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藏地区由于是连系西亚与中原、南亚与中原的重要桥梁,一直以来是我国佛教艺术的重镇。新疆地区保留了大量的石窟寺佛教艺术,其中有不少是泥塑作品。而西藏是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至今风气不衰,佛教造像极为丰富,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代的佛造像。题材主要是佛、菩萨、声闻像,大都是按照《造像度量经》的规格塑造的,具有西藏佛像造型的原始、野性、犷悍的特点,也反映了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其中的泥塑佛像刻划精细,手足光润柔和,多施以彩绘,用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并且大量用金,以达到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受佛教传统的影响,这两个地区民间的佛教信仰和泥塑艺术也很普遍,小型佛像、人物塑像等等屡有发现,有的仍然在继续制作和大量使用,如“擦擦”。
第一节新疆泥塑艺术
新疆古代属于西域,地处佛教向中原传播的交通要道,还是连接西域和中原地区的地理要冲,很早就受到西亚文化、佛教艺术和中原文化的双重影响,其泥塑艺术不但基础深厚,而且表现为典型的融合特征,有着自己独特的面貌。公元6—9世纪是新疆泥塑艺术的兴盛时期,这正是中原佛教非常兴盛的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
一、新疆泥塑的分类
新疆古代的泥塑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佛教寺庙遗址中发现的佛、菩萨、夫人、世俗供养人等塑像。另一类是墓葬中发现的各种用来殉葬的世俗俑像,它们陪伴着死者长眠于墓室。这种以俑殉葬的现象在新疆只限于吐鲁番晋——唐时期的墓葬。这种习俗无疑与内地汉人移居新疆有关。他们既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科技文化,也带来了世代相因的墓葬风俗。
泥塑坐佛(公元3-4世纪,高26厘米,新疆洛浦县热瓦克寺院遗址出土。佛陀盘坐,两手相叠置于腹前,两脚相交。上有头光,身后是一朵莲花,以佛为中心花瓣向四周呈放射状开放。佛面相丰腴,神态慈和,刻划较细腻。现存和阗博物馆)
2004年5月17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洋海墓地进行抢救性挖掘时,发现了一尊双眼紧闭、上鼻梁与额头齐平的泥塑人头像。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境内首次出土的泥塑人形雕塑。头像用胶泥在短木上塑成,面长21厘米,面宽17厘米。泥塑人头像雕刻得精细逼真,口和双眼紧闭,上鼻梁与额头齐平,眉宇间略起皱褶,使栩栩如生的面部看起来非常严肃,犹如一位正在闭目思索的人。据考古人员推测,这尊泥塑人头像有可能是已故者自己的形象。
二、生动的彩塑马俑
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随葬泥塑马俑,形像生动,干燥的气候条件使得这些在中原难以保存的泥塑作品在这里保存良好,是十分难得的唐代彩塑艺术精品和研究唐代社会风俗的重要实物资料。马在唐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唐代人喜欢骑马、品鉴马以及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马。如大画家韩干等人就是擅长画马的,有韩干的《照夜白》、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名作流传至今;著名的浮雕作品《昭陵六骏》则是为了纪念跟随唐太宗李世民驰骋沙场的六匹战马而作。阿斯塔那墓葬中唐代泥塑骏马俑的珍贵。它从内容题材到艺术形式,与中原地区唐马俑之间,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发展的最好例证;它继承和发扬了先秦以来中国俑塑艺术的优良传统。
彩绘泥塑骏马俑首先要选择与塑形要求相适应的木棍和草秸,捆扎出马的大致造型和动态,然后用牲畜毛与泥混合后,进行成型塑造,然后在打磨的基础上精雕细刻,最后再施以底色,随形敷彩和描绘纹饰。这些着色原料,经化学分析鉴定,大都为矿物质。所以俑塑作品色彩明快,风格健康清新,富有质感。无论是雕刻技法、造型和用色艺术方面,与新疆各地千佛洞泥塑佛像的做法完全相同。
