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300000013

第13章 禅学古史考(1)

关于禅学在古代的传授,史料很残缺;我们没有法子,只能在中国旧译的禅法书及其序跋里面钩出一点比较可信的材料使人知道古代佛教徒的传说里的禅法传授史是什么样子。

印度人是没有历史观念的民族,佛教是一个“无方分(空间)无时分(时间)”的宗教。故佛教的历史在印度就没有可靠的记载。

去年(1927)的夏间,我在上海美国学校的中国学暑期讲习会内讲演了四次“中国禅宗小史”,听讲的有两位印度人,他们听我讲“慧能死于西历713年,道一死于788年,百丈、怀海死于814年,丹霞、天然死于824年,”觉得十分可怪。他们后来到我家里闲谈,说起此事,认为中国民族特别富于历史观念的表现。

他们说:“怎么连佛教和尚的生死年代都记的这样清楚详细!”A关于禅学在古代的传授,史料很残缺;我们没有法子,只能在中国旧译的禅法书及其序跋里面钩出一点比较可信的材料使人知道古代佛教徒的传说里的禅法传授史是个什么样子。

古代翻译的禅法诸书,举其重要的,约有下列各种:

(1)《道地经》一卷(缩刷《藏经》暑六)

“天竺须赖国三藏僧伽罗叉,汉言众护,造。”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约西历148-170)译。凡七章。

(2)《大安般守意经》一卷(宿五)

安世高译。旧录作一卷。今缩《藏》所收乃是康僧会与陈慧注本,注文与经文混合,故分二卷。

(3)《禅行三十七品经》一卷(宿八)

(4)《禅行法想经》一卷(宿八)

以上均安世高译。安世高还有《大小十二门经》各一卷,也是禅书,今不存。

(5)《小道地经》一卷(暑六)

后汉支曜(约185)译。

(6)《禅要经》一卷(暑六)

在后汉录。译人不详。

(7)《修行道地经》七卷(暑六)

众护(僧伽罗叉)造,西晋三藏竺法护译。跋作六卷二十七品,今本有七卷三十章,而目只有二十九章。南条文雄说,末三品依《法华经》。大概此三品是后来加入的。序题“《瑜迦遮复弥经》,晋名‘修行道地’”。跋言太康五年(284)二月二十三日译成。

(8)《坐禅三昧法门经》二卷(暑六)

僧伽罗刹造。姚秦鸠摩罗什(402-412)译。

(9)《禅法要解经》二卷(暑六)

(10)《思惟略要法》一卷(暑六)

(11)《菩萨诃色欲法》一卷(暑六)

以上都是鸠摩罗什译的。

(12)《禅秘要法经》三卷(宿五)

鸠摩罗什译。首行有“后秦弘始年……译”字样。

此书乃众家所造。《高僧传》七,《僧睿传》云:“《禅法要》三卷,始是鸠摩罗陀所制,末是马鸣所说,中间是外国诸圣共造。”僧睿序文中说的更详细:……寻蒙[鸠摩罗什法师]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鸠摩罗罗陀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其中五门是婆须密,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疑是“胁比丘”之误),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初观淫恚痴相及其三门,皆僧伽罗叉之所撰也。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

(序文见僧佑《出三藏记》九)(13)《修行方便禅经》四卷(即所谓《达摩多罗禅经》)(藏八)达摩多罗与佛大先造。东晋佛陀跋陀罗在庐山(约410)译,慧远作序。序尾有一行云:“《庾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

(14)《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暑六)

“佛陀蜜多撰,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424-440)译。”

(15)《治禅病秘要法》二卷(宿五)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跋言孝建二年(455)译成。

以上译出的禅法书,是依时代的先后排列的。我们可以作一表如下:

第2世纪的晚年安世高译《道地经》,《大安般经》等。

支曜译《小道地经》。

第3世纪的晚年284年,竺法护在敦煌译《修行道地经》的全文。

第5世纪的初期鸠摩罗什在长安译各种禅经。(约在404[年])佛陀跋陀罗在庐山译《达摩多罗禅经》。(约在410[年])昙摩蜜多在建业译《五门禅经》。(约在450[年])这表上可以看出印度禅法逐渐输入中国的历史。安世高等译的书,都很简略,不很容易懂得。故《道地经》有道安等的章句,而《安般经》有道安的注及陈慧等的注本。法护译的是僧伽罗叉的全文,但其书远在敦煌,又不久即遭大乱,似乎不很流通。故5世纪初年慧远作《禅经》序云:每慨大教东流,禅数尤寡。三业无统,斯道殆废。顷鸠摩耆婆(即鸠摩罗什,Kumarajiva)宣马鸣所述,乃有此业。虽其道未融,盖是为山于一篑。

