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3400000004

第4章 东北秧歌(3)

第二节吉林秧歌

1、吉林秧歌多样的表演形式

吉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是传统节日不可缺少的内容。秧歌在吉林流传广泛,拥有汉、满、回等民族的大量观众和表演者。目前,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杆、背杆、撅杆等多种表现形式,通常还把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推车、打霸王鞭等民间舞蹈结合在一起。

2、解放前后吉林秧歌表演形式的异同

解放前农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农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镇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解放后的秧歌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淘汰了男扮女装,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无论城乡都是只扭不唱。

3、解放前吉林秧歌的角色及装扮

解放前的秧歌队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组,一个“上装”(扮女的,又叫“包头的”),一个“下装”(扮男的,又叫“斗丑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组(两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队中“头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头棒鼓”是全队扭唱技艺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队的领头带队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折扇,只他一人没有“上装”搭配,故称“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队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装”是一个扮相刁泼的老太太,手拿两根棒棰,耳戴红辣椒;“下装”是一个扮相滑稽的老头,驼背,拄拐杖。秧歌队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猪八戒、孙悟空等。秧歌队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

一、高跷秧歌

舞队高跷表演,有“踩双跷”和“踩独跷”之分。

“踩双跷”是把两个带垫板的木制“腿子”(木跷)绑在脚上。

“踩独跷”是两只脚踩在一支木跷上,不绑带,只用两腿用力夹住木跷跳着表演。高跷秧歌讲究“跷功”,“跷功”好的艺人可以在跷上表演几十种惊险、难度较大的绝活。

“头跷备马”是高跷秧歌队中头跷表演的节目,清末随高跷秧歌传入吉林柳河县一带。舞者扮相似戏曲中的人物杨香武,舞蹈表现他牵马、喂草料、饮水、剪马鬃、刷洗马身,到给马上嚼子(辔头)、备鞍、系肚带,直至最后上马,并表演一些技巧动作。要求表演者跷上功夫深厚,技术娴熟,动作稳健,形态逼真,能体现出东北秧歌哏、俏、稳、浪的风韵。

(二)、地秧歌

不踩跷的秧歌为地秧歌,俗称“地蹦子”、“地出溜”。表演者不踩跷。这种秧歌最普及,群众喜闻乐见,遍布吉林城乡各地。

1、吉林地秧歌中的人物角色的作用

吉林秧歌中有各类人物近百种,最常见的角色有:

①“打头的”:秧歌队的指挥者和领队者,他以“扇子花”及手势的变化示意整个秧歌队变换场面。

②“老”:无论哪一种装扮的“老婆”,都是泼辣、健壮、风趣、逗人的关东老太婆形象,这个人物常在队尾出现,起压阵脚的作用。

③“傻子”:任何一个节目里,他都可以凑上前以端肩、对眼、眼、伸腰、伸脖子等傻相和逗相烘托着气氛。

2、吉林地秧歌中各种角色独特的装扮

①“打头的”

打头的也称“沙公子”(傻公子)、“耍公子”、“拉衫的”。他头戴小生帽,身着小生袍,敞怀,一手持扇,一手拉衫,扮相潇洒、俊俏。

②老婆,压队的俗称,也叫“老座婆子”、“老婆”和“压鼓婆”,都是男扮女装,以丑扮为主,脸上点麻子(或寤子),画鲜红的圆脸蛋,额头上系黑布带,画几个火罐子印,头后梳笊篱把子头(有的插几朵花),耳朵上垂挂红辣椒,身着肥大老式便衣裤,外罩大坎肩或身前带花兜兜,脚腕系腿带。双手持2尺左右的大棒槌,扭出各种棒槌花的称“棒槌会”。有的手持长烟袋,扭出多变的烟袋花,称“烟袋会”。有的手持一把大蒲扇,扭扇子花,称“蒲扇会”。

【傻子】

“傻子”是常和老座婆子在一起的活跃人物,涂黑脸,反穿皮袄,腰系一串响铃。

3、吉林地秧歌的艺术特色

(1)吉林地秧歌的表演形式

①走街:秧歌队串街行进时边走边舞的一种形式叫做“走街”动作简单,队形单一。常见的有双路纵队或四路纵队。

②打场:当遇有观众鸣鞭炮欢迎时则停下来进行“打场”,它是秧歌队在固定场地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讲究队形流畅、对称、美观。走得好坏主要取决于“打头的”对秧歌场图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2)丰富的小场节目种类

打完场之后就是内容丰富的小场节目,一般有好几种:

①绝活类的节目技巧性较高,如“高跷起架”、“高跷上梯”、“叼碗”、“耍袖头”和地功活中的“就地十八滚”、“乌龙绞柱”、“加冠”、“叠筋”等。

②情节类的秧歌多是根据群众所熟悉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戏曲中的片段内容而改编的秧歌舞蹈,如《棒打鸳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水漫金山》、《潘金莲》、《瞎子摸象》、《扑蝴蝶》等。

③竹马类的秧歌主要以舞大道具为主,如“跑驴”、“猪八戒背媳妇”、“跑旱船”、“老汉推车”等。

④灯彩类的秧歌一般没什么舞蹈,多是展示道具的精彩,如“灯官”、“撅杆”、“背杆”、“转杆”、“抬杆”、“鱼杆”等。

第三节黑龙江秧歌

汉族民间舞蹈在黑龙江的流传与关内山东、直隶以及辽东一带北徙的汉族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舞蹈与本地民风民俗相互交织、融合,已在塞北边陲的黑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成为黑龙江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一、鞑子秧歌

