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民间传说的娱乐价值
一、文化艺术的丰富土壤
艺术之感受,在于其能够引起让人们愉悦、舒畅、振奋,使人感到和谐、轻松、圆满、快慰,让人产生心旷神怡的享受感。传说中的故事总是有着曲折的情节、传奇式的人物,人们在茶余饭后、工作闲暇之际,听人讲述传说故事,可以调整情绪,慰藉心灵,得到艺术的享受。
特别是在电影电视及现代媒体产生之前,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相对单调,老百姓都够接触到的,大约也就有戏曲、曲艺以及民间说书等文艺节目了。而如上这些民间文艺作品的故事蓝本,也大多是一些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或者由这些故事和传说形成的文学作品。
越剧《柳毅传书》改编自唐代传奇《柳毅传》,而这个故事就是由民间传说而来的。
此传说一说是起源于湖南洞庭,有“柳毅井”以及供奉柳毅的“洞庭王庙”等遗物;一说是起源于山东潍坊寒亭区,有柳毅山,山上也曾有很多与柳毅相关的遗迹,如柳毅读书处、柳毅祠、柳毅桥、海眼等。据当地考证,柳毅桥下的河就是柳毅父亲当年背人过河并接受玉帝考验的那条河,柳毅山上的海眼喷涌出来的是淡水,可惜的是因1964年修水库,海眼被埋了。这些古迹有些现在已经无处可循了,但在地方志上都有所记载。
二、柳毅传书的传说
故事发生在唐朝高宗皇帝时期。一位来自湘乡的书生柳毅,赴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榜。返乡时,他取道泾阳想与在那里的朋友话别。途中他经过一处荒凉无人的郊外,遇见一位姑娘正在孤零零地放羊。
这位姑娘容貌非常美丽,但衣装粗简,满脸憔悴,神情格外凄苦。柳想觉得好生蹊跷,经过询问,原来这位姑娘是他的乡亲,是洞庭湖龙王的爱女。她遵从父母的安排,远嫁到这里,做了泾河龙王的儿媳。然而,丈夫终日寻欢作乐,对妻子薄情寡义。龙女无法忍受这般虐待,不断诉求抗争。但公公婆婆袒护儿子,非但对龙女不理不睬,反而百般刁难并役使她在荒郊放牧。面对洞庭万里迢迢,长天茫茫,龙女欲诉无门,欲哭无泪。她请求柳毅帮她送书信到洞庭家中。柳毅非常同情龙女的不幸遭遇,慨然允诺前往洞庭龙宫。
柳毅怀揣书馆兼程赶路,来到洞庭湖畔。他按照龙女的指点,找到一棵大桔树并叩树三下,果然从碧波间冒出虾兵蟹将。经他们揭水引路,柳毅进入龙宫,将龙女托书亲手转交给了洞庭龙王,并述说了龙女的悲惨境况。
龙王得知女儿受难,非常伤痛。龙王的弟弟钱塘君,是个性情开朗、刚直勇猛、疾恶如仇的人。他一听说侄女在夫家遭受欺辱,顿时大怒,立刻凌空而去,诛杀了泾河逆龙,救出了龙女,使骨肉重新团聚。
龙女深深地爱上了见义勇为的柳毅,钱塘君也希望玉成美事。但柳毅是个正直的书生,他当初送信救龙女完全是激于义愤;来到龙宫,面对数不尽的奇珍异宝也不为所动,没有任何贪财恋色的个人企图。所以当钱塘君在酒宴后逼婚时,他虽也有爱慕龙女之心,但克制了私情,晓以人间正义,毅然拒绝。
柳毅告别龙宫后,性情温顺善良的龙女面对他的拒绝没有气馁。她饱尝过包办婚姻带来的痛苦和折磨,所以不再依从父母又一次为她安排的婚配,依然执着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在柳毅的妻子亡故后,龙女化做民妇来到鳏居孤独的柳毅身边,与他结为夫妇,直至他们的孩子出世才道出真情。柳毅被龙女的一片深情所感动,从此心心相印,过上了恩爱美满的幸福生活。
而潍坊寒亭的传说还有如下内容:柳毅其父叫做柳行芳,虽然贫困却多行善事。甚至玉帝也听闻其事,并派人来试探柳行芳行善真假,测试结果颇令玉帝满意,于是令天禄星下凡,使命中无子的柳行芳在五十岁得子。