第二节西藏泥塑艺术
一、大型泥塑佛造像
西藏的泥塑技术也是从公元200多年前发展兴盛起来的。据历史资料记载,聂赤赞普的时候,十二艺人内有个叫顶协夏娃的能用泥塑造出各种千姿百态、步履迥异,栩栩如生的人和动物。藏王松赞干布时泥佛像多数为尼泊尔人根据需要建造。到了10世纪晚期,佛教重新得以在西藏光复弘扬以后,居住在青海旦迪寺(今化隆县)的鲁墨·仲琼大师在去内地观光礼佛返藏途经长安时,将他之前唐中宗时修建的十六罗汉像迎请到了西藏,从那以后,西藏人民自己塑造泥佛像的工艺逐渐得到了发展。如热振寺(位林周)、那塘寺(位后藏)和桑普寺(位拉萨西南)等等寺庙内建造的佛像。14世纪初,西藏各教派之佛殿建造了许多,这些寺庙中的大型泥塑像全部都是藏族自己的工匠所为,有些佛像高度竟达五层楼之高,建造技艺十分精湛,但中等大小的泥塑像,目前在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之左右、江孜白居寺、拉萨色拉寺和哲蚌寺的大殿中依然可见。布达拉宫内的时轮上师传承像和神医堂内的时轮上师传承像等三百一十个肖像也均为泥塑。西藏各上师传承的许多用金或银造的佛像,其雏型最初也必须为泥匠所塑造。
建造大型泥塑像之前,首先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做一个木模,上裹能粘土的麦秸,然后再用麻绳、布线等绑好,在其上面敷抹一层泥巴。最后,木匠们用各种木制工具对该塑像的骨骼、体态、衣着等进行仔细地加工而成。制做佛像的土必须是具有粘性的红土或黑土,经过筛选,再将麻布或纸烧成灰掺入这些泥中反复搅拌。建造布达拉宫时,全部泥匠会聚一起有四等:头等负责泥塑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在最初开工动手建造金、银佛像前,确定所塑佛像的模型,雕塑佛像的手、脚、身体等主要部位,指挥全体泥匠施工等等;第二等主要负责参与施工,其次协助大师傅;第三等职责是塑建佛像的后墙帷、莲花垫和法座等;最后一等属一般泥匠、提供各种施工建材及从事一些零七碎八的杂事。
西藏阿里地区托林寺保存的泥塑是西藏现存较早的泥塑作品之一。从现存和近年发掘作品来看,风格与古代阿里地区,即今拉达克地区阿齐寺等寺中的泥塑风格一致。作品题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诸佛、菩萨、弟子、高僧、大成就者和护法神等造像。其中主尊的形制十分巨大,高达数米,胁侍通常也与真人等高,具有浓郁的克什米尔佛教艺术风格;佛像比例协调,四肢匀称,高鼻宽肩,刚毅肃穆;菩萨身材苗条,丰乳细腰,仍保持优美的S形身躯,造型婀娜多姿,与佛像相比,具有柔美的风格特点;弟子、高僧和大成就者具有浓郁的写实笔触;而护法神造型趋于夸张,充满了浪漫情调。这些作品绝大多数为彩塑、绘塑结合,将雕塑和绘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头部、身躯、四肢和五官等主体均为雕塑而成,服饰和局部造型则多用绘画技法。如阿齐寺现存代表此类艺术风格的部分作品就在腿部等位置描绘传记故事,人物造型生动,细致入微,体现出高超的绘画技巧。绘画和雕塑结合的这一形式是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后弘期初期泥塑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
日喀则地区康玛县的艾旺寺泥塑是前、后藏地区现存最早的泥塑艺术品之一。艾旺寺泥塑造型极其优美,技艺十分精湛,也是古代西藏雕塑艺术中极其珍贵的作品。艾旺寺建于12世纪,位于连接亚东和江孜之间的主要商道上。寺院由无量寿佛佛殿、不空见如来佛殿和伏魔殿等三座佛殿组成。寺门南向,其外为环绕一周的转经回廊。主殿位于整座建筑北面,殿中雕塑主尊为不空见如来佛,左右为弥勒菩萨等胁侍雕塑组像,每侧各有三尊胁侍造像。佛和胁侍菩萨均身着袈裟,袈裟厚重,衣褶繁密。殿中原来还塑有六尊佛陀的雕塑,但现在只有一些雕塑的头部残存。主殿左侧为无量寿佛殿,胁侍为6尊身着厚重团花长袍的菩萨雕塑和殿门两侧的护法神。主殿右侧为伏魔殿,主尊魔罗进攻释迦牟尼佛的泥塑已毁,现为空龛。艾旺寺现存雕塑都比真人大,表面敷有一层厚厚的金粉,由于屋顶坍塌,雕塑常年暴露在外,因此金粉已失。从风格上看,艾旺寺泥塑为印度波罗艺术和内地佛教艺术的完美融合。佛像眼睑细长、厚重,前额宽大、突出,胸膛宽阔,鼻子细小,鼻孔轮廓分明,双唇弯曲,顶髻高耸、厚大,手掌宽厚,手指微屈,具有印度波罗艺术的主要风格特征。与此同时,整个人物的造型,尤其是弟子的造像,具有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浓郁的相貌特征,注重体积感和厚重感的表现。佛冠不再是难看的三角形,形制变大,并且更接近树叶造型。直挺的眉毛也不再是印度波罗艺术原型中的拱形造型。方形的下颏,高度艺术化的头发和造型细小、镂空、顶部呈尖状的背光造型显而易见也呈现出浓郁的中亚风格。
