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6200000010

第10章 戏曲的起源、形成与成熟(9)

……有假面披发,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着青帖金花短后之衣,帕金皂裤,跣足,携大铜锣随身,步舞而进退,谓之“抱锣”。绕场数遭,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有面涂青碌,戴面具金睛,饰以豹皮锦绣看带之类,谓之“硬鬼”。或执刀斧,或执杵棒之类,作脚步蘸立,为驱捉视听之状。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殿裹绿袍靴简,如锺馗像者,傍一人以小锣相招和舞步,谓之“舞判”。继有二三瘦瘠、以粉涂身,金眼白面,如髑髅状,系锦绣围肚看带,手执软仗,各作魁谐趋跄,举止若排戏,谓之“哑杂剧”。又爆仗响,有烟火就涌出,人面不相睹,烟中有七人,皆披发文身,着青纱短后之衣,锦绣围肚看带,内一人金花小帽、执白旗,余皆头巾,执真刀,互相格斗击刺,作破面剖心之势,谓之“七圣刀”。忽有爆仗响,又复烟火。出散处以青幕围绕,列数十辈,皆假面异服,如祠庙中神鬼塑像,谓之“歇帐”。又爆仗响,卷退。

傩戏中有歌、有舞,有诗,有程式化的表演,甚至还有简单的情节,这里的戏曲化因素已经相当明显了,如“假面披发。口吐狼牙烟火”的表演即使在今天的戏曲如川剧中也能看到。再如,上面的表演中有了“硬鬼”与“锺馗”脚色的分工,硬鬼“面涂青碌,戴面具金睛,饰以豹皮锦绣看带之类”,锺馗“假面长髯,殿裹绿袍靴简”,这些临界于文明与野蛮之间、人形与兽形之间的傩神,在傩戏中一方面是凶猛的武将,另一方面是为民除害的英雄,而他们的装扮,也类今天戏曲中的化妆与扮相。比如,这些傩神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黑而凶,这种类型的人物在后世的戏曲中也能找到,如元杂剧《鲁智深喜赏黄花峪杂剧》中宋江将李逵与张飞、尉迟敬德、钟馗相提并论即可看出一些继承和借鉴的影子。疾恶如仇、外恶内善,此类性格,正是后世大净黑面的性格。

另外,傩戏在表演过程中有歌——《拜新月慢》曲、有舞——“舞判”,还有“格斗击刺”,甚至还有类似于科范的表演——“作破面剖心之势”。以上这些,均与戏曲的表演类似,尤其是面具,面具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蕴含着生命图腾的神秘力量,更成为把这种力量转化为个人愿望时的载体,也成为了情感渲泄的艺术载体。当面具进入戏剧领域后,为戏曲脸谱所改进,原来的演出涂面成为了成为了画脸谱,而脸谱也就成为了后世戏曲舞台上特有的形式。可以说,由于宋代整个社会对驱傩仪式的重视程度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因而,傩的内涵也表现出了由“驱鬼——娱神——娱人”发展演变的轨迹。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傩戏与戏曲虽然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但傩戏与戏曲毕竟是各成体系的两类戏剧。所以,如果我们把傩戏当做是戏曲的起源,是错误的。

二、傀儡戏中的戏曲因素

中国的傀儡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傀儡戏历来有“源于汉,盛于唐”之说。傀儡戏也即木偶戏,原用于丧乐,后用于嘉会。根据出土的考古资料,西汉初年已经早有傀儡用于宾婚嘉会。例如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遣策”木犊记载画中内容说:

右方男子明童凡六百七十六人,其十五人吏,九人宦者,二人偶人,四人击鼓、饶、铎,百九十六人从,三百人卒,百五十人奴。

这里谈到的“二人偶人,四人击鼓、饶、铎”,正是帛画右下角的乐舞场面,形态极为生动。据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

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阔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阔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碑间。阔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胃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后乐家翻为戏。

