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9800000015

第15章 谁发明了中医?

第四节 谁发明了中医?

上面我们谈到了《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经专家们考证,成书在战国到秦汉之际,距今至少有2000—2500年。但是,《内经》的成书年代绝不等于中医出现的年代,而只能当成中医被记录下来的年代。

那么,中医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3000年前的医学

《内经》中有一段文字与《老子》完全相同:“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许多专家学者用这条资料来证明《内经》成书于《老子》之后,认为《内经》抄了《老子》的这段文字。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老子》与《内经》都来自同一个更早的祖本,根本不存在谁抄谁的问题。

如果仔细读一下《老子》,就会发现,老子的《道德经》有很浓重的摘抄痕迹,它与我们看书时随手摘抄下来的格言警句相似,每一句话都是一个结论,一个观点,根本没有中间的论述部分。而与老子同期的其它著作则没有这个现象,比如说《论语》、《管子》等。

老子其人曾经担任过周朝皇家图书馆馆长一职,虽然老子任馆长时,周朝正在走下坡路,但皇家图书馆内还是保留了比其它地方更多的古籍。当时,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很好地保存着,这不是四本书,而是四类分,是中国人对图书的最早分类,有点像后来的经、史、子、集的分类法。因此,在翻阅藏书的过程中,他随手摘下一些富有哲理性的文字,最后集纳成《道德经》一书也是有可能的。同样,在他管理的藏书中,可能有《黄帝内经》更早的版本,他也将其中一些文字收录于《道德经》中。

由此可见,中医的理论体系不晚于春秋时的老子,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前后。

《列子?汤问》中有一则西周穆王的故事,记载一个机械人“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这段记载中涉及许多中医理论,《内经》都有记载:

《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金匮真言论》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

《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周穆王生活在西周王朝的中期,是一个可信的历史人物,上古史籍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周穆王时期,是西周王朝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西周王朝从鼎盛到衰败的一个转折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考证,周穆王应该生活在公元前976年-前992年。

这说明至少在西周中期,中医的理论已经形成,当时距今大约3000年,比一般专家们的考证多出800多年。

其实关于中医理论的形成时间,《内经》中本来有十分明确的记载,即中医理论形成于神话中的黄帝时期,但目前却很少有人相信这个说法。可以考察中国巫医出现的时期,恰好与黄帝同期,因此我们认为,这个观点也是可信的。

《礼记?五帝德篇》说:颛顼之后“治气以教民”。为什么颛顼之后呢?《国语?楚语》说,颛顼之前,是个非常好的时代,神与人都混杂在一起,人人祭神,家家有巫史。但颛顼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天地分离,史称“绝天地通”,神离开了人。正因为这件事,黄帝才将帝位传给了颛顼。从此以后,人类就进入了蒙昧期。所以“治气以教民”,应该发生在天地分离、神离开人类之后。

《黄帝内经》涉及七个人物,即黄帝、岐伯、伯高、少愈、少师、雷公、鬼臾区。根据文献提供的资料,我们在其中重点分析两个人物,一是黄帝,二是雷公。

黄帝的起源比较晚,从时序上说,它应该是周族的主要神灵,但黄帝的神迹却十分遥远。有些学者从社会学角度认为,黄帝可能是一位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因其对部落的贡献,而被奉为神灵。但不论怎么说,当“黄帝”这个名称出现时,他已经不是一位普通的人,而是神,是取得政权后周民族树立起来的崇拜对象。所以,西周时的甲骨文、铭文、《诗经》、《尚书》等都对他大加颂美,此时的黄帝无疑就是上帝,是绝对宗教崇拜中的偶像。《淮南子》记载说,当时有五方天帝,而黄帝居中统治四方,可见神格之高。

中国神话中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也丰富,归纳为这样几类:黄帝与创造人类、黄帝与古昆仑山、黄帝发明器物、黄帝与炎帝之争、黄帝大战蚩尤等等,具体的神话细节我们就不多说了。但需要说明的是,神话中的某些具体的“神”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并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神话中的神迹,即神的事迹一般具有某种真实性。比如说,黄帝的神迹有以上这些,这些事实可以是真实的,但是否真的就是黄帝个人所为,那就说不定了,也许是其他神所为,这都没有多大关系。

