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7600000058

第58章 徐铸成“阳谋”——1957(2)

留京该办的事已告一段落,我乃于8月初飞上海,着手于复刊的工作。在我之前,严宝礼同志已回上海,接洽社址、职工宿舍,以及搬迁的各项具体工作。我们的意见,复刊后的《文汇报》必须有一定的质量,有好的内容,而我们本身的实践有限,应广泛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办好这张报。经多方邀请,决定聘傅雷、周煦良、周谷城、周予同、罗竹风、陈宗孙、李凯亭(体委负责《体育报》的主编)等为社外编委,定期开会,为《文汇报》撰写专文,并出主意,审阅稿件,平时,我也向这些专家登门求教。经过一个月认真的试版,我认为操练己成熟,自己看看样版也有自信了,于是决定1956年10月1日国庆日正式复刊。

新复刊的《文汇报》力求革新,全面打破苏联式老框框。内容主要是贯彻"双百方针"为主,多姿多彩。除刊载各方面专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之文章外,还连载了安娜·斯特朗的回忆录。老一代革命家朱德、魏文伯、陈同生等同志的诗词,也特寄我报刊载。

编排标题也有所革新,使读者喜闻乐见,耳目一新。附页中有彩色版,主要为实行邓拓同志的建议,关心知识分子的生活情趣,如书斋如何布置,如何绿化环境,如何提高情操等等。极受读者欢迎。

我们编辑分工,除我总揽全局,着重抓一版社论及要闻版外,钦本立同志协助我工作,并全面掌握二三版的学术论文,贯彻“双百方针”。钦已兼任本报党委书记,他还经常联系北京办事处的工作,几乎每晚必和浦熙修同志通电话,有时还向《人民日报》联系。

副刊各版由柯灵同志负责领导,刘火子及郭根同志主持新蔺版版面,各外勤新闻组则由唐海同志负责。我还接受邓拓同志的建议,派记者赴各地采访,撰写旅行通讯,如派黄裳同志赴滇,宦邦显同志赴四川,金一毛同志赴浙江等,都写出了极有内容,极精彩的报道,并就地组织了作家撰写作品,受到广泛的欢迎。这就是后来指为我向各地放火的罪证,这是后话。

邓拓同志曾前后给我三封信,表示赞扬(后来这些信都被报社运动办公室撬开我的抽屉搜去)。钦本立同志赴京把关系正式转来时曾对我说,邓拓同志曾对(人民日报)同志说,应当全力支持文汇报)及俄文(友好报)。我当时除由衷的感谢外,也体会到他如此支持我们,因为他目光远大,着眼在我国新闻事业的革新与不断前进,他真不愧一位学识丰富,有胆有识的中国现代新闻界先进人物。《文汇报》当时的一点成就都和他的启导和鼓励分不开的。

回顾在我主持《文汇报》的30年中,认为有两个黄金时期,令人难忘。一个是抗日战争后,从1949年到翌年被封的这一段时期,另一个就是那复刊后的《文汇报》,直至黑风匝地而起为止。不论版面内容的充实,生气蓬勃,也不论是编辑部阵容的整齐,都是空前的,可惜都“没有好下场”,留下令人难忘的记忆。

1957年3月初的一个晚上,我接到市委宣传部的通知,要我于翌晨去参加在锦江饭店举行的一个座谈会。内容没有说明,只说会议很重要,必须本人准时参加。第二天,我去参加,有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电影界代表人士,陈望道、陈平守、傅雷、周煦良、孔罗孙、周信芳及金仲华、舒新城、赵超构、吴永刚、石挥等都到了,还有一个宣传部文艺处的干事姚文元(当时文艺处长为张春桥),《解放日报》总编辑杨永直,也参加。由石西民部长作简单讲话,说:

“中央即将召开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并邀请党外人士一起参加,今天到会的都是党中央邀请的对象。因时间仓促,我们昨天才得到中央电告,务望各位同志原谅。我们已定好车票,今晚某时的某班火车出发。各位辛苦些,会毕即料理公事业务,整理好行李,以便准时登车。”上车时,我看到姚文元也去了,在车上招呼。按他当时的地位(更不是闻名),似乎和其他去参加者不相称,我想大概是作为部里的干部去开会的吧。

第三日上午到北京,上海的干部全都安排在阜城门外百万庄招待所里。当天下午,即赴政协礼堂,听毛主席最近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录音。很清晰,最为之兴奋的下面一段话,是:“国内形势是疾风暴雨的阶级斗争的时代已过去了,党内命令主义、官僚主义、关门主义还很严重。中共中央决定早日开始整风,希望党外朋友帮助,但决不强迫别的民主党派参加。”毛主席讲话一向很风趣,如谈到整风时,说:“这不再是狂风大雨,也不是中雨,是小雨,是毛毛雨,下个不停的和风细雨。”从录音听到他讲话时,不时引起轰堂大笑,并听到刘少奇、马寅初等同志插话一直是轻松愉快,谈笑风生。我们听了录音,也感到兴奋、舒畅。后来老先生的两类矛盾出来了,到发表时又加了一段,说:“但是,被推翻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残余还是存在,资产阶级还是存在,小资产阶级刚刚在改造,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这段话讲话时没有,是文章发表时加进去的。

