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200000018

第18章 毛泽东读《西游记》(2)

第三节“我们要学孙悟空,大闹反动统治的天宫”

一、毛泽东给家人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

1927年夏,大革命处于低潮,中共中央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毛泽东从汉口到湖南板仓杨家,准备告别妻子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个儿子,去领导湖南的秋收起义。此一去,前途凶险,生死未卜,但毛泽东却显得十分乐观、轻松,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

在难得与家人相处的时间里,毛泽东给孩子们讲起了《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毛新宇在《我的伯父毛岸英》中描写了这样的情形:

当习习山风吹来时,毛泽东一家人坐在禾坪上,毛岸龙还小,毛岸英、毛岸青已经懂事,便要父亲讲故事。毛泽东问孩子们要听什么故事。岸英说讲“孙猴子”的,岸青说要讲很长的。于是毛泽东就给他们讲起了“孙猴子大闹天宫的故事”。岸英、岸青连忙坐在小板凳上,伏在爸爸的膝上,静静地听着。听完故事,孩子们异常兴奋。岸英捡起一截竹竿,在月光下飞舞起来:“我是孙悟空,我是孙悟空。”岸青跟在后面,口里也叫:“我要做孙猴子。”被抱在臂弯里的小岸龙,看见哥哥们这样高兴,也手舞足蹈起来。

毛泽东此时给孩子们讲“孙猴子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因为他自己喜爱孙悟空,觉得孙悟空对富有想象力的儿童来说,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一直以来,毛泽东都非常欣赏孙悟空这个神话人物的性格,从童年到中年,孙悟空都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的高压之下,也像孙悟空一样,敢于“闹天宫”,拿起武器,把旧世界砸烂。1957年2月8日,毛泽东同文艺界的同志们谈话说:“孙悟空这个人自然有蛮厉害的个人英雄主义,自我评价是齐天大圣,而且傲来国的群众——猴子们都拥护他。玉皇大帝不公平,只封孙悟空做‘弼马温’,所以他就闹天宫,反官僚主义。”

毛泽东无疑是个不平凡的,有巨大能量的人物,“从个性来说,毛泽东很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的聪明与好动,他的疾恶如仇。如果说,早期的毛泽东还是不成熟的孙悟空,成年以后的毛泽东则是已握有金箍棒,具有巨大威力的孙悟空了!”但是,毛泽东认为神通广大的不是自己,他强调,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1957年5月12日,毛泽东在北京会见阿尔巴尼亚外宾。当话题转向谈论有关上帝的问题时,他说:“中国也有上帝,就是玉皇大帝。他的官僚主义很厉害。两千年前,有个最革命的孙猴子反对过他专制。这个猴王虽发生不少困难,像列宁被抓去了一样被玉皇大帝抓了去,后来他又逃了出来,大闹一番。玉皇大帝是很专制的,像蒋介石一样。……帝国主义一定会被打倒。孙行者很多的,就是人民。”

毛岸青、邵华夫妇在《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一文中也表示:“爸爸同我们谈论过《西游记》,十分赞赏孙悟空敢作敢为,勇于同各种妖魔鬼怪作斗争的性格,说孙悟空敢于违背唐僧的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的观点。”毛泽东分析《西游记》中除恶和行善的关系,形成了这样的认识:除恶就是行善。《西游记》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猴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吴承恩在这一回中写孙悟空回花果山,把千余来犯人马打得血染尸横,并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自从归顺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劝我话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真有此话!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许多猎户。”

孙悟空的这段话,毛泽东在阅读的时候,用铅笔批注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乡愿思想也。孙悟空的思想与此相反,他是不信这样的,即是说作者吴承恩不信这些。他的行善即是除恶。他的除恶即是行善。所谓‘此言果然不差’,便是这样认识的。”

毛泽东批注中提到的“乡愿”,是指那种“你好我好他也好”,不问是非,不得罪人的处世哲学,俗话形容为“老好人”。古人也认为谁也不得罪的“老好人”其实并不好,《论语·阳货》中说:“乡愿,德之贼也。”意思是说,这种“老好人”,不是有德,而是假的德,是害德、损德。《西游记》中唐僧的言行就是“乡愿”的典型。毛泽东反对唐僧当“老好人”,赞赏孙悟空除恶求善。

