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600000013

第13章 十二

第一章十二

是的,这就是卡秋莎。

涅赫柳多夫和卡秋莎的关系是这样的。

涅赫柳多夫第一次见到卡秋莎是在他读大学三年级正准备写土地所有制论文的时候,当时他在姑母家住了一个夏天。夏天,他通常和母亲、姐姐住在莫斯科近郊母亲的大庄园里,这一年他姐姐出嫁了,而母亲又出国进行矿泉治疗。涅赫柳多夫要写论文,于是这一年他决定在两位姑姑家里度夏。她们那里很偏僻也很清静,没有什么分心的事,姑姑们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侄子和继承人,他也喜欢她们,喜欢她们古拙而简朴的生活。

这年夏天涅赫柳多夫在姑姑家体验到一种精神振奋的心情,这是年轻人第一次不经别人指点,而是独自认识到生活的全部美好和重要性,以及人在生活中所面临的事业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候,以及当他看到有可能使自己和整个世界达到无限的完美,并能投身于这种完美之中,不仅满怀希望而且有充分信心做到他所想象的一切完美事业的时候,都能体验到的一种心情。这一年他在大学里读完了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斯宾塞关于土地所有制的论述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因为他本人是一个大地产主的儿子。他的父亲并不富有,然而母亲拥有大约一万俄亩土地的陪嫁。当时他第一次懂得了私人拥有土地的极端残酷性和不公正,再说,他是这样一种人,认为为了道德上的需要做出牺牲才是最高的精神享受,于是他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当时就把他继承父亲的土地还给了农民,他就是以这个题目写的论文。

这一年他在农村姑姑家的生活是这样度过的:他很早起床,有时在三点钟。日出之前,在晨雾还未散去的时候,就到山脚下一条河里洗澡,回来时,青草和花朵上还带着露珠。每天早晨喝过咖啡之后,有时他坐下来写自己的论文,或者阅读写作用的资料,更经常的情况却是,既不看书,也不写作,而是再次走出家门,到野外和林子里散步。午饭之前他在林子里什么地方睡一会儿,然后在吃午饭时,嘻嘻哈哈逗得姑姑们心里高兴,笑个不止,再后就是去骑马或划船,晚上又读资料,或者陪姑姑坐坐,或者独自玩牌。每天晚上,特别是月光之夜,他往往不能入睡,因为他感受到这巨大的激动人心的生活的欢乐,难以入睡,有时头脑里充满各种幻想和思绪,在森林里一直散步到天亮。

他就是这样幸福而平静地在姑姑家度过了头一个月,丝毫没有注意那个半侍女半养女、黑眼睛、跑得飞快的卡秋莎。

那时候,涅赫柳多夫在母亲的呵护和教育下,十九岁的年纪,还是个非常纯洁的年轻人。他想到女人时,想的只是妻子。按照他的想法,所有的女人都不可能成为他的妻子,对他来说,她们算不上女人,而是普通的人。可是发生了一件事,这年夏天,在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第四十天。),姑姑家的邻居带着孩子到她们家里来,那是两个小姐,一个中学的男生,还有一个是在他们家里作客的农民出身的年轻画家。

喝过茶之后,大家在割过草的草场上玩捉人游戏。他们也把卡秋莎叫去了。经过几次轮换之后,轮到涅赫柳多夫和卡秋莎一块儿跑。平时涅赫柳多夫看见卡秋莎只是觉得愉快,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在他和她之间可能发生什么特别的关系。

“喂,现在这两个人怎么也逮不住了,”那个充当“捉人”的快活的画家说道,凭着一对又弯又短但很有劲的农民的腿,他跑得很快,“除非他们绊倒了。”

“你们,真的逮不住!”

“一、二、三!”

他们拍了三下手。卡秋莎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她很快和涅赫柳多夫交换了位子,用自己那只有力的粗糙的小手握住他的大手,迈步向左边跑去,一跑起来,上浆的裙子沙沙作响。

涅赫柳多夫跑得很快,他不想让画家捉住,于是竭尽全力奔跑。他回头一看,见那个画家正追赶卡秋莎,可是她飞快地迈开那双年轻人的有弹性的腿,不让画家捉住,向左边跑去了。前面是一个丁香花丛的花坛,谁也没有到后面去过,这时卡秋莎回头看了涅赫柳多夫一眼,点头向他示意在花坛后面会合。他明白她的意思,便向花丛跑去。然而去花丛后面要经过一条长满荨鮉的小沟,涅赫柳多夫不知道,被绊倒在沟里,荨鮉刺破了他的手,衣服也被傍晚的露水弄湿了,他摔倒在地,又立即爬起来,笑自己不慎被绊倒,整理了一下衣服,跑到一个干净的地方。

卡秋莎笑眯眯的,一对像淋湿的醋栗似的眼睛闪闪发亮,向他飞快地跑过来。他们跑到一起,紧紧地握住手(在此游戏中,被捉的人会合后,握手表示胜了。)

