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3400000005

第5章 山东秧歌(1)

1、“山东秧歌”——绚丽多姿的舞蹈奇葩

“山东秧歌”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从分布情况看,以鲁西、鲁北和胶东半岛流传最盛,流传在鲁南、鲁北和鲁西边缘地区的各种秧歌,如“渔灯秧歌”、“花鼓伞”、“柳林秧歌”、“凤秧歌”等,均与邻省的某些秧歌在某些方面(如苏北的“花鼓洛子”、河南的“花鼓秧歌”、河北的“地秧歌”等)有相似之处。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山东三大民间舞蹈”。

2、山东秧歌的表现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山东不同种类的秧歌约有三十多种,秧歌的总体风格相对统一。表现形式大致分为跷地秧歌、寸秧歌、地秧歌三种:

①跷秧歌历史最久、分布最广,表演形式简单。

②寸秧歌象征40年代以前女人的小脚,40年代以后逐渐消失,大部分转化为地秧歌。

③地秧歌表演形式丰富,群众参与范围广,角色扮演可分老中青少等,一般是高跷与秧歌融为一体对应表演,并能扮演历代英雄人物及体现民俗风情的片段。

总的看来,山东秧歌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风格各异,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齐鲁人民粗犷豪爽的性格特点,浓缩了千百年来齐鲁大地的风尚习俗,同时也体现出山东人民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第一节鼓子秧歌

1、鼓子秧歌的地域分布

“鼓子秧歌”最早叫“打鼓子”,亦称“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20世纪40年代以后,才普遍称之为“鼓子秧歌”。“鼓子秧歌”广泛流传在鲁西北地区的商河、惠民、乐陵、陵县、阳信、济阳、临邑等地区。这一地区属南北交通要道,南面黄河(济水),西临大运河,而且地势平缓,经济和文化受到当时的重要商埠城市聊城的影响,商业娱乐活动十分活跃,这一特定的环境,为鼓子秧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客观社会条件。

2、封建统治下鼓子秧歌的惯性运转

“祭祀”和“礼俗”是统治阶级约束人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手段。殷商以前,人们仰慕神为万物主宰,朝夕祭之。周代则以天帝为尊,节气(日)受祭,并和神农、后稷并而祭之,一直延续到清末。典仪非常隆重,上至天子、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下至州府县衙,上下一齐搞,最初带有强制性和半强制性,后来逐渐变为习惯。《商河县志》记载的县城郊祭活动: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芒神土牛,里人行户扮渔读耕樵诸戏,在日出前出东门,朝东南方向顶礼膜拜,日出时看太阳光芒能预知当丰农事好坏。上述可以看出,当政者需要通过“祭祀”“以驭其民”,芸芸众生也趋于对命运的困惑,企盼神祖赐予幸福。农村的“礼俗”,则由族长率“渔读耕樵诸戏”,正月初七(人日)晚上到寺庙祠堂祭神拜祖,烧香包跑“行程”,庄严肃穆,献上三牲、三经,三拜九叩,烧柴禾烧纸钱跑“场子”,祈祷六个方面的要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子多福,福禄吉祥,消除兵祸,远避罪疾。

由于“渔读耕樵诸戏”(现在称鼓子秧歌),常年参加“祭祀”、“礼俗”活动,成为封建社会惯性运转机制的一部分,这种直接的社会功利性,成了民间舞蹈价值取向的一种恒常因素,也就给了鼓子秧歌以生存和流传的条件,因而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3、鼓子秧歌气势磅礴的场图

从阵势上说,鼓子秧歌少说也有五十多人表演,多则上百人。鼓子秧歌磅礴的气势的由来,还在于场面队形的变化,它是表演的主要部分。每个动态的场面都是一个美丽的图案,并有一定的名称,而且要一气呵成,犹如一笔画成的图案,不得中断,又要周而复始。在头伞的带领下,每交叉绕花一次称作一个“拨花”,拨花的数目多少根据表演人数和头伞的数目而定。目前的场面图案有70种,但常用的约20种。与战阵有关的:八门阵、八封连环阵、龙门阵、迷魂阵(混元阵)、紧闭四门、力杀四门、十二座连城等。劳动生活的:牛鼻线、线框子、车撑子、鱼篓子、花篮、匹马碰槽(嘶马蜷蹄)、双十字街等。其他的:勾心眉、旋海眼、双凤朝牡丹、金龙盘玉柱(里四外八)等。

