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3100000013

第13章 年代祭(4)

这是早些年的事了,到1988年,我的性格略有变通。我开始和人交谈,有三五个好友,一起讨论人生、理想等方面的问题。我常常皱着眉头,对人世我有自己的思考,我意识到了,心里很快乐。我们也看电影画报,从上面得到零星的流行元素,哪个女演员漂亮,哪个女演员有气质。

那时候,我们已注意到“气质”这个东西。什么是气质呢,我们也说不清楚。我们说,刘晓庆是漂亮的,可是潘虹和陈冲就有气质。我们喜欢气质。我们看她们怎样穿衣服,怎样搭配,一点点牢记心间。在不久的将来,这于我们是有用的。

我们也搜集明星贴纸,从校门口的小摊贩手里一买就是五六张,有张国荣、刘德华、张曼玉、刘嘉玲……把他们粘在课本的封皮上、扉页上。我们尤其喜欢林青霞,常常为她的清纯和气质叹服,课间十分钟,几个女同学聚在一起,围着课桌看林青霞的照片,边看边说,有时会尖叫着,笑倒一片。

我从此看到我性格里的另一面,温暖的,通俗的,它是属于“人”的那一面,在1988年的夏天,正一点点地呈现出来。我想我是长大了,梳着麻花辫,穿着布衣裙。那时我还戴着眼镜,很笨重的学生镜,架在鼻梁上,一不小心就会滑落下来。

我从来不是个活泼的女生,枯燥,寡言,可是没有人知道在这张像被雨水淋湿的茫然呆滞的面孔下,曾有着多么敏感、耽于幻想的心。

听歌我能听出眼泪来。1988年,似乎有一首歌叫《我祈祷》,优美、深情,我最听不得男人的深情,可是在黄昏的房间里,我一遍遍地放着这首歌。

我蜷缩在角落里,看着光线从西窗一点点地落下去,而夏日如此盛大,我睁着眼睛,呼吸着,感觉到心一点点收缩得疼。这就是我成长的一部分背景吗?一首情歌,唱着古老的男欢女爱,忧伤、纠缠,沉到骨子里。1988年的我还来不及体会爱情,我是那样一个单调、苍白的姑娘,了无生趣。可是听着歌,我觉得自己快要哭了。

我忧伤至极,且富有情感。我喜欢戴望舒的《雨巷》,因为他把姑娘比作“像丁香一样”,我喜欢的还有很多,老电影,老歌,分离的、来不及实现的爱情。我喜欢一切短暂的、来不及实现的东西,淡淡的伤怀的情绪,无边无际的,捉摸不定的。

像所有少女一样,我正在成长,可是亦懂得了怀旧。我常常就哭了。春节时和弟弟贴对联,我缩着脖子,袖着手,把糨糊瓶夹在手肘里递给他,我说,今年又长大了一岁。我想我是伤感的。家里有一盒苏小明的磁带,还有邓丽君的磁带,成方圆的,朱明瑛的……它们流淌在80年代初的空气里,流淌了很多年,而我和弟弟是听着这些歌长到了1988年。

在这一年里,还有一首歌叫作《小站》,歌者好像是常宽,现在不太有人记得他了——能记得的肯定是我的同龄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同一时间段里,偶尔寻着这盘磁带,并喜欢上了他。听着这首歌,我眼前总浮现出两列反向而驰的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了,车窗旁坐着两个男女,他们注定是要失之交臂的。在这小站相遇,在四目相视的那一瞬间,心微微动了一下,然而火车开走了。

对面火车上的那个人,也许是自己人,可是错过了。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虽平安,看着儿孙满堂,可是一天天地迟钝;这一生总的来说很吃力,也不知为什么,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而很多年前那次小站的邂逅,那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就这么轻轻一瞥,擦肩而过——也许他们早就忘了。

崔健时代与张楚时代

我在这里写下的关于摇滚乐的一点文字只是文化字面上的,跟音乐并不相干,这似乎带有点“隔靴搔痒”的性质。音乐人手底下的音乐只是音乐本身,跟文字并不搭界。然而文化人听音乐,首先得看歌词,寻找文字背后的企图。这中间,又隔了一层。

我们背着我们文化的壳,企图做一些沉重的沟通。然后音乐只是音乐本身,它和万物一样,独立,冷漠,不沟通。当音乐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存在,附带上歌词等文字载体时,原初意义的音乐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在上个十年间,崔健和王朔一起,代表着刚刚逝去的那个年代的“另类”声音。1986年前后的中国人已经苏醒了,然而仍有害羞的。那几乎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活泼、更接近于人本主义的时代。历史翻了个跟头,一切又从头来了。