故其时僧睿序罗什所出《禅经》云:此土先出《修行》,《大小十二门》,《大小安般》,虽是其事,既不根悉,又无受法。学者之戒,盖阙如也。

以此推知禅法之推行是5世纪以后的事。5世纪初期,北有罗什,南有慧远,其所出诸书又都是提要钩元的书,故印度的禅法遂稍稍流行于中国。

据近代学者的考证,释迦牟尼大概生于纪元前6世纪(约560),死于前5世纪(约480)。故鸠摩罗什时代上距释迦不过八九百年,可算是“去古未远”。这八九百年中的传说之中,含有一些史料,其可信之程度总稍胜于后世的种种传法说。故我们研究印度禅学的传授,应该先研究这些较古的史料。

佛教的禅法的来源很古,《奥义书》(Upanishads)中已有禅定之法,其名为“瑜伽”(Yoga)。(看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上卷,页三九-五二。)此种书在佛教产生时已成为很有势力的经典,故佛教不免受他的影响。数论一派(Sānkbya,印度六家哲学之一。)也注重“瑜伽”。稍后起之瑜伽一派(六家之一),更把禅定作为主要的修行法门,故其学派即称瑜伽。(看忽滑谷快天同书上,页六六-八四)佛教之禅法也名为“瑜伽”,习禅者名为“瑜伽遮罗”,禅法名为“瑜伽遮罗布迷”,即是“瑜伽师地”,译言“修行道地”。故法护译的僧伽罗叉的《修行道地经》序题:

《瑜伽遮复弥经》,晋名修行道地。

故庐山译出的《达摩多罗禅经》序末说:《庾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

僧佑记录此经,也说:《禅经修行方便》二卷。一名《庾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一名《不净观经》,凡有十七品。

可见僧伽罗叉的书,和达摩多罗与佛大先合作的书,都叫做《瑜伽遮罗布迷》(Yogāchārabhūmi)都可译作《瑜伽师地论》(《高僧传》。

二,《佛陀跋陀罗传》,他译有《修行方便论》,本不称“经”也)。

南条文雄的《明藏目录》于《道地经》下注原名为Mārgabhumi

又于《修行道地经》下注原名为Karyāmārgabhūmi

又于《达摩多罗禅经》下注原名为Dharmatara Dhyana-sutra

这都是出于臆测的,全没有根据。

这个书名关系不小。我们因此可以知道这时期的禅法上承《奥义书》,中间与外学胜论派及瑜伽派相关,下接唯识宗的瑜伽师地。

汉晋时代译的许多禅法书之中,从不提及无着(Asanga)弟兄之名。大概无着弟兄的时代很晚,其年代约在第4或第5世纪。péri说他们的年代在280[年]至360[年]之间,似乎还过早。(参考Eliot,Hinduism and Buddnism,Vol. Ⅱ,P65.)他们不过是“瑜伽遮罗”的后起之秀。试取无着的《瑜伽师地论》(玄奘译本)与法护,罗什,佛陀跋陀罗诸人译的各种《瑜伽师地论》相比较,便可知道他们的内容大致相同,演变的线索也很明显。不过无着所造更多烦琐的分析,遂成为唯识的烦琐哲学。更进一步,便成了下流的密宗了。

在中国方面,赖有中国古代思想的抵抗力,这种烦琐的分析同中国人的头脑不能相容。中国的文字也不配玩这种分析牛毛的把戏,故5世纪以下的禅学趋势便是越变越简单3,直到呵佛骂祖而后止!

中间虽有玄奘、窥基的大卖气力,而中国思想终走不上唯识的烦琐哲学上去;虽有不空、金刚智同许多帝后的提倡,而中国居然不曾堕落成为真言宗与喇嘛教的国家。

我们现在要研究古禅学的传授略史。庐山译出的《禅经》有小序云:……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舍那婆斯,尊者优波崛,尊者婆须密,尊者僧伽罗叉,尊者达摩多罗,乃至尊者不若密多罗,诸持法者,以此慧灯次第传授。我今如其所闻而说是义。

此是佛大先的口气,故有达摩多罗而无佛大先自己。我们应该先考定佛大先的年代。

佛大先即佛陀斯那(Buddhasena)。《禅要秘密治病经》有后记云:河西王从弟大沮渠安阳侯,于于阗国衢摩帝大寺,从天竺比丘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其人天才特拔,诸国独步。诵半亿偈,兼明禅法;内外综博,无籍不练。故世人咸曰“人中师子”。沮3渠亲面禀受,忆诵无滞。以宋孝建二年九月八日(四五五),于竹园精舍书出此经,至其月二十五日讫。尼慧浚为檀越。(《出三藏记》九)据《开元释教录》四:

安阳侯沮渠京声,即河西王蒙逊从弟,少时尝度流沙,到于阗国,于瞿摩帝大寺遇天竺法师佛陀斯那,安阳从之咨问道义。以茂虔(即牧犍)承和年中译《禅法要解》一部。

《高僧传》二,《昙无谶传》后附《安阳侯传》,也说他从于阗高昌东归,回到河西,即译出《禅要》。又说:及伪魏吞并西凉,乃南奔于宋……初出《弥勒》《观世音》二观经。后竹园寺慧浚尼复请出《禅经》。安阳既通习积久,临笔无滞,旬有七日,出为五卷。