我们那天回到百万庄,第二天上海小组分组座谈,康生这时特地来作了启发报告,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以后我们又与各界代表嘛。多学一点马列主义,刚学会学不进去,会吐出来,这叫条件反射嘛。多学会学进去,像瓶子里装油,倒出来总会留一点,慢慢就学懂了。鲁迅学马克思主义是创造社,郭沫若逼出来的嘛。他原是相信进化论的嘛。他早期的杂文很多片面性。后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片面性就很少了。我看任何人都难免有片面性,年青人也有。李希凡有片面性,王蒙也有片面性,在青年作家中我看姚文元的片面性比较少。”主席这最后的一句话,使我出乎意外,姚文元曾在上海写些小文章,常常揪住人家一句话不放,怎么会受到他老人家的赏识,说他片面性较少呢?接着我发言的是金仲华同志,他认为政府对报纸控制太紧。自从各报开展“双百方针”宣传后,各报的读者都大大增加,但政府仍按原定额配给白报纸,困难越来越大,希望主席了解此情况,让有关方面设法减轻出报的困难。毛主席说:“这个问题好解决,有关部门当然也有他们的困难,我不具体了解。”正在这时,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钱俊瑞同志夹着一个皮包,匆匆赶到,进入会场。毛主席很风趣地说,钱武穆王的后人来了,这个问题请他给你们解决。钱俊瑞同志开始有些惶然,经主席扼要说明问题,钱俊瑞同志答应向各方面了解,适当增加各报的白报派配额。以下还有几位提问,主席一一作了答复,内容摘要载于《毛泽东同志与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后来毛主席向到:“各位在宣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时,究竟还有什么具体困难没有?”

我说:“我体会‘双百方针’在政治思想上说是高价征求批评,让人民畅所欲言。说的不对,慢慢再说清楚,不要一下子压下去,就是高价批评。”毛主席说:“你的意见很对,很好,说下去。”我说:“我们《文汇报》开展电影问题的讨论,收到来信很多,批判相当尖锐,也有一些提不同意见的。我们故意放一放,让人家把意见说完,等以后再展开讨论,但在上海却遭到了围攻(指张春桥主持围攻)。请问主席,我们该怎么应付。”主席说:“我叫周扬同志给你们这场讨论写一篇小结,这样批评反批评的小结,就叫正、反合,这就是辩证法嘛。你同意不同意?”我高兴地回答;“主席想得很周到,我完全同意。”

接见约谈了两小时。我们辞出后,我立即赶到北办,向全体同志详细谈了毛主席对《文汇报》的评价,以及主席对出版新闻界的讲话。当时由记者姚芳藻同志详细记录,当晚即密封一份给上海。

北办人员听了很鼓舞。

那两天毛主席分别接见了教育界、文艺界的代表人物。大概在十二号晚上,石西民同志召集上海全体代表开会,由陈望道同志汇报毛主席接见教育界部分代表的谈话,徐平羽同志(当时上海文化局长)汇报毛主席接见文艺界代表的情况,我则汇报毛主席会见新闻出版界的情况。记得姚文元这小不拉子正坐在我旁边,我汇报完毕落座后,曾低声对他说:“主席还表扬你的文章呢。”他脸红、点头,不掩其得意之色。在此以前,新闻界曾举行小组讨论会,我曾去参加,到的迟了几分钟,主持会议的邓拓同志招呼我坐在他身旁,说道:“铸成同志,请你多发表意见。”我说:“我实在想不出什么意见可提。”所以这次中央宣传工作会议,无论大会或小组会我都没有发言。

在大会期间,邓拓同志即告诉我,中国新闻记者访苏代表团即将在本月出发,团员人选已经决定,请你任副团长。我很感惶惑,怎当此重任呢?后来想有团长在,我挂个空名,大约也负不了什么责任,就欣然答应了。

这篇文章是专门谈1957年那场阳谋的详细经历,我们访苏的见闻我不想多谈。简单谈些我印象较深的几件事和苏联的日程安排。第一件事,我们刚到苏联的晚上,恰好匈牙利事件后刚刚上台的卡达尔到苏联访问。苏共中央特为他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大欢迎酒会,我们应邀参加。走近主席台时,看清楚几位苏联领导人如赫鲁晓夫、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及伏罗希洛夫、布尔加宁、米高扬等,全部神采奕奕,笑容满面。真想不到,我们回去不久,苏联即发生所谓“五月会议”,其中大部分人都被赫鲁晓夫指为反党分子,从此被赶下了台,或贬居、或降职。

在那次晚会上,还会见了不少苏联作家,如西蒙诺夫、披列伏依等等。在平息匈牙利事件中,周总理出了不少力,卡达尔对中国很感激。当苏联朋友把我们向卡达尔介绍时,他对我们热情地握手,还和我拥抱。