二、“孙行者有很多,就是人民”

《西游记》中的人物,毛泽东提到孙悟空最多。从武装反抗国民党到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最喜爱谈的《西游记》人物是孙悟空。那个时期,他十分推崇孙悟空的战斗精神。毛泽东率领红军上井冈山后,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毛泽东想到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他说:“我们要学习孙悟空的本领,上天入地,变化多端,大闹天宫,推翻反动统治和整个旧社会。”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也经常谈到孙悟空。他曾对董必武说:“孙猴子大闹天宫,把天兵天将打个落花流水。我们要学孙悟空,大闹反动统治者的天宫……”

1949年12月,毛泽东在苏联看望正在养病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说:“要紧的是抓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定了方向,关键是人才。要选派人来学。要提倡唐僧西天取经精神,多出些孙猴子,少些唐僧的‘愚’气。”

1961年10月10日,浙江省绍剧团赴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汇演,其中一出剧目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毛泽东观看了演出,郭沫若创作了一首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读到这首诗后,于1961年11月17日写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1962年1月6日,郭沫若又和诗一首《再赞〈三打白骨精〉》: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迷雾聚成堆。

九千万里明真谛,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警惕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次来!

毛泽东看到这首诗,批注说:“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

1964年1月,毛泽东会见了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与她的谈话中,孙悟空的比喻又有新的发挥。他说,同修正主义斗争的转折点是1963年7月14日苏共中央公开信对中国的攻击,“从那时起,我们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我们丢掉了天条!记住,永远不要把天条看得太重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革命道路”。又说,在同苏共的这场争论中,“我做的事很少,我只有几首诗。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的个人武器”。

一直以来,毛泽东把孙悟空看作代表光明和正义的力量,世界上有了这种力量,就有了公道和正义;人民有了这种力量,公道和正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非常明确地肯定:这种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孙行者有很多,就是人民”,人民群众,就是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第四节倡导《西游记》中的取经精神

一、学习唐僧的取经精神

开创根据地、长征、抗战,都是毛泽东革命生涯中的艰苦时期。这一时期的毛泽东对于他所熟悉的《西游记》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认为,整本《西游记》中,渗透着一种精神,这就是唐僧取经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认定一个目标后,就以百折不回的毅力朝着这个目标行进,虽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依然执着如初。毛泽东认为,这种精神,是贯穿《西游记》全书的一条主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主旋律”。他把渗透《西游记》全书的这种精神,与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觉悟、意志、品格结合起来,古今结合,幻化成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环境下应该具备的信仰、意志、毅力、作风、胆识、智慧,以此来鼓舞人心,聚拢力量,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

在艰难困苦中,毛泽东多次谈到唐僧取经精神。在中央苏区艰苦岁月里,毛泽东经常同红军干部谈到《西游记》,他十分赞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坚定信念,把这种对事业的执着信念引申到革命实践中来。他鼓励红军干部战士,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在毛泽东的眼里,《西游记》的故事主脉,同他所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几乎有着异乎寻常的同构关系。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推倒三座大山这一目标,如同唐僧师徒四人为实现西天取经的目标一样,要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进取者队伍中的各色人等的信仰、意志、毅力、作风、胆识、智慧及其相互关系,都必然要经受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

长征时,毛泽东曾经用唐僧取经的故事,鼓励长征中的红军要有不怕艰险、认准目标坚定向前的奋斗精神。在延安艰苦岁月时期,他说过:“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争取国内和平的困难重重,毛泽东告诉同盟者和同志们:“唐僧去西天取经,还要经受九九八十一难;我们要争取和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来,也需要唐僧那种百折不回、坚定不移的信念。”

二、“凡是能够经受大的苦难的人,都是志向远大的人”

