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200000011

第11章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1)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着,是四大名着中唯一一本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史书与讲史、平话文学与民间文学交融的结晶。

纵观中国文学史,《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影响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它不仅在华语世界拥有绝对广泛的读者群,也受到外国,特别是日本人的广泛欢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诞生之前,三国故事就已在中国民间源远流长。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在综合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平话的基础上,结合西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并根据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书中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且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

《三国演义》以史为据,描写战争;以儒家思想为本,强调“忠义”。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描述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吴亡、西晋统一为止的百余年历史,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该书叙事“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刻画了众多英雄人物,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发挥,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

对于《三国演义》的整体叙事重心来说,刘备和曹操两大军事集团占有中心的地位,双方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组成了全书结构的主线,孙吴方面则处于陪衬的地位。而在刘备与曹操的对抗中,罗贯中表现出明显的“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称:“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代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

在毛泽东喜读的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着中,《三国演义》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它还是毛泽东最切近实际并加以运用的书。《三国演义》中所载政治、军事斗争及谋略故事,启迪着毛泽东的智慧,丰富了他的斗争经验。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谈论三国故事纵横捭阖、如数家珍,应用三国典故也是娴熟自如、恰到好处。

第一节读《三国演义》七十年

一、少年时代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书读

在毛泽东的童年时代,当他识的字足够看一些简单的故事书时,他便弄到一些自己大致能看明白的小说。在他住的那个小山村里,书是极少的。大家都爱看的,正好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本小说。前者讲的是一百零八将聚义的壮举,后者讲的是三国打仗的故事。毛泽东对这两本书入了迷。在农忙中,一有空闲,就读这两本书。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坚决反对他读“闲书”“杂书”,却允许他读《三国演义》。究其原因,大概是毛顺生本人对这部书印象极佳,认为这部书儿子可以读吧。父亲把毛泽东送到韶山井湾里,在毛宇居开设的私塾读书,也允许毛泽东带上这部书。毛泽东课余仍然着迷于这部书,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甚至在课堂上偷看这部书,可谓是十足的少年“三国迷”。

有一次,毛宇居讲《增广贤文》,学童们正在摇头晃脑地朗读、背诵时,毛泽东却在静悄悄地偷看《三国演义》,毛宇居走到毛泽东身边时,他才警觉,迅速用《增广贤文》盖在《三国演义》上面,假装和其他学童一样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但还是被毛宇居发现了,他厉声喊道:“毛润之!你在干什么?”

“遵老师嘱咐,我在读《增广贤文》。”毛泽东回答。

“那你给我把书背出来!”毛宇居扬一扬手中的竹板说,“你若背不出,我这竹板可不认人呐!”

“老师请莫急。”毛泽东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流利背诵起来,“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1910年,毛泽东远赴湘乡东山学堂读书,行前,他把杂物卷成一捆,扎到扁担的一头;另一头系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三国演义》。课上他拼命用功,课下他经常给同学们讲三国故事,同学们有问题,他也对答如流,同学们称他为“三国故事大王”。这个时候的毛泽东还没有看到《三国志》,更没有看到其他更多历史书籍,因此他认为《三国演义》是历史。据毛泽东当年同学萧瑜回忆:同学中有人说《三国演义》不是历史,毛泽东曾与之发生激烈争论,还和历史教师发生过争论,争论不下,他找到了校长。当校长也不同意他的观点时,毛泽东甚至和校长发生了冲突。

可见,少年毛泽东读《三国演义》有多么痴迷,其认真程度超过了读其他古典文学名着。他少年时代一直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书来读,因此,他对《三国演义》绝不是泛泛而读,只作消遣,而是认真研读,三国故事已经在他的生命中扎下了根。李锐曾说,毛泽东在读《三国演义》等旧小说时,“极其用心,也像读正课一样,打上圈点等记号,或写上批语,这是他一直保持的一种优良的读书习惯”。