又《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

窟子亦云魁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汉末始用之于嘉会。

此外,杜佑《通典》中也有类似记载。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傀儡戏主要是以歌舞、调笑、杂技(水饰、水傀儡),意在逞显巧技。文献中关于傀儡演出的记载类型非常丰富,有悬丝傀儡、提线木偶、杖头傀儡、托偶、大台宫戏、京肘、肘、棒棒戏、手掌木偶、布袋戏、被单戏、扁担戏、耍苟利子、药发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等。悬丝傀儡、杖头傀儡和手掌木偶,从古至今,全国各地都有,其造型及表演方法为观众所熟悉。而关于药发傀儡、水傀儡和肉傀儡,由于古籍记载语焉不详,加之后世少有演出,所以,具体情况不甚明了。

南北朝时期,傀儡虽然还有用在丧乐中的,但在宾客嘉会中也更为广泛地出现,表演内容多为民间的传说、滑稚故事等等。傀儡表演滑稽角色,北朝就流行过,据《魏书·前废帝广陵王纪》:“有倡优为愚痴者”可知,傀儡戏表演的滑稽角色。南北朝时傀儡戏滑稽角色表演比较多的是郭秃、郭郎,《乐府杂录》记载:

其引歌舞有郭郎者,发正秃,善优笑,间里呼为“郭郎”,凡戏场必在徘儿之首也。

由于演郭秃的傀儡戏较多,因此也就有直接把傀儡称为“郭公”的。据《颜氏家训书证》说

或问“俗名傀儡子为郭秃,有故实乎?”答曰:《风俗通》云:“诸郭皆讳秃。”当是前代人有姓郭而病秃者,滑稽戏调,故后人为其象,呼为郭秃,犹文康象庾亮耳。

《乐府广题》也说:

北齐后主高纬雅好傀儡,谓之郭公。时人戏为《郭公歌》。

一般而言,南北朝的傀儡戏在表演方面还是以歌舞为主,有很长的舞袖,宋朝著名诗人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杨大年《傀儡诗》云:

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鲍老”是当时民间社火里一种由人表演的滑稽舞蹈,和木偶舞蹈有某些方面的接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南北朝时的木偶表演主要还以歌舞为主,缺少故事情节。

傀儡戏在唐代不仅演出非常普遍,《通典》记载,傀倡戏,“今闾市盛行焉。”而且演出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们可以从唐人林滋的《木人赋》中对傀儡戏的描述可见一斑:

来同僻地,举趾而跟底则无;动必从绳,结舌而语言无有。……既手舞而足蹈,必左旋而右藏。藏机关以中动,假丹粉而外周。

正因为傀儡戏的演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人们非常喜闻乐见,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

大司徒杜公在维扬也,尝召宾幕闲语:“我致政之后,必买一小驷八九十千者,饱食讫而跨之,着一粗布褥衫,入市看盘铃傀儡足矣。”……后致仕,果行其志。

唐代傀儡戏的演出不仅在技艺上有了很多提高,而且在内容上也极大丰富,甚至出现了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表演。据《封氏闻见记·道祭条》记载:

大历中,太原节度使辛云京葬日,诸道节度使人修祭。范阳祭盘最为高大,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祭讫,灵车欲过使者请曰“对数未尽。”又停车设项羽与高祖会鸿门之象,良久乃毕。

从“良久乃毕”的记载来看,当时的演出不仅有故事情节,而且演出时间还比较长。已经具有了戏曲演出的特征。

傀儡戏到了宋代就更加繁盛了。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条记载:

驾先幸池之临水殿锡燕群臣。殿前出水棚,排立仪卫。近殿水中,横立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掉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又有一小船,上结小彩楼,下有三小门,如傀儡棚,正对水中。乐船上参军色进致语,乐作,彩棚中门开,出小木偶人,小船子上有一白衣垂钓,援有小童举掉划船,辽绕数回,作语,乐作,钓出活小鱼一枚,又作东小船人棚。继有木偶筑球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乐作而已,谓之“水傀儡”。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墩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人水,谓之“水秋千”。水戏呈毕,百戏乐船,并各鸣锣鼓,动乐舞旗,与水傀儡船分两壁退去。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大略可以看见北宋崇宁到宣和年间都城沛梁金明池上表演水傀儡的情景。