4、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

秧歌队可定点表演,也可在行进中表演。

(1)行进中的表演形式

行进中的表演,当地称“街筒子”,又叫“串街”或“行程”。秧歌队按照乐队在前开路,伞、鼓、棒、花随后的顺序排成二路或三路纵队在行进中表演,当全部头伞进至街中心成一列并交换位置穿插队形以及所有角色做起各自的动作时,“串街”“行程”的表演就此达到高潮。接着进入预定表演场地进行定点表演。

(2)定点表演

定点表演的第一表演段就是秧歌的主体部分“跑场子”,亦称“跑花场”。跑场子共分三个表演段层来完成:

①“打场子”。首先表演“打场子”。打场的方式各种各样,一般有武术、高跷、舞狮子和滑稽丑角表演,目的是扩大演出场地。

②“按场”。接下来是打击乐队居场地正中偏后位、秧歌队面向乐队大鼓演出的“按场”。按场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三种。

③“收场”。最后则是收场,也叫“刹鼓子”,即当秧歌队最多跑十几个、最少跑5个图案时由头伞示意收场,停止表演。

【文场】文场的特点主要是“跑”,在“跑”的过程中,文场舞者要保持一定姿态,在头伞带领下不断地变换出“紧闭四门”、“八门阵”等各种阵势、队形和图案。这时,全体成员按事先排练好的场图路线快速穿行,跑动时脚下生风,交叉时有条不紊,相互间间隔均匀。这种“文场”的表演,充分体现出鼓子秧歌的独特风格,虽称“文场”,却气势磅礴,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武场】武场主要表演“打”,即队员按照规定的路线原地或走动做有气势、夸张、又勇猛的各种武打动作,并且武场行进过程中不论进入图案中心、绕花与出来时都有舞蹈动作,如“双十字”、“力杀四门”等,表演时动作变换数不胜数,舞蹈组合丰富多彩。一般常以优秀的舞蹈组合为主要表现手段,如“金龙盘玉柱”、“嘶马蜷啼”、“八条街”等。

【文武场】文武场即文场与武扬的结合,绕花时作跑场,两人交叉穿过时,则作舞蹈技巧对舞,交叉后跑场,即是稳中有动、时起时伏的表演在一个场景中交替运用,其目的是为了营造气氛。既体现出了一种威武的气势,又展示一种潇洒和刚毅。如“龙门阵”、“十二座连城”等。

【备注】整个跑场子的过程一般按照文场—武场—文武场的顺序组合反复,其节奏有快有慢,气氛上对比鲜明,情绪上有张有驰,效果醒目。

5、“鼓子秧歌”的艺术特色

(1)“鼓子秧歌”的角色

鼓子秧歌的主要角色是“伞”、“鼓”、“棒”、“花”,是以舞者的道具命名的。

①“伞”。伞分丑伞和花伞,丑伞多扮作老汉形象,花伞多扮作青年,丑伞中的第一和第二把伞既是演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领舞者,并精通秧歌,知识渊博,不少地区称之为“博士”。

②“鼓”。是男性青壮年扮演人数最多的角色,“鼓”也是秧歌表演的主力。

③“棒”。多由青少年扮演,基调与“鼓”和“伞”有所差别,动作干净利落,表现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

④“花”。是女角,又称“拉花”,多由少女扮演。所表现的是女性舞蹈。有地花(不踩跷)和跷花(踩高跷)之分。

⑤“丑角”。除以上四种外,还有一重要角色必须提到,即是可扮成赃官、傻妮、丑婆、憨小等一切滑稽角色的“丑角”,亦称“外角”,一般不在正式编制之内,要根据是否有能力扮演这种角色的人才而定。然而他们在秧歌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鼓子秧歌”的动作展现

①“伞”。丑伞左手握伞,右手握系着铜铃的拨槌,表演动作外推走下弧线,有“韧劲”,给人舒展圆润之美感。以领花而得名的花伞是代表青年人形象的。伞的握法与丑伞相同,右手握系着红绸的响铃,第一拍右手向右斜前方做外翻花动作,后三拍收回身后,整个动作挺拔,充满阳刚之气。

②“鼓”:“鼓子”的角色是表现强健威武的中年男性形象。他们左手持鼓,右手握系着红绸条的鼓槌,舞动起来强劲有力,用臂力把鼓抡起来,借腰的旋拧带动上身,做跳、转、劈、蹲动作。“鼓”跑步要大,架子要低,抓地后蹬,跳时要直起直落如旱地拔葱,蹲要沉稳如脚下生根,整体动作大起大落,粗犷凝重。

