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7600000057

第57章 徐铸成 “阳谋”——1957(1)

1956年5月,《文汇报》“自动”宣布停刊,职工除一部分肃反对象(其中有党员)留沪继续检查外,其余都迁往北京参加《教师报》,我被任为总编辑。《文汇报》所以停刊,原因有二:(1)当时上海的第一书记(有名的“一言堂”)认为上海报纸太多,不便控制,主张《文汇报》停办。根据之一,1955年刚调来的党员副总编曾对人说,“我到《文汇报》来的使命,是改造和消灭《文汇报》”。(2)教育部正拟模仿苏联,创立《教师报》,乃派人与我们商量,商定吸收我们全部人员。《教师报》创刊后,我们心情是平静的,以为不论从事业的前途,还是个人的前途来看,这是“社会主义改造”必然的结果。加上当时教育部负责联系和帮助(教师报)的副部长柳提(后来也“扩大”成为右派)、叶圣陶遇事坦率商量,和我相处得很好。

举例言之,上面提到的原《文汇报》副总编辑某同志,曾把自写的一篇文章送柳提副部长审阅,立刻被批驳;“(教师报)的稿件应由徐总编辑审决,除非徐铸成同志认为另应由部里审阅的稿件,且经由他签过字的,我一律不看,特退还。”

那年夏天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曾去前门饭店看一位香港来的政协委员。在楼梯口与《人民日报》的邓拓同志相遇,他热情地问我:“铸成同志,你是哪一天到京的?”我答:“我已搬到北京了。”邓拓同志听了“哦”了一声,说:“我是听到你在主持《教师报》了。”接着他说:“我认为《文汇报》停下来很可惜,它有特色,有别的报纸不能代替的作用。”当晚我回家后反复沉思,《文汇报》究竟有哪些特色值得邓拓同志怀恋呢?人代会后不久,我去中南海听了中宣部长陆定一同志的报告,阐发中共中央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精神(以后简称“双百方针”),很令人鼓舞。他在报告中还提到批俞平伯的《新红学论》,认为这是粗暴的批判,当场表示对俞先生道歉。我听了很受感动。过了几天,又听到一位党员副总编辑传达关于刘少奇同志两次对新华社的讲话。讲话的大意是新闻工作以后不要生搬硬套苏联的经验,报纸应注重消息(新闻),创造中国特点。刘少奇同志还建议新华社不妨办一张自己的报纸,与《人民日报》比赛。又过了若干天,邓拓同志毅然把《人民日报》实行改版,贯彻中央“双百方针”,副刊上也刊了不少以前未有过的新品种,如杂文、喜剧等等。听钦本立同志说:邓拓同志已延请萧乾同志为附页顾问,帮助文艺作品的充实,还组织作家来讨论如何贯彻“双百方针”。

当时,我家住在东四十条西口,和钦本立住的人民日报集体宿舍只隔二、三家门面。他常于公余来我家谈天。原《文汇报》的北京办事处在灯市口三号一条胡同里,那时改名为《教师报》城内记者站,仍由浦熙修同志(任编委兼新闻部主任)负责。她有时也来我家,约钦本立一起交谈。对《人民日报》立新改革,以及“双百方针”提出后出现之新面貌甚为鼓舞。《教师报》一周出两期,发行数五十万份以上,我也很高兴。重要社论大都由叶圣陶先生执笔,他的文风清丽而晓畅,没有时行的教条气,深得读者的欢迎。我除每月组织两次编前会议外,多余的时间较多,除读书收报外,可在城内及四郊游览,甚觉安适。

大约在六七月间,忽然有一天,中宣部副部长姚溱同志前来报社访问,他向我问道:”你近来心情如何?”我答道:“我情绪甚好,安居乐业。”他哈哈笑道:“你不要讲表面的话,你这位老办报的人,在这一家一周出两张的专业报纸里泡着,能安下心吗?”接着他对我说:“现在中央为贯彻长期共存的精神,决定把《光明日报》还给民盟。原总编辑常芝青同志为中共老同志,中央决定擞出来,想请你担任总编辑,让我先来征求你的意见。”我连忙摇头说:“你知道这一台戏是不好唱的。我有我们班底,现在都在《教师报》,光把一个人调去当主角,这台戏怎么能唱?他听了大概觉得也有道理,不再谈下去,谈了些别的就告辞而去。后来怎么请出储安平的经过,我就不知道了。

