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000000020

第20章 大闹怀仁堂的谭震林(2)

这还不够,谭震林是65岁的人,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种种风雨,见到过党内多次重大斗争。他把心窝子里的话都掏了出来:“这一次,是历史上斗争最残酷的一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

谭震林说出这话的时候,他不是没有考虑到后果的。他把矛头指向了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他义愤填膺地说:“捕鱼问题,连续逼我四次。说政治上造成很大的影响,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江青要把我整成反革命,就是当着我的面讲的!”

他指名道姓责骂起江青来,使会议室气氛更加紧张。

谢富治也许是为了缓和一下紧张空气,也许是为了给江青辩护,朝谭震林摆摆手,说:“江青同志、中央文革小组的同志,都多次保过你谭震林同志,并没有说你是反革命。”

谭震林不吃这一套,手拍着座椅,说:“我不要她保!我是为党工作,不是为她一个人工作!”

当时,如果有江青出面保谁,谁自然就有了一顶保护伞。谭震林却坚决不要。在场的陈伯达、王力等人都对谭震林的态度表示“义愤”,叽叽咕咕,也没敢大声说。

谭震林越说越来气,他站起来,拿了大衣说:“让你们这些人干吧,我不干了!”

他跨出一步,又回过头来说:“砍脑袋,坐监牢,开除党籍,也要斗争到底!”

他边说边往外走。政治局常委的大碰头会就要出现有人愤然退席的局面。

人微言轻,会议召集人周恩来,当然知道这件事情的后果,他深知这其中的利害,他不能让谭震林这样离开会场。

周恩来站起身,很严厉地说:“谭震林同志,你回来!”

陈毅元帅也劝他:“谭老板,不要走,要留在里面斗争!”

看着几位老战友,谭震林似乎明白了什么。陈老总说得有道理,是要留在里面斗争啊!他放下了皮包。

陈毅元帅借题发挥,讲了一段也相当厉害的话:“这些家伙上台(指蒯大富之类),就是要搞修正主义。”

说到此处,他望了周恩来总理一眼。总理的脸色很严肃,紧抿的嘴角好像在说:陈老总,你不要再说下去了!

陈毅的脾气,在一定的程度上和谭震林有相似的地方,说起话来,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又把“文化大革命”和延安整风扯到了一起,意思很明确,就是对整风运动中极“左”的做法不满。他对周恩来说:“总理在延安时不是挨整的吗?”

周恩来说:“我应该检讨,当时是整得对的嘛。”

陈毅又转向康生,说:“康生同志也被整。”

康生眼镜后面的眼珠子一转,说:“当时我是总学委主任,我不是挨整的。

当时我是批评过总理的。”

康生可谓旗帜鲜明,给陈毅一个“下不来台”。

陈毅不管他是什么态度,依旧按照自己的思路往下说:“历史将证明到底谁是反对毛主席的。以后还要看,还会证明。斯大林不是把班交给了赫鲁晓夫,搞修正主义吗?”

周恩来接过话茬,说:“所以才搞文化大革命嘛!……”

余秋里站了起来,说:“这样对待老干部,怎么行?计委不给我道歉,我就不去检讨!”

谢富治说:“你们不要这样讲,文化革命小组的同志,经常讲谭老板的好话,这我们都是听到的。”

李先念抢白他一句:“你不要在这里和稀泥!”

阵垒已经十分分明,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此时已经没有调和的余地了。

李先念操着浓重的湖北腔,指责“中央文革”:“现在是全国范围的大逼供信。中学生组织的‘联动’,怎么是反动组织呢?都是十几岁的娃娃!”

谭震林留在会上,他的气没有消,也不可能消,说话的口气依旧:“我从来没有哭过,现在哭了三次。哭都没地方哭,又有秘书,又有孩子。”

“我也哭过几次。”××说。

谭震林拍着手里的皮包,说:“从井冈山到现在,你们检查一下,我哪一点反对毛主席!”