1912年,毛泽东考取长沙市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符定一看出毛泽东将来定成大器,有意栽培他,借《资治通鉴》给毛泽东读。毛泽东才发现自己原来认为的《三国演义》是纯粹的历史是错误的,但他仍然认为这部书是建立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之上。这个看法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翌年并入第一师范)所写的“讲堂录”中,记载着这样的话:

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而已。魏司马朗复井田之议,至易代而后行。元虞集京东水利之策,至异世而见用。

可见在那个时候,毛泽东研读此书已经到了较深的程度,并且有了独立见解。

1918年,毛泽东在杨昌济所授修身课的教材《伦理学原理》上,做了多达12000余字的眉批。其中涉及三国史论,他写道:

吾知一入大同之境,亦必生出许出(多)竞争抵抗之波澜来,而不能安处于大同之境矣。是故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陶渊明桃花源之境遇,徒为理想之境遇而已。即此又可证明人类理想之实在性少,而谬误性多也。是故治乱迭乘,平和与战伐相寻者,自然之例也。伊古以来,一治即有一乱,吾人恒厌乱而望治,殊不知乱亦历史生活之一过程,自亦有实际生活之价值。吾人揽(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急,乃人性之所喜也”。

二、读《三国演义》终生不倦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已经开始从事革命活动,他在论述和讲演里,也经常引用《三国演义》中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此时毛泽东为“驱张”,为湖南自治,走出湖南,所到之处,也注意考察三国旧迹。毛泽东在后来同美国记者斯诺的一次谈话中说:“1919年,我曾沿着洞庭湖做了徒步旅行。到保定时,我沿着城墙走了一圈。在北海的冰上散步。《三国演义》里有名的徐州府城墙和历史上也享有盛名的南京城,我都徒步环行过一次。最后,我登上了泰山绝顶,又游览了孔墓。这些事情,我在当时看来,都是可以同我在湖南的经历和徒步旅行相媲美的成就。”

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时,就曾经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历史与中国社会。据当时学员保存的笔记,毛泽东在《中国政治史与中国地主阶级》的题目下讲道:

中国的历史甚多,而小说史如《三国》《说唐》《水浒》《说岳》等,都是看过的。昔人的思想,多遍(偏)袒统治者即地主阶级。我们是革命者,这种思想,是不可要的。我们以前,虽多居乡,又为农家子弟,但对于农民的真正状况,是不大清楚。即是说我们要造一个锄头。这个锄头,马克司(思)已竟(经)造出来了,即唯物史观之表现是也。

1928年,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随身携带的书籍很少。酷爱读书的毛泽东要求红军在打土豪劣绅时,发现书籍报纸要全部带回来,还特别提到,要在土豪家里去看看是否有《三国演义》。

不久,毛泽东的书篓里多了一套他爱不释手的书。那是他的部队在攻打井冈山附近的茶陵县的高陇圩时,闯进了谭延闿的老家。谭延闿曾是清末进士,后来出任湖南省都督、湘军总司令。在谭家的藏书中,毛泽东得到了一套《三国演义》。虽说他早年多次读过《三国演义》,眼下再读,却别有新意,从中可以学习许多作战的经验。所以,毛泽东曾说:“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

在井冈山里的一个寒冷的冬夜,毛泽东写累了,他放下笔,活动着酸痛的手指,抬头一望,正好与对面贺子珍那双脉脉含情的眼睛相遇。他心头一热,起身走到贺子珍身边,温柔地抚摸着妻子的肩膀,紧贴着她坐下来。“你不困吗?先睡去吧。”“不,我看你写。”“写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人家想看嘛!”“你呀,你要是想陪我,就看看书嘛。你喜欢看什么书?”“我喜欢《三国演义》和《水浒》。”“怪不得说你是井冈山上的豪杰呢。我也喜欢这两本书。还有《红楼梦》,《红楼梦》也是一本好书。”