第五节民间传说的教育意义
一、表现大众心理
民间传说的教育意义首先体现在它所表达的民间伦理观念和情感愿望上,通过对这些观念和愿望的宣扬,达到教育周围人的作用。比如,江南首富沈万三的传说,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劳动人民的小生产者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传统观念就是要发家致富。当他们中间有人能摆脱贫穷的命运脱颖而出时,按照他们的宿命论观点,必然认为有神灵暗中保佑,或者相信命运的安排使他遇到许多奇迹。沈万三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沈万三,原名沈富,浙江南浔人,自小机智聪明。传说他父亲沈佑靠捏粉玩具为生,在南浔买了几间房子和几亩土地,种田兼经商。家里缺少人手,沈万三停学帮助父亲看店,打打算盘记记帐,年纪轻轻早出道,成了一个很能理财的生意人。
有一年新茧上市,沈佑收购到几十担新茧,就差沈万三带了个伙计到盛泽去转手倒买,赚一笔钱。盛泽是著名丝绸产地,人口很多,集市繁华。镇上有好几家妓院,为那些买茧客商夜里享乐提供方便。涉世未深的沈万三,被人拉到彩船上吃酒赌博,一夜工夫,卖茧得来的银子输得精光。
沈万三身无分文回到南浔。伙计一见沈佑,就一五一十讲了原由。沈佑气得胡子发竖,将沈万三捆绑痛打,逐出家门。沈万三就此落难,到处流浪乞讨度日。
临近年关,他来到昆山千灯镇,这时家家户户都宰鸡宰羊忙着过年。他走近一户人家,还没开口要饭,忽然门开了,从里面扔出一堆鸡毛来,正落在脚跟前。沈万三一看,不能吃,不能卖,气得要命。可是,一大把色彩艳丽的公鸡毛吸引了他,他猛然想起了父亲早先的手艺行当。于是,他就收拾起鸡毛,并用泥土来代替面粉,心灵手巧地制作出了几件泥雀鸡,一下就被孩子们买走了。
沈万三有了活命的办法,就在千灯制卖泥玩具度日。三春的一天,沈万三到镇外的一个泥塘边挖泥,发现有个农民在捕捉青蛙。他上前劝阻说:“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神物,不可随意捕杀,赶快放掉吧。”这个农民瞪了他一眼说:“我懂!可是眼下青黄不接,家中断吃缺喝,只好捕杀青蛙卖了过活!”
沈万三掏出了一把卖泥玩具得来的钱,交给农民说:“这些青蛙就卖给我吧!”农民接过钱,把一串青蛙交给了沈万三,当即被他全部放回池塘。当天晚上,沈万三梦见几个青衣人向他作揖说:“谢谢你救了我等性命,日后定当报答大恩大德。”
又过了几天,沈万三到汤家滨卖泥玩具,看见个老人扳罾网,扳来扳去,网网落空。沈万三觉得奇怪,上前说:“老阿爹,我来试试看。”他手气好,扳了三次,次次有鱼。可是,第四次却扳到了一只泥瓦盆,盆里还有几只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他将罾网往外一透,连盆带蛙抛入水中。第五罾扳起来,谁知网里还是老样子:一只泥瓦盆,盆里几只青蛙。老人说:“把盆留下来吧,做个鸭食盆。”于是,沈万三把泥瓦盆捞起来,交给了老人,告辞离开。
老人住在一条破鱼船上,身边有一个十八岁的孙女张秀英一起生活。孙女按照老阿爹的吩咐,抓了几把谷子放进泥瓦盆喂鸭。谁知鸭子还没有吃,盆里的谷子一下变得满满的,越变越多,淌了一船艄。秀英惊慌得要赶紧喊老阿爹过来看个究竟。老人从谷堆里取出泥瓦盆,端详了好久,看不出个子丑寅卯。这当儿正好沈万三卖完泥玩具路过这里,老人一眼认出了他,捧着泥瓦盆上岸拦住说:“小伙子,怪了怪了,谷子放到盆里怎么会变多呢?”
沈万三随手将卖掉泥玩具得来的几枚铜钱放进盆里。一眨眼,泥瓦盆变出了满满一盆铜钱。沈万三、老人和秀英顿时看得发呆,异口同声说:“我的天哪,这是个聚宝盆哇!”
