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3400000009

第9章 河北秧歌(2)

第二节井陉拉花

1、井陉拉花的历史溯源

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井陉县境内,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明清,长期以来,它那深沉、内在的风韵,刚健、苍凉、压抑的艺术风格,富有表现力的舞姿和舞蹈动律,深受群众喜爱,20世纪50年代以来,被舞蹈界誉为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四大舞种之一。

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井陉拉花经过多次挖掘、整理、发展,享誉全国,名扬海外。

2、拉花表演的发展脉络

从表演形式上看,“拉花”可分为“跷子拉花”和“地拉花”两种。

①“跷子拉花”即扮演女角者,脚踩跷子进行表演,代表流派是“固地拉花”,后来,还将跷子演化为一种犹如西方芭蕾舞中的“立脚尖”,以木削的“戳跷”捆绑于脚,且戳跷穿以鞋袜遮盖,犹如古代妇女的“三寸金莲”。表演时,演员只有始终保持“立脚尖”姿态才能表演。这种“拉花”中的女角虽为男扮女装,但因受“戳跷”的影响,使身体前倾、腆胸、塌腰、翘臀,移步娇媚,逼真地再现了古代妇女的神韵。

“跷子拉花”掌握难度大,经多时训练方能表演,俗有“冬练三冬、春练三春”之说,特别是脚绑戳跷的就更难。在井陉流传着一句“固地的拉花——一片功”的歇后语,就是对戳跷难度的形容。清末明初,此类拉花进入鼎盛时期,被官方誉为井陉县的四大迎神赛会形式之三。随着妇女放足以及群众审美观的改变,这种“拉花”逐渐衰落。有的如南平望“拉花”从跷上解放下来,演变为一种不同于“地拉花”的“地跷拉花”。

②“地拉花”顾名思义,是地上舞的“拉花”。由于这种“拉花”比“跷子拉花”没有杂技性,流传的也就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年来拉花人数的大幅度增加、演出场地的扩大,许多舞蹈动作和阵形变化需要跑动才能完成,“地拉花”也就被广泛继承。到今天为止的南正、庄旺、南平望、长岗、庄子头、城关等拉花流派都属于“地拉花”。

3、拉花的演出方式

“拉花”是一种不受场地限制,即可街头、场院演出,也可登台献技,时间可长可短的群舞。演出方式可分为两种:

(1)“过街”是行进中的演出,称为“过街”,这种表演因受行进的局限,仅能用“一根鞭”、“二龙并进”等简单的队形,无法追求舞蹈的完整性,但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此一般在参加“拉会”和“踩街”时采用。

(2)场地演出,其队形多变,能充分发挥演员的表演技能,而且演出完整。参加演出的演员,一般为六的倍数,今天大规模的拉花队伍如18人拉花、36人拉花、60人拉花和102人拉花等都是继承了拉花的这一特点。

4、“拉花”独特的服饰

“拉花”的服饰与其他汉族秧歌的服饰截然不同,多沿用清代服饰,直至解放后,仍保持这种传统。如“地拉花”的服饰,男角头戴瓜壳帽,上身穿偏襟长衫,前后下摆用针线撩起,罩坎肩,下身穿灯笼裤,腿扎绑带,腕扎扣袖,脚登云鞋,腰系彩绸,腰间且掖着两个绣工精美的钱袋。女角中的丑婆,大包头,扎绸子结花垂于右耳旁,上身穿偏襟大衫,腰系罗裙,腰扎彩绸,右肩斜背一包袱。其他女角,梳一根长辫垂于脑后,头上插花,身穿不过膝的偏襟长衫,罩镶边坎肩,下穿彩裤着彩鞋,腰扎彩绸,各角色均按所扮演老、中、青、少的年龄特征,在色彩上有所变化,即:青少要色彩鲜艳些,老中色彩需浅淡些。

5、拉花的道具

“拉花”的道具多是流传在汉族民间舞蹈中通用的道具,如彩绢、彩扇、伞、鞭、太平板等。在此基础上各种拉花均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增设。如庄旺拉花货郎担,他表现的是货郎卖绒线的故事,就根据自己角色的需要而加入货郎鼓、货郎架。又如南平望“拉花”送美人,她表现的是护送美女入宫的故事,就加入化装匣以供美女梳洗打扮。但大多数的拉花中有着一种在其他民间舞蹈中不多见的道具——花瓶。

6、拉花独立的音乐表现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传统拉花音乐多为宫、徵调式,其次还有商、羽调式,节奏偏慢,大多为4/4拍,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

