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200000022

第22章 毛泽东读《红楼梦》(3)

伍银岭答道:“我看过一遍。”

毛泽东听后一笑,摇头说:“只看过一遍,没有发言权。”他向小伍伸出一只手,“起码得看五遍。”

接着,毛泽东看了看其他人,问道:“还有谁看过《红楼梦》?”大家都摇头,表示没看过。

毛泽东“嘿”了一声:“不行哟!要看,你们都要看看《红楼梦》!不读《红楼梦》,就不知道什么是封建社会!”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特别忙,但他还是对干部讲,要读《红楼梦》。1948年,他劝作家柯仲平读《红楼梦》,还说:“一个人的一生,能写出一部《红楼梦》那样的作品,就很不错了。”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读《红楼梦》的时间多了,他多次提倡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一些领导干部要读《红楼梦》。

有一次,毛泽东与卫士李银桥闲谈,他问:“你读过《红楼梦》没有?”

李银桥说:“没有。”

毛泽东说:“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既然有阅读能力,不可不读《红楼梦》,不读就不懂中国的封建社会。”

毛泽东经常和中南海的警卫部队文工团队员们交流,时不时地给他们讲讲国家大事、国内外形势,而且队员们有问题,他也耐心地解答。有一次,毛泽东问一个叫胡敏珍的队员:“你在读什么书?”

胡敏珍回答:“正在读《红楼梦》。”

毛泽东跟胡敏珍说,他已经研究过好多遍这部书了,希望其他队员也能认真地读一读。当时,毛泽东还问了胡敏珍几个问题:“知不知道刘姥姥这个人物?”“刘姥姥是什么阶级出身?”

1952年,毛泽东为了帮助从苏联回国、汉语不太好的女儿李敏提高中文水平,给她列出《红楼梦》一书,要她读。毛泽东还亲自指导她读《红楼梦》,指导时,毛泽东曾为女儿背诵《红楼梦》中的好多段落和诗词。

1954年,毛泽东在杭州对摄影记者侯波说:“你要读一读《红楼梦》,这本书,你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1954年春,毛泽东在浙江绍兴劝陪同的人要看五遍《红楼梦》。

1959年,毛泽东在与水静谈话时,听到水静说读《红楼梦》至少要读三遍时,毛泽东说,“读三遍不够,至少要读五遍以上。”

1962年1月,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在谈到17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时说:“17世纪是什么时代呢?那是中国的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再过一个世纪,到18世纪的上半期,就是清朝乾隆时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生活在那个时代,就是产生贾宝玉这种不满意封建制度的小说人物的时代。乾隆时代,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还是封建社会。这就是出现大观园里那一群小说人物的社会背景。”也就是说,在17世纪的几乎同一个时期,在西方资本主义起步的时候,中国的封建社会也在逐渐演变,即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些内容在《红楼梦》中都有所体现,毛泽东敏锐地发现了它们。

1961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讲话时劝大家读读《红楼梦》。

1965年,他对表孙女王海容说:“你要不读一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读《红楼梦》要懂四句话:‘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句是读《红楼梦》的一个提纲。”毛泽东所引述的这段内容,其实很概括、很形象地描述了处于封建时代顶层权贵穷奢极欲的图景。

第三节从《红楼梦》中吸取政治营养和智慧

一、用《红楼梦》中的故事解读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毛泽东读《红楼梦》,起初是为了消遣,后来一遍一遍地反复读,就是为了从《红楼梦》中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并将其视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此更深入而理性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指导中国的革命。他是把这本书当做一本政治、历史书籍去读的,从《红楼梦》中分析中国社会变化,吸取政治营养和智慧。

由于对《红楼梦》这部书多读熟记,因此毛泽东在讲话或写文章时,经常提及和引用《红楼梦》里面的故事和情节来喻事论理,解读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他曾比喻说:“《红楼梦》里两位主角,一位是贾宝玉,一位是林黛玉。依我看来,这两位都不大高明,贾宝玉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连吃饭、穿衣都要丫头服侍,这种全不肯劳动的公子哥儿,无论如何是不会革命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哭脸,她脆弱,她多病,只好住在潇湘馆,吐血,闹肺病,又怎么能够革命呢?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青年,我们今天需要的青年是有活力、有热情、有干劲的革命青年。”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把自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比喻为林黛玉洗澡后身上发出的“软弱香”,会有目的地向延安传送,告诫党员要警惕“软弱香”的坏影响。毛泽东还将我们的宣传工作比喻为带刺儿的玫瑰花,自由资产阶级不喜欢,他们只喜欢薛宝钗,不喜欢探春。毛泽东借此比喻来告诫党员干部,在革命中要不怕自由资产阶级带来的麻烦。

