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100000010

第10章 东北二人转的表演特色(1)

二人转的表演技巧,主要表现在唱、说、扮、舞几个方面。而纵观我国的许多戏曲、曲艺表演,都有“四功”之说,如京剧的唱念做打、评书的说表赞评、相声的说学逗唱。所以,后人总结出二人转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

“四功”即唱、说、扮、舞,而“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表演时,舞者右手持大板子,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度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或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二人转音乐唱腔主要来源于东北民歌和莲花落,也吸收了其他戏剧,诸如河北梆子、东北大鼓、单鼓、喇叭戏、什不闲儿、皮影、评剧等音调,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称。

除了小帽小曲以及某些专调来自东北民歌以外,其他唱腔很多都来自其他艺术形式,目前确知的,如“摔镜架”来自莲花落,“大鼓四平调”来自东北大鼓,“秧歌柳子”来自东北大秧歌,“打夯歌”

来自什不闲儿,“打枣”、“锔大缸”来自喇叭戏,《天缘配》中的张四姐“闯南天门”专调来自单鼓《天门圈子》,《猪八戒拱地》中的“影腔”来自皮影戏。

第一节 东北二人转的“四功”

一、二人转的唱功

唱是传统二人转众多演剧手段中的主体,二人转无论哪类题材的作品都以唱功为主导,讲究“味儿、字儿、句儿、板儿、调儿、劲儿”,即韵味要足,并且吐字要清,句子结构要完整,板头要严实,腔调要优美,唱得要有劲,才能引人入胜。唱功的标准可概括为“实惠嗑、骨头话、扎心段、喜兴词、活动篇、优美句”。可谓是“字重腔轻,字刚腔柔,柔中见刚,刚柔并求,字领腔行,腔随字走”。

二、二人转的说功

“说”指说口,多采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以插科打浑为主,机智灵活。老艺人当中流传有“唱丑唱丑,全仗说口,不会说口,别想唱丑”的说法。

说口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口”,也叫做“套子口”,类似于现在的对口相声,一般为男逗女捧,内容风趣,讲究“包袱儿”;另一种是“零口”,也叫做“疙瘩口”,也就是穿插在正戏中的说白。说口词的体例一般有散文体和韵文体两种。

散文体的说口词大多为民间笑话;韵文体的说口词,也叫做“串口”,通常必须一气呵成,说得流利。

三、二人转的扮功

“扮”又称“做”,指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虚代实,以假乱真,通常要讲究“手、眼、身、法、步”五法,演员要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种类的感情。二人转在20世纪初曾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30年代的时候又曾与评剧同台演出,所以现在戏曲表演的成分逐渐增加。

扮功是二人转主要演剧手段,也是二人转的一大特色。二人转在演出的过程中,演员不扮演固定的人物,不是直观地再现艺术形象。一方面演员随时通过“做比成样”模拟人物的外部动作、声貌来表演人物;另一方面演员靠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介绍人物。“神似重于貌似,写意重于写实,虚做重于实做,表现重于再现。”“扮”造就了二人转跳进跳出、分包赶角,“千军万马,全凭咱俩”,即一人演多角、二人演一角及一人演一角交叉进行的特殊形式。

四、二人转的舞功

二人转的舞蹈可以分为丑旦的纯舞或模拟人物舞。传统二人转的舞蹈由上下场舞、间场舞、三场舞、对舞、转舞、绕舞、追舞等构成,但传统二人转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著名的“三场舞”,也称“走三场”或“滚三场”。三场舞依次叫做“清场”、“秧歌场”和“旱船场”。

三场舞已经成了二人转的舞蹈符号,集中了二人转里的舞蹈的主要精华。一般头场是请场,采用慢板的节奏,大多模拟少女摸鬓、正领、抻袖、提鞋等梳妆打扮的动作,通常要求做到“稳中浪”,主要看腕子功,所以说“头场看手”。

二场通常是逗场,采用中板节奏,用扑蝶、切身、碰肘、抢扇、抢手绢、掏灯花等表演动作,主要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悦的感情,要求能做到“浪中俏”,主要是看身体、腰肢的扭动,所以说“二场看扭”。

三场则是圆场,采用快板的节奏,男女追逐跑圆场,用推磨、卷席筒、挎臂旋转等动作,要求能做到“快而不乱”,主要是看脚下的功夫,所以说“三场看走”。

二人转的舞蹈主要来自于东北大秧歌,也吸收了诸如单鼓、凤阳花鼓等其他民间歌舞的成分,新中国成立后二人转又先后吸收了诸多表演技巧,例如二人台、川剧及芭蕾的某些舞蹈技艺。