在艰难曲折时刻,毛泽东除了谈《西游记》中的唐僧方向坚定,不怕挫折,矢志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志愈坚外,还经常借谈《西游记》中其他一些人物,比喻当今,激发干部战士锤炼好的品格。他赞赏孙悟空有好挑战、反权威的战斗精神,有忠于取经事业、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妖魔鬼怪的无畏气概。他赞赏猪八戒艰苦奋斗。他赞赏白龙马的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不计名利。他也称赞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但他赞赏有加的,还是唐僧。他说,唐僧虽然万里迢迢,备受磨难,却方向坚定不移,信念坚如磐石,自从踏上西行征程,就义无反顾,绝不退缩。他深有感触地说:“自古以来,凡是能够经受大的苦难的人,都是志向远大的人;志向远大的人,必是胸怀大志的人;立下大志的人,才能下深功夫;下深功夫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毛泽东用取经精神鼓励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奋斗。

第五节笑谈《西游记》,妙语连珠

一、风趣譬喻《西游记》

毛泽东经常用《西游记》中的人和事来讲道理,妙语连珠,既风趣,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1935年9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毛泽东评论说,张国焘搞分裂,根本原因是他在党性上出了问题。后来,他分析张国焘的分裂行为时曾感慨地说:“唐僧西天取经,谁最坚定?唐僧。谁最动摇?猪八戒。”“他(张国焘)就是长征路上的猪八戒!”

同类推荐
  • 叶紫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

    掉队以后,我们,一共是五个人,在这荒山中已经走了四个整天了。我们的心中,谁都怀着一种莫大的恐怖。本来,依我们的计划,每天应该多走三十里路,预料至多在这四天之内,一定要追上我们的部队的。但是,我们毕竟是打了折扣,四天过了还没有追上一半路程。彷徨,焦灼……各种各色的感慨的因子,一齐麇集在我们的心头。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非牛非马集

    非牛非马集

    所收入诗词为作者退休后所写诗词作品中精选二百首而成。按文体分为六辑,有诗词、对韵,有唱和、歌谣,有杂体、古诗。大多是作者退休后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内容上贴近现实,长于针砭时弊;手法上偏于讽喻,富有幽默感。
  • 鲁彦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她在丁老荐头行的门口,已经坐了十四天了。这十四天来,从早到晚,很少离开那里。起先五六天,她还走开几次,例如早上须到斜对面的小菜场买菜,中午和晚间到灶披间去煮饭。但五六天以后,她不再自己煮饭吃了。她起了恐慌。她借来的钱已经不多了,而工作还没有到手。她只得每餐买几个烧饼,就坐在那里咬着。因为除了省钱以外,她还不愿意离开那里。她要在那里等待她的工作。
热门推荐
  • 唇唇欲动:腹黑总裁爱太凶

    唇唇欲动:腹黑总裁爱太凶

    你是总裁怎么了,你盛世美颜怎么了!姐姐我是犯花痴,但是就不甩你!苏墨想查自己的身世,无意惹上高冷君大少爷,少爷原想报复找回面子。谁知一不小心就看上了这个死女人,人生第一次追妻,简直粗鲁得不要不要的……少爷,一次见面捏脸,两次见面接吻,那第三次是不是该上哪去加深了解啊!苏墨本想教育一下君以烈,大少爷追女孩子不是这样粗暴的,光是霸道会被嫌弃的!君大少爷却自己忽然顿悟,玩起了腹黑!没事,你睡吧,我会陪着你,免得你想不开,不用谢我。
  • 天边的那场流星雨

    天边的那场流星雨

    宠文一本,欢迎来看!她,是第一初中学院的恶魔学渣,霸气刁蛮,家庭豪迈。可一双紫眸,却是她最大的忧虑。他,出生书香世家,聪明绝顶,是第一初中的首牌校草。他们都认识对方,他却不知道她的真正身份,而她,则处处避开他。当他知道了她的真身份,一切逆转了!他爱上了她,她变成了第一初中学院的首牌校花,曾今不把她放在眼里的人,统统羡慕嫉妒恨。可,也有不好的时候——“宁天傲!你怎么在我的房间里?!”“这是我的房间。”“哦,对哟。”某女懵懵的回答。“嗯--”某男像是思索着什么,突然,他笑道,“既然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好呢?”“啊?”某女还没反应过来,唇就被堵上了......
  • 若语画来生

