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北黄土风情文化的代表,安塞腰鼓已在众多的国家盛典中出场。特别是在国庆60周年的盛典上,千名陕北汉子打着腰鼓走过天安门广场的盛况情景,更是让人记忆犹新。在人们的心目中,安塞腰鼓已成为了喜庆、热烈的象征,同时也是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听现场观赏过腰鼓的人说,看安塞腰鼓有“六劲”,即挥腿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转身有股猛劲,跳跃有股虎劲,看了让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
带着这种好奇之心,春节期间我和几位摄影友来到了陕北安塞。我们还没有进县城,老远就看见了矗立在山梁顶上的那面巨鼓。在这面巨鼓的招引下,我在街上遇见了几个头扎红巾身着浅蓝表演服的“腰鼓娃娃”。跟在他们后面,有幸找到了他们彩排的场地。只见一群活泼可爱的着装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正一次次地进行着排练。这些几乎刚刚走进学校大门的孩子,竟然也能敲打出万马奔腾的气势来,他们时而摇头晃脑,喜笑颜开,时而纵横穿插,奋起跳跃,每一个动作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这场面使人叹为观止,让人感动不已。
第二天正赶上表演山地腰鼓。只见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和靓盈盈的妹子,在县城北边牛奶厂的山包上待命。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咝溜溜的西北风吹动着高粱叶子,也吹动着系在他们衣裳上的红绸带。鼓点开始发力,只听一声哨响,三四百个斜背腰鼓的舞者,头、身、腿、脚同时扭动,踢踏着厚厚的黄土,像旋风,像骤雨,狠命地挥舞着鼓槌,忘情地腾跃敲打着腰间的鼓,从山顶开始向山坡下舞动。随之飞舞的红绸在周身飘绕旋转。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他们脚下腾起的尘土以蓝天作为背景,白色红色的身影在里面忽隐忽现。这真是把黄土高原的美与人类生灵的跃动结合得再完美不过了,难怪很多学者说中国黄土文化的核心就在陕北安塞。我的确被这样宏大壮美的场面震撼了。
在安塞,我不仅一次次地观赏到了带劲的腰鼓表演,也打听到了不少有关腰鼓的趣闻遗史。
据说安塞汉子闷在黄土山塬上,一直打了两千多年的腰鼓,直到上世纪40年代,陕北成了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之后,安塞高桥乡腰鼓队在正月过大年时,打着腰鼓到枣园为毛主席等领导人拜年,也许这是安塞腰鼓首次在湖南人、四川人、江西人等这些外乡人面前亮相。腰鼓渲染出革命年代的节庆气氛,也吸引了宝塔山下来自各地的文艺青年的目光。鲁艺的师生下乡学习、整理、改编腰鼓的表演形式,令原本依附于秧歌的腰鼓独立出来。
1947年至1949年,安塞腰鼓被延安的表演队随着将士的征程打过了长江。1951年10月1日,安塞的几名腰鼓手步行50多天到北京天安门广场打鼓,当时中央青年文工团的演员向这些农民鼓手拜师求艺。1984年,电影《黄土地》拍摄了安塞腰鼓,鼓手们首次因为打鼓得到了7元钱的报酬。1986年,安塞首次迎来专看腰鼓的港澳百人团。自此,亚运会开幕式、国庆45周年庆典、香港回归庆典、澳门回归庆典等都有了安塞腰鼓的表演。自2001年起,安塞腰鼓应邀到德国、泰国、新西兰表演,曾挎着腰鼓在黄土塬上转的农民鼓手,因为腰鼓为自己赢得了新的天地。
1981年对于安塞腰鼓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延安一个叫梁村的地方出土了一批宋、金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砖上刻载着腰鼓、秧歌的画面,为腰鼓的源头研究提供了实证。研究者指出,腰鼓也称花鼓,是全国各地都有的民间表演方式。安塞腰鼓是陕北一带腰鼓的代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安塞腰鼓的个性。位于陕北高原的北部边缘,从周朝起,北方20多个少数民族在此展开拉锯战,先后占据此地,与汉人杂居。血与火的浸染、多民族的融合,令这块土地贫瘠苍凉,也内敛深情。
源于军营征战的腰鼓,被先辈们用于年节庆贺。在苦寒、干旱、兵火中又熬过一年,正月里给自己几天灿烂舒展的日子,村里的秧歌队披红挂绿“沿门子”,就是挨家表演拜年,如果不进谁家的大门,那是对这家人最大的侮辱。腰鼓队本是秧歌的一部分,开道、造势、踢场子、保护队员,鼓手都是秧歌队里的棒小伙,是秧歌队的门面和水准的标尺。按早些年的传统,如果两支秧歌队在拜年的小道上相遇,两支腰鼓队先迎面而舞,闪转腾挪的舞蹈动作都是攻击对手的脚法,被挤出道外的一方认输让路,或者全队回转,苦练鼓技,明年再来!而胜方带领着自己的秧歌队扬长而去,鼓手们被十里八乡传为美谈,也被姑娘们高看一眼。
可以这样说,安塞腰鼓是“甲兵怒冲天”,也是“百面如春雷”。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如果说信天游是天上飘下来的歌,那么安塞腰鼓就是地下迸出来的舞,是苦痛中的呐喊,是沉闷中的纵情,是决不屈服的宣言,是生生不息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