同类推荐
  • 五洲见闻

    五洲见闻

    本书作者是一位资深外交官,在外事和外交战线工作多年,足迹遍及五大洲,退休以后,根据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用散文的形式写了不少回忆文章。作品平实严谨,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对于多国的风土人情、风光物产、地理地貌、历史沿革,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等等,均有所介绍,其中尤其对他曾经常驻过的荷兰、英国,以及任过大使的葡萄牙的记述较为详细,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新中国的一些外交史实,也可以了解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概况概貌,可称为一本有关世界知识的普及性读物。
  •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二》本书分为诗歌、题画·题照、书信等部分。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 钓金枝

    钓金枝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直析都市女性的生存抉择,折射出现代社会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困境。本书用投影的笔法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贪婪、腐败、堕落等阴暗面,在冷峻的言语和深切的反思背后,作者以一颗善良豁达的爱心,带给读者以温暖和希望。本书语言利落,情节紧凑,生活在都市人海中的读者都能于其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凌宝漪的现状来源于母亲凌准精心周密的部署,灰姑娘几经踌躇,转身飞上华美的枝头。原本的任性上升为骄纵和嚣张,她成了母亲的机器娃娃,她在台前表演,母亲在幕后操控。母亲成功离间了她和初恋情人赵饮的爱情,把她推给某机构书记田有利。在金钱的诱惑趋势下,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满足。
  •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宁夏是一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塞大地,也是文学的沃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风物和人情成为了宁夏作家书写、赞美与思索的主要内容和对象,他们力求从西部荒凉的表象下寻找和挖掘人们顽强的生存状态和坚韧的民族性格。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从张贤亮到以“三棵树” “新三棵树”为代表的宁夏青年作家群,以独特的生活经验、历史记忆和诗意的言说,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用文学的方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出生命的强音,营植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宁夏乃至西部的精神入口。
热门推荐
  • 绝世魔妃:废柴已逆天

    绝世魔妃:废柴已逆天

    墨曳大陆唯一的废柴:苏湘墨墨曳大陆神秘的魔尊:狱曳卿异世一缕魂魄注入,废柴,那又如何,曾经侮辱她的人终将匍匐在她的脚下,谁让作者是她干妈,自带女主光环,废渣男,夺神兽,神丹如糖豆,美男如衣服,听到这句话,某爷眸光一冷,反身压之,她在强大又如何,还不是某爷的身下受......
  • 腾格里的狼神

    腾格里的狼神

    杨一击是个坚毅刚强的巨神战击队队员,有一天,他忽然梦到了草原,他梦见自己骑狼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神秘的蒙古女孩孛日帖赤那在草原的那头呼唤着他。巨神战击队队员为了解开一切谜团,来到了广褒的大草原上,结识了蒙古小伙格日勒图、吉日木图、呼格蒙克,杨一击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去?女孩口口声声叫他腾格里的狼神,他到底是谁?
  • 鬼医重生,灵羽心

    鬼医重生,灵羽心

    前世,她是古色古香梦幻岛的公主,古灵精怪的她医术高明。可是却错信绿茶。让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她远去。在阴差阳错下。得以重生。不知这一世。她能否弥补前世犯下的错?咳咳,写的不好请不要介意,欢迎提意见。
  • 心魔战记

    心魔战记

    一个能够看见别人这生所剩下的生命数值时,他于是便成为了一个恶魔。……“神仙,求求你一定要给我换命!她不能死啊!呜呜……”“谢谢你……”岚恙说:“帮你,只是为了成全我自己。”
  • 魔法师之奥义

    魔法师之奥义

    一名伟大的占星师预言,大陆将会有一场浩劫。为了在浩劫来临之前做好准备,两大帝国大力培养魔法师,而索思却成为了一名亡灵魔法师,是救世还是灭世?!
  • exo兴鹿宠你一生

    exo兴鹿宠你一生

    “傻丫头,你还舍得回来啊??这次你就跑不掉了哟!!”“切,要不是因为我妈咪,我才懒得回来呢!”“嗯。那要不,我让你当妈咪??”
  • 把我们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把我们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山河破碎,惟有抗战到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永恒的、坚实的根据地。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竹马绕青梅:丫头哪里逃

    竹马绕青梅:丫头哪里逃

    她三岁,他六岁时,他牵着她的手在星空下并肩看星星。她六岁,他九岁时,他轻轻吻去她嘴角边的巧克力。她十岁,他十三岁时,她收到了情书,他夺过来就撕掉,说:“你只能是我的媳妇,知道吗?”她懵懵懂懂的点头。她十五岁,他十八岁,她泪眼婆娑的看着他:“你一定要等我。”她十八岁,他二十一岁时,她扑到他怀里,微笑着承接他的吻。有一种最美好的爱情,叫青梅竹马。
  • 来生再恋

    来生再恋

    本书由我也就是林峰独立创作!思想构造属于虚构型,不过里面的人物跟大致故事是真实的,本书承诺一定不会太监,一定不会太虚构,更加贴近现实,更适合80后90后正在热恋和准备恋爱的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