二、擦擦
在西藏有一种称为“擦擦”的脱模泥塑。“擦擦”是藏语tsha-tsha的译音,意思是“用模子挤压印制的泥塑”。藏族人认为,生有生神,死有死神。人的一生积德行善者死后为善神,作恶多端者为凶神。人们都希望自己死后归属善神,白色的神殿即是善神的象征。人死后修神殿,以表示对死者的祈愿,人活着时更注重多积善业,所以大量制作擦擦也是一种还愿的方式。
“擦擦”最早发源于古印度,是造像功德的一种。新疆的和阗曾出土过五世纪前后的“擦擦”,西安附近也出土过南北朝、隋朝“擦擦”,至唐代更为流行,寺僧、信徒均制此类泥佛像、佛塔作供养,当时称作“脱佛”、“脱塔”、“善业泥”。唐代以后,汉地佛教不再盛行“擦擦”的制作,但在新疆、西藏等地却仍大量出现。
1.“擦擦”的形式
“擦擦”最初的形式多以经文、佛塔的形象为主,都是作为佛塔肚内的圣物。随着佛教文化的发展,神佛形象的不断丰富,“擦擦”的作用不仅迅速扩展,原来单调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多彩起来。神、佛、菩萨、本尊、护法等,应有尽有,是一个微缩的佛的世界。“擦擦”大体分成两类:一类是佛陀、菩萨、神灵、上师及其象征供品等的浮雕,是用硬模挤压而成或用单面凹凸板模压成;另一类是小型的佛像和带有佛塔的“佛塔小山”,是用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软模的一种模子做成。“擦擦”源于古印度在佛塔腹中放置圣物的习俗,随佛教传入藏区后,为藏民所吸纳,成为他们供奉的神灵和随身携带的圣物。西藏最早的“擦擦”,据说是阿里古国遗址中发现的“擦擦”,为前洪期晚期--后洪期早期时代的产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西藏有一种专供乡民存放“擦擦”和转经用的小房屋“擦康”,即“擦擦”神殿。里面装满各种“擦擦”,每日信徒要围绕擦康转经祷告,并随时向里边添置“擦擦”。人们相信绕“擦康”一周就等于向神佛无数次地叩拜,制作和放置“擦擦”也是积善还愿的一种形式。
“擦擦”在造型上有圆、方、三角等状。一般以小见长,多为手掌般大小。掌握之中,塑像却小巧传神。“擦擦”中的神像有单尊和群像之分,有的主神带配神多达数十尊,更有上百尊佛像聚于一体的,可谓微缩的神佛艺术殿堂。在艺术风格上,“擦擦”既受佛教文化影响,又有当地民间艺术传统的融入,菩萨造像面庞饱满,神态宁静祥和。其中女佛体态丰韵、或曲体或站立,用笔简洁,均突出女性魅力。菩萨周围衬以密集的经文或繁复的纹饰,显得主次分明、质朴之中又透露出几分佛教艺术的华美之气。
2.不同等级的“擦擦”
“擦擦”在西藏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分不同的材质。
1)泥质“擦擦”。通常所见泥制的“擦擦”属普通的一种,它造价低廉,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制作时在泥佛的背面粘入青稞或其它吉祥物之类,以显示制作者的虔信,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望。
2)还有一种“擦擦”是活佛的骨灰与泥土掺混在一起制作而成的。西藏历史上,寺庙高僧圆寂后多实行火葬,这是西藏丧葬礼仪中最上等的一种葬法,一般只有活佛和上等人才可享用这种“升天”的方式。西藏传统习俗中,那些被人们奉为神明的高僧们去世后,人们还要为他修造佛塔,再将用高僧的骨灰和泥土制成的“擦擦”放入塔中,这样“佛身”可同样赐福于人间。
3)“布擦”。“布”为法体之意,藏传佛教仪轨中,达赖、班禅及少数大活佛圆寂后都要实行塔葬。在塔葬之前。对活佛的法体要进行较长时间细致、严格的防腐阴干处理,即用盐巴、藏红花等各种名贵药物将体内血水吸干,法体干涸后再塑成金身,这样法体就可以置于金质或银质的塔身内,供人膜拜。而后寺庙憎人将那些浸透活佛法身血水的盐巴或其它药物与泥土融合,制成“擦擦”,这种“擦擦”称之为“布擦”,是最为名贵的一种“擦擦”,主要用作护身符。据说如能带上此种护身符,可抵挡一切邪恶,确保平安,并且有刀枪不入的效果。“布擦”在民间除了护身外还可食用,被认为同样具有医治百病的作用,诸多说法在民间传说中比比皆是。可想而知,“布擦”在藏族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正由于它的名贵,一般人很难得到,历史上只有大师们的亲属,及官宦、贵族才可受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