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300000014

第14章 禅学古史考(2)

此说颇多傍证。《高僧传》三,《智严传》中说:智严……周流西国,进至罽宾,入摩天陀罗精舍,从佛驮先比丘咨受禅法。渐染三年,功逾十载。佛驮先见其禅思有绪,特深器异。智严与佛陀跋陀罗同回中国,《僧传》二说:佛驮跋陀……少受业于大禅师佛大先。先时亦在罽宾,乃谓智严曰:“可以振维僧徒,宣授禅法者,佛驮跋陀其人也。”

他们到长安时,鸠摩罗什已在长安,当5世纪的初年。这都可证佛大先当四百年时还生存。他的及门弟子到中国的有三人:

佛大先:佛陀跋陀罗(死于429[年],年七十一。)、智严、沮渠京声(死在455[年]以后)。

其次,我们要考定佛大先以上的几个人的年代。慧观序《修行地不净观经》云:此一部典名为《具足清净法场》。传此法至于罽宾,转至富若蜜罗,亦尽诸漏,具足六通。后至弟子富若罗,亦得应真。

此二人于罽宾中为第一教首。

富若蜜罗去世已来五十余年,弟子去世二十余年。昙摩多罗菩萨与佛陀斯那俱共咨得高胜,宣行法本。佛陀斯那化行罽宾,为第三教首。有于彼来者亲从其受法教诲,见其涅盘时遗教言,“我所化人众数甚多,入道之徒具有七百”。富若罗所训为教师者十五六人,如今于西域中炽盛教化,受学者众。

昙摩罗(依上文当作昙摩多罗)从天竺来,以是法要传与婆陀罗,婆陀罗与佛陀斯那。佛陀斯那愍此旃丹(震旦)无真习可师,故传此法本流至东州。

(《出三藏记》九)

慧观是鸠摩罗什的弟子,又与佛陀跋陀罗同在建业道场寺,死于宋元嘉中。他的史事知识大概是从这两个大师得来的,故有可信的价值。他说的罽宾一派的世系都是几十年间的事,故更可信。罽宾的三世教首是:

富若蜜罗-富若罗-佛大先(佛陀斯那)又有从天竺来的一支:

昙摩多罗(即达摩多罗)-婆陀罗-佛大先考僧佑《出三藏记集》十二有萨婆多部的世系表两种。一种是僧佑所辑,一种是“长安齐公寺萨婆多部佛大跋陀罗师宗相承”世系,其中有可与慧观所记相印证的。

慧观又说:富若蜜罗去世已来五十余年,弟子[富若罗]去世二十余年。

可惜慧观所序的《修行地不净观经》,今不传了,各种经录皆不载此经的传译年代。此经与庐山所译《达摩多罗禅经》必是同一本子。

僧佑虽载其序,而不记录此经,我们竟不知此书有第二译本。故我疑心此序即是他来南方后为庐山《禅经》作的。此序之作约在410年之后。他同佛陀跋陀罗都栖止建业的道场寺,跋陀即庐山《禅经》

的译主,慧观为作新序,大旨与慧远原序相同,稍补其史实的不足而已。若作序年代在410[年]至420[年]之间,则我们可以推定:

富若蜜多罗(庐山《禅经序》的不若蜜多罗)死于365年左右。

富若罗(不若多罗)死于395年左右。

可知达摩多罗与婆陀罗都是4世纪中叶至下半的人。焦镜法师作《后出杂阿毗昙心序》(《出三藏记》十)说达摩多罗生在“晋中兴之世”,这可证他是四世纪的人(后秦弘始年中,有罽宾律师弗若多罗到长安,与罗什共译《十诵律》,未完而死。此人似另是一人,不是富若罗?)。

慧远序中说达摩多罗与佛大先两人的禅法的不同,很可注意。

他说:达摩多罗与佛大先,其人西域之俊,禅训之宗,弘教不同,故有详略之异。达摩多罗阖众篇于同道,开一色为恒沙;其为观也,明起不以生,灭不以尽;虽往复无际,而未始出于如;故曰,“色不离如,如不离色;色则是如,如则是色”。佛大先以为澄源引流固宜有渐;是以始自二道,开甘露门;释四义以反迷,启归涂以领会;分别阴界,导以正观;然后令原始反终,妙寻其极。