雷公是神,就是风雨雷电的雷。最早的雷公神话源于《山海经?大荒东经》。据记载,当年黄帝与蚩尤发生了战争,蚩尤不知用什么法子,弄出了满天大雾,黄帝的军队不辨东西南北,结果惨败。后来黄帝让“旱魃”上阵,用“旱魃”体内发出的巨大热量才挽回了败局。

紧接着,黄帝又添了一件新武器,那是一面用“夔”皮造成的鼓。据说,这“夔”长得很难看,但它却有一张好肚皮,能发出巨大的声响。有时,它没有事就躺在大泽边,敲着自己的肚皮玩,发出嘭、嘭、嘭惊天动地的声响。黄帝为了打败蚩尤,忍痛将“夔”杀了,取了它的皮,做成一面大鼓。黄帝还觉得不过瘾,又杀了雷兽,撅其骨为鼓槌。这两件巨响的东西碰到一起,那就可想而知了。

从其它记载里可以看出,这“夔”实际上就是雷神,《山海经?大荒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淮南子?地形训》说:“雷泽有神,龙身人首,鼓其腹而熙。”可见敲着肚皮玩的就是雷神。到战国时,人们将传说里的神都人性化了,此时的雷神就变成了雷公,《楚辞?远游》记载:“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

而岐伯、伯高、少愈、少师四人,虽然历史上没有太多的记载,但他们都是神医,而且生活的年代也与黄帝差不多。

岐伯仅在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有记载,记载说他是黄帝时期一位最有名的神医,据说他曾经奉黄帝之命尝百草、辨药性、整理医方,最后写成《素问》一书。所以岐伯在中医里的地位几乎与黄帝齐名,后来的中医称为岐黄医道、岐黄学等,岐就是岐伯,黄就是黄帝,可见他的名字还排在黄帝之前。然而,现有的古籍中都没有记载岐伯的形象,我们至今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个什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是个纯粹的人形,也许像《山海经》中其它神一样吧,也是人与兽的组合形。

伯高在传说中也是黄帝之臣,上古医学家。此人尤其精通脉理,《灵枢》中有许多篇都是伯高的杰作。此人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解剖学家,他曾经向黄帝系统讲述了人体各部骨骼的标准分寸,还讲解了消化器官的大小、长短及其部位。

少俞、少师也是黄帝属臣、大医学家。少俞对经络、脉象有深入的研究,而且他还是一位有名的心理学家,曾深入讨论过心理因素在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而少师则对人体质方面有独到见解,他第一次将人根据阴阳的多少分为五类,即五行人(西方有四液体说),并提出不同的人在进行针灸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因此,中医理论的形成至少在西周的初期,距今4000年左右,而且还可能形成于中国的神话时期,那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的某个时期。

中医属于全世界

公元前800年前后,在印度出现了一部书,名字叫《奥义书》,书中大约记载了108篇文献,中国翻译出版了其中的五十篇,所以又称《五十奥义书》。书中记载了许多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也记载了更多其它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医学。最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并非当时人的创造发明,它实际上是一个总结性文献,包括了公元前1300多年的《吠陀》、《梵书》、《森林书》等内容。

就在这部《五十奥义书》中,我们发现了大量与中国古代文化相似的东西,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书中关于人体的基本看法与中医很一致,甚至表述的方式都相同。

印度的古代人认为,我们这个眼中看见的虚假世界,是由气构成的,这些气,看似千变万化,但其实都是一种根本之气的分化而已,《考史多启奥义书》说:“诸气皆臻于一也”。这与中国哲学里气的“混一”理论是何等相似?