在毛泽东看来,《三国演义》也是一种文化程度的标准。他写于1930年5月的《寻邬调查》中专门对能看《三国》的人做了统计:百分之五。

长征时,为了轻装,红军战士在谭延闿的老家为毛泽东找到的《三国演义》没有随身携带,但毛泽东实在太爱看这部书了,就在行军途中让警卫员随时给自己找其他版本的《三国演义》来读。有一次,毛泽东率队到一个村子住下后,对警卫员讲:“你去给我弄部水浒和三国来。”警卫员是北方人,没有听懂毛泽东的湖南话就去执行,他借来一个水壶,回来复命说,实在找不到仨锅。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笑过便耐心地告诉他:“我要的不是烧水的水壶,也不是烧饭的大锅,而是中国的古代名着《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是两部古书。”他提笔在一张纸上写清楚了这两部书名,交给了警卫员;并告诉他今后注意抓紧时间学习,干革命可不能闹笑话呀!

延安时期,毛泽东不但反复地看《三国演义》,还爱看三国戏。1944年6月,延安平剧研究院排演了一些古代题材的戏,其中毛泽东最爱看的是三国戏《古城会》《草船借箭》《捉放曹》《定军山》。每当看这些戏时,他都聚精会神,从头看到尾,边看边评论,看到会心处不断地发笑。他对《古城会》剧中的张飞,对《草船借箭》剧中的鲁肃,不是微笑,而是尽情地捧腹大笑。当台上张飞自夸“我老张是何等聪明之人”那一副得意的神情时,他的笑声尤其响亮。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夕,他只挑选了《三国演义》等几种带上。在重庆,毛泽东在繁忙公务之余,便捧起《三国演义》来读。

1947年前后,在转战陕北,艰苦斗争的日子里,毛泽东仍然经常利用行军打仗的间隙读《三国演义》。他还对战士们说:你们现在读理论书有困难,可以先看小说,引起读书兴趣,文化提高后再慢慢读理论书。接着,毛泽东就给战士们讲《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华北京剧团到西柏坡演出。毛泽东一连两天观看了三国戏《失空斩》。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仍然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并且经常向身边工作人员和陪同者提出三国方面的问题。据四川成都武侯祠馆长谭良啸回忆,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开会期间,来武侯祠参观,曾向讲解员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诸葛亮一生坐过几次车,骑了几次马?”这说明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很仔细,那些往往为人所忽视的细节他也注意到了。

20世纪50年代是毛泽东读《三国演义》较频繁也较广泛的时期。他那个时候几乎天天读,达到《三国演义》不离手的程度。为了更广泛了解三国时期情况和分析三国人物,他特别注意三国的研究新成果。大概是在那个时候,他读到了现代学者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卢弼是三国研究考证大家,他毕其一生所撰的《三国志集解》为国内文化人所推崇,但毛泽东却经常对这部书提出质疑甚至批评。

1952年前后,毛泽东购置了一部清朝乾隆时期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大字本,对其中的《三国志》,毛泽东读了又读,对比着读《三国演义》,在两部书上画圈批注极多。他到外地去,所带一大批他爱看的或者常读的图书中,必有《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汉书》《后汉书》大字线装本。

同类推荐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这个王朝的曲调比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更有绵长的生命力。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但最销魂不是心头最美的那抹朱砂,而是万缕情丝,夜深漏静,不经意辗转缠绕,便是三更无眠。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却不乏江南小巷柔情。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书中主要介绍了“这里的山水让你醉,旅游观光度假是天堂”,“这里是四季如春的健康岛、长寿岛”,“说不尽宝岛的富饶”,“说起那家乡的往事”,“家乡的民族风情”,“宝岛英杰数不尽”,“海南的人文名胜古迹”,“独特的海南传统艺术”,“海南的民俗和地方节庆”,“海南的传统美食和名牌特产”,“遍布世界的海南人”,“日新月异数家乡,国际旅游岛展新颜”等主题,其清新、通俗和亲切的文字,让人备受感动。
  • 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青春纪: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下炙手可热青年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8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8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热门推荐
  • 穿越重生腹黑王妃