谢富治说:“是啊,是啊。我们不要从个人出发,要从全党的利益出发。”

“我不是为自己,是为整个老干部,是为整个党!”

谭震林把谢富治顶了个哑口无言。

李先念接着说:“就是从《红旗》13期社论开始,那样大规模地在群众中进行两条路线斗争。还有什么大串联,老干部统统被打倒了!”

周恩来对康生说:“这么大的问题,你们也不打个招呼,送给我们看看。”

康生说:“我不知道,我没有看。”

周恩来又问陈伯达:“你看过没有?”

陈伯达忙说:“我也没有看。”

他们所说的《红旗》13期社论,题为《在毛泽东思想的大路上前进》,其主要精神是:有些地方,有些单位,两条路线的斗争还是很尖锐、很复杂的。

有极少数人采取新的形式欺骗群众,对抗十六条,顽固地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极力采取挑动群众斗群众的形式,去达到他们的目的……

这篇社论发表前,陈伯达、康生都看过。见到老同志们如此激烈地反对这篇社论,他们又都改口说没看过。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他们这类政客惯用的伎俩。

谭震林的思路,随着李先念的话题扯到了瞒着中央批发军委、总政的《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他说:“10月5日的紧急指示是什么?我看消极面是主要的!”

……

问题越扯越多,话越说越长,当时在场的张春桥、姚文元、王力等人只是低头记录。他们也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面。

本来预定研究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议题也只好作罢。

从紧跟到抵触再到抗争,谭震林经历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要公开反击

谭老板因“二月逆流”而声名大震。

说起“二月抗争”,笔者访问过的几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伸起大拇指,说谭老板同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是这个”!

是的,听听怀仁堂里“就是砍头坐牢也要斗争到底!”的铿锵之声,你就不得不佩服这个人物。

然而,谭老板为什么会这样干?他为什么敢这样干?这其中有多少必然的因素?又有多少偶然的因素?“文化大革命”以来,他的思想脉络是怎样的?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开这其中的谜团,笔者曾经往返于北京的小胡同、上海的大马路,寻找一个又一个的知情人士,终于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弄清了谭老板在此前后的言行及思想轨迹。

假如说,谭老板从“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反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动乱,那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谭老板本人也反对这种说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烈火刚刚点燃的时候,谭老板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并不了解毛泽东发动这场运动的真正意图,也没料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权势会那么迅速地膨胀并祸国殃民。他们出于对毛泽东的尊敬和崇拜,努力使自己的思想与毛泽东的讲话、指示合拍。那段时间里,他们的确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投身在这场“反修防修,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中来。

对此,谭震林曾经说过,刚开始,我们不了解主席的态度,“文化大革命”搞到什么程度,要达到什么目的。对江青、陈伯达、康生等人的所作所为看不惯,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因为我们弄不清是毛主席的意图,还是他们自作主张。

刘少奇、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向大专院校派工作组的时候,谭震林也曾决定向农业口所属院校派工作组。

“红卫兵”大串联,到北京接受毛泽东检阅的时候,谭震林曾经跟随周恩来、李富春等同志接待过来京的外地“红卫兵”。

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学院等大专院校的运动开展起来后,谭震林曾经到学校看大字报,同“造反”的学生谈话。

在林彪的主持下,谭震林曾经参与讨论、研究、制定了《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等文件。

……

应该说,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他是积极参加,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搞这场运动的。

“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历史过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得势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因而,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反动面目也需要一个过程。至于认识到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那就更是艰难而复杂的甚至是痛苦的过程了。

面对大字报铺天盖地,学校停课,工厂停产的局面,谭老板的疑虑越来越深。他是分管农业口的副总理、书记处书记,如果农村都造起反来,8亿人口的吃饭就成了大问题。他找到刚到中央不久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陶铸,诉说了心中的疑虑。在陶铸的支持下,经请示毛泽东、周恩来,他们起草了《关于县以下农村文化大革命的规定》。