青年人开始寻根,刨根究底要弄清楚人类生存的原始意义和终极价值。一切都是新奇的、活泼的,智力上却显得平庸和不健全,像《诗经》以前的平凡男女和《荷马史诗》里的坚贞的英雄:人是认真的人,健康朝气,负有责任心,因为过于计较,也会显得苦痛和迷茫。崔健在他的歌里唱道:

我脚踏着大地,我头顶着太阳

我装作这世界唯我独在

……

我不愿离开,我不愿存在

我不愿活得过分实实在在

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

我想要死去之后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

平凡人的英雄主义,在那个年代,不但是可以原谅的,也是可敬的。崔健那辈人,虽然浸泡过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却并没有被负荷压迫。“文革”把一切意义都消解了,到1986年,传统文化的伤口仍未愈合,使得崔健们的心智仍停留在少年阶段。他们也许觉得,时代仍处于人类的童年时期,只有他们才是开天辟地的一代人,远古洪荒,人类从他们开始。一切都在建构,消解,再建构。他们在自己推倒的废墟上建设着。

我闭上眼没有过去

我睁开眼只有我自己

……

我攥着手只管向前走

我张着口只管大声吼

——《出走》

这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豪情也只有在崔健那个时代才会有。对于政治的无限热情也是那个年代的“愣头青”们的通病。崔健以另一种形式表达了这种热情。“文革”已经远去了,人们渐渐冷却下来,思想着,怀疑着;另一方面,轰轰烈烈的改革已经开始了,社会是进步的,欣欣向荣的,由不得你不相信。中国是政治大国。人们在两个时代的交合处站住了,慌张、不懂、半推半就……是一种有距离的热情,能拿得起放得下。《红旗下的蛋》《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及时地表达了国人的这种心态。在风格上已丧失了批判精神,有的只是处于外围和边缘的调侃,这调侃也是热情的。

剔除了音乐的成分,仅仅从字面上解释崔健的摇滚是极其片面的,然而我们也只能如此。崔健怀抱着吉他站在舞台上,穿着泛白的黄军装,卷起一条裤腿,迷茫地微笑着,他口齿不清地吼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然而他仍是不明白的。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似乎有太多不明白的东西。世界对他们是陌生的。他们喜欢较真、愤怒、歇斯底里,然而仍是无济于事的。崔健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言人,一个符号。他代表着真正的摇滚音乐。他的声音是那个健康年代,一个受伤害的人的内心的声音。

崔健以后的十年,中国发生了一些事情,人们迎来了他们的世纪末。社会持续稳定着。人们丧失了理想。未来的好坏暂且不去管它,今天是重要的。每个人都在做些自私的小事情,蜡黄着脸,笃定,老实,然而内心是慌张的。

在这个太平盛世里,我们失去了内心的和平。这是个无依无靠的时代,与前后都断裂了,成了时间之外的一个独立。人都是“小人”,也是无依无靠的,简陋,可怜。

摇滚乐孤独地走了十年,渐渐陷入了低谷。崔健的“抒情时代”已经结束了。在我们这个新的时代,他是个外人。

直到1994年,出现了张楚。

这个在崔健时代只能是听众的少年,穿过十年时间的膜,突然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声音和语言。在这个空漠的时代里,他突然开口说话了。他说:

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

上苍保佑有了精力的人民

请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

请上苍保佑粮食顺利能通过人民

……

不请求上苍公正仁慈

只求保佑活着的人 别的就不用再问

不保佑太阳按时升起 地上有没有什么战争

保佑工人还有农民 小资产阶级 姑娘和民警

升官的升官 离婚的离婚 无所事事的人

请上苍来保佑这些随时可以出卖自己

随时准备感动 绝不想死也不知所终

开始感觉到撑的人民

——《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

吃饱了饭觉得撑的中国人,仍在说着吃饭的问题,寻找能吃上饭的保护。这在十年前,简直是可耻的,应该予以痛击的。而在今天,却大张旗鼓地被保佑,往深处想一想,简直寒冷。时间是短暂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要抓紧啊,吃饱了饭,寻欢作乐——该升官的就升官,该离婚的就离婚。快乐,无所事事,阴沉着脸——张楚走在街上,遇到的中国人都是阴沉着脸的。他的富人朋友阴沉着脸,穷人朋友呢,也阴沉着脸。然而内心实在是饱闷、空虚、快乐的,也不乏善良。这样的人理应值得上苍的保佑和同情。