第三节沧州落子

1、“落子”——“乐子”

“落(lào)子”(也叫“乐子”。在河北省沧州一带,“落”与“乐”读音相同,民间常予通用)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起源于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1821年),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清末民初曾一度活跃,尤以南皮县、沧县为盛。

2、“沧州落子”的艺术特色

(1)角色装扮

沧州落子是冀中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传统的落子,女的脚踩寸跷(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扮如戏曲的武旦或花旦;男的手打霸王鞭,扮似戏曲舞台上的黄天霸、杨香武的形象。

(2)“落子”的舞蹈动律

落子的舞蹈特点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儿。扇舞的风格潇洒,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多,非常明快。并且落子的舞姿、动律、连接动作及节奏的运用,都具有鲜明的武术特征,讲究“走似水上漂,跑似草上飞,跳似凌空燕,转似燕翻身”。老艺人要求落子的表演者必须要有武术功底,否则便不能更好地把握动作的韵味儿。男性动作有英武健美的形象特征。如男性最基本的贯穿动作“捋鞭”,其做法有“缠头捋鞭”、“裹头捋鞭”、“挽花捋鞭”等,这些不同的做法只是上身动作的变化,而下肢始终是屈膝的“虚步”和“跺子”。落子的“三道弯”,是女性贯穿始终的基本舞姿,由屈膝,拧腰(出胯)、腆腮三个因素构成,其中拧腰是最主要的。落子讲究曲线美,身体左右拧动的三道弯曲线,舞步进行时的蛇形曲线和身体上下起伏的波浪式曲线,形成了落子女性动作曲线美的特征。艺人们归纳为“屈膝拧腰、腆腮错肩、含胸拔背、颠脚夹裆、一蹬三颤”。著名艺人周树棠强调三道弯儿,讲究曲线美,他说:“腆腮是表现情的,要做的含蓄、内在、要媚气。”人送他美称“大酸梨”。

(3)落子的表现内容

落子的传统节目,内容大多是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爱情故事和人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风筝》、《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其中《茉莉花》、《放风筝》经过加工、整理,更加优美动人,成为舞坛上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

(4)落子的服饰

落子的服饰,最初只着生活服装。后来,为了美化,多穿戴戏曲服饰。

(5)落子的道具配置

“文落子”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扇穿插配合。“武落子”表演时,只用鞭和板。

3、落子的表演

(1)落子的表演形式

落子有文武之分。

①以唱为主的称“文落子”。文落子以歌为主,舞的成分少些,往往把几支民歌联起来表演。因表演文落子的女角扭动的舞姿就像随风飘摇的柳枝一样轻柔优美,婀娜多姿,故又有“小风流”之称。

②把武术与戏曲里的筋斗穿插在舞中,谓“武落子”。

(2)落子表演形式的演变

辛亥革命以后,妇女缠足开始得到解放,落子舞中男扮女装的踩寸子也开始被淘汰。因而,落子舞的动作相应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文落子的基础上,适当的吸收了一些戏曲中的动作和技巧,与落子舞的动作相揉合,增添了热烈、健壮、欢快、豪爽的气氛,加强了舞和武的成分,使歌的成分相应减少。在道具配备上,只用鞭、板,不用扇。当地人民称之为武落子或风秧歌。

建国后,落子艺人被聘请到专业艺术院校任教。在此期间,民间艺人与专业舞蹈工作者合作,创作了以《茉莉花》、《放风筝》等为素材的新作品,并搬上舞台,将落子推向了形式与内容相吻合的新阶段。

第四节地平跷

1、地平跷的艺术发展脉络

“地平跷”的前身就是“寸跷”。“地平跷”产生于顺平县,流传遍及满城、望都等邻近诸县,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广场舞蹈艺术。在“寸跷”的基础上,经老艺人冀连三、邓金河等长期实践、于抗日战争时期,放弃踩跷而改为双脚着地而舞,将踩跷时自然显现的“颠”化为有意识运用的舞蹈韵律,并且根据不同行当的身份、年龄,创造出符合其个性的多种“颠”步法,但仍保持踩跷动律、神韵,从而构成“地平跷”的艺术风格。

2、地平跷的艺术展现

(1)地平跷的表现形式

地平跷表现形式也灵活多样,既可沿袭寸跷的传统形式反映旧地风貌,又可以崭新的形式表现时代生活。其传统表演形式有二:

①在进行中表演叫做“踩街”,以红火、整齐为准。

②在固定场地表演时叫做“打场”,以歌舞并重为特点,并加入一些情节表演。

(2)地平跷的角色装扮

地平跷在表现传统形式时,一般由8~10人组成一个舞队。其中“老追”1人、“老坐子”1人、“挑趟”2人、“姑娘”4~6人。

①老追:扮如方中丑、执蝇帚或布掸子,是舞队的喜剧角色。

②老坐子:扮如青衣或彩旦,端庄中含泼辣,与老追为一对在场上表演双人舞。

③挑趟:扮如短打武生,执霸王鞭,勇武矫健,潇洒飘逸。

④姑娘:均扮如花旦,左手执绢,右手执扇,矫健欢快,翩翩起舞。

“地平跷”旧时为男扮女,现在已变为少女的集体舞,并以真实独特的风貌,成为河北最具特色的四大舞种之一。

第五节花狸虎

1、“花狸虎”的起源

“花狸虎”起源于盐山县吉科乡东璋壁村,流传到邻近的南皮县盂村回族自治县等地,尤以南皮县为盛,是载歌载舞的自娱性广场舞蹈艺术。

同类推荐
  • 学生热爱社会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热爱社会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知识。进而扩大视野,培养其审美能力。本文分10个章节,共介绍了35处著名建筑。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这套书用精英佳作引发学生写作兴趣,用名家心得开发学生写作智慧,用满分考卷打开学生写作思路。三管齐下,帮助学生学会作文,让为孩子写作操心的家长从此放心。
  • 中考英语词汇考点手册

    中考英语词汇考点手册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的音养与提高,都离不开扎实的词汇基础。为了帮助中考学生突破英语词汇这一大难关,强化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我们特编写了本书。
  • 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说妖

    说妖

    一个普通的少年却身怀上古邪灵的秘密有拥有令正邪两道窥视的邪书为寻至亲他毅然前往中土最大最神秘的组织却又阴差阳错的目睹了一场暗杀而他所救之人,竟然就是神秘组织的少主于是,他以少主的身份,开始了一场复仇之路一步步将自己内心的邪灵释放从而笑傲六道之内。
  • 狂傲自恋决

    狂傲自恋决

    狂,傲,自恋,是生存下去的根本。万古修为,只为伊人一瞥;生生一世相思,万古空留觅处。
  • 岁月静好,细水长流

    岁月静好,细水长流

    如烟火般的感情不一定不能用如细水的文字表达出来。也许我对感情的描写不是很细腻,但我想我是不会违背自己的初衷的,我想写一种淡淡的幸福。像文章的题目一样,细水长流。
  • 潇然墨及

    潇然墨及

    那十二个少年的身影总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慕容潇潇会以什么身份与他们见面呢?
  • 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的故事

    历史长河亘古不变地流着,带走了多少故事,留下了多少遗憾,还有一串一串再也解不开的疑团。是什么改变了司马迁的人生轨迹?司马迁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究竟在哪里?让我们穿越千年的历史时光,沿着司马迁生命的轨迹走进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来解读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历史之谜。本书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从勤学好问的童年、刻苦求学的游历阶段,到最终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史官,直至写成《史记》,向我们揭示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奇才——司马迁正直而坚贞的一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TFBOYS之爱情真的会长久吗

    TFBOYS之爱情真的会长久吗

    三个男孩都那么优秀,可她真的配的上他们吗?
  • 豪门甜恋

    豪门甜恋

    谁说豪门联姻没有春天,这俩货就有好吗?一个是霸气的大小姐,一个是玩世不恭的公子哥,他们会擦出神马火花呢?敬请期待,么么哒此故事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末世奸商

    末世奸商

    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他将要到哪里去。他总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他的面前。有的人把他当成,上帝的使者。也有人,将他视为恶魔的信徒。他始终游荡、徘徊在地狱与天堂的交界。以公平,公正,公开,作为自己游走末世的原则。他不是上帝,没有拯救世人的义务。他也不是恶魔,没有毁灭人间的野望。他只是一个商人,一个在末世的夹缝中,挣扎求存的奸商。“嗨!你需要帮助吗?只要付出小小的代价,就能从我这里获得最丰厚的回报哦!”这句话,很快的就成为,他在末世中的口头禅。他就是陈锋,一个理想成为末世之中,最大商人的幸存者。
  • 石头有毒

    石头有毒

    烟尘散后,少女一脸期待的看向自己的召唤兽——“怎么是颗石头!”有人问我猪脚为什么是颗石头。“石头有三好,又黑又硬还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