1949年初,国民党在面临彻底失败时,仍然向共产党提出以保障他们拥有军队为和谈条件。这令毛泽东想起了《红楼梦》中的一则典故:贾宝玉出生时,口里含着一块玉石,这玉石是他的命根,系在颈上一时也不能离开,如果丢了便会“失魂丧魄”。对此,毛泽东在《评战犯求和》一文中讽刺说:

“军队有确实的保障”——这是买办地主阶级的命根,虽然已被可恶的人民解放军歼灭了几百万,但是现在还剩下一百几十万,务须“保障”而且“确实”。倘若“保障”而不“确实”,买办地主阶级就没有了本钱,“法统”还是要“中断”,国民党匪帮还是要灭亡,一切大中小战犯还是要被捉拿治罪。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怎么好说不“保障”,或者虽有“保障”而不“确实”呢?

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谈到中国和外国关系时提道:“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1957年3月10日,毛泽东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时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古人有言,其人叫王熙凤,又名凤姐儿,就是她说的。”毛泽东引用这句话,比喻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并用这句话来鼓励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立志改革的志士仁人,要具有大无畏精神,敢于向共产党提出批评建议。同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再次用上面提到的王熙凤的话鼓励干部要敢于提意见。同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评判国际政治态势时,借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比喻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社会主义力量对帝国主义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引用《红楼梦》里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的话,说明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是苦战与休整的对立统一,来论述辩证法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相互转化的观点。上述这些话,他还在不同的场合说过多次。

二、通过《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封建社会的本质

毛泽东通过《红楼梦》中的艺术形象,把握其反映的封建社会现象。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杭州和陈伯达、田家英、胡绳、邓力群等人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时说:“《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出家长制度是在不断分裂中。贾琏是贾赦的儿子,不听贾赦的话。王夫人把凤姐笼络过去,可是凤姐想各种办法来积攒自己的私房钱。荣国府的最高家长是贾母,可是贾赦、贾政各人又有各人的打算。”毛泽东还引用《红楼梦》里的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以此来说明封建社会的兴衰变化,以及封建家长制的瓦解。

此后不久,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又说,《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讲贾府“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讲得太过。探春也当过家,不过她是代理。但是贾家也就是那么垮下来的。安富尊荣、养尊处优、酒醉奢靡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一代一代无用的膏粱纨绔,这样的家庭哪有不垮的道理?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向干部谈《红楼梦》的次数更多了。1961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讲话时说:“《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

毛泽东在通读了多部古典小说后,与《红楼梦》作了一番比较,认为作者对女性的态度截然不同。在绝大多数中国传统小说里,作者要么把女性作为封建道德的化身,要么作为性工具的化身,他们所刻画的这些女性都没有灵魂,没有个性,作为一个角色、一个生命而言,显得贫乏而单调。只有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刻画的诸多女性才真正表现为人,充分呈现出社会性、独立性、思想性,显现丰满而真实的性格,并且让女性真正成为美的化身。

毛泽东说:“《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的斗争激烈,出了几十条人命。这部书中所写的统治者只有三十三人,其他三百多人都是奴隶,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都是奴隶。”毛泽东还说:“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

1962年8月,在中央工作会议核心小组讨论中,毛泽东再次谈到了古典文学和《红楼梦》,他说:“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希望嘛。”毛泽东是个乐观主义者,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之所以推崇《红楼梦》,在于这部现实主义名着在描写黑暗与丑恶的时候,也展示了对光明的向往。

1963年,中国周边形势较紧张,既要面对美国,又要防备苏联,高级干部中有的人认为,美苏合作对我不利。毛泽东却不信邪,他说:“《红楼梦》里头着名人物王熙凤有言:‘大有大的难处。’因为人家跟她借钱,她就诉苦:‘大有大的难处。’刘姥姥借钱,因为她这么一说,刘姥姥就‘冷了半截’。的确大有大的难处。美国的事情并不那么好办,按我看,英国、法国、西欧、自由世界、西方世界、西方国家,它们内部矛盾很大,经济危机要来,这个恐怕不可避免的。”毛泽东还用《红楼梦》中冷子兴说的“百脚之虫,死而不僵”这句话比喻美国和苏联,它们虽然仍然有一定实力,但已经衰弱了。

1964年,毛泽东在谈到学校出试题一事时,风趣地说:“我主张先出一些题公布,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对《红楼梦》出二十个题,如学生能解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很好,有独见,可以打一百分;如果二十题全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独见的,给五十分或六十分。”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再次讲了《红楼梦》中的“护官符”,还背诵了“护官符”,并再次强调:这一段是《红楼梦》的总纲,它点明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统治结构。书里虽然只写了贾府一家的衰败史,其实是写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官僚政治的衰败史,预示了封建制度的灭亡。