关于爱情,张楚是这么认识的。他和她面对面地坐着,彼此都是很善良的人,也没什么主张,又都喜欢幻想。恰好这时候街上的阳光很明亮,他打了个哈欠,觉得是困了。他是想和她睡觉吗?张楚接着唱道:

我躺在我们的床上

床单很白

我看见我们的城市

城市很脏

我想着我们的爱情 它不朽

它上面的灰尘一定会很厚

我明天早晨打算离开

即使你已经扒光了我的衣裳

你早晨起来会死在这床上

即使街上的人还很坚强

——《爱情》

通篇是慵懒的独白,像是在太阳底下回忆往事,盹着了,跟现在的他并不相干。然而说到后来,竟有些喘息未定了。看得出他有些紧张,也不知他紧张什么。大约看到有人平白无故地死了,在早晨,还跟他睡过觉。听起来是怪吓人的。但却不是因为这个——他的紧张当然不是这个。因为不是这个,我们听的人也紧张了。末尾,才有音乐响起,他逼尖了嗓子细细地喊道:

离开 离开 离开 离开你

离开 离开 离开 离开你

然而又能去哪呢?街上的人都很坚强,当从窗前走过的时候,也许知道那里头有具女尸,也许不知道。然而还是走过了。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叙事在张楚的摇滚里占了很大的比重。当音乐成为一种载道工具时,我以为选择叙事比选择抒情更讨巧一点——况且我们这个时代已算无情了,只有自顾自地说话。

《赵小姐》是一篇叙事很浓厚的作品,讲的是一个女孩子,名字不拘,叫“赵莉、赵莉莉或赵小莉”,暂叫她赵小姐吧。她跟父母住在一起,能免费吃到东西还能休息。她有工作,但常会跳槽。她后来又找了一个男朋友,可以去对一个男人撒娇。

在一种时候她会真的感到伤心

就是别人的裙子比她身上的好

她想她的脸是可以赞美的

她还有够风韵够女人的脾气

她的未来应该有浪漫和诗意

男人会暗中恋着自己

在懂手段的男人面前她会沉不住气

她知道这太危险她会吃亏的

最后她的纯洁战胜了好奇

她决定只上街买点儿便宜的东西

——《赵小姐》

张楚的人文关怀几乎落到了我们时代的每个人头上。那些吃饱了撑的无聊的人们,还有赵小姐这样平庸而美丽的女孩子。这是个宽容的时代,而且他足够善良。他的善良里有不耐烦。

同期的叙事风格在窦唯和何勇的作品里也能见到。何勇的《钟鼓楼》是这么叙事的: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

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

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

他们正看着你掏出什么牌的烟

小饭馆里面辛勤的是外地的老乡们

——《钟鼓楼》

有点自说自话的性质。窦唯的《高级动物》是他的《黑梦》专辑里较好的一篇。人这高级动物已经没的说了,那就别说了。去掉了人生的雕饰,只剩下了不相干的词组:

矛盾 虚伪 贪婪 欺骗

幻想 疑惑 简单 善变

……

能说 空虚 真诚 金钱

末尾,突然唱起来了,“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呀?”调子是我们所熟悉的一首童谣的调子,让人想起小时候过家家——小孩子是等不及要长大的,长大了,却再也不能回去了。只好在歌声里欺骗着。仍是苦涩的。

摇滚乐到张楚为止,第二个高潮已经结束了。这批70年代左右出生的新一辈摇滚人,只用一两年时间就把他们身处的世界给说清楚了。他们再也无事可做了。

时代是再简单不过了,人却无端地变得复杂起来。理所当然地,我们对于人世的关注就变得容忍和大慈大悲了。而在张楚的大慈大悲的背后,明眼人不难看出,那骨子里是凉的。

我看“七十年代”

早在十年前,李师东先生就提出“六十年代作家群”的概念,并在《青年文学》开设专栏,重点推出。以出生年代划分作家,一代人的写作从此被摆到桌面上,堂而皇之地,这是第一次。

那么后来,“七十年代”的应运而生,也应该是极其自然的事。现在,“八十年代作家”也横空出世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就这样扛着这面旧旗帜,躲在时代的阴影里,消消停停地往前走,慢慢地成长、衰老、消亡。有的就此“名垂青史”也未可知。