“棒”:“棒”表现的是矫健的男性青少年形象。其动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上体挺拔,双臂在肘的曲伸中由肩发力,两棒相击有上“挑”、下“盖”、“左搓右擦”突出腕的运用,干净利落的动作把健康向上、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④“花”:“花”代表少女形象。花的道具即一条三四米长的彩绸和扇子、花枝,表演时左绸右扇或右绸左扇,左绸右花枝亦可,花的动作活泼优美,表现出少女们的性格开朗、活泼优美。

鼓子秧歌的各种角色在人数搭配上没有统一规定,一般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一般在90人以上,70人左右为中型,50人左右为小型。增加角色必须是偶数和它的倍数。如伞的基数为4,就以4的倍数递增。鼓的基数是8,就以8的倍数递增,其他角色依此类推。为了保持鼓在秧歌中的主导地位,鼓必须多于伞的两倍以上。

第二节胶州秧歌

1、源远流长的“胶州大秧歌”

“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是山东秧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

2、胶州秧歌的演员编制

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1~2人的组织领导者,负责全队的事务,俗称“秧歌爷”。还有一人由秧歌队的教练或老演员来充任,叫“伞头”。伞头必须具有眼明手快、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顺口溜或说些吉祥话,语言必须风趣幽默。除此之外,秧歌队还要有3~5人的教练,专管训练演员并兼做演员。

3、胶州秧歌的艺术特色

(1)生动的人物角色

“胶州秧歌”里几种角色的性格动态各有不同:

①翠花:青年妇女和姑娘,表演时动作大方、舒展,表现妇女的泼辣开朗大方、姑娘温柔娴静的性格。持折扇,舞时并不打开,扮如青衣。

②扇女:持折扇,舞时打开,年青妇女形象,扮如花旦,舞姿优美。

③小:为少女,表演动作天真、活泼、俏丽,持团扇表演,伶俐活泼。

④鼓子:原是挎鼓表演,后改为水袖,扮成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有如戏曲的老生,动作有“丑鼓八态”,潇洒诙谐,韵味奇特。

⑤棒槌:持双棒表演为年青人,扮如戏曲中的小生、武生,动作轻松洒脱,英武矫健。

⑥膏药客:穿大褂、戴礼帽,持伞与虎撑。此人不跑大场,多是戏班的负责人,说些插科打浑的话,引人发笑,犹如丑角。扮演人物的服饰、打扮完全是为了后面的小戏,并有了生、旦、丑等行当的划分。

(2)多种多样的表演动作

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

(3)独具特色的女角动律特征

当地老艺人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胶州秧歌的动作与风韵。舞蹈家们又把它归纳为:脚拧、扭腰、小臂绕8字(动肩)、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其中最能体现胶州秧歌特点的是女主角所共有的三大动作特征:姿态造型上的“三道弯”,动作上的“拧、推、抻”节奏变化上的“慢出快收”。

①三道弯:是指全身各部位分别向不同方向连续做“∞”形或弧线动作,任何部位不能出现棱角,使膝部、腰部、肩胸部始终在“三道弯”的造型中变换舞姿,以充分展示女性特征的魅力。

②拧、推、抻:是在腰、胯扭动的带动下,脚向下踩,在逐渐增加脚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力度,使动作延伸时形成抻力;在拧、推、抻的合力下,身体渐次展开,使舞姿舒展开朗,显得柔媚而厚重、细腻而饱满。

③慢做快收:慢做,即在动作开始时要沉、稳、缓;快收,即在动作收势时要短、快、轻。动作时要求吐气平稳从容,吸气轻捷。这种节奏对塑造温柔、娇媚的女性形象十分适宜。

(4)表演程序

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

①其中“跑场”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

②“小戏”有《送闺女》、《三贤》、《小姑贤》、《双推磨》等。

4、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

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与小戏两部分。跑大场与一般秧歌相同,小戏则专门演小戏,两者除服饰相同外,没有内在联系。从前述安锅组班,到扮演的人物、人物关系以及服饰等方面,可以看到它属于由秧歌向小戏和现代戏曲发展的过渡形式。

“安锅”是第一个具有科班性质的秧歌团体,在胶州马店镇楼子埠村诞生,它标志着秧歌的传承方式从家传到村传的建)立。

5、妙趣横生的表演内容

胶州秧歌的表演内容可分为“跑场引人”、“膏药客打浑”、“乡土小戏”等。

同类推荐
  • 明智权变的故事

    明智权变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知识。进而扩大视野,培养其审美能力。本文分10个章节,共介绍了35处著名建筑。
  • 必懂的数学知识

    必懂的数学知识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学校防火安全与教育活动

    学校防火安全与教育活动

    本书针对学校如何开展防火安全与教育活动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可供实际操作的新方案。《新学校与教育系列丛书:学校防火安全与教育活动》体例科学,内容生动活泼,语言简洁明快,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
  • 关注成长:漫谈青少年教育