二人转舞蹈的基本动作可以概括为“跳、走、翻、扭、错、转、扇、抖、耍、打”十个字:其中“跳”是指各种跳跃技巧,“走”是指前后左右走法和步法,“翻”是指各种翻身动作,“扭”是指大小快慢各种扭法,“转”是指原地转身、行进转身、男女换位转身和二人挎肘转身等动作,“扇”是指扇动两臂和双腕,“抖”是指抖肩和抖腕,“耍”是指耍扇子、手绢,“打”是指打大竹板、“碎嘴子”、和手玉子,其中最后两种是专属于二人转表演的绝技。

五、“四功”的综合运用

二人转表演的“四功”,是其总体上的特点,具体到每个节目,经常会有所侧重。如传统剧目《大纲鉴》、《大清律》、《盘道》、《浔阳楼》,现代剧目《过草地》、《画家史》等都是唱功段,以唱见长。传统剧目《双拐》、拉场戏《大观灯》等剧中都有大段滑稽风趣的说口,丑角或彩旦都是以说口取胜。传统剧目《大西厢》、《王美蓉观花》等都是唱做并重。《五龙堂》中的武打、《阴魂阵》中的丑角模仿各种精灵怪物,都靠做功过硬,学啥像啥。

知识小百科

东北大秧歌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北大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东北大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秧歌里的精彩部分是高跷,俗称“踩高脚子”。跷棍长二至三尺。表演中也是走秧歌步和阵形,以扭得快、扭得欢为好。秧歌中所扮的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有抽长烟袋的丑婆子、戴纱帽翅的县官、呆头呆脑的“傻柱子”,以及“跄驴”、“旱船”等其他道具的表演,个个朴实憨厚、滑稽可爱。另一类角色则是民间熟知的小说戏曲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过海的八仙以及年画上常见的公子丫环、渔樵耕读等。旧时扭秧歌都是男性,所以女性角色多是男扮女装,演起来更加大胆泼辣、逗趣可笑。

第二节 二人转“绝活儿”

一、手玉子舞

据艺人于守和(艺名于宝珠)介绍,其师兄陈玉(艺名陈玉珠)的师傅艺名叫付大脑袋,是唱“丑”的,在当时很有名望,是哈尔滨一带唱“双调”的名将之一。当时,唱“双调”的有的“打沙哈拉鸡”,有的打“鱼鼓”,有的打“盆底”,所以付大脑袋借鉴了“跑海”人手中的手玉子,把它搬上了民间戏曲舞台,并把手玉子舞与民间秧歌、生活中的形象动作以及戏剧中的亮相、造型动作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手玉子舞”。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受到广大群众和江湖艺人的好评,被称为当时的一手“绝活”。

后来这手“绝活”传到了艺人陈玉珠手里,经他不断吸收,提炼,使“手玉子舞”动作和技巧又有了新的变化,由原来的丑活,变化成了上装大幅度的正面表演动作。民国初期,艺人于守和从师兄陈玉珠那里学到了这手“绝活”,曾在哈尔滨、巴彦一带演出,被称为二人转“四大名将”之一。

“手玉子舞”的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它有时属于纯舞蹈性的情绪舞,有时属于歌舞并进的即兴歌舞,有时属于以唱腔、情节和人物为主的伴舞。

纯舞性的“手玉子舞”主要反映所需要的气氛,动作要连贯,舞姿要优美,技巧要高超。歌舞的“手玉子舞”的动作安排要与唱词或唱腔的内容相结合,动作的幅度要小一点,要把唱腔、唱词与动作一同展现在舞台上。

表演性的“手玉子舞”要以唱腔、唱词内容为主,动作为辅。而且表演时演员可以根据唱腔和唱词内容以及自身的内在感情即兴安排动作,自由表演。

“手玉子舞”的舞姿变换多样,别具特色。玉板的打法种类繁多,节奏富于变化,声音清脆悦耳,有其独到之处。其风格主要表现在他的腕功、肩功、腿功、手玉子功(即技巧活)方面,“手玉子舞”的表演者双腕有松有驰,双臂挥动要自如,做踢腕、抬腿动作时要干净利落,特别是做玉板出手活时,要准确,不得失误。行进间动作要与玉板的花点相配合,要做到打得连贯,亮相和造型动作要落在板眼上。总之不论动作或造型亮相,都要求舒展大方,阿娜动人。

“手玉子舞”的技巧动作,要有相当熟练的基本功才能完成。玉板出手活被称为一绝,每只手两片玉板,要抛出一片留下一片,而且还要在优美的舞姿动作中准确地接住。老艺人留下的“卧鱼抛玉”、“苏秦背剑”、“张飞大片马”、“黑狗钻裆”等技巧动作就都有着较深的功夫。

