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蜻蜓·世间哪个没娘亲》,1956年。
1956年蒋月泉上演《玉蜻蜓》选回《庵堂认母》。这是他入团后第一次唱整理传统的节目。蒋月泉想徐元宰是个16岁年轻人,自己已经是40岁的中年人了,怎样来体现徐元宰的感情呢?嗓音怎样使用呢?他想到老艺人徐云志年近花甲,还是一张孩儿脸,开口声音仍保持着大小囡的声音。他在发声上,尽量向年轻人方面靠拢,一档《世间哪个没娘亲》的唱词,从音色到感情都体现了徐元宰的神情,唱得扣人心弦。这是蒋调攀登了一个高峰。
《玉蜻蜓·徐公不觉泪汪汪》,1962年。
《厅堂夺子》的成功演出是蒋月泉艺术生涯中的颠峰之作。他在饰演徐上珍角色时下了很大的功夫。他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情绪进行创作,唱出了前无古人的“徐公不觉泪汪汪”的“陈调”。由于这一回书书情紧凑,矛盾冲突尖锐,一步步推入高潮。当蒋月泉唱到“徐公不觉泪汪汪”时台下满堂彩声,后来几乎是一声一彩,反应特别强烈。蒋月泉的嗓子也特别的好,现在出版的录音带双档《厅堂夺子》就是1962年香港的实况录音,蒋调发展到了颠峰状态。这是弥足珍贵的纪念性录音。
《人强马壮·回忆》、《夺印-夜访》,1965年。
1963年之后,蒋月泉的嗓音已不如《厅堂夺子》时的好听。但他在中篇《夺印·夜访陈友才》中的一段唱词,还是新腔迭起。1965年中篇《人强马壮·芒种回忆》的唱段中,唱得十分投入又有新的发展。
10.朱雪琴代表曲目长篇弹词:珍珠塔(30回)
朱雪琴(1923年—1994年),弹词女演员。祖籍江苏镇江,生于浙江嘉兴。本姓吴,7岁时螟蛉于弹词演员朱蓉舫,遂从朱姓。并从养父学艺。1932年,以“九岁红”艺名登台,为养父母演出时插边花。1933年,以艺名朱小英任叔父朱云天下手,说唱《玉蜻蜓》、《白蛇传》。一度与养母朱美英拼档,说唱《双金锭》、《珍珠塔》。1936年任朱蓉舫下手,说唱《双金锭》、《描金凤》。1938年夏,改名雪琴,并从寄父沈俭安补习《珍珠塔》前段。1947年,改翻上手,与徒朱雪吟拼档说唱《珍珠塔》、《双金锭》,声誉渐著。1950年,一度与朱雪霞拼档演出新编长篇《铁树开花》。1951年与郭彬卿拼档说唱长篇《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琵琶记》,风靡江浙码头,成为响档。1956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仍与郭彬卿拼档,演出《珍珠塔》等长篇。1961至1962年间曾赴京津、两广及香港等地演出。1978年后,与薛惠君拼档。80年代后,逐渐息演。曾参加演出的中篇有《白毛女》、《见姑娘》、《唐知县审诰命》、《冲山之围》、《三约牡丹亭》、《厅堂夺子》、《芦苇青青》、《红梅赞》、《急浪丹心》等。1963年曾演唱新编长篇《会计姑娘》。演出的选回有《楼台会·妆台报喜》、《方卿见娘》、《下扶梯》等。擅弹唱,在“沈调”基础上,发展个人风格,复得郭彬卿琵琶伴奏,形成流派唱腔“琴调”。以气势磅礴、酣畅淋漓,明快刚健、声情并茂为特色。说唱时,气魄豪迈,控纵自如,塑造了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物。“琴调”代表作有选曲《英台哭灵》、《伯喈哭坟》、《游水出冲山》及开篇《思想上插上大红旗》、《南泥湾》、《好八连》、《红纸伞》、《岳母刺字》、《潇湘夜雨》等不下十余支。授徒朱雪玲、朱雪吟、朱雪霞等。
11.长篇弹词:落金扇——侯莉君、孙世鉴、唐文莉(26回)
《落金扇》,是弹词传统长篇书目。故事叙述明代官宦之子周学文,拾得陆庆云遗落之金扇,由好友孙赞卿设计,乔扮女子,卖身陆府,遂能与陆庆云私订婚约,后几经周折,终成眷属。