“我看,您被荨鮉刺伤了吧?”她说道,边说边用那只空着的手整理一下松散的辫子,喘着粗气,笑嘻嘻的,从头到脚打量他。

“我不知道这里有条小沟,”他说,他也是笑着,并没放开她的手。

她向他靠近一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却把脸向她凑过去,她没有躲闪,他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吻了一下她的嘴唇。

“怎么会这样!”她说道,说完,用很快的动作挣开他的手,从他身边跑掉了。

她跑到丁香树丛,折下两枝白色的已经凋谢的丁香花,用它抽打自己灼热的脸蛋,又回头瞧瞧他,然后在自己面前活泼地挥动着两只手,回到了做游戏的人中间。

从那时起,涅赫柳多夫和卡秋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他们之间确立了一种在彼此有吸引力的纯洁的年轻男子和同样纯洁的姑娘之间常有的特殊关系。

只要卡秋莎走进屋里,或者,甚至涅赫柳多夫从远处看见她那白围裙,他便觉得,仿佛万物都受到了阳光的普照,一切都变得更有趣,更欢乐,更加有意义,生活也变得更加愉快。她也有这样的感受。然而,不仅卡秋莎在场或在近旁会对涅赫柳多夫产生这样的作用,只要想到卡秋莎的存在,都会对他产生这样的作用,对她来说,想到涅赫柳多夫的存在,同样也会产生这样的作用。每当涅赫柳多夫接到母亲令人不快的来信,或者他的论文写得不顺利,或者感受到青年人那种无端的忧伤,只要一想到卡秋莎的存在,想到会跟她见面,所有这一切便烟消云散了。

卡秋莎有很多家里的事要做,不过,她能把所有的事做完并抽空读点书。涅赫柳多夫把自己刚刚读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的作品给她看。她最喜欢屠格涅夫的《僻静的角落》。他们之间的谈话大多是在走廊里、在阳台上或者是在院里碰上时谈上几句,有时是在姑姑的老使女马特廖娜?帕夫洛夫娜的房间里,卡秋莎和她住在一起,涅赫柳多夫有时到她的小屋里,就着块儿糖喝茶。有马特廖娜?帕夫洛夫娜在场,这些谈话是最愉快的。有时只有他们两个人,谈话就差劲了。这时眼睛会立即说一些与嘴里说的完全不同、而且重要得多的话,嘴唇紧绷绷的,觉得可怕,于是他们赶忙分手了。

在涅赫柳多夫头一次住在姑姑家的那段时间里,他和卡秋莎之间一直保持着这种关系。两位姑姑察觉出这种关系,颇为惊讶,甚至将这一情况写信告诉了在国外的叶莲娜?伊万诺夫娜公爵夫人,即涅赫柳多夫的母亲。玛丽娅?伊万诺夫娜姑姑担心德米特里和卡秋莎发生不正当的关系。然而,她的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涅赫柳多夫本人像一些纯洁的人相爱那样,并不知道他爱上了卡秋莎,无论对自己或者对她,他的爱就是防止堕落的重要保障。他不但没有在肉体上占有她的欲望,而且一想到有可能与她发生这样的关系都觉得可怕。感情丰富的索菲娅?伊万诺夫娜却担心,性格果断、达不到目的不肯罢休的德米特里爱上那个姑娘之后,会不考虑她的出身和地位就准备和她结婚,她的这种担心倒是很有根据的。

如果涅赫柳多夫当时明确认识到他爱卡秋莎,特别是,如果有人告诉他,无论如何他不应该把自己的命运和这样的姑娘联系在一起,那么,凭着他那种直率地处理一切事务的性格,他会做出决定,认为没有什么理由能阻止与她结婚,这样的事是很容易发生的。但是,两位姑姑没有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他,他就这样离开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爱上了这个姑娘。

他那时相信,他对卡秋莎的感情仅仅是当时充满他全部身心并且要和这个可爱的姑娘分享的一种生活乐趣的表现而已。当他离开时,卡秋莎和两个姑姑站在门廊上,用一双满含眼泪并稍稍有点斜视的眼睛目送着他。不过,他似乎觉得有什么美好、珍贵的永不复返的东西丢弃了。他感到非常忧伤。

“再见,卡秋莎,谢谢您的一切好意。”他坐进马车,隔着索菲娅?伊万诺夫娜的包发帽说道。

“再见,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她用悦耳的亲切的声音说道,说完,强忍着满眼的泪水,跑到可以痛快哭泣的前厅去了。

同类推荐
  • 黑猩猩之屋

    黑猩猩之屋

    位于堪萨斯城的黑猩猩语言实验室是个特殊的大家庭:伊莎贝尔和她照管下的六只黑猩猩。受过训练的黑猩猩拥有出众的语言能力,他们可以像真正的家人那样沟通玩耍,彼此信任。在伊莎贝尔眼里,它们是比人类更好的朋友。然而,一次飞来横祸使这个家雨打风吹散。黑猩猩们神秘消失,伊莎贝尔也身受重伤,面部严重毁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失踪的黑猩猩突然成了一个24小时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主角,无数人涌到电视机前,看它们玩耍嬉戏、电脑订餐,以及,花样繁多的性活动,这个节目也因此成为传媒史上的奇迹。可只有伊莎贝尔知道,它们在呼唤她,等待她。到底谁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为了将黑猩猩从人类的贪婪和荒唐中拯救出来,伊莎贝尔决心走出脆弱的自我……
  • 戚子的故事