“手玉子舞”的节奏形式,虽有一定的规律,但打起来不拘一格,自然相接,变化多样,可根据情节中所要展现的喜怒哀乐,选用适当的花点。

二、扇子和八角巾的舞法

扇子的表演手法有诸如转、抖、翻、拉、推、端、盖、倒、滚、飞等十多种耍法。八角巾也有片、甩、扔、绕、翻、托、转、滚、顶、抛等耍法。在当代二人转表演中,扇子和八角巾的绝活儿,我们时常都能看到,可谓是二人转演员的标志性绝活儿,也是每个二人转演员必须手到擒来的基本功。一块手绢不但能在演员身上各部位转得眼花缭乱,就算直径1米的巨型手绢也能被他们使唤得在空中飞来飞去。

以前的二人转演员用的是川绸做的一尺见方的四方手绢,20世纪60年代,吉林二人转试验队在排演《拉马》时,演员王中堂感觉四角手绢太轻,就试验着将两方一尺二寸的手绢,错开钉在一起,成为八角形,排演效果很好。演出时,这新创造的八角手绢从背后飞出,飞到观众席上空再飞回,准确地落在演员手中,非常成功。

与此同时,吉林梨树县地方戏队的二人转演员董孝芳,在高抛手绢的表演时,也想出了同样的方法。他在成衣铺定制了一块由两块方手帕错成八角、重合缝制的八角形手绢。在练习时比四角手绢抛得远,但分量还嫌轻,他就在每个角上缝入一个玉米粒大小的滚珠后,能高抛20米。以后,为了加重分量并加以美化,又在八角手绢中心镶上了个碗口大的圆形亮片,手绢的周围也镶上了光片花边。从此,这种镶光片的八角手绢在吉林省内外二人转界就开始普遍使用了。

第三节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和曲牌

一、形式与分类

二人转唱腔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有300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咳咳、武咳咳、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縻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

二人转的每个剧目的曲牌联缀都有一定的规律,但常因剧本内容与演员条件的不同可以有所变化。剧目的开头大多采用胡胡腔,下接喇叭牌子或大救驾、打枣等,中间的大段唱词常采用文咳咳、武咳咳、抱板、西口韵、三节板、大鼓四平调等,结尾则大多采用抱板、快板武咳咳或小翻车。二人转的唱腔大致分为主调、辅调、专用曲调、小曲小帽、杂曲杂调五大类。

二、主调

主调主要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抱板、红柳子、哭縻子、四平调、小翻车、靠山调。这是主调常见的10种,所以又称十大主调,简称胡、牌、文 、武、抱、红、縻、四、翻、靠。胡胡腔是二人转主要曲调,节奏欢快、红火,旋律跳跃性大、高亢、豪放。大多数用于二人转节目的开头,适于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以及主题。在《猪八戒拱地》中,从“日出东来还转东”到“全凭大圣显神通”一段就是胡胡腔。

同类推荐
  •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本书从小学数学教师应开展怎样的研究,如何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的形成等方面,给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根据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研究的需要,结合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体会,选择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代表性的素材,采撷不同层次水平的研究案例,并注重典型案例的分析。启示一线教师研究要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入手,研究数学教学中的现象与规律。本书各章节重点阐述“如何开展研究”,“如何形成研究成果”,在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的前提下,侧重于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过程的规范性。
  • 文学艺术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文学艺术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课外名篇

    课外名篇

    读名著,更要读名篇,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真材实料打通语文读写。
  • 食品添加剂学

    食品添加剂学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第六章从延长食品的储藏期限、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增强食品的可接受性和方便食品的加工操作五个方面阐述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和作用,以向学生提供为什么使用添加剂、怎样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知识,结构新颖、内容前沿。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的基本教材,还可供食品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学习。
热门推荐
  • 剩女突围

    剩女突围

    本书以当代都市时尚青年女孩的爱情生活的种种困扰,以恋爱技巧为主线,告诉80后濒临剩女时代的都市女性应该怎样面对爱情、婚姻和事业之间的选择;怎样相亲、恋爱、摆脱单身;怎样预防“第四类情感”、不被第三者破坏掉自己的幸福……文笔新锐成熟,观点俏皮,心理感情描写细腻深入,故事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广泛引起读者的共鸣。
  • 天君妻:上神要出墙