又过了些时候,有一天傍晚,我应邀去波兰大使馆去参加该国国庆鸡尾酒会,我正和常芝青同志站在一起,相互交谈,他不经意地说:“中央已决定《文汇报》复刊,想必你已接到通知了。”听到我说没有,他就不谈下去了。我听到这消息,喜出望外,回到家里,立即打电话把钦本立、浦熙修约来,把这一尚待证实的消息告诉他们。大家都高兴,浦二姐在京人头颇熟,立即掏出她的小电话本,打了几个电话,向几位有关方面打听,都说毫无所闻。时已深夜,他们两位就告别回去了。第二天恰好当时任(教师报)管理主任的严宝礼来看我,得知这消息,自然也极兴奋。我们和浦熙修同志商量的结果,主张向老领导夏衍同志去打听。打电话到文化部,约他到灯市口的萃华楼便餐。夏衍同志向来关心我们,欣然赴约了。

哪里知道,夏衍同志也不知道确信。只说:“听到一些有关《文汇报》的消息,也未能证实,我昨天和小姚(姚溱同志)通电话,他也不清楚。看来中央还未完全决定,你们静静地候着吧。”第二天,浦熙修同志忽然想起,说:“我有陆定一同志办公室的专用电话,不妨试试,直接问问他。”陆定一同志回答:“这事中央已有决定,但我主要抓文化思想工作,关于新闻工作主要由副部长张际春同志管,等待成熟,他会打电话通知你们。你们安心等侯着吧。”这样,一块石头落了地,没有几天,张际春同志的电话果然来了。约我和浦熙修两人翌晨九时在中南海中宣部办公室面谈。翌晨,我们同到中南海,张际春同志立即出来会见,在坐的还有中宣部新闻处长。张际春同志对我们说:“中央已经决定《文汇报》复刊,所以请你们两位来,作为正式通知。请你立即写好两个方案。一,《文汇报》复刊后言论方针;二,《文汇报》复刊计划,包括房屋、机器、设备和成员搬迁以及复刊时要多少基金等,希望开列清楚。中央盼望《文汇报》早日复刊,因此希望你们抓紧送给我们转呈中央审批。”他还问我们有什么要求,我说:“《文汇报》解放前有不少得力的编辑,现分散参加各机关,我希望中宣部能帮助我们夺取一部分回来。办报好像一个戏班,单靠主角是唱不好戏的。第二,《人民日报》经济组主任钦本立是我合作有年的同志,是否可请《人民日报》还给《文汇报》。”张际春同志说:“第一点你们可以开列一名单,我们将尽力向有关单位争取。第二点,钦本立的问题,必须《人民日报》邓拓同志肯放。你们是朋友,不妨先同邓拓同志磋商。”

回到办事处,严宝礼兄已在等着,我们简单谈了会见经过,请他准备写一份复刊计划草案。他认为这好办,找几位管理部的科长谈谈可以如期写出。编辑方针怎样写,我很费踌躇,当晚把钦本立、浦熙修同意请来一起商量。大家认为中央如此英明地决定《文汇报》复刊,大概认为《文汇报》与知识分子一向有联系,应以宣传“双百方针”为重点,但如何宣传,我心中无底。正在为难之际,钦本立对我说:“邓拓同志对《文汇报》极为关切,如果你愿意,是否可与邓拓同志约期谈谈?”从1949年新政协会议以来,我对邓拓同志的品格、态度就特别钦佩,加上前面提到的他对《文汇报》评价相当高,所以极愿向他讨教,当即请钦本立约好日期地点,我决定登门拜访。第二天本立就来谈,说:“邓拓同志很高兴和你,和浦熙修同志畅谈。明晚上他已决定不去上班,特地留出充分时间,在《人民日报》金鱼胡同他们住宅里接待你们两位。”我们准时找到邓拓同志家中,邓拓同志热情地接待我们,在客厅落座后,我简单谈及《文汇报》复刊的打算。谈起编辑方针,我说:“只有一点抽象的想法,主要是宣传中央的双百方针,至于如何具体地一点点写出来,我思想还不成熟。”邓拓同志对我像极熟的朋友一样,立即滔滔不绝地谈了几点看法:“我们已千方百计鼓励知识分子鸣放,但知识分子看来还有顾虑,不能畅所欲言。你们《文汇报》历来就建立了知识分子们信任,你们要首先说服知识分子抛开顾虑,想到什么,说什么。广大知识分子思想上的障碍消除了,他们才能尽其所长,为社会主义建设尽其力量。我看这应是《文汇报》复刊后主要言论方针。其次,我们被帝国主义封锁,也已自己封锁多年,你们应当多介绍各国科技文化发展的新情况以扩大知识分子的眼界,有利于他们研究提高水平。也要关心知识分子的生活,他们有什么困难,你们可以反映。再如室内外环境应如何合理布置,业余生活如知识分子喜欢种花养鱼等等,你们不妨辟一个副刊,给知识分子介绍经验,谈谈这些问题。应同时注意广大农村的知识分子问题,毛主席讲过:三大改造完成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广大农村的文化高潮。

