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9800000014

第14章 关于中医学起源的假说 (2)

第三节 关于中医学起源的假说 (2)

中医药的这种原始特性,使许多人相信,原始人其实用不着多么高深的文化,仅凭本能加一些经验就可以把握中医药。在此基础上,有人又突发奇想,自然界的动物都有自救的本能,朴素原始的医学也应该来自人类相似的本能,于是有了“动物本能说”,而且堂而皇之地成了中医起源的一种解释。

的确,自然界的动植物有许多千奇百怪的本能。有的动物具有很高的预测能力,例如,在中古时代,欧洲有些人如果想知道冬天的长短,往往会用铁锹挖开土拨鼠的洞,看看土拨鼠的存粮情况,如果洞中存粮比往年多,则意味着即将到来的冬天寒冷而且漫长,如果存粮很少,则意味着一个暖冬。一些植物也有预测能力,例如,老乡们常常在春天观察梧桐树的花色,如果花色赤红,则年景必旱;如果花色浅白,则年景必涝。有些植物甚至还懂得历法,梧桐树叶平年为12,遇闰年则为13。

除了以上本能,动物还有自救的本能。中国医书记载,古代人用沾上毒药的弓箭来猎杀老虎,可老虎中毒箭后,会食用清泥来解毒;雉被鹰在空中抓伤后,会飞到地面上,到处找地黄(一味中药),并将地黄叶贴到伤口处。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以礜石毒老鼠,老鼠中毒以后像喝醉了酒,也不怕人,但它们还是会找泥汤处,喝上几口,一会儿就没事了。

现代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动物都有一些自救医疗的方法,比如,蛇是冷血动物,但当受到外伤而感染时,它会找到一处太阳光充足的地方,躺下来让阳光直射身体,为的是使体温升高2—3度。美国罗维雷斯研究所的生理学家马特?克鲁格认为:“已经有大量证据表明,支持发热是一种针对感染的防御性适应,在整个动物界已经存在了亿万年之久。”他认为,用药物控制发热,有时反而会使病情加重,甚至致命。他在实验室里搜集了一批重要的证据:当蜥蜴被感染时,会选择一个温暖的地方使体温升高一些,大约20℃左右,如果找不到一个能使体温升高20℃的温暖的地方,则蜥蜴多半会死去。小兔不能自己发热,因此一旦患病,它也会找一个暖和的地方去升高它的体温;成年兔能自行发热,一旦被退烧药阻断,也多半会死去。

然而,动物本能与中医起源有内在逻辑关系吗?我们看不出什么关系,这就好比“风马牛不相及”。如此类比是可笑的。比如说,现代科学新成立了一个学科称为“未来学”,当我们讨论其起源的时候,是否要这样说:未来学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因为上面举到的例子中,动物的预测能力并不比人类差。如果将这一类比推广开来,你会得出一个笑破肚皮的结论:人类的所有文明都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再说,直接以植物、动物、矿物入药并非中国所独有,世界其他民族也有,例如,甘草、大黄、食盐、胆矾等,不但中国有,西方国家也有。此外,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也有自然药物,例如,蒙药323种,藏药404种……这些药物中有许多与中药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汉民族中医的自然药使用,是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进行的,在这个意义下,自然药才能称之为“中药”,否则也就无所谓中药了。药,本无中西之分,就看以什么样的原则来使用。

可见,中医的形成一直在理论的指导之下,离开了理论,中国的古代医药就不能称为中医,只能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如此研究,必然会得出中医不存在的结论。

或许有人会说:中医的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当中,首先积累了大量自然药物以后,然后才总结发展出了一套精深的理论。所以中国医药称为“中医”是很晚的事,大约在战国以后。而在那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中国只有巫医,只有经验医学。

这个观点恐怕是现代学者们的主流观点,它符合渐进的思维模式,也符合常规文明起源的解释。但我们认为它还是不正确的,因为有两个问题它无法解决:

第一、中国医学的历史实践,我们可以凭借甲骨文字形及一些实物考古资料来证实,但中医理论的来源却没有任何资料,战国时期是理论的成书时间、记录时间,绝不是理论发明的时间。所以我们既不能证明实践先于理论,也不能证明理论先于实践。任何的情况都可能存在,这里没有权威。

第二、先实践后理论的观点,没办法解答如下疑问:为什么中医存在简单实践与精深理论的脱节现象?就如同有人用一斤面粉,意外做出了十斤面的馒头。这里又牵连一个问题:中医理论究竟是怎么发明的?中医理论不但在深度上与实践脱节,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它无法从实践中直接导出,也就是说,中医理论并非建立在实践的原型上。比如,它的藏象理论就与解剖实践彻底脱节,中医五脏并非解剖学上的五脏。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反而认为,中医理论很可能先于实践,而且简单、直接的实践可能不完全反映理论的所有成就,这源于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不足。从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我们再一次看到“动物本能说”的荒唐可笑。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世界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而且这些传统医学的实践与中医有几分相似之处,可为什么他们没有发明中医学?除印度以外,甚至我们看不到一点点与中医理论相似的痕迹。这一现象的本身就是对“动物本能说”的批判,也是对先实践后理论观点的批判。