这里面便有了顿渐二门之别。达摩多罗之说近于般若宗的中观(Mādhyamaka);他是从印度来的,故颇有大乘意味。佛大先似乎受罽宾的萨婆多部(Sarvāstivadin)的影响最深,故谨守小乘禅的渐修法门。序中所谓“二道”,即方便道与胜道;“四义”即(1)退,(2)住,(3)升进,(4)决定。用此标准来看庐山的《禅经》,我们只见佛大先的“二道”“四义”笼罩一切,其中似很少达摩多罗的成分。

此书后来被称为《达摩多罗摩经》,真是冤枉了达摩多罗!

以上的考证,只到第4世纪为止。4世纪以上,我们就在迷雾里了。从不若蜜多罗和达摩多罗,一跳就到僧伽罗叉。《出三藏记》十引失名作者的《僧伽罗刹经序》云:僧伽罗刹者须赖国人也。佛去世后七百年生此国;出家学道,游教诸邦;至犍陀,越土甄陀,罽宾王师焉。高明绝世,多所述作。此土《修行经》,《大道地经》,其所集也。又着此经。

此序作于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元明《藏》本皆说是道安作的。

其时道安未死,序中所说史实当有所本。佛去世在前5世纪之初,则僧伽罗叉当是纪元后第2世纪至3世纪的人。但罗叉的《道地经》,在2世纪下半,已由安世高摘要译出,故罗叉的年代至晚当在第二世纪的前半,或至2世纪中叶尚生存,而其书已到中国;正如后来佛大先尚生存,其书也已到中国了。

旧来传说往往把释迦的年代提早二三百年。故凡用“佛灭度后若干年”计算的年代,都只是存一个大概而已,都不能作为正确的计算。

僧佑记萨婆多部的师资,罗叉在第二十九。他又引齐公寺的本子,罗叉(众护)在第二十六。僧伽罗叉行化于罽宾,罽宾即Kashmir,亦译罽贰,在当时为萨婆多部的中心。大概僧伽罗叉是“有部”的大师。

僧伽罗叉虽在“有部”,却是一个折衷派的学者。他的《僧伽罗刹集经》便是采集各家造成的。他的《修行道地经》也是采集各家的书造成的。《高僧传》一,《安世高传》说:初外国三藏众护,撰述经要为二十七章。高乃剖析护所集七章,译为……《道地经》。

《修行道地经序》云:众护“总众经之大较,建易进之径路”。

《修行道地经》第二品有偈云:从若干经采明要,立不老死甘露言。

我们在上文说过,“瑜伽遮罗”(禅法)本是印度各宗派所同有,本不是佛教所独创。佛教各宗派之中,也各有他们的“修行道地”。僧伽罗叉采取各经的《禅法要义》,编为二十七章,其书明显扼要,故成为禅学的名着,不但风行西域,且能风行中国。

不但罗叉的《道地经》采集各家的。庐山所出的《禅经》也就是几家合成的。鸠摩罗什在关中译的《禅经》也是采集诸家合成一书的。僧睿序罗什所译《禅经》云:……寻蒙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鸠摩罗罗陀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其中五门是婆须蜜,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胁)比丘,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初观淫恚痴相及其三门,皆僧伽罗叉之所撰也。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菩萨习禅法中,后更依《持世经》,益《十二因缘》一卷。《要解》一卷,别时撰出。(《出三藏记》九)罗什采自罗叉最多,而罗叉本书自说“从若干经采明要”。这可见这些书的折衷的性质了。

僧睿所记的《禅法》作者,与庐山《禅经》序首所记稍有不同。

同者三人:

优波崛、婆须蜜、僧伽罗叉。

庐山《禅经》所无者四人:

鸠摩罗陀、马鸣、僧伽斯那、胁比丘。

《庐山经》序又有最早的三人:

大迦叶、阿难、末田地。

除了僧伽斯那无可考外,其余九人都见于《付法藏因缘传》及僧佑所记两种萨婆多部世系之中。

大迦叶本是外道,后归佛教。阿难是佛的忠实信徒。据《阿育王传》四,末田地是阿难弟子,后来在罽宾传教。这几个人大概多是前五世纪上半的人。

优婆崛是佛去世百年后的人,其年代当纪元前4世纪。《阿育王传》说他与阿育王同时。阿育王的年代,经近世学者考定,他即位约当纪元前273年,死时约当前232年。优婆崛似乎在他之前。

慧远序《禅经》云:……如来泥洹未久,阿难传其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传舍那婆斯。此三应真咸乘至愿,冥契于昔。其后有优波崛弱而超悟,智绝世表,才高应寡,触理从简。八万法藏,所存惟要,五部之分始自于此。自兹已来,感于事变,怀其旧典者,五部之学并有其人,咸惧大法将颓,理深其慨,遂各述赞《禅经》,以隆盛业。

慧观序中与此略同,也说五部之分起于优婆崛。僧佑记萨婆多部《十诵律》六十一卷的缘起云:……昔大迦叶具持法藏,次传阿难,至于第五师优波崛,本有八十诵。优波崛以后世钝根不能具受故,删为十诵。

自兹以下,师资相传五十余人。(《出三藏记》三)

五部即(1)萨婆多部(Saruātiuāda,律为《十诵律》。

(2)昙无德部(Dharmagupta),律名《四分律》。

(3)弥沙塞部(Mahisāsaka),律名《五分律》。

(4)迦叶毗部(Kāsyapiya),律与《五分律》同。

(5)婆粗富罗部(Vatsiputriya),即犊子部,其律即《摩诃僧律》。

优婆崛虽是《十诵律》的创始人,他又是一个大禅师。诸书说他“坐禅第一”;又记他感化淫女婆须达,用的理论即是后世所谓“不净观”。《付法藏传》三记他少时,商那和修教他“系念”之法,若起恶心,当下黑石;设生善念,下白石子。渐渐修习,白黑正等。至满七日,心转纯净,黑石都尽,惟有白者。

这也是禅法的方便法门。

婆须蜜,亦作筏苏蜜罗(Vasumitra),译言世友,或作天友。

据《俱舍光论》,他是佛死后三百年时人,着有《众事分阿毗昙》。

又《异部宗轮论》的作者也名世友,《宗轮论述记》称他是佛灭度后四百许年时人,大概另是一人。《出三藏记》集十收有《婆须蜜集序》,却说婆须蜜是佛的及门弟子,佛死后他教化周妬国,盘奈国。

此说似不可信。婆须蜜是很通行的印度名字,而萨婆部大师世友大概是纪元前二三世纪的人。

胁比丘,梵言波奢(Parsva);他晚年出家,刻意苦修,胁不至席,故有此名。

据鸠摩罗什译出的《马鸣菩萨传》(《藏》九),胁比丘是马鸣之师;僧佑所记萨婆多部两种传授表,也都说马鸣直承胁比丘。《付法藏传》则说胁比丘传富那奢,富那奢传马鸣。

马鸣是佛灭度后五百年时人,当西历第1世纪。他先是外道沙门,后归佛教。他有文学天才,为大乘佛教的大诗人。

鸠摩罗陀,亦作鸠摩罗逻多,译言童首,亦言童受。僧睿序《成实论》云:《成实论》者,佛灭度后八百九十年,罽宾小乘学者之匠鸠摩罗陀上足弟子诃梨跋摩之所造也。

玄畅作《诃梨跋摩传》(《出三藏记》十一),说与此同。诃梨跋摩既是佛死后八百九十年时人,则罗陀是4世纪人,或生于3世纪,而死于4世纪。

同类推荐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热门推荐
  • 快乐其实很容易

    快乐其实很容易

    快乐大不易!这是一本读“心”之作,是教会你处理复杂情感和压力的百宝箱。很多人生困惑、迷茫、烦恼、痛苦甚至失望的问题,都将在书中得到充分的诠释。读完它,你可以轻松而酣畅地感叹:快乐其实很容易啊!
  • 腹黑总裁:丫头,往哪跑