在对人类生命的基本看法上,《五十奥义书》也与《黄帝内经》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六问奥义书》记载:“惟太阳为生命,惟太阴为原质。凡此一切有形体者,皆原质也。故原质即形体。”这与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何等相似;再比如,《蒙查羯奥义书》记载:“阴阳合精气,人类由神生。”这与中医“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的看法又是何等的一致。

从上述哲学观点论及人类生命本身,那就更加细致了。人的本质就是气,印度人称为“生命气息”。关于生命气息的概念,《奥义书》里也很乱,歧义百出,有的说生命气息是粮食,有的说是空气,有的说是大梵,是各种神灵。但总的来说,生命气息有两种意思:

1、指肉体内的“内自我”、“神我”。有时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灵魂。由于“神我”是人的神性部分,所以也可以直接引申为大梵、“彼”、因陀罗等,例如,《考史多启奥义书》说:“生命气息者,大梵也。”梵即梵天,是印度古代最伟大的神灵。同书又引因陀罗语说:“彼曰:我为生命气息,为般若自我。汝其敬我为寿命,为永生。”因陀罗的神位也很高,它是印度的心神,专门管理人类的思维、意识等活动。

此类生命气息属于人类生命的本质,它决定着生命的存在与否。《泰迪黎邪奥义书》曰:“气是群有之性命,故气称为一切寿。”《伊莎奥义书》曰:“气息兮,永生之命;躯体兮,飞灰是竟。”

2、指人体内真气。《甘露滴奥义书》、《瑜伽顶奥义书》、《瑜伽真性奥义书》、《商枳略奥义书》等,是印度瑜伽气功的修炼经典,主要修炼的就是人体内的真气,书中详细讨论的十几种气,都是人体内的自有之气,《大林间奥义书》有一句精确的论述:“生命之气息,即诸体之真元”。

最常见的是,印度人将人体之气共分为五种:平气、上气、下气、充周气、元气。这五种气分属不同的部位,而且有不同的颜色:平气在脐处,乳白辉晶莹;上气在心头,红似末尼珠;下气在□(左月右决半),光如甲虫赤;充周气满全身,其焰似光明;元气喉处沏,色如蛋黄白。五气的划分与中医也十分相似,中医将气也主要分为五种:阴气(下气)、阳气(上气)、卫气(平气?)、营气(充周气?)、元气(真气)等。

印度又将人按气的存在划分为三级:《大林间奥义书》曰:“此即三界:语为此(下)界,意为空界,气为彼(上)界”下界的语可以理解为肉体,空界的意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意识,上界的“彼”就是气了。印度还有一种划分方法,本质上也与气有关:外自我(肉体),内自我(意识),超上自我(气、灵魂、神我)。

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是,印度《奥义书》中有关气的论述与中医《黄帝内经》有关气的论述有何关系,但它们确实存在相似性,这一点千真万确,例如,《唱赞奥义书》曰:“其至精分化为气息。”这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归精,精食气……气伤精,精化为气……”极其相似。

奇怪的是,这部书中也记载了经络,而且人体经络有14条。据《商枳略奥义书》记载,人体共有十四条大的经脉,它们的名称分别是:

(1)伊脉(太阴脉);(2)频迦罗(太阳脉);(3)苏寿门那;

(4)萨罗斯洼底;(5)皤喽昵;(6)普沙;(7)贺悉底吉洼;

(8)耶舍斯宾昵;(9)毗湿缚陀利;(10)矩怙;(11)商庆;

同类推荐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 消逝的世界(读好书系列)

    消逝的世界(读好书系列)

    楼兰古国消逝了,庞贝古城覆灭了,佩特拉城从人间蒸发了,“沙漠之狐”的珍宝不知所踪,渡渡鸟灭绝了,华南虎芳踪难觅,青海湖有什么危机?月牙泉还会存在吗?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热门推荐
  • 巫仆

    巫仆

    六大弑神血染天,五十三人屠世间。两千巫仆尽问世,一人站在神魔肩。两千零五十九人,加上其所效忠的主人共两千零六十人,却可以让人闻之色变,让神对其忌惮不已,让魔对其自叹不如!他究竟干了什么!让人神魔对其惧怕三分...甚至...可以说恐惧!请继续关注《巫仆》谢谢!
  • 若尘不归土

    若尘不归土

    人生百年之后将归于何方?她不过想尘归尘、土归土,但故事恰恰是从她离开人世的那一刻重新开始。过去不记得,不重要!此身困顿,不重要!前途未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变成了他!她再怎么忘记前尘、四大皆空也非常介意自己为何变成男儿身!好吧,介意也没用的情况下他开始探寻这个不同于人世的奇怪世界,一次次的阴差阳错他终于回到那个他注定回去的地方——亡灵之都,却不知道一切才刚刚步入正题···
  • 穿越之同乡再见

