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中南、东南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田园俊秀,山川秀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千百年来生活着壮族、瑶族、仡佬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和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勤劳智慧,从事着稻田耕作或海洋渔业,大多汉族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交流,文化上相互吸收,共同创造,其独具魅力的节庆文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一节壮族、仫佬族和侗族节庆
一、壮族的“歌圩节”和“蚂拐节”
(一)歌圩节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最隆重的就是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歌圩节
歌圩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择配和赛歌赏歌为核心内容,同时还兼有戏剧、曲艺、体育等文化娱乐活动。歌圩节时,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此外,还举行抢花炮、舞龙、舞狮、演戏等文体活动,也有部分地方在三月三祭扫祖墓、踏青郊游。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有人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也有人说,在唐代时壮族有个著名的歌仙“刘三姐”,她聪明善良,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在一年的三月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她的死成了人们无法忘却的记忆,于是便在她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原始仪式性的群体歌舞由“娱神”向“娱人”过渡,从“舞化”朝“歌化”发展,从而形成群体性酬唱的歌圩活动。宋代《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心上人,双双退出歌场,清代歌圩参加者成千上万人,民国时期,歌圩活动遍及广西26个县。
三月三歌节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它是壮族民歌文化的自然载体,其民族性、多样性的节日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理想追求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歌圩节既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被定为广西文化艺术节。
(二)蚂拐节
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节,是壮族流传在红水河畔东兰、凤山一带的古老节日。壮族传说青蛙是掌管风雨的女神,称青蛙为蚂拐。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祭祀蚂拐,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每年正月自初一起,经过找蚂拐、孝蚂拐及陪蚂拐、葬蚂拐3个阶段,历时1个月之久。
在桂西的红水河畔,每到正月的蚂拐节,壮族人都沉醉在古老的蚂拐节喜庆的铜鼓声中。相传,蚂拐女神是雷王的女儿,掌管雨水,使大地风调雨顺。有一年壮家有个叫东林的青年,因为丧母而痛苦不堪。他听到屋外青蛙“呱呱呱”的叫个不停,一时烦躁难耐,就用热水把青蛙浇得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从此,青蛙不叫天不雨,人间大祸临头。东林吓坏了,去求神祖布洛驼河神母妹洛甲,得到神训应向青蛙女神赔礼道歉。于是东林赶紧在大年初一敲起铜鼓,请青蛙女神回村过年,又请千人为死去的青蛙送葬。以后,人间又得到青蛙女神的保佑,风调雨顺。从此东兰、凤山巴的壮族人年年要过蚂拐节,祭祀蚂拐,这与蚂拐曾是壮族的图腾有关。
蚂拐节
正月初一的黎明,人们就敲着铜鼓成群结队去田里找青蛙,由于青蛙尚处于冬眠期,必须翻石、掘地,挖洞。当第一个人找到青蛙时,便鸣炮向雷王报告人间祭蚂拐的喜讯。首先被找到的青蛙称为“蚂拐头”,再找一只为其配对。人们为之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田间歌声四起,村寨锣鼓喧天,户户鞭炮齐鸣。据说,先找到青蛙者是幸运的,被誉为雷王女婿“蚂拐郎”,尊为该年蚂拐节的首领,节日所有的活动则由他主持。
蛙婆找到后,便拿到寨中专门的祭蛙亭,经颂蛙师一番祷颂后,把青蛙打死,装入金黄色的竹筒灵棺内。从正初五到正月底,白天由孩子们抬着游村,向每家每户贺喜:“呼——呀,鹞莫飞、鸦莫叫,蚂拐姑娘到,来把新喜报”,当几位诵师代蛙婆念完祝语后,主人家立即热情虔诚地将糯米、钱币、糍粑、红蛋等奉给蛙婆,以示感谢。晚上,将蛙婆重置于祭蛙亭,亭旁竖立一根高10多米的竹竿或杉篙,顶端悬挂一面画有青蛙图像的旗,四周挂有红白兰三色的纸幡。全寨人自动聚集到停放青蛙小亭前焚香,上供祭奠,通宵达旦地跳蚂拐舞唱蚂拐歌,以示为蚂拐守灵。此谓“祭青蛙”,也叫“孝青蛙”。
活动到第25天后,蚂拐节便进入高潮。月末最后一天,人们选择吉时,由蛙师按常规举行仪式后,在蛙师、长老的引领下,全寨老少高举画有五谷六畜、虫鱼鸟兽的幡旗,敲锣打鼓,劲吹唢呐,高号牛角,浩浩荡荡地为蛙婆送葬,到青蛙下葬的宝地后,打开去年葬蛙的宝棺,如果青蛙的骨头呈金黄色,便预示今年好年景,全场顿时铜鼓齐名,同声欢呼。如果呈灰色或黑色,便表示年景不好,于是人们就烧香祈求消灾降福。葬礼之后,男女老少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舞蹈,送蚂拐灵魂上天。葬蛙之日,方圆十里八乡男女老少知讯尽来,田间地头,满山遍野,人山人海,极其热闹。至夜,葬蛙之处篝火熊熊,铜鼓声声,山歌对对,亦歌亦舞,通霄达旦,好一个壮家人的“狂欢夜”。