侯莉君(1925年—),弹词女演员。江苏无锡人,生于常熟。幼时家贫,入钱家班学艺,从师陈亚仙,艺名钱玲(凌)仙,遂参加钱家班演出。1941年因不堪忍受钱家班班主虐待而脱离该班,一度辍演。1950年后与徐琴芳拼档演出《落金扇》。用现名侯莉君。此后又演出《梁祝》《情探》(《王魁负桂英》)及革命现代题材弹词《江姐》。50年代中期加入江苏常熟评弹团,后调入苏州地区评弹团、苏州人民评弹团,1960年又调至江苏省曲艺团为主要演员。初为徐琴芳下手,后又与钟月樵拼档演出。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曾与青年演员拼档演出长篇《周美人上堂楼》。在与钟月樵拼档期间,因钟擅“蒋调”,为使男女同调,侯的唱腔亦在“蒋调”基础上,上下回旋,因而唱腔得以发展。后又吸收“俞调”及京剧旦角唱腔,并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创造了“侯调”。其特点为节奏舒缓,拖腔起伏婉转,很适合表现女性哀怨、凄苦、悲痛、愁思等感情。代表作有《莺莺拜月》、《英台哭灵》等开篇。传人有女侯小莉、徒唐文莉等。
12.潘闻荫江文兰代表曲目长篇弹词:玉蜻蜓(18回)
潘闻荫(1929年—),弹词演员。上海人。因其父任职于黄金大戏院,故他自幼受戏曲艺术熏陶,早年曾学过京剧老生。1945年师从蒋月泉。此后在亚美(麟记)、大沪、大陆、大中华、东方等电台演唱开篇。音色、唱法酷似乃师,颇获好评。40年代末,就读于大同大学商学系及震旦大学林业系。50年代初先后与苏似荫、张振华、赵开生、石文磊、刘韵若、顾竹君等拼档,演出《玉蜻蜓》、《秦香莲》、《青春之歌》等长篇弹词。1960年在上海加入星火评弹团,1979年加入新长征评弹团。擅唱“蒋调”,韵味醇厚。擅唱开篇有《剑阁闻铃》、《战长沙》等。
江文兰(1930年—),弹词女演员。江苏苏州人。1950年从亢翰香习艺,曾与王兰荪、亢文娟、朱剑庭等拼档,说唱《描金凤》、《落金扇》。1954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与苏似荫拼档达30年,以演唱《玉蜻蜓》为主。亦曾演唱长篇《杜十娘》、《王魁负桂英》、《夺印》等。曾参加中篇《刘胡兰》、《罗汉钱》、《人强马壮》、《芦苇青青》、《白毛女》、《如此亲家》、《厅堂夺子》、《杨八姐游春》、短篇《党员登记表》、《打铜锣》、《营业时间》、选回《沈方哭更》、《智贞探儿》、《双喜临门》等的演出。在《打铜锣》等书目中,对评弹表演艺术有所发展。有一定编创能力,曾参与《白求恩大夫》、《芦苇青青》,长篇《夺印》、《李娃传》的编演,以及《玉蜻蜓》整理。与苏似荫合作,为《玉蜻蜓》生发出《智贞探儿》一回,使书目中智贞这一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20世纪80年代后曾从事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的辅导工作。说表清楚,脚色生动,嗓音甜糯洪亮,擅唱“蒋调”、“俞调”、“丽调”,得其神髓。
13.蒋云仙成功曲目长篇弹词:啼笑因缘(续集)(37回)
蒋云仙(1933年—),弹词女演员。原名蒋珊,曾用名钱云仙,江苏常熟人。1948年进“钱家班”学艺,不久即与朱少祥、徐丽仙先后拼档说唱《啼笑因缘》,后又与陈亚仙、王月仙拼三个档说唱《倭袍》。1951年拜姚荫梅为师,后单档说唱《啼笑因缘》,还曾与祝逸亭等拼档说唱《刘巧团圆》、《方珍珠》、《李师师》、《琵琶记》、《情探》等新编长篇书目。1950年加入上海长征评弹团,曾参加中篇《古城春晓》、《为了明天》、《闹严府》、《貂蝉》、《三约牡丹亭》等书的演出,并编演现代题材长篇《野火春风斗古城》、《欢喜因缘》等。1986年赴香港参加第七届布莱希特戏剧研究会,说唱《逛天桥》、《二母夺子》等书目,获得好评。说表灵活、老练,擅用普通话和各地方言起脚色。并运用各种流派唱腔于演出中。以唱什锦开篇擅场。为上海曲艺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
14.曹啸君高雪芳代表曲目长篇弹词:白蛇(20回)
高雪芳(1927—),弹词女演员。江苏苏州人。少时拜徐雪行为师习艺,不久与师拼档说唱《描金凤》、《三笑》。1952年参加苏州市评弹实验工作团,1960年转入江苏省曲艺团。又先后与徐雪兰、庞学庭、曹啸君、汪梅韵等合作弹唱《描金凤》、《四进士》、《梅花梦》等长篇节目。嗓音甜润明亮,说表及脚色表演颇具功力,擅唱“俞调”。