    穿越重生腹黑王妃

    神性,魔性,皆为人性!万载一梦,今朝醒,抛却三千忆海,忘却诸世情仇。千重劫,百世难,亘古匆匆,弹指间!不死躯,不灭魂,震古烁今,无人敌。待到逆乱阴阳时,以我魔血染青天!一剑在手,八方云动,试问天下,谁是英雄?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终有一天,不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再也没资格容得下我唔生平宏愿,凭手中之剑,败尽天下。将剑之一道,证遍诸天万界,彼岸虚空。
  • 【完】寻找人鱼泪:珍珠情缘

    【完】寻找人鱼泪:珍珠情缘

    15mm以上精圆形黑珍珠连现成的可参考市场价格都没有,它,有25mm。最新憋气世界记录是18分,她,随随便便可以潜水半小时。每个夜里,人鱼王国的绝恋故事,在她梦中上演。她艰难的在历史长河中寻常线索,试图破解梦境的启示,却看到一幕幕悲欢离合。。。
  • 甜宠总裁乖妻

    甜宠总裁乖妻

    她本是豪门千金,一夜之间被准未婚夫抛弃,家族企业破产,父母失踪,流落街头,绝望无助之际,紧抓救命“稻草”。这个男人看上去老了点,但胜在成熟稳重够隐忍,坐怀不乱柳下惠。最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男人还是……所以她决定将这头老牛扑倒吃掉,成为自己的靠山。“你欠我那么多,什么时候才能还清?”男人嗤笑道。“还不了就……以身抵债怎么样?”燕无双眨眼暧昧的笑道。
  • 死亡回档

    死亡回档

    一个高中生。造化弄人,残生若梦。无尽的轮回,永恒的缺失。一次次重生,又一次次失去。不屈服,不放弃。重来一次,哪怕粉身碎骨。你的命运,由我来拯救!
  • 冷面王爷不冷妃

    冷面王爷不冷妃

    一个是毒舌冷酷男,一个是三八穿越女,三八碰毒舌!会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可这古代美男真是多啊!那个毒舌冷酷王爷!算个什么劲!哼!本王爷非要娶这三八女人入府!为偏偏情路坎坷!情敌太多!那又如何!看王爷如何擒妻来!
  • 姐妹情与tfboys

    姐妹情与tfboys

    tfboys和三个漂亮女孩在一次偶遇中,一见钟情,但是有两个人喜欢上了同一个人,然后会发生什么呢
  • 萌萌帝妃:素手翻天覆天下

    萌萌帝妃:素手翻天覆天下

    一朝穿越,穿成大陆的小花朵。别人穿都是穿成爹爹不疼,渣妹虐人,而她呢?全府的宝贝,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是什么?人品问题有木有!虽然这小日子还算不错,但谁来告诉她,这个妖孽算个什么鬼?咳咳,看你长得不错的份上姐就勉强收了你:低等精灵球去吧!当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两颗炽热的心在迷雾中慢慢靠近,天下为之颤抖!某妖孽:我老婆是个笨蛋!某女瞬间炸毛:你老婆才是笨蛋!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某妖孽:请找出重复的字:你是不是暗恋我?某女毫不犹豫:是!等等,好像又有什么不对了?!【本文男强女强,强强联手。宠文,清歌我尽量少虐呵!】
  • 丑男之我的17岁

    丑男之我的17岁

    校园里每个女生心目中的男神不论是嚣张跋扈还是温文尔雅或者开朗或者忧郁,但无论怎样他们都有帅气飞扬脸,而我本来就其貌不扬,偏偏还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开始长了痤疮,而且怎么治都治不好,上了高中以后脸基本算是完蛋了。从而·也算是告别了学校的妹子吧。难道我命中注定我的高中生活要悲惨的度过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春夏秋冬你

    春夏秋冬你

    把风栓在家里的老槐树的枝桠,从此,每一次风扶动我头发,都是你的牵挂。我把你写成诗,静静地守着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