    戚子的故事

    人,各有不同的人生,除极少数、极少数的人一生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外,绝大多数的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甜酸苦辣、劳累艰辛伴随,甚至有生存危机。面对人生的不幸和严峻挑战,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不同的人生观:感叹自己命运不好,萎靡不振,消极人生;常牢《满腹,怨天尤人,不反思自己,被动人生;遇难而退,不思突破,不会进取,平庸人生f向坎坷投降,甚至S甘堕落,罪恶人生;不管遇到任何挑战,虽然十分心酸、悲哀、无奈和痛苦,甚至想毁灭自己,但每次都会擦千眼泪,忍着至痛自我疗伤,而后在雪地里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迎接丨自己头顶上那缕阳光的到来,也许会灿烂人生。
  • 三代才女绝恋

    三代才女绝恋

    一场答联求亲,让他们喜结良缘;宫廷祸乱,让他们分离两地、重聚无期;乱世当道,让她三嫁他夫,抛弃亲生骨肉……看三个女人如何演绎他们的爱恨离别。
  • 豆汁记

    豆汁记

    本书精选了作者所创作的部分优秀中篇小说作品,《豆汁记》故事的背景为旧时老北京,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家里一个很会做饭的女仆的故事,文中仆人莫姜一个旧时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被作者刻画的非常鲜明。
  • 梦想与疯狂

    梦想与疯狂

    三个典型人物:孙和平、杨柳、刘必定的精彩亮相,使这部惊心动魄又光怪陆离的长篇小说,下面接触了中国变革中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国家发展和社会正义的博弈,各种社会力量(能量)在利益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博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与博弈,财富欲望与道德坚守的博弈,给读者呈现出一幕幕既陌生又熟悉,既勾心斗角又波澜壮阔的深度现实场景。
热门推荐
  • 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具体来说,艺术文化类专业包括编导、戏文、文管三大类,具体又分为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学、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文艺基础知识、面试、影视评论,此外编导类专业还包括影视基础知识、电视纪录片评论等内容,戏文类专业还包括叙事散文写作、戏剧故事写作等内容,文管类专业还包括文化热点分析、文化产业常识等内容。
  • 修仙封神之通天炼兵师

    修仙封神之通天炼兵师

    炼兵通天,成就仙神之位!一段正统的修仙故事一曲万族林立的歌……
  • 空白之外

    空白之外

    生命,只是阳光、大地与诗歌就能满足的东西。有人这么说过。思想永远喜欢活在科学与幻想的交汇处,游行于合理与怪异的相溶点。似乎在这世上获得知识之时,未知就越来越多。看的更远更清的人,似乎他心里的黑暗也就越来越多。知识的代价就是未知,先觉的代价就是恐惧,强大的代价,似乎便是放弃曾经珍视的一切。感觉得到吗,在不断为什么付着代价的时候,当代价超过了能力的意义时。那便有了智慧!先知!异能!追逐太阳吧,强者!真正历史从没有真正开始的时候,亦不会有结束之时,真正的现实从没有理论之外的东西,亦不会有理论能完全解释的。精彩的故事,发生在所有的空白之外。
  • 自杀小传

    自杀小传

    天之娇女,突逢巨变,意志全失,于是以死求解脱,一次次的寻死未成,直到当她距死神只有一步之距时,才突然发现“活着真好!”于是快跑啊,死神就在身后紧追。
  • 九重弑天

    九重弑天

    一场意外,凌青阳身消道陨,却意外携带神秘黑塔重生人界,披荆斩棘,重回武道巅峰,征战至高世界。
  • 维利亚哈迪斯

    维利亚哈迪斯

    世界上存在许多未知,小说里所存在的未知是人类未探索发现到的次元,一个超脱了一维二维三维体的世界。因为一个意外,两个次元相通,新次元的新型人种亦存在着恶势力,欲占领人类世界,一场气势浩大的纷争就此拉开帷幕。到底是拥有现代新型武器装备的人类获胜还是拥有超现实能力的另一次元的人种可以获得最终胜利呢......
  •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刘国芳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就读过刘国芳的微型小说。《荡不起来的秋千》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狐美人

    狐美人

    我一出生,身怀黑白眼瞳,村里人说我鬼生的,遭人唾弃。七岁那年,阴差阳错求得一门娃娃亲,娶妖妻,渡命劫。七岁之后,我继承爷爷龙纹降魔师衣钵,只为千里寻她千百度,直到找到我媳妇……
  • 戒王

    戒王

    看似平凡的戒指将引发怎么样不平凡的故事,在那列格特大陆上,一场阴谋即将展开。【Me呕心沥血,只求大家能喜欢,不喜欢的也求嘴下留情啊==、】
  • 帝国时代,老公求放手

    帝国时代,老公求放手

    当腹黑遇上更腹黑……“你不要咬我啊,要上就好好上!”“就喜欢咬你,我只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