15、曹啸君成功曲目:长篇弹词:秦香莲(20回)
曹啸君(1916年—),江苏苏州人。20余岁改业弹词。师从曹啸英学《玉蜻蜓》、《白蛇》。艺成,初放单档,后与侄女曹织云拼档演出。后又拜朱琴香为师学《描金凤》、《双金锭》。50年代初加入苏州市平塘团。1959年与杨乃珍拼档演出长篇《秦香莲》。说表老练,唱腔自成一格,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在艺术上颇有影响。
16.沉伟辰擅长曲目长篇弹词:西厢记(26回)
沉伟辰(1940年—),弹词女演员。江苏苏州人。1956年进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为随团学员,从杨振雄、杨振言习《西厢记》,与孙淑英长期拼档,演出长篇弹词《西厢记》、《孟丽君》。参加过《罗汉钱》、《李双双》、《春梦》、《大生堂》、《春草闯堂》等中篇的演出。说表清晰、风格醇正优雅,以唱”杨调”为主。1961年曾赴北京、天津等地演出。
17.倪萍倩代表曲目长篇弹词:珍珠塔(前段62回)
倪萍倩(1915年—),江苏苏州人。早年就读于吴县乡村师范。19岁师从钟笑侬学习《珍珠塔》,次年与庞学卿拼档弹出。曾受沈俭安指导,在演唱风格上,既有钟笑侬擅长说表的特色,又具有沈俭安唱演并重的特长,所演《捉假方卿》、《婆媳相逢》等回颇有影响。1956年曾受聘上海市人民评弹团文学组,为张鉴庭、张鉴国整理全部《顾鼎臣》,并改编中篇《十五贯》。1979年为苏州评弹研究室特邀研究人员。
18.徐绿霞代表曲目长篇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30回)
徐绿霞(1917—1994),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师从沈丽斌习《双珠风》;又拜俞筱云为师习《玉蜻蜓》,再从杨仁麟习《白蛇传》。30年代中,在上海东方书场为夏荷生代书,说《盗仙草》一回,得李伯康赏识,收为弟子,授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此后,该书与《白蛇传》为其常演书目。40年代初,上海仙乐舞宫首次开演评弹,与夏荷生、张鸿声、汪云峰拼档,声誉鹊起,此后不时在沪演出。1958年后一度辍演,1980年复出。1981年被聘为上海评弹团特约演员,又任上海文史馆馆员。其表演兼收李、杨、夏之特长,擅起脚色,边说边做,动作清脱。说表灵活,常以肉里噱与小卖的紧密结合引发笑料,以轻松有趣见长。曾为电视连续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改编提供脚本及资料。
19.谢毓菁代表曲目长篇弹词:雍正皇帝(54回)
谢毓菁(1924年—),弹词演员。原名伟良,上海人。13岁师从刘天韵习《三笑》、《落金扇》,三个月后即作为刘的下手登台演出。1940年后即以“刘谢档”蜚声书坛。1949年下半年,与刘拼档说唱新编长篇《小二黑结婚》。1951年曾参加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为首批入团的18位演员之一。并曾随团至安徽治淮工地,参加宣传工作。1952年参加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编演。1953年初参加中篇《罗汉钱》演出。后离团,改任上手,与徐琴韵拼档演出长篇《三笑》、《双金锭》及《红岩》。旋加入常熟县评弹团,后转入苏州人民评弹团。说表书理清晰,能说普通话,擅起女角及二刁等脚色。唱“俞调”、“夏调”为主。
20.金月庵长篇弹词:金玉蝶(28回)
《金玉蝶》是弹词名家金月庵晚年自编的长篇弹词《玉蜻蜓》的续篇。由于该书在情节上占有优势,加上他在说表上的老到和唱腔新颖,故在各地演出深受广大听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