有了聚宝盆,三口子也就变了一家人。老人见沈万三眉清目秀,聪明勤快,就招他做了孙婿。一家子守口如瓶,用金子、银子放在聚宝盆里,变得金银实在没处藏了。有道是:家有黄金外有秤,瞒得了初一,瞒不了十五。传出去不太平。于是商量着寻找一个不为外界注意的地方,隐居起来过幸福生活。主意拿定,三人载着一船金银,沿着吴凇江往南摇呀摇,经过几番选择,来到周庄镇东垞村,发觉这里偏僻,交通闭塞,简直与世隔绝,就此定居下来。
在中国,特别是江南汉民族中的民俗,聚宝盆即为镇宅之宝,是财富的象征。“聚宝”即是善于敛财,往往是勤俭持家或者勤俭节约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富生生不息。“聚宝盆”也是这种品德的象征。
在传说中,聚宝盆最初总是落到勤劳者的手中,而且这位勤劳者又是极聪明善良的,他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总是超群的。传说里的沈万三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后来,他从一般的助人为乐,发展到支援农民起义,从一般的造桥铺路,发展到重金修筑南京城。在人民群众眼里,他虽然拥有聚宝盆,但不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乡里恶棍,欺压百姓的富豪劣绅,而是农民眼中的理想人物。
聪明的人会从沈万三这一历史人物身上得到许多启发,特别是在民间传说中,他曲折地反映出人们的理想愿望、心理状态、思想感情,有非常深刻的内涵。这些民间传说虽然受时代的局限,反映的是小生产者的意识,但只要我们能理解当时生活贫困状态中的劳动人民对发家致富的强烈向往,也就瑕不掩瑜了。
二、弘扬传统观念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情节模式对社会大众的警示、劝诫和引导作用,也是非常明确的。传说中的人物一般都能简单地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类,“好人”就是符合民间伦理观念的良善、忠孝、勤劳、清廉之人,“坏人”则是那些邪恶、叛逆、懒惰、贪婪的人。好人行善,最终会得到幸福,坏人作恶,必然后得到报应,是传说中常见的情节。诸葛亮与司马懿同窗的故事就属于这种类型: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老师是个极有才学的人,不愿意在朝里当官,隐居在僻野山林,一心想教出几个好学生,将来好安邦定国,拯救天下百姓。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父亲都和这位老师相好,各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他。这两个孩子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又得老师悉心指教,因此他俩的学业进展很快,不相上下。
这位老师有一部奇书,是先人秘传。这书里天文地理、行兵布阵、定国安民等奇策,样样俱全,谁得到了它就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是天下第一奇书,因此人们又叫它“天书”。这位老师年逾花甲,膝下又无一男半女,为此就打算把此书传给一个心爱的学生。可两个学生究竟传给谁呢?因为当时诸侯割据,群雄纷争,要是传错了人,岂不误国害民,违了自己的心愿。因此老师一直犹豫着,没有决定究竟传给哪个学生,却更细心地观察着两个学生的品德志向。诸葛亮和司马懿也都知道老师有一部奇书,都很想得到这部书,为此也都更加殷勤待师,苦学苦读,以求老师喜爱,赐赠奇书。
一天,老师领着他俩到房后的小山头上,指陈山川地理、行兵布阵之法。对面的山崖上有个樵夫在砍柴,不慎跌下了山崖。师徒三人一见同吃一惊。老师猛一闪念,继续不动声色地讲述。司马懿也就安然地听着。可诸葛亮却飞步跑下山坡,扶起受了重伤的樵夫,察看了伤势,迅速在周围找了几样草药,嚼碎后敷在伤口上,又把自己的衣襟撕下来,扎好了伤口。这时,老师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才领着司马懿下山,帮助诸葛亮把樵夫送回了家。
又过了一段时间,诸葛亮接到一封家书,说是他父亲病重,想让他回家去看看。诸葛亮随即含泪辞别了老师学友,匆匆回家去了。归家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含悲忍痛,细心料理了父亲的丧事,才回到老师的身边。说来也巧,几天以后,司马懿也接到一封家信,说是他母亲病重,思子心切,想让他回家见一面。可司马懿怕他走后老师把奇书传给诸葛亮,就推三推四回了一封信,终于没有回家去。老师叹息地摇了摇头,心里也就暗暗地拿定了主意。
一个多月后,老师偶感风寒病倒了。两个学生守在床前,煎汤熬药,细心照料。怎奈老师年迈体弱,病势越来越沉重了。一天,诸葛亮出外给老师挖草药,司马懿在床前侍候。他见老师昏迷不醒,就偷偷溜进老师的书房,东扒西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小箱子,他偷着打开一看,果然是那部奇书。正在这时,听到老师在喊他,他来不及细看,心想,老师近来更偏爱诸葛亮了,要是等下去,这部奇书肯定到不了自己手里。无毒不丈夫,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他没理老师的呼喊,偷偷地背起箱子逃跑了。
等诸葛亮采药口来,老师睁开了双眼,让诸葛亮把自己扶下病榻,揭开下边的夹层,取出一个黄包袱,双手交给诸葛亮,又深情地看了诸葛亮一眼,轻声嘱咐道:“我死后,房尸同焚,速走他乡。”说罢,就安然地闭上了双眼。
诸葛亮遵照老师嘱咐,忍痛烧了房子和老师的尸体,背起黄包袱,立即归家,随叔父到了南阳,隐居在隆中,潜心攻读起来。
再说司马懿逃回家里以后,打开箱子细看盗来之书。翻到后边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四句话;“定国须爱民,尽孝奉双亲,两者皆相悖,怎做传书人?”这才知道盗来的原来是部假书。他老羞成怒,随即带人赶到老师的住地,谁知这里早已变成一片瓦砾了。
在这则传说中,传播者几乎将历史的因素全部抹去,只保留了一个诸葛亮与司马懿比优劣的故事核,将其植入了一个世俗的同窗故事中,以忠孝、仁爱的传统伦理思想为坐标,让诸葛亮与司马懿一比高下,其中,老百姓的喜好也是不言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