    若语画来生

    舆论可以使人走向死亡,同样,执念可以让人重生。她记不得自己是谁,周围的一切都是熟悉的,然而当真相揭开,我又何去何从。”仙儿,我喜欢你。“十年前的少年白衣如画,在树下柔情的告白。待一切结束后,少女却悄无声息的消失了,少年疯了一般的寻找,恨不得掀翻整个世界。待十年后的相遇,少女纯洁如初,但是却已是物是人非。少年依旧妖孽祸人,只是眼睛里再也没有她,寒冰似的眼眸扫过,让她不寒而栗。”夏梓仙,滚开我的世界。“他不在爱他,甚至可以说是恨。当她真的决定离开的时候,他却又执意不肯。”是你来招惹我的,这次你别想再逃!“两人相爱相杀情深情浅,而那些被人遗忘的事实,终于浮出水面。
  • 唯有你是我的天堂

    唯有你是我的天堂

    他是被投放到人间历练的司命神君,当了一回息侯,她是桃花夫人,却也身不由己,在那一世殉情。他回到仙界后,接回转世的爱人,而一场阴谋也就此开启,他们的命运究竟该何去何从......
  • 不完美太太

    不完美太太

    婚姻失败的70后熟女苏浣,要把一个80末太妹打造成完美太太,“献给”自己曾经深爱的前夫,如此铤而走险,只因前夫开价惊人!而处心积虑使出连环苦肉计的前夫,根本目的却是想与她再续前缘。就在双方明枪暗箭实施完美计划的同时,苏浣的男女下属也正不动声色地布排着另一个完美太太计划。10个月的期限临近,一连串突如其来的情感乌龙,让苏浣的完美太太计划面临巨大挑战,恰恰此时,动什么不动感情的她,坠入了爱河……于是,一切峰回路转,苏浣到了又一个人生转折点,幸福到底在哪里?
  • 复仇之路:女王重生归来

    复仇之路:女王重生归来

    她,是遭男友背叛重生的复仇女王。他,是所有女生的梦中情人。他和她会有何交集呢?复仇之路有何困难艰辛呢……
  • 恶魔校草,丫头不许跑

    恶魔校草,丫头不许跑

    那夜被灌醉了,初吻被夺,可恨的是那家伙不承认,某女脸涨红说到:“韩时曦,你混蛋”“你是我老婆,为什么不能亲”某男不要脸说。某女在心里想到:妈咪,你怎能把你的宝贝女儿给他,虽然我们是青梅竹马,但是也不带这样啊~~~
  •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本书以李孝式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充满遗憾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为世人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容涉及华人闯南洋的冷酷与温暖、战争与和平、爱情与命运,有南洋客最底层的民间疾苦的真实书写,也有皇室贵胄政治生活近距离的呈现。
  • 半壁玉珏,等待等待

    半壁玉珏,等待等待

    【片段一】“对不起,再见了”苏添钰笑着,却不达眼底“为什么,你以为我是什么,撩完就走吗”“南半珏!你够了,我受够你了,我不爱你了”苏添钰含泪离开。真的对不起,我最爱的你。我如此的肮脏,又怎么和你在一起。【片段二】六年后“阿钰,我没有......”望着眼前深情的慕轩,她却恨透了他。【片段三】南半珏在苏添钰额头上轻轻一吻,女子被抱起:“老婆,我们回家”
  • 感怀浙大

    感怀浙大

    本书收录的是以第一人称记述的浙大曾经的人和浙大曾经的事。它们的作者有的曾在浙大工作,有的曾在浙大学习,有的早就离开了浙大,有的一直在浙大工作。这些饱含深厚情感的文章有浙大校友们回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他们写下了在浙大求学期间“最难忘的老师”、“最称赞的课程”、“最留恋的地方”和“笔者在浙大的那些故事”等;也有为国家、为浙大做出卓越贡献的浙大名师竺可桢、苏步青、王国松、费巩的子女们回忆他们眼中的父亲,一幕幕往事在撰写的过程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