味深长:“我们曾经住在一个屋檐下,夜夜同床共枕,相拥而眠,你说我们熟不熟。”无赖!行,惹不起还躲不起么。自此,她只当此人并不存在,照旧生活,可是某人却是找尽各种理由天天缠着她。忍无可忍,她终于怒道:“你到底想干嘛,我们已经分手了!”“就是分手了才要重新追啊。”“重新追?晚了。”“只要我未娶你未嫁,就不晚。”
  • 全球使命

    全球使命

    烽火再起,当利益冲突达到政治场上都无法解决的时候,军事力量就再次走入历史的前台唱响时代的主题曲。保家卫国在这个一个个壮怀激烈的宣传下一批批青年走入军营走入战场,走入那个从未在网上体会过的战争的残酷。(由网络游戏《全球使命》提供灵感!很不错的游戏哦!)
  • 出入澳门人生浮沉

    出入澳门人生浮沉

    一部让普通人唏嘘,让赌徒感同身受的故事。被欲望毁掉的生活,被声色犬马吞噬的灵魂。也许,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