在戏曲的发展过程中,傀儡戏对戏曲形成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以至于有中国戏剧起源于“傀儡戏说”的观点。前文论述过,戏曲起源于“傀儡戏说”的观点是孙楷第在《近世戏曲的唱演形式出自傀儡戏影戏考》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这篇文章中,孙楷第先生认为宋元以来的戏文杂剧以及后世一切大戏均源于傀儡戏。而且,戏曲扮演的体制、元杂剧一人主唱的形式、扮脚人自报姓名、演员涂面化妆以及注重身法步法等演出状况,亦莫不归之于傀儡戏影戏。

我们认为,孙楷第先生的提法有待商榷,首先,文中并没有涉及到戏曲的起源,仅仅是强调宋元杂剧源于傀儡戏,而且,他所谓的源自傀儡戏更多的是谈到比如他认为宋元以来的南曲戏文和北曲杂剧的讲唱形式出自傀儡戏和影戏。我们知道,虽然讲唱与唱演联系密切,但毕竟不是一种形式。但是,孙楷第生关于傀儡戏、影戏对后世戏曲的影响却颇有道理,傀儡戏无论在音乐、服饰、脸谱,还是表演程序、文学等诸多方面无疑具备了比较完备的戏剧因素,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营养。比如其演出内容,据吴自牧《梦粱录》“百戏伎艺”记载:“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其话本与讲史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傀儡戏与后世的戏曲都是以故事讲唱为基础的技艺,在依相叙事思维上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演出内容肯定会对后世的戏曲产生影响。

三、百戏中的戏曲因素

《辞海》对于百戏的解释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刘再生对百戏的解释是:“‘百戏’是我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实际上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民间歌舞杂乐、杂耍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在表演中多伴有音乐的唱、奏,所以,百戏与音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百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策·齐策》记载: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

《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卷八零五引《汉元帝纂要》也说到:

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

可见,至迟在先秦时代,就有类似百戏的表演。具体的表演盛状我们今天虽然已经很难清楚了解,但从《庄子·徐无鬼》等文献中还可以略窥一二:“南市宜僚以弄丸名于时。”旧注称:“南市宜僚善弄丸,常八个在空中,一个在手。”《列子·说符》有宋国兰子弄七剑,五剑常在空中的记载。但关于百戏的起源的或形成一定规模的时间,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在秦汉之际。《旧唐书·音乐志》曰:

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秦汉已有,又有杂技,其变非一,名为百戏。亦总谓之散乐。自是历代相承有之。

这些记载虽然意见并不统一,但我国百戏起源很早,却几乎是公认的。

百戏在汉代有了长足的发展,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是这样描述的:

汉代的百戏,内容多种多样。它里面饱含着许多与武术有着联系的花样,如比力、举重、爬竿、弄丸、弄剑、走绳索、翻觔斗等;也包含着鸟兽鱼虫的扮演,人物故事的扮演等;有音乐、有歌、有舞、有动作,有时还应用着活动的布景,与戏曲相模仿。

前文讲过,秦汉大一统带来的社会变革与经济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俳优数量惊人,《汉书·孝元皇后传》中记载:

贵爵群弟,争相奢嚣张……后廷姬妾,各数十人,僮奴以千百数,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狗马驰逐。

同类推荐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精选14幅西洋传世名画,均为印象派到现代派美术史中的代表作,包括《撑阳伞的少女》、《呐喊》、《亚威农少女》等,从 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创作意图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画作本身及画家生平,带你看懂每一幅画,分享喜悦与感动。 图文并茂的解构带你观察这些画作的细微之处,仿佛就站在图画面前,亲眼品鉴传世佳作的无穷魅力。
热门推荐
  • 旷世佳人之倾世之恋