    穿越之同乡再见

    本想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但是谁知十四岁那年突然掀起的风起云涌,把她卷入其中让她挣脱不得,好吧,本来还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既然是这规则这样她也只能顺势而行,宫斗阳谋通通放马过来!管谁如何她就守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敢犯者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腹背受抵

    腹背受抵

    ”身长也就一巴掌大,叫人家怎么反抗黑暗势力哇。唔,你们都是坏人。“只见他双手叉腰,用一个自我感觉最恐怖的眼神瞪着冷曦。“不要用那种猥琐的眼神看着我嘛。”“挣扎着小脚努力地踢着想摆脱大手,”呜呜
  • 当天使遇上黑骑士

    当天使遇上黑骑士

    记得一个多月前,结束了人生中最难忘的高考,他跟她说,她身旁的位置,自己已经站了三年,以后,这个位置,也只属于他。他,就是酷酷的萧晨,和天真可爱的丁梦娅,在高中就相识。今天,他们将一起进入大学校园,以后,他们又可以像以前一样,一起上课,一起去食堂,一起去图书馆······
  • 仙凡逍遥录

    仙凡逍遥录

    此卷乃借子虚乌有事,来展人生百面,以说真正之逍遥。所谓:‘本是子虚乌有事,满文荒唐无稽谈。心存大爱真善美,自是人间逍遥仙。’俯仰芸芸众生,有谁能跳出名、利、情三毒之害。名者欺心,利者害人,情者乱性。理应‘淡看名利是非事,正心世间万种情。’青琳因上辈恩怨,被师叔所害,绝美容颜尽毁,于是便与结拜姐妹封咸娘前往翠屏山找张神医医治........
  • 天域家族

    天域家族

    在天域大陆的历史里,有一位最强大的吸血鬼伯爵,他代表正义,在三亿年前与自己同级的邪恶大魔王同归于尽,身体化作了十五道光分散在天域大陆。三亿年后,吸血鬼伯爵转世在一位叫潘煜的少年身上。现在天域大陆的大魔王要追杀他。为了可以杀死大魔王,叫潘煜的少年在天域大陆寻找属于自己的十五位守护者。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冰,风,雷,光,暗,音,幻,梦,念力和血。一边寻找自己的守护者,一边为了自己可以达到最高级而战斗着。
  • 地狱在肚皮里

    地狱在肚皮里

    地狱坍塌,他领取了建造地狱的任务,鬼魅重生,桃花村厄运连连,收猛鬼,筑威信,一代鬼王统天下~
  • 千色千寻

    千色千寻

    ★★★《千色千寻》即将由中国最早的原创言情出版基地广州花雨文化出版上市。瑛瑛在这里感谢所有支持我一路走来的朋友!谢谢!出版稿除了千寻被催眠与频伽两人被迫分离部分有几万字的删减外,其他全部一致。再一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文案◆景千寻,生长在法国的华裔画家。参观卢浮宫敦煌艺术品展藏的时候,她在千色佛陀雕像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那个黑暗中沉沦的男子,居然深情地喊着:我的马里亚纳海沟,我的!为了寻找答案,她回到中国,来到了敦煌,来到了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此刻正是大唐盛世。她一路朝着长安寻去。路途上,结识了许多有趣的人,和尚、艺妓、笨贼、昆仑奴、唐朝将军。最重要的人是——频伽,与她从相互折磨到相爱至深的回纥王位继承人。历史终是要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进的。安史之乱,把所有快乐的不快乐的人全部席卷而去。历经巨变,当千寻终于见到千色佛陀的那一刻,她才知道上天给自己开了一个多么大的玩笑!原来,命运,真的是从相遇的一瞬间就已经注定了!★佛教关于色的偈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谓“色”,泛指一切有形之物,只有在“心”的感受下才会发生作用。若心不留色,一切“色”便化作了“空”。世间的一切都是色,女色,颜色,脸色,欲色,情色,食色……种种种种,幻化为世间千色。人的一切痛苦、欢乐也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