早期的巫术与医学

人们常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道士手持一柄木剑,直指天空,喝令鬼神,驱逐邪魔,最后口中必定大喝一声“急急如律令”。其实这并非仅仅是道士、巫师的把戏,中国古代的医术也有此项。《素问?移精变气论》曰:“惟其移精变气,可祝而已。”后人称此科为“祝由科”,即是诅咒,“祝由”的本身既是巫术。唐代医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禁经》中为我们记载比较详细的情况:“吾为天师祭酒,为天地所使,身佩乾灵之兵千百万亿,在吾前后,罗列左右,何神敢往,何鬼敢当?正神当住,邪鬼速去!急急如律令。”

俄国作家格利格罗维奇在小说《乡村》中曾记有这样一件事:村里的铁匠德隆死去后,经常在村子里出现,吓唬村里的人。后来村长的弟弟看到铁匠在村里闹腾没个完,就刨了铁匠的坟,把他的尸体翻了个身,在背上钉上一个又长又大的白杨钉子。这也是巫术。

巫术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中都有印迹,即使到了现代,巫术也没有彻底消失,变成了一些习惯的行为。例如,中国人晚上如果做了恶梦,他会吐口水,同时伴随“呸”的发音。印度人每次打呵欠时,总要用手指向左右两边各弹一下,防止魔鬼乘机进入口中,而西方人则在打完呵欠后要祝福,防止灵魂随气喷出。这些习惯,如果追其根源,都来自巫术。

自然,在古代实施巫术的人就是巫师了,也有的国家将其称为祭祀。其实巫师在古代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有点像现在的大学教授或专家,他们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由于古代生产能力有限,社会财富不丰富,不可能养活更多的文化人,所以巫师的身份极其复杂,他们既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文学家、星占家、哲学家、建筑学家……他们是综合人才,是一切文化的掌握者、传播者。古代帝王的顾问学者只有两类人,一类是史,即是史官;另一类就是巫,而且巫的地位总比史要高一些,《礼记?礼运》记载:“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

因此,中国古代的巫与医是合而为一的,《广雅》在训古医字云:“醫,巫也。”在这个意义上巫医可以合称,故《论语》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巫师创造了医学,古籍中有两条资料可以为证,《世本?作篇》记载:“巫彭作医。”意思是巫彭发明了医学,《说文》也沿用了此说:“古老,巫彭初作医。”有人将这两条资料进一步发挥,得出一个结论:中医学源于巫,巫医同源。甚至有人认为,中医实际上是巫术的副产品,巫师在长期的巫术行为中,一不留神就发明了中医学。

巫师曾经履行过医生的职责,这恐怕没有什么争议。但如果说巫师发明了中医学,恐怕很值得商榷。

首先是资料的问题,关于巫的记载有很多,从《山海经》开始,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中几乎都有记载,甚至到秦汉时也有记载。但一般资料只说巫与医药有关,如《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拒之。”记载中只说巫“操不死之药”,而没有说到巫与医药的具体细节。如此一来,仅这条资料就可以证明许多东西,如道家长生不死之说也往往用它来证明。

其次是巫与医起源的时间。考古学发现,新石器晚期的山顶洞人墓地中,发现一些骸骨上有红色赤铁矿粉末。现代许多学者都用这条资料来证明巫师的起源,并认为这是“朱色辟邪术”的最早源头,由此将巫的起源上推到4万年以前。我们认为这样使用资料不当。中国史籍明确记载,不同部落有不同的颜色偏好,有的喜欢朱红,也有的喜欢白色、还有的喜欢黑色,即使后来有“朱红辟邪”一说,我们也不能肯定出现在山顶洞中的赤铁粉末与此巫术思想有何关联。因此我们认为,此事仅可证明人类灵魂观念的产生,原始宗教的萌芽,而不能证明巫师职业的出现。

据神话记载,在很久以前是没有巫师的,当时天与地是相连的,人与神也是相杂的,根本不需要一个中间环节来沟通。后来天地发生了分离,神与人的关系变得远了,神在天上,而人留在了地上,此时才出现了巫师。最早记载巫师职业的,大约是《山海经》,例如《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但是《山海经》的记载并不能证明巫师先于中医,因为同在一部书中,还记载了大量的草药,它是中国第一部药典。更重要的是,同书还记载了许多给药的途径,与目前中医的给药途径基本相同,因此,《山海经》只能证明:在巫师产生的时候,中医思想就已经存在了,它们是同时出现的,不存在谁创造谁的问题。