他还评价说:“贾宝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革命家。”在与这次谈话相隔没有几天的8月24日,毛泽东又在一次谈话中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还是想补天,想补封建制度的天,但是《红楼梦》里写的却是封建家族的衰落,可以说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是矛盾的。曹雪芹的家是在雍正手里衰落的。康熙有许多儿子,其中一个是雍正,雍正搞特务机关压迫他的对手,把康熙的另外两个儿子,第八个和第九个儿子,一个改名为狗,一个改名为猪,再一次说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导致封建制度灭亡的重要原因。

1967年10月12日,毛泽东在同外宾谈话时还说:不了解点帝王将相,不看古典小说,怎么知道封建主义是什么呢?当做历史材料来学,是有益的。

同类推荐
  •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 一茬一茬的月光

    一茬一茬的月光

    月光也是冰凉的啊,它穿越时空,一层一层地落在尘埃之上,落在我和父亲身后的路上。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热门推荐
  • 帅气校草恋上拽丫头

    帅气校草恋上拽丫头

    女主:难道我就要这样败在他手里吗?男主:你不跟着我,谁会要你?女主:没有你我都可以创后宫啦!男主:你的意思是怪我咯?女主:拜拜,有事先走。内容轻松搞笑,不要错过_(:з」∠)_
  • 太公阴谋

    太公阴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网吧之精异者

    小网吧之精异者

    先人作孽,后人来补。生活在一个小网吧里,他在这里遇了清纯丶可爱的柔儿。有了一个风骚的精灵师傅。因一场失忆,被千金小姐赖上。乱打乱撞,找到了叔叔,可从知道了自己的宿命,遇到了己情者二狗。火车之上,斗智斗勇。开棺寻神器;校园捧恶霸。一切都是巧合吗?五大行者、神器、法宝凑齐,他们面对的是何方······受天神之命。重生,再活一遍。命运又将如何!
  • 致心中泪

    致心中泪

    人的这一生,终归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大大小小的事不知需要经历多少。无论多与少,还是大或小,既然给予了,那么我们总要面对。不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曾经努力过,那怕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又如何,毕竟我们努力过,何谈后悔之说。
  • 轮回九道

    轮回九道

    轮回,狐族,杀手,精灵······我的天命,究竟是什么!转世投胎,却带着前世记忆。我,究竟,是谁。
  • 魔鬼图腾

    魔鬼图腾

    他只是一个普通少年,战争夺走了他的一切,家庭、母亲还有自由,他被卖入大家族被训练为一名杀手,成为了世界黑暗规则中的一部分,他千仓百孔的心早已冷漠无情,每一次挥刀都不会犹豫,但一次次的际遇又让刺激着他的心让他变得渴望挣脱身负的黑暗。彷徨与挣扎,腐朽与救赎,饱受劫难的他,万劫过后终将成神,还是万劫过后堕落成魔?
  • 废柴是神棍

    废柴是神棍

    雇佣兵秦惊月,一场诡异的飞来横祸,她寄宿在一个小女孩身上。她是秦氏的直系血脉,受尽歧视和欺压,懦弱无能,胆小内向,没有修仙灵根的普通废物。而她的到来,却诡异地突破了那一层修仙集灵的灵魂障碍,将曾经欺负过她的人,一一用拳头十倍奉还!女扮男装,混迹逍遥,逆行修炼,执手遮天,天外之天,身世乍现,逆行之路,她跑得畅快淋漓,因为,那个男人初心不变的默默陪伴着她,暖她心,护她身,陪她大闹宗门闯尖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官场之十世为官

    官场之十世为官

    罗有为九世行善,十世前半生却孤苦伶仃...在十世过半,冥冥之中转世重新开始。且看一个‘世家’孤儿,如何官场斗志。。。
  • 合约租妻

    合约租妻

    只要一份合约,就能得到一个人妻!而这人妻还是泰国王妃!天下竟还有这样的好事?平凡的少年步入低谷,旅行中竟邂逅美女王后,订立合同,纳入后宫。
  • 纪元王道

    纪元王道

    千年之殇,红尘之梦,情至迷离,为谁相许?万年谋略,勘破阴谋,踏灭巅峰,成就道心!剑无痕,人亦情,道心极!为复国,为救世,为红尘,于世间,在天边!极至之路,便是孤独一生。帝王心术,于谁两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风倾雪华叹苦离,隔渊相忘不相知!于情为理,又该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