这个规定,定下了许多“框框”,诸如:北京和外地的学生不得到县以下各级机关和社、队去串联;不得参加县以下单位的辩论;县以下各级干部和公社社员也不要外出串联;秋收大忙季节,应集中力量搞好秋收、秋种、秋购;运动可以暂时停下来,等等。

规定还特别要求:各级干部,应在群众的帮助下,揭发错误,批评错误,改正错误。对上级党委任命的干部,均不应采取群众直接罢官的做法。

这份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下发的红头文件,对于稳定农村的形势,起了很好的作用。“中央文革”的人十分恼火,他们认为,这是“压制群众,压制革命”

的典型材料。文件成了他们攻击诬陷陶铸的重要内容。

1966年的金秋,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陈伯达作了题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两条路线》的报告。林彪发表讲话,指名攻击刘少奇、邓小平。并且说:“这次‘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错误路线主要是刘邓发起的。”

这些,都引起许多老同志的反感。

吃饭桌上,会后散步时,谭老板和陈正人、江一真等同志议论,觉得陈伯达的报告有许多片面性的东西,不那么实事求是,而且把问题上纲上线。江一真说:“不少省委书记不同意陈的报告。”谭老板也说:“对反动路线的‘反动’二字,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

他们的这些议论,被专爱在背后搞小动作的人听到了,捅到上头,同时告诉造反派组织,让他们在小报上登出来,加以批判。

谭老板有意见,不只是会下议论议论,他是要“放炮”的。果然,在正式的小组会上,他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个报告,讲群众群众,不讲阶级观点,不讲阶级路线……”“没有强调党的领导,光讲群众,没有党的领导。”

针对陈伯达讲的多数、少数问题,谭老板火了。他说:“少数就好吗?多数就不好?在农村,地富反坏是少数,贫下中农是多数,该怎么理解?……”

这些话,当然很刺陈伯达的耳朵。引起他们对谭震林的不满,也是很正常的事。

这些,仅仅是铺垫。一些令谭震林目瞪口呆的事情相继发生了——贺龙的家,被“造反派”冲击了。国务院副总理,一代开国元勋,不得不在周总理的帮助下,住在中南海里面。中南海里的造反派同外面的相勾结,透露了消息,外面的广播车开到中南海门口,不分昼夜地高喊:“打倒贺龙!”声言:“不揪出贺龙绝不收兵!”周恩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指示有关人员,将贺龙转移到西山……谭老板得到消息后,气得手直抖,说:“这像什么话!”

陶铸被打倒,是典型的“突然袭击”。1967年1月4日下午,陶铸正和周恩来总理等人开会的时候,江青、陈伯达、康生接见了武汉“专揪王任重造反团”,公开点陶铸的名,说他执行“刘邓路线”,应该被打倒。谭老板问司机:“是打倒陶铸吗?”司机确认无疑。他沉默不语了。他找到李富春,开门见山地问:“要打倒陶铸吗?”“不知道哇!”“这就怪了!”要打倒一个政治局常委,而另一位常委却根本不知道。可见当时党的政治生活不正常到了何种地步!“陈伯达有什么资格讲陶铸的问题?”李富春说:“这得问主席去。”据说,李富春真的去问了毛泽东,毛泽东也不知道此事,因而引出了后来毛泽东批评陈伯达“一个政治局委员,打倒另一个政治局委员!”

上海爆发了所谓的“一月革命”,以王洪文为头头的造反派组织,召开了打倒中共上海市委的大会,成立了“上海人民公社”。山西、贵州、黑龙江、山东等地,相继出现了“曙光”,响起了“春雷”,一场遍及中华大地的夺权斗争全面展开。谭老板愈来愈想不通:共产党的权力机关都被推翻了,还能叫“革命”吗?