其实,有个现象似乎可以证明巫师与中医的发明没有任何关系,那就是甲骨文。甲骨文属于占卜之辞,而占卜是巫师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一代又一代巫师记录下这些卜辞的。然而,我们在现存甲骨文中能够认识的字形里,没有发现中医的直接证据,甚至没有发现蛛丝马迹。当然也可能证据存在于那些尚未读识的文字中,但基于目前的证据,至少可以说中医的发明与巫师无关。

巫及巫术实际上很复杂,值得研究的东西也很多。我们承认巫与医关系密切,是因为它们不但指导思想很一致,而且在对人类生命结构的看法上也很一致,甚至它们采取的方法也有互通之处,比如,《内经》中的“祝由科”很可能是在中医理论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巫术。

在所有研究起源的努力都失败以后,我们也许应该老老实实承认一个事实:中医没有起源!或者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起源。

同类推荐
  •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本书作者将禅宗思想引入历代富于禅意的诗文书画,从艺术文化视角来解说禅宗,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禅宗的艺术境界和理论,是一本禅宗艺术论。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本书解读了近六七十年响当当的名字:鲁迅、胡适、顾颉刚、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苏雪林、沈从文、陈寅恪、胡风、胡兰成、郭沫若、孙犁、萧乾、乔冠华、胡乔木等。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热门推荐
  • 甜心有点蠢:男神,忍着点!

    甜心有点蠢:男神,忍着点!

    莫名惹上了一个腹黑、傲娇男,夏软软表示她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萌萌哒的吃货……“你能不能离我的零食远一点……”夏软软看着自己的零食被他第n次丢进垃圾桶,于心不忍。“猪。”易倾言嘴角抽了抽,接着又把身体靠向她,在她耳边低喃:“你的意思是,我可以离你近一点……”“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我才不是……你刚才说什么?”夏软软脸蛋儿爆红。“我可以离你近一点……”
  • 都市之霸途

    都市之霸途

    “站住不要跑,小浩你还是跟我回去不去,没有想到你会这么大胆,竟然吞下彪哥的钱”。说话的这个事猪脚的好朋友,同样也是和他一起长大的好兄弟。他们两个是从小一起长大不过孙浩就没有这人命好了,他从小父亲就去世了,家里都是一个体弱的母亲在打理,走上这条不归之路也是被家庭所迫被逼无奈。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日暮下的海兰

    日暮下的海兰

    一个对生活已失去一切欲望,貌似已到崩溃边缘的大学毕业生-杜驰拓,选择了一个美丽的小镇海兰作为自己结束一切的地方。但当跳入蓝海时却被一个莫名其妙但自称自己是海兰神的女孩所救,女孩利用法力将他复活,但当女孩向他索要钱财来恢复自己法力的时候却发现他只是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杜驰拓是被海兰所复活,所以在海兰恢复法力之前他无法离开这个小镇。无奈之下,只得滞留在这里,想方设法凑集所有的报酬。但是渐渐地他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同时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11女女,他们与杜驰拓,海兰之间也是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 龙玄变

    龙玄变

    一个出生落魄的少年,一本神奇玄奥的功法,是个人的机缘巧遇,还是上天的刻意安排,让他几经坎坷踏入世人向往的修真界,但这尔虞我诈、冷漠麻木的世界让他彷徨、惊恐、无奈,只能试着去改变自己善良脆弱的心,完成他人生最期盼的梦想。
  • 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

    本书介绍了企业的出现与发展、传统企业理论、企业产权理论、企业代理与不完全契约理论、企业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企业人力资本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内容。
  • 除异师

    除异师

    成为大二学生的前一天,夏生从爷爷手上继承了夏家除异师的千年古镜。原以为这只是爷爷的老年痴呆症发作,但没想到一个接一个的诡异事件出现,自己竟被卷入了异能者和异兽的世界中。于此同时,那段埋藏在心中许久的爱慕,又该如何处置呢……
  • 神谕

    神谕

    《神谕》是一部反映我国清未帮会政治历史的长篇小说。描写洪门天地会一代枭雄阮大成趁机而起,旋即覆没的史实。
  • 丰碑回忆录

    丰碑回忆录

    “瑞爷啊,你说你怎么也穿越了呢。。””怎么,不行啊“”不是,这穿越大军千千万你赶个什么趟啊。。“”说的跟你没穿越似的“”额。。细节细节,既然都穿越了,那就跟观众老爷说说你的经历吧,瑞爷“”。。。“”怎么了瑞爷?“”额。。大师啊,家里出事了,我得赶回去,你自己看着办吧“”哎。。哎。。瑞爷。。不带你这样的,好吧观众老爷们,瑞爷穿越后那点破事就由我来跟大家说说吧“
  • 女孩,其实很简单

    女孩,其实很简单

    我们是女孩,我们很简单。我们的友谊也像我们一样,简单直白,毫不做作。借一小段时光,说上几句没营养的话题,就理所当然的在一起,做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