蚂拐节是壮族先民青蛙崇拜的遗俗。许多在人类蒙昧时期产生的古俗已逐渐被社会的发展演变所淹没,但是,一些奇俗却在人们的生活中延续下来,祭祀蚂拐的习俗便是其中之一。
二、仫佬族的“依饭节”和“走坡节”
(一)依饭节
依饭节是仫佬族的传统节日,又叫“喜乐愿”、“依饭公爷”,有祈神驱邪、保安集福、贺五谷丰登之意,带有强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依饭节每逢丑、辰、未、戌、(有的村是卯、未、亥)之年,于立冬后“吉日”举行,多3年举行一次,有的4年举行一次,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四把等地。依饭节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依饭节:唱圣
关于“依饭节”的来历,有两种传说与节庆仪式关系密切:
一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漆黑一团,后有追兵,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
二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依饭节以一至三天为期,由公推或轮流的“头首”组织筹备,在宗族祠堂或头首家设祭坛。祠堂门外扎彩门,贴对联“依饭三年乐一举、轮诚万户庆千仓”和横额“恭迎圣驾”。祭祀仪式由梅山教师公主持操办。祭祀前,将36位神灵画像挂于堂壁,面具摆放于祭坛桌上。祭祀时,除燃香烛摆酒菜外,还供放以红薯、芋头“牛”若干和糯米谷穗、五色糯米饭等。节日仪式,一般有安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歌、合兵、送圣等七个程序:
安坛,又名“安坛起首”,用鸡、鸭、猪头之牲焚香请神。请的第一位神是“引光”,因为他在神国里负责联络众位神仙,因此请他先临坛,这样别的神仙才能找到地址赴宴。以后依次是鲁班(为众仙铺路搭桥)、家仙、四大五;三元、法主……最后一位是四山土娘。
请圣。供放茶叶、柑桔、甘蔗、芝麻、黄豆等十二素“清筵”。由师傅逐一念唱36位神名,同时由另一穿法衣、戴线光童子面具的师公作舞,表示所敬请的神灵已降临祭坛。
占牲。即牲祭神灵。各家凑36只鸡鸭,由师公宰杀一只,并悬空书写“超生度命”四字,然后于天井杀猪、宰鸡鸭。
劝圣。请神灵享受供品。堂屋中央的大桌上摆满用芋头、红薯刻成的水牛、黄牛模型,摆上五色糯米饭,其周围摆上芝麻、黄豆、八角、沙姜等12种农产品和鸡、鸭、鱼、猪心、猪肝等12种祭品,以示六畜兴旺、农渔牧副丰收,不忘神恩祖德。
唱神。颂唱每位神灵身世、业迹。由一戴引光面具的师公边唱边跳。唱到某神,即由戴某神面具的师公上场表演。唱、演形式根据各神的身世和业迹特点而定。他们行走步的翻爬滚打和对阵厮杀的表演精彩有趣,两边乡民“嗬啊”衬音帮腔助威,气氛热烈非凡。
合兵。师公咬破红公鸡鸡冠,将血滴于红薯、芋头牛身、糯米谷穗及酒碗。参加祭祀者每人喝鸡血酒一口,据说可以受到神灵保护。
送圣。即送梁九。师公送走36位神灵后,对梁九有特殊送别仪式,并具有与民同乐色彩。传说梁九是维护仫佬人利益的清官,极受民众爱戴。届时,一师公戴面具扮梁九,扛一缚公鸡的竹竿,持酒壶,提一吹胀的猪尿泡边走边唱或与乡民对答。内容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产、生活琐事。答不对者,梁九则以猪尿泡击其头,念道:公的尿泡敲你头!引得哄堂大笑,情趣盎然。之后,梁九与祭祀会首互敬四杯酒,迅疾推倒坐椅,燃放鞭炮,表示所有灾瘴瘟疫全随猪尿泡被赶走。这时,乡民们欣喜若狂地分到红薯、芋头牛及糯米谷穗回家供于神龛,以保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至此,祭祀仪式全部结束。
仫佬族崇信多神,节日众多。一年中除10、11月外,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依饭节是其最具特色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家家要置办丰盛食品,除族人聚会和祭祀神灵外,还请来唱师,敲锣打鼓,歌舞娱神。全村舞狮耍龙,唱歌唱戏,连续进行3天,现因影响生产现已不多见。
(二)走坡节
走坡节是仫佬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仫佬族特有的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节日,故又名“后生节”。
走坡节
早在清代,人们便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和八月举行,节期三五天不等。每当节日到来之时,仫佬族人便结伴而行,聚集在山青水秀的山坡上唱起山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为媒,谈情说爱,少则几十人,多的几百人,上千人不等。有的是从前的老相好;有的是从不相识的年轻人;也有来看热闹的老人和小孩。山脚、坡上、水边、路旁,一群群男男女女相互对唱山歌,男女间一唱一答,热闹非凡,其乐无穷。老年人与老年人喜欢唱“古条”,中年人、年轻人之间便喜欢唱起情歌。唱着唱着,越靠越近,有意的年轻人便唱到一起去了,有的肩并肩,有的背靠背。于是男女双方便相互赠送信物,通常都是男的送手镯,女的送手帕,这时女的便偷偷地观察意中男青年的脚都多长,以便回去后自己亲手缝制合脚的软底布鞋送给小伙子。每当唱到夕阳西下时,有意的男青年便在征得女青年同意下把女方送到女家村头,若女青年不愿意让男的相送,就说明女方对男方不太满意,还须进一步加深了解。
悠扬的歌声响彻云霄,欢乐的笑声传遍四方,柔情似水的情话表白了男女间的心情。许多青年人在走坡对唱歌中相识、相知、相爱,从而结成终身伴侣,所以“走坡节”又称“后生节”或“相亲节”。新中国成立后,走坡对歌已不仅仅限于谈情说爱了,增添了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民族团结、歌颂幸福生活的新内容。自治县成立后,根据仫佬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便把每年农历8月15日定为仫佬族“走坡节”,仫佬族青年在走坡时互赠的信物也改为月饼和布鞋了。诚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八月十五哥送饼,阿妹送双软底鞋,哥的月饼用钱买,妹的布鞋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