沮渠王国被灭时在承和七年,当宋元嘉十六年己卯(439)。其译《禅经》,在宋孝建二年(455)。《开元录》记载有误。也许他在河西,曾译初本;后在南方受请,又重译一本,故十七日而译成。沮渠蒙逊开国在四○一年;《僧传》说安阳侯少时在于阗见着佛大先,大概佛大先当四百年时还生存。

同类推荐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乱侃一通,岂不知人家看似没有理路的话背后都有清晰的理路,只是迷人看不清罢了。   一切经典,一切公案,都是为了表法,学人一定要透过这些语言场景去体悟祖师想要表达的那个法,而不是在语言相、文字相和各种名相上去费脑筋、抠字眼,去考证什么真伪、早晚。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热门推荐
  • 穷人异梦

    穷人异梦

    穷小子记忆穿越异界,但依旧一无所有,唯有现代思维,满腔梦想,忆前世遗憾处处,看今生笑傲江湖,兄弟红颜携手天下,爱不放手,恨不放口,为兄弟可放手天下,为红颜可放倒兄弟,不求荣华富贵坐拥天下,只求今生无憾真情永伴,异界奇缘,尽显穷人梦想。。。。
  • 倾世兮璃之不负卿

    倾世兮璃之不负卿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宠文1v1】其实就是武陵盟主家的女儿混入皇宫去当皇上的姐姐,原以为可以全身而退,可是某天皇桑居然把她吃干抹净,某女扶腰大哄,你个禽兽,皇桑说,你还有力气,我们继续。
  • 女人性格书

    女人性格书

    好性格女人的三大优势: 一个拥有良好性格的女人在婚姻中,温婉、宽容、独立,注重在沟通中保鲜自己的爱情。她们知道幸福的婚姻是对彼此性格的接纳与完善。 一个拥有良好性格的女人在职场上,谈笑风生,从容自若,不被压力击垮,不为自身情绪所左右,她们总能不断激发自身潜能,展示出最好的自己。 一个拥有良好性格的女人在人际交往中,总能坦然地呈现最真实的自己,懂得自爱与爱人,她们身上散发的性格魅力使她们时刻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女人。
  • 我的反主角光环

    我的反主角光环

    当逆天主角遇到终极boss时,如果主角轻易的挂了那就证明他还不是主角、如果是boss挂了,那就证明他还不是最终boss而如果两者都挂了那就证明他们都不是主角!所以啊,少年!想要当主角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啊~——莫无视对某懵懂少年忽悠道
  • 我在人间:写封信给天堂的你

    我在人间:写封信给天堂的你

    Leslie,一生太短,短的这些年,只够爱你一个人。我们都深深地深深地爱着你,你的离去,让世间从此再无愚人节。我是荣迷万千大军中的一员,我还怀揣着希望在人间彷徨,心中甚是思念你,你在天堂,可否能收到我的来信?
  • 不平凡遭遇之我的吸血鬼老公

    不平凡遭遇之我的吸血鬼老公

    为了一张鬼合约,她闯入民宅找他,却看到了他堂妹在用食——吸人血,被逮着之际,她变身成“蝙蝠”逃离,没想到这家伙竟找上门来要带走她,被抓到英国却又成了他的未婚妻。。。。。
  • 伐尊

    伐尊

    当朝宰相因功高震主被下旨满门抄斩,将军念其忠义留下一子,将之转交给了当年自己救下的一个江湖老收养。孩子在老者的教导下慢慢长大,并学会了天下最顶级的武功——日月星辉。他以强横的实力很快江湖上声名鹊起,并赢得了许多的追随者,就在它意气风发的时候,却遭手下背叛,险些丧命。重新振作了之后,他展开了血腥的复仇,使自己的实力更加壮大。这个早已经长大的孩子知道,自己也必须要做点什么了。他带领自己的跟随者,突破了皇宫的蹭蹭守卫来到皇宫大殿之上,终于见到了那个人,那个杀父仇人!在个人恩仇与国家安危上,他该如何抉择?
  • 爱你,仅你

    爱你,仅你

    一些人生,一些故事,一些下场。每份爱情都不一样,有些爱,细水长流被埋藏心底,有些爱,难以挽回,但存人心,有些爱平平淡淡,却刻苦铭心。爱你的人终会爱你,厌你的人终会厌你。
  • 网游之无赖

    网游之无赖

    每个人都在努力挣扎,因为想要的不同,所以活着的目标就不一样,他是个小人物,所以他对生活没太多幻想。
  • 傲娇上司老公,轻点潜

    傲娇上司老公,轻点潜

    遭受男朋友抛弃,父亲被革职查办,她百般无助时,一不小心睡了一牛郎。谁知牛郎此后,不但对她吃干抹净,还缠着自己给他生孩子?她应聘工作时,无任何公司敢招收她。唯独找到的新工作,从此,白天应付大Boss,晚上大Boss化身为狼。得知是他是渣男的舅舅后,于是她决定……“娶我如何?我身娇百媚,会暖床,舅舅,考虑下呗!”“……”而婚后,她的世界里从此只剩三件事:“听老公话!”“了解老公爱好!”“替老公暖好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