一批和谭震林很熟悉的老同志、老部下被打倒,被批斗,被戴上叛徒、特务的帽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是他们的真实写照。经过多方努力,他们中的一些人被接到北京,保护起来。他们刚住到京西宾馆,谭震林就去看他们。

江华、江渭清、谭启龙、李葆华等老同志见到谭老板,纷纷诉说心中的愤懑和本人的遭遇。“老板啊,这样下去,国将不国,党将不党!”“老板啊,得想想办法啊!”他们的肺腑之言,使谭震林吃不香,睡不着。他们被接到北京来还难保得住,那些来不了的同志呢?井冈山时期仅剩的女同志之一,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吴仲廉竟不明不白地被整死在厕所里……

那段时间,他时常去李富春家里,同富春交换意见,和陈毅、叶剑英、李先念、余秋里、谷牧等同志一起忧国忧民。谭震林说起话来,容易“放炮”,他说过许多“出格”的话:

“叫那几个秀才(指‘中央文革’)乱搞,国家不垮才是怪事!”

“他们就是要把国家搞乱,乱了以后才能夺权。他们的野心大着哩!”

“我看他们下一步要搞总理。他们要把主席封锁起来,不让别人跟主席接近。”

“应该找林××反映情况,争取他的支持。”

……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重视角,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整体结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 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这本书是我个人对“中国梦”的理解。理解只是开始,关键是如何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中国梦”。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同时,它还是人类文明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毛泽东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本书充分利用已经解密的中美两国最新档案和多渠道获取的珍贵照片,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翔实深度地再现了毛主席战胜重病以惊人毅力会见尼克松、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密访北京、中美密建巴黎渠道、敌对势力图谋击落尼克松访华专机、周恩来智斗基辛格等起伏跌宕的历史细节。既有上层决策的罕见内幕,又有斗智斗勇的交锋较量,视野开阔,内蕴丰厚,丰富可读,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而中国如何能把握好这一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如何顺利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
热门推荐
  • 股市奇缘(下册)

    股市奇缘(下册)

    他们因股而结缘,又因缘而际会,最终使他们拥有了一身超能力。两块传世玉佩的出现,使得天性纯良的大成和李泽林两人被流星激发出了潜藏在他们体内的巨大能量。旅行中的一次比试,两个人意外地发现了Y星球留在天目山的超文明现象,出于好奇,他们开始顺藤摸瓜。经过几番周折和历险,当撩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后,终于揭出了近百年来地球上发生的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战争和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宇宙开荒纪

    宇宙开荒纪

    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维护宇宙和平就靠你了!落魄街头的牧小侯,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站在宇宙之巅,成为宇宙的救世主……
  • 三世惊情

    三世惊情

    这是一个意识流的故事,如若遇到雷同,我想,您可能是在梦中……迎来到《三世惊情》的绝对虚拟世界中……
  • 万界之初

    万界之初

    万界之初,天地人兽同时出现,仙从何来,魔往何去,时间的前面有什么,天地的尽头又是什么,究竟在哪里能找到终极……
  • 萌萌哒王源重爱记

    萌萌哒王源重爱记

    在小时候,一位小女孩在学校的后山樱花树下哭泣着,一位小男孩与她邂逅在那,他们一见钟情;后来女孩不记得以前的约定了,男孩一直深深记着.....有一天女孩回国了,他们会相遇在路途吗..他们将如何继续走下去呢,欢迎阅读,啦啦啦
  • 最美的人性之花

    最美的人性之花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似梦千年之三世缘

    似梦千年之三世缘

    作者太监了,勿看手术台上,本以为自己会命丧于此,哪料再次睁眼竟是另一片大陆,身藏身世之谜,小小身体竟有如此之多的秘密,一梦千万年,似梦似幻,且看她如何破红尘,续前缘。
  • 细羽归尘

    细羽归尘

    【武侠】江湖恩仇、武林纷争、朝权争斗、国家战争,且看小五潇洒快意走江湖,从市井小民到江湖大侠,从平头百姓到位高权重,拼智斗勇,斩妖邪、除奸佞、平内乱、拒外敌,最终赢得天下名更是抱得美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