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1921)是一位本性幽默、喜欢打趣的人,因此他的一些音乐作品具有漫画性的倾向,并带有讽刺的意味。他于1886年创作的《动物狂欢节》就是这样一部具有漫画性的作品。据说,这部作品是作曲家专为自己闹着玩儿而写的。在这部作品中,圣-桑引用了其他作曲家的一些曲调,并常常予以嘲讽。因此,圣-桑禁止在他死后演出和出版这部作品。他在世的时候,这部作品也只在巴黎秘密演出过一次。《动物狂欢节》是一部为两架钢琴与管弦乐队而写的作品,由14段音乐组成。第1段是《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第2段是《母鸡和公鸡》;第3段《野驴》;第4段《乌龟》;第5段《象》;第6段《袋鼠》;第7段《水族馆》;第8段《长耳朵角色》;第9段《林中杜鹃》;第10段《大鸟笼》;第11段《钢琴家》;第12段《化石》;第13段《天鹅》;第14段《终曲》。其中,《野驴》、《钢琴家》、《化石》就带有强烈的讽刺性。整个作品,就像是一组音乐漫画。第13段《天鹅》是最为人们熟悉的,后来常作为一首大提琴独奏曲出现在音乐舞台上。
同类推荐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