过去《大公报》所载的旅行通讯,这形式很受读者欢迎,你们不妨派一些记者深入各地农村采访。我一向反对由各级党委介绍下去,到合作社找人谈。这样必然报喜不报忧,只谈好的,不谈问题。你不妨直接派记者到基层了解情况,写出旅行通讯,这会有利于得到真实的新闻,有利于文化高潮的来到。最后一点,我认为《文汇报》也应注意国际宣传,目前,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影响还只能偏重苏联和东欧国家,《文汇报》和《大公报》因为历史关系,更可以影响日本东南亚及西欧各国,在这方面《文汇报》有不少有利条件,比如通过香港《文汇报》多进口些最新的国际书刊,总之对这方面多发言,多报道,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以上是邓拓同志对我们谈的大意,使我感到十分亲切,而切中我们的问题。他为我们设想如此之深入而周全,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我回到家中后,第二天一个上午,基本按邓拓同志意见写了《文汇报言论方针计划》,下午分别打电话给本立、熙修两同志,他们也完全同意。张际春同志第二天下午即与延见,我们把拟好的《文汇报》言论方针及复刊计划面交。张际春同志特别详细地看了言论方针,阅毕即对我们说:“很好,很好,你们不必等待中央批示,先照此计射,着手筹备复刊工作。”

我们回沪后,党中央的批示也下来了,除批“照准”二字,还加了一句附文,“要让徐铸成同志有职有权”,我看了真是感激涕零,衷心感激党对我的信任。关于钦本立调回问题,曾一再商之于邓拓同志,他答复先借调,以后再办正式调动的手续。中宣部即将复刊的消息通知我和浦熙修。我上的剐总编辑名单有下列几位:钦本立,柯灵(负责附页)、浦熙修(兼北京办事处主任)、刘火子、郭根、唐海,显然是把钦本立列为第一副总编的地位。复刊的方针规划和主要负责人选经中央核准后,地点问题曾有过一度反复,留在北京呢还是迁回上海,既然复刊后的《文汇报》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内容以文化教育为主,自然留在首都直接受中央领导为宜,机器器材及大部分职工眷属,搬到北京就地觅址复刊,以免搬迁的耗费。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那时上海领导的一言堂早有些戒心,曾向张际春同志请示,他说;“中宣部没有直接领导一家报纸的先例,我们曾向沈雁冰部长征询归文化部业务领导的意见,他表示同意,但兹事体大,他无权决定。”正在这时,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石西民同志因公来京,姚溱同志特地作了一次安排,由他约石西民、浦熙修同志及我在浦的个人客厅进行坦率交谈,姚溱同志劝我们早日搬回上海出版,说:“上海是《文汇报》的发祥地,再说在哪里出版都归中央领导。中央一打电话,上海就知道了。”西民同志先自谦地说:“我调沪不久,很多老朋友多未及一一访问,对《文汇报》我们关心不够,今后有事希望随时找我谈,我如不在可和分管报刊的副部长白彦同志谈,总之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我尽力代你们解决。”姚溱同志还说为了与中央报的同等待遇,以后中央的宣传大纲可以及时发给你们,也可以订阅新华社的《大参考》,那天浦熙修同志特备了几样小菜,我们四人边酌边谈,心情十分舒畅。在这一席三角四方会谈上,基本打消了我们留京复刊的计划,而姚、石两位同志后来也确实履行了各项诺言。

为了加强在首都的采访,决定扩大北京办事处的编制,请夏衍、姚溱、罗烈(人民大学新闻系主任)三位同志为北京社外编委,以便就近指导北办的工作。另外还举行了几次座谈会,分别地请各方权威人士及《文汇报》老同事参加,发表他们对《文汇报》复刊后的意见和希望。很多位对《文汇报》有深厚感情的老同志,如邵力于、张奚若、章乃器、陈劭先、翦伯赞、侯外庐等先生都欣然应邀参加,发表了极宝贵的意见。教育部的柳璗副部长等以《教师报》的名义,设宴款待我们,庆贺《文汇报》复刊,并对几个月的合作表示感谢。