    旷世佳人之倾世之恋

    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婿战死沙场,为了复仇,她运筹帷幄,鼎新革故,助景皇一统天下。这条权谋之路,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危机四伏。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难倒她,她风华绝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时局尽在掌握之中……这样的旷世佳人,引得天下间出色男子追逐……但是她的心已随他而逝,冰冷得不再有温度,有没有人可以让她的心不再冰冷……“我不为天下苍生,我只为复仇。”她倾国倾城的美貌下,是不容置疑的坚决。
  • 凤转九歌:绝色魔王狠狠爱

    凤转九歌:绝色魔王狠狠爱

    九歌,九歌。网络版:她是废柴一枚,受尽欺凌。她是特工一个,杀伐果断。当她变成她。废柴各种逆天叼,打怪升级,各种boss,神兽小弟都朝它涌过来吧!却不想,被一只腹黑妖孽缠上,从此……文艺版:同样的起点,我生来黑暗,你却天生光明。同样的名字,截然不同的命运。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我要上,地狱我也要你陪我下。
  • 幸福还有多远

    幸福还有多远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这是一条真理,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又有多少时间是知足常乐的呢?于是,快乐就远离了我们。我们在忙碌与愁苦中,不知疲倦地去追求我们认为的那个幸福。
  •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本书以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为切入点,描述并分析谷歌的全球战略以及它与美国政府、股东、用户之间的微妙关系。谷歌的特殊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和美国其它大企业一样,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美国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国际市场上又往往能够代表美国,推广美国的思维和文化。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谷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力量、政治格局甚至国际关系。这就让谷歌和政府之间有了一种既合作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本书试图揭开这些微妙的关系,让读者看到谷歌一些“不听话”举动背后的真正原因。
  • 风水堪舆

    风水堪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阳而负阴。自己刚到海大,却因天道酬勤竟被五十万直砸头顶,如此好运叫我喜乐交加。却不曾想我的术劫—情劫—友劫就因这从天而降的五十万而展开。不是小弟道术不济,是那墓中邪物鬼缘广泛,装的一手好逼,叫的一车同党。不是小弟不敬岳父,是那岳父势力庞大,呼的一帮人马,抓的我做盗墓壮丁。不是小弟不为天道,是那兄弟过于可怜,装的一脸无辜,叫的我甘为友情斗天道。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伊人浅笑咒轻吟

    伊人浅笑咒轻吟

    安真心以特优生的身份进入贵族高校,开学第一天,就处处受人排挤。曾经帮助过她的天使少年怎么会和腹黑会长长得一模一样?是恶意的骗局?还是善意的谎言?美男泛滥成灾的学生会,接踵而至的神秘谜题,他身上无人知晓的秘密……她与他的禁忌之恋就此展开。游戏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致谢:墨星小说封面网百度“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你也可以拿到免费封面!>
  • 极品男侍

    极品男侍

    他本是豪门的太子,却只能化名舒文流落在外。就在他快要走投无路之时,却被硬说成是基佬,还成了一帮美女的男侍从。就在他以为自己的人生要继续悲惨下去的时候,却发现这份差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问他有什么本事?舒文说:“很能挨打算不算?”曾是太子的男侍必然是极品,被伺候的美女们也一点不差。爆笑欢乐的同居生活,就此开始。
  • 我想做个好孩子

    我想做个好孩子

    王了机灵懂事,就是不会读书。王了的家乡,小孩要脱掉农民这身皮,只有读书一条路。不会读书的王了,以后只能像父母一样在农村摸爬滚打,艰难度日!父母为了生计,无法在乎这种孩子,随他在学校混个毕业证了事。王了不想在学校混日子,同学老师的话语眼光能让王了嗅到歧视嘲讽的呛人味道,但是为了让疼爱他的妈妈放心,王了只能选择难熬漫长的学校生活。最后,孤独的王了被有意亲近他的人骗去抢劫。面对缉拿他的警察,王了吓破了胆的哭声,撕碎了自己做好孩子的梦;揉碎了父母的心,家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