    关注成长:漫谈青少年教育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次形式多样的叛逆行为。每一次叛逆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挑战,而在挑战中才能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培养教育孩子是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
热门推荐
  • 召唤的传奇:以诺塔

    召唤的传奇:以诺塔

    本书以风靡香港与台湾的手机游戏《神魔之塔TowerofSaviour》为背景的玄幻小说。。。主角——龙狐生于贫困之家,却努力勤奋,梦想考上召唤师学府——神魔学府、成为召唤师。。。今年,他已十五岁了,达到了入考年龄并参加了考核。。。(PS:新人写书,两天一更。书号:61618486)
  • 等待鹰先生

    等待鹰先生

    现实百态,胡言乱语,谓我心忧,谓我何求。
  • 许我在尘微中爱你

    许我在尘微中爱你

    她把最柔软心变得坚强,只为一次又次的守护他,换来却是截然相反的误解。八年后,他翻遍全世界终于将她再次带回自己身时,她以为人母亲。某屁孩为了弄清自己是怎么“来的”千里迢迢从洛杉矶赶来,妈妈跟他说过爸爸不记得我们了。一个误会,他把许恒宇误成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我并不是你的亲生父亲。”他说。某屁孩抹掉眼泪,“我知道,这只是个误会,其实我已经找到了爸爸,我跟他做了亲子鉴定,才知道,他不是忘了我,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
  • 魂缚兰陵

    魂缚兰陵

    她以为举凡穿越者,多半是二十一世纪,地球人口暴增,人们想象出来的给地球减压的事情。想想可以,但是不可当真。没想到,她不过就是抱着教科书睡觉,这一睡竟然就睡到了北齐,然后遇到了让她考试吃瘪被巫婆炮轰的罪魁祸首——兰陵王。好吧好吧,她承认她就是看上他了才会把他观察得那么仔细,才会在答应嫁给他后进而渴望起来。只是,这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个小奶娃竟然冲着他喊爹?!好啊,不只是二婚,她还得给人当后妈!难道他对她那若有似无的宠爱都只是她的错觉?谜底揭晓,原来她只不过是……
  • tfboys之七寻记

    tfboys之七寻记

    tfboys大家一定熟悉吧,现在最火的童星哒哒,欣嫄我除此之外还在小说阅读网有文呢,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不过现在那边那篇小说还木有发表,大概也要快啦!此处省略2千字......
  • 幻想园

    幻想园

    她,小米,一个十分普通的女孩子,过着十分普通的生活,只是偶尔喜欢做梦,偶尔喜欢幻想一下下。虽然她无数次的想过自己死去的狗狗点点能够还在她身边,但拜托,它突然间的复活是很吓人的好不好,并且它居然还会说话?并且她还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奶奶,和一堆奇奇怪怪的亲戚,口口声声理直气壮的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小米,好像多不情愿似的,噢,这到底是什么世界啊?
  • 小骨,师父在,现代画骨师生恋

    小骨,师父在,现代画骨师生恋

    这一世,他们还是师生,存在于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中,只不过爱并没有改变。他们初遇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他永远忘不了初见时她那活泼开朗的样子,她也忘不了他那英俊潇洒的样子……最终,她在结婚前恢复前世记忆,而他早已记起却不忍伤害她,她哭着跑向他,师父!小骨,师父一直在……
  • 上古世纪:兽灵崛起

    上古世纪:兽灵崛起

    塔山,一位受风神引领的年轻勇士,誓将追寻风神塔阳的足迹,找回失去的游牧文化,带领整个部族重归草原的拥抱。重获"神之鞭"的骄傲。
  •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

    他们是如何成为连环杀手的?为什么他们认为杀人是在“替天行道”?他们的很多变态心理和行为同样出现在普通人身上,为什么偏偏只有他们成了凶手?正常人和变态的界限在哪里?为了应对连环杀手的威胁,FBI发展出一套心理侧写的技术。这种心理分析术为什么能够准确推测出凶手的年龄、职业、体型、习惯甚至长相?对于越来越不安全的世界,“超感警探”们给我提出了哪些建议?3000年连环谋杀史从古罗马时代到21世纪,连环谋杀在历史上从未中断,那些吸血鬼、狼人的传说很多都是连环谋杀的另类演绎。
  • 天选之旅

    天选之旅

    天选之人,天地所生。星空彼岸,浩瀚无垠。一段段扑烁迷离的传说,一次次有惊无险的旅程。道非烟云,天地有私,一个异域星空之人,造就一段波澜壮阔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