    腹黑总裁:丫头,往哪跑

    他,夜氏集团的继承者,是学校里的校草,她,雨氏集团的大小姐,在见面第一次莫名其妙的成了他的女朋友,第二次成了他的未婚妻,两人便纠缠不清,却不知爱情的从见面的第一次就开始发芽了……终于,经过了一件事情,让他们认清了自己的心,在那件事情之后,两人的感情蹭蹭的上升,但是一个人的到来破坏了他们,那个人就是他的青梅竹马元婷婷,在元婷婷的破坏下,他越来越不相信他,对她恶言相对,一次次伤害她……最后她悲愤的离开了,三年后,她回来了,不再是当年活泼腹黑,而是一副生人勿进冰冷的样子……在他的婚礼上大闹一场,他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阮婷婷的阴谋,他后悔了,他想重新跟她在一起。她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回不去了。
  • 不朽星祖

    不朽星祖

    是虚幻,是真实,在真与假中生存,万千的世界,诞生虚无,毁于虚无,一个少年崛起微末,一步步踏上巅峰,最终看到的将是什么?是梦,还是真实?在这个神魔陨落的世界,他又将何去何从?
  • 守护我的全世界

    守护我的全世界

    上卷:她因身体缺陷,封闭心门,冷冷看每一个人。他因托付而来,真心付出,为爱伤归。(第一人称)下卷:再重逢,天才萌宝对逗比老爸,暖心治愈,幸福开启,却噩耗突降。(第三人称)
  • 斗气大陆之绝世盖伦

    斗气大陆之绝世盖伦

    当盖伦在与诺克萨斯战争意外身亡之后。睁开双眼时,他发现自己时和自己的的德玛西亚大宝剑竟然穿越到一个名叫斗气大陆的地方,盖伦也发现自己也年了,竟然回到了九岁的容貌但是力量却还是没有变,盖伦能否凭借自己的德玛西亚大宝剑和一身装逼技术纵横大陆,超过那传说中的炎帝呢?
  • 鬼神至尊

    鬼神至尊

    神秘的古殿,鬼神的传说;一代至尊的崛起之路,从这里开始、、、
  • 万物神州

    万物神州

    〔前言〕俯首瞰去,层峦耸翠,蓦然回首,一切尽在眼眸之中,此处恍若世界的巅峰。咚~一阵天震地骇的钟声响起,山脉上的生灵皆肃然起敬,寻觅千里的”凯林”,终于找到了信函上的亨利家族。钟声朗朗、风云迭起,复仇、阴谋、争霸、情感,在强大的力量面前,谁将沦为配角?!
  • TFBOYS之唯有玺欢你

    TFBOYS之唯有玺欢你

    “啊!北京的飞机场真大呀!咳咳…………就是空气不太好。”下了飞机的夏芊汐感叹到。拿好了行李夏芊汐出了飞机场。。。千玺,源源,小凯,再见,两年后的今天我们还会见面的
  • 嘘!禁止勾搭:养成一个小萌妻

    嘘!禁止勾搭:养成一个小萌妻

    怎么养成一个小萌妻?答案就是宠她宠她再宠她,必要时狠狠宠她!六岁的她呆萌可爱,九岁的他智多近妖。第一次见面,她被他的容貌惊呆,说了一句傻话,却不想,从此就被他盯上了。她是吃货,他做得一手好菜。她生病难过,他寸步不离贴身照顾。她不小心惹祸,他张开羽翼护她周全。她收到情书,他雷厉风行将烂桃花连根拔起!然而有一天,他却牵着别的女孩的手,走进了婚礼殿堂。她失魂落魄跌落水中,一场高烧,从此忘记了有关他的一切。“韩小萌!”“你谁啊?”“要跟你领结婚证的人!”“神经病!”然后,她被某个神经病扛回了家……
  • 战斗吧,骑士公主

    战斗吧,骑士公主

    莫名其妙从海滩上捡回了一个美少年,他居然说她是传说中十恶不赦的食人族,带他回来只是储备食物过冬?从海难中救起贵公子夏晨茗的普通打渔少女玛小酱,偷偷混上夏晨茗家的飞机,费尽心机来到向往己久的季蓝市!贵为“希亚学院”王子殿下的夏晨茗其实是一个脾气臭到不行的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