我不知道百年后的“文学史”(如果百年后还有文学的话),是否会留下“七十年代”这个条目。我不知道这个条目该怎样被定义,被评估。这确实是个有趣的现象。

在刚刚过去的三两年里,几个“七十年代出生”的新女性,充分利用了这个名号,在文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从来没有过的,一个文学概念成为时尚名词,妇孺皆知。它被玩得如此娴熟,一夜之间昙花怒放,倾倒众生。我们得心服口服。

同类推荐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 苏轼文集4

    苏轼文集4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空军志愿队2000多名飞行员。志愿队出现在几乎所有正面战场,击落日军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谨以此书,纪念中华民族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为赢得反侵略战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热门推荐
  • 萌锦败家妃:邪王来宠

    萌锦败家妃:邪王来宠

    一个金融天才高中生穿越成懦弱的废柴尚书千金,玩转天下时,总会有那么几个……人,来助阵初遇王爷之时:“大哥,让一下,江湖救急!”“不救如何?”“看你是美男的份上,不和你计较。”……N次相遇:“王爷,这样的姿势……好么?”“嗯……作为偷香的人,不觉得不好。”……
  • 宠婚上瘾:霸道总裁请深爱

    宠婚上瘾:霸道总裁请深爱

    宫月语因为被自己的姐姐陷害,误上了封霆夜的床,留下了250块钱,就离开了。哪知事后自己怀孕了,逃了封霆夜的婚去到了国外,七年后潇洒归来。
  • 乌龟娘子狐狸夫

    乌龟娘子狐狸夫

    贺芸芸只是个从五品小官儿的女儿,头脑简单,反应迟钝,动作缓慢,没想到有一天竟然不知道被是馅饼还是粪坨子的东西砸中,竟然成了怡亲王世子的妻子!怡亲王是京城中出了名的病秧子,三天两头找太医来聊一聊人生感悟,没有想到有一天竟然被赐婚,要娶一个从五品小官儿的女儿,这到底是什么状况?(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读经商之道悟财富人生

    读经商之道悟财富人生

    本书汇集了100多个涉及财富教育的经典故事,同时在每则故事后面均有精彩而独到的点评。让人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还能体味到“财商”的内涵。这100多个故事,通俗而寓意深刻,可以将它们作为修正自己财商的指导案例。
  • 绝世倾城:逆天宠妻

    绝世倾城:逆天宠妻

    “喂,男人,我看上你了,跟我走吧!我会好好对你的,姐带你吃香的喝辣的!”叶汐的一次醉酒时,在湖边看到了一位绝色美男,作为颜控的她,这是受不了的。“是么?好啊,那你带我吃香的喝辣的好了。”可是多年以后,她却不认账了“我不听我不听!我什么时候说过了,我不记得了。”叶汐想要赖皮,装傻地对着面前的男子说。
  • 歌尽舞倾城

    歌尽舞倾城

    他是未未来的神王,高高在上,纤尘不染,他是大陆第一绝色男妓,最不堪的尘埃,当他变称她,究竟是谁仰望谁?
  • 修仙大学校长

    修仙大学校长

    “老师,我那份关于高聚能灵块反应堆的研究你看了吗?”“你还敢说,我试了下,弄到一半就爆炸了!”“老师,我那份金属性修行者体质研究你看了吗?”“看了,我不认为金属性修行者就一定要找个土属性的道侣!”“校长,泛大陆联合议会准备举行议长大选,邀请您出席。”“跟他们说我没空,最近在搞新研究。”“校长,您夫人来了。”“嗯?哪个?”“王八蛋,柯之道,你到底有几个?”“啊,我突然觉得我的境界马上要突破了,我需要闭关一段时间。”
  • 超能狂魔

    超能狂魔

    喝醉的肖风救了一块宝石,许下了三个愿望。于是,校花女友还没搞定,又来了一个绝色萝莉要做老婆!美好生活就这样爆炸了!肖风仰天惨叫:“宝石先生,我是喝醉了说梦话,不当真的!”
  • 大同国

    大同国

    一场发生在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的大地震,让一匹即将被养肥送到屠宰场的大肥猪阴差阳错地进入一个充满梦幻的世界——大同王国。在这里,各种奇异生物闻所未闻,美妙之事接二连三。这只胖猪到底遇到什么,全在这场亘古未有的奇幻之旅中一一呈现。
  • 寻源之修

    寻源之修

    天弃大陆上修士渡劫无望,大陆灵气日益稀少,传说灵气耗尽大陆上的生气也将慢慢消失,大陆将彻底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