    天君妻:上神要出墙

    我不就是喜欢收敛财富、享乐玩耍嘛,我不过一个弱女子,用得着国际法庭通缉我吗?用得着对我动用军事武力吗?某女被法庭通缉,无缘无故穿越成一个隐世的上神,呆在四四方方的天地都快发霉了。所以某女决定出山——美其名曰结交仙友。实则,祸害仙界!她一个上神兜兜转转竟被天君拐了回家。“我要出宫!”某女叉着腰叫嚣道。“你若是想被宫外候着的那些被你招惹的烂桃花吃干抹净,大可出去。”某天君挑了挑眉道。
  • EXO之命运格局

    EXO之命运格局

    为你放弃我的一切吗?我愿意!--洛沄汐为你而改变吗?没关系!--俞可可为你而抛弃过往吗?OK!--苏初晴为你改变以前的看法?好的!--蒋霏为你选择接受舅舅的要求?嗯......好吧!--苏降雪“喂喂喂,你好像很勉强。”鹿晗&边伯贤&张艺兴&吴世勋&朴灿烈
  • 坚韧之刃

    坚韧之刃

    ‘英雄联盟’的世界里存在太多奇遇和故事有情意绵绵的爱情;有撕心裂肺的别离;有硝烟四起的战乱;有尔虞我诈的心计;有坚韧不屈的意志;更有血染沙场的豪情……而今天,就让我为大家讲述发生在‘符文之地’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倾城恋战

    倾城恋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绝色少年带着华夏亘古的图腾来到异世界,天生媚体的他又将如何?倾国者未必倾城,倾天下者未必倾人心。。魔族入侵,天下备战!既然站在了这里,那这儿便是我的家,那么我又怎可置身事外!“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诸君谁愿陪我来一场倾世之战!?”浅语仙儿:”鸾凌樱雪?哼!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浅语恋儿。我不希望你再用这个名字,那样姐姐会生气的。“心缘怜儿:“媚骨怜音...呵~恋儿,你无论如何都无法逃出宿命的追捕,因为,你是我的!”婵卿:“大梦三千,唯爱相依;浮尘乱华,唯你相依;或许,今生我就是为寻你而来,恋儿,我喜欢你。”
  • 异世之神级召唤

    异世之神级召唤

    陈瑜因为一幅神秘的百兽图而意外穿越,穿越到了一个以召唤为主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一切都颠覆了陈瑜的认知。看中华神兽如何在异世大放光彩。陈瑜让异世的人知道了“哦,原来还有龙的传人这种异兽啊。”当然异世的人也让陈瑜长见识了”尼玛,这个汗血宝马是圣兽?坑爹呢。”“哦,你是说饕餮是神兽?滚......真笨,饕餮应该是超神兽好吗,你的见识弱爆了....”
  • 后卫之光

    后卫之光

    一位酷爱篮球的少年,执着追逐篮球的梦想。从球童到陪练,从中国到美国,从发展联盟到NBA。不计代价,不计后果,不计得失。友情与亲情,忠诚或欺诈,人生的必经之路。篮球,蕴含着诱人的魔力。
  • 星际复仇:谎言的真相

    星际复仇:谎言的真相

    一个叫星际强者的组织在10000年的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星际组织,属于最强者的组织。音雪依在这种组织里是佼佼者,在一次比赛中,遭人陷害,被迫离开组织。复仇也是从这时开始,她要让他们付出代价,果不其然,半年后,她统治了许许多多的星球,她也是星际中最强的杀死女王,职业女强人,成了新一代的王者,他们就要付出代价了,半年了,呵呵~代价,要来了。【不一样的复仇小说,几千年后的世界,希望各位喜欢】
  • 全息网游之小心大灰狼

    全息网游之小心大灰狼

    当大灰狼遇上RP超高小绵羊,怎能放过,于是拐走小绵羊计划启动!“小左,我带你吧!”大灰狼拦住小绵羊,小绵羊一声不吭地……走掉。诶诶,别走啊――“小左,我帮你吧!”诶诶,别不吭声啊――…“小左,做我徒弟吧!”小绵羊看着一直烦着他的大灰狼,无奈地点头。…这家伙真烦,不过做了他徒弟就不会再烦他了吧!不过他好像小瞧他了,他怎么一直烦着他啊!!他不是做了他徒弟了吗?“作为你的师傅,我要对你负责!”小绵羊怒!泥煤!鬼才要你负责!其实每天有些家伙在…感觉也不赖。!!!他怎么会每天都想着他!他怎么会每天都想和他在一起玩!!!
  • 小青春,大时代

    小青春,大时代

    有没有觉得上完大学之后很迷茫?有没有觉得进入社会后我们都慢慢在改变?我们是否还能够坚守自己曾经的纯真?坚守自己的友谊?坚持自己理想和追求?大时代即将来临,而我们却还躲在自己的小春里,如何在大时代的世界面对残酷的竞争?来吧朋友,跟我探讨在这个都市中我们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