同类推荐
  •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我这一生都比别人跑得慢

    我这一生都比别人跑得慢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推荐这本《我这一生都比别人跑得慢》的话,那就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有趣。但他的文章并非为了有趣而有趣,看似随意,极具调侃性,同时又不失深刻和睿智。他的文章,看似刻薄,其实话损心善;他的态度,看似玩世不恭,却在认真地誊写着他眼中的美好;他的第一本图书作品,看似文艺,实则骨子里勇敢坦率,不喜矫揉造作。
  • 艽野尘梦

    艽野尘梦

    作者以地名作为每一章的标题,记录了他从成都到达藏区,又从藏区返回内地的传奇经历。其中详细描述了沿途所经过的昌都、江达、工布、波密、鲁朗、青海无人区、通天河、柴达木、丹噶尔厅、兰州、西安等十几个地区的“绝版”山水风光、人文习俗,尤以惊心动魄的藏地历险和传奇感人的生死爱情动人心魄。整个回忆录也客观描述了英、俄等国觊觎下复杂的西藏局势、清朝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
  •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古时候,人们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为了趋利避祸,在取名时爱挑些吉利的字眼。汉代及以前,有“无忌、无咎、弃疾、去病”一类的命名,也有仰慕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而尽量选些相近或相同的字眼,如汉高祖的第一谋士张良,后来便有姓张的取“学良、效良、忠良、新良”之类的名字。
热门推荐
  • 玄之夜

    玄之夜

    他与她穿越到这个世界不同的种族。她继承强大的血脉,经历万般艰难的历练让她变得无比强大,一挥手便灭一座城,她前往各给种族寻找他的身影,直到与他的见面。女强文,一段强者间的......
  • 佛说圣法印经

    佛说圣法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我的爱

    王俊凯我的爱

    相遇很简单,相爱应该很难吧!如果在一起了,会经历多少磨难?如果不在一起会发什么?
  • 火影之现代

    火影之现代

    火影世界已经被辉夜弄得破烂不堪,许多人都因为这场灾难而死,佐助躺在了一个岩石上,他快要不行了,自己也想着自己很快就会死去,缓缓的闭上了双眼,他睁开眼睛,却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有跟他性格相似的哥哥,还有跟鸣人一样的吊车尾,他们都有着前世的记忆,但互相都不知道,他们的友谊,越来越近……本书是现代文,是讲穿越的,我恐怕写的不是很好,但我是会努力的!坚持做到最好!打酱油的也来看看吧。
  • 我不是丑小鸭

    我不是丑小鸭

    一个因长相而自卑的女学霸,在遇到牛气冲天的叛逆少女以后,颠覆从前,开始成长和蜕变。然而情同姐妹的她们却为了一个男人而彻底决裂,在历尽九年的纠缠报复和痛苦后,才终于清醒过来,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夏夜鬼故事

    夏夜鬼故事

    有女,忘其名,不知其所来,忽一日自省已死,身为鬼,而魂不肯往生。踽踽独行于鬼域,常每自叹曰不知死而为何,遂拒饮孟婆汤,回尘上,于鬼月江面睹荷花灯而泪不能言。灯排句曰:一枕清风听说有你。而阴与女于梦中索得诗句“一枕清风听说有鬼”暗合,寻之而去,方知前因……
  • 喵仙发家史

    喵仙发家史

    曾几何时唐展只是都市里很不起眼的一个小脚色,每天为了生活努力工作,工作之余还做着代购的小生意,可就是这样一年的工资也不够买一个卫生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唐展终于时来运转,百年的咸鱼翻了身!一次意外的雷击事件,把唐展和一部手机,一只太虚世界的猫妖联系在一起。待看唐展如何搅动两个世界的风云,如何利用两个世界的资源活的风生水起发家致富…这一切即将开始
  • 木荷传奇

    木荷传奇

    一朝穿越,她是为青楼女子-木荷。纠缠于太子、皇子、及前朝太子恩爱情仇录。她该何去何从?
  • 带着仙炉闯异界

    带着仙炉闯异界

    和儿媳妇那副定额特厚哦漏Dior诺给外婆个月1肚饿楼Dior多
  • TFBOYS之如果你爱我

    TFBOYS之如果你爱我

    这么说来怪她咯?从无缘无故被安上飞机失事的罪魁祸首的头衔,到被外国人绑架,还有在黑道遇上青青。从王俊凯的恨,到易烊千玺的爱。这一切诡异的事件令欧阳静依摸不着头脑。当薄纱被一层层解开,真相慢慢浮出水面,静依终于找到了结果和真爱。她,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