1、鞑子秧歌的历史脉络

(1)鞑子秧歌的起源

据满族民间故事专家讲,“鞑子秧歌”起源于辽金时期,流传于牡丹江宁安一带。宁安是满族先民肃慎的发祥地,满族民间文化艺术蕴藏丰富。

(2)“鞑子秧歌”的发展

据“鞑子秧歌”传人付英仁介绍,清初“鞑子秧歌”只有女真队和老鞑官队。民国时宁安秧歌迷张福秧歌表演很精彩,他去吉林学回花棍舞加入到自办的江东鞑子中很受欢迎。此后,“鞑子秧歌”队便由花棍队、女真队和老鞑官队组成。宁安民间秧歌中的“傻柱子”是老鞑官的变异;秧歌队中“老妈子”是“酋长”变形;女腊花戴的花帽既高又花哨,为女真人崇花的古老习俗,唯宁安独有。

2、鞑子秧歌的艺术特色

(1)鞑子秧歌的表演形式

“鞑子秧歌”为群舞表演,故事性强,情节清晰,人物性格鲜明,保持了秧歌大场套小场的特征。表演突出“逗”与“浪”,妇女动作优美欢快,猎人与武士动作刚劲粗犷,老妈和老鞑官则充分体现出“浪”。

(2)满汉交融的音乐与服饰

受汉族民间艺术影响,“鞑子秧歌”的服饰和音乐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了满汉交融的特点:

①音乐由满族民间小曲与汉族乐曲(句句双)两部分组成,行进中用汉族曲牌,进入场地表演即奏满族民间小曲。

②服饰多穿具有满族特色的民族服装,猎人却头戴一顶汉族毡帽,舞花棍者则全部沿用汉族服饰。

(二)、沈阳大秧歌

1、沈阳大秧歌的发展

沈阳大秧歌,是明清时在继承唐代以来东北大秧歌传统特色而形成的地方乡土艺术。开始时,是少数民间闲散艺人在街头表演的谋生手段,到民国初年时,沈阳大秧歌艺术进一步发展。逐渐变成了节庆或庙会期间的娱乐活动。

2、沈阳大秧歌的角色及装扮

据文献记载,当时“大抵前导者反穿皮袄,斜披串铃,手执长鞭,前行开路。继其后者为一参军,靴鞋袍褂,挎腰刀。继为沙公子,汉装文生,手执折扇。继为老斐,伛倭执杖。继为老岖,耳佩红椒,手持蒲扇。继则丑旦相匹偶,或十数卖膏药者殿其后,行列环形,错综歌舞,间以科陈白,鼓拔和之,或加鼓吹。

3、沈阳秧歌的风格特色

现行沈阳大秧歌,除继承了东北大秧歌原有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外,已同辽南、辽西的高跷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有的粗犷、豪放、火爆、热烈、欢快、强劲而自由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精神。例如,在舞姿上优美洒脱、热烈奔放,可以即兴表演而不受步法约束;表演者可灵活地用腰、胯的扭动和步伐变化,采用走、摇、颤、跳、腾、挪、抖、闪等方式,以及扭、逗、浪、俏、哏等艺术手法,表演得挥洒自如、活泼、妙趣横生,既可表现传统故事人物,又可反映时代精神。同时,还可将许多民间绝活杂耍融于表演之中,如高跷秧歌,既有高、低、文、武、跑、跳等分别,又有“过街楼”、“倒爬城”、“芙水倒立”、“众星捧月”、“坚峭蜒”等高难动作。

第四节二人转舞蹈

1、标新立异的秧歌艺术——“二人转”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二人转广泛流传于东北三省,在清代中期已有雏形,虽然后来有了独立的表现形式,但还是保留秧歌的要素,在“上装”(旦)与“下装”(丑)的角色设置和歌舞上都有秧歌的影子,它的舞蹈吸收了戏曲中的舞蹈成分,并不断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些舞蹈动作,形成自己的特色。二人转舞蹈主要有三场舞、上下场舞和演唱小曲、小帽、胡胡腔中的载歌载舞,以及甩腔过门中的舞蹈和叙事性的情节舞等。

2、二人转舞蹈的演出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①“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②“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③“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④“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简单化妆。

3、标准东北秧歌风的艺术特色

(1)与辽南高跷相类似的风格特点

二人转舞蹈与辽南高跷相类似,也有着“稳、浪、俏、哏”的风格特点。

(2)独特的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3)独具一格的表现手法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

①“四功”,即唱、说、做、舞。“唱”为首,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以插科打诨为主,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以虚代实,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②“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比如有“抖花”、“掏花”、“甩花”、“平抛绢”、“平抛扇”等都是高难度绝活。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

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4、相辅相成的动作风格

二人转舞蹈,上装是主角,下装是配角,即“下装围着上装转”。舞蹈中为突出上装的身段、舞姿,下装应主动灵活地配合,下装的动作风格特点是体态低矮,扬头,脚下多走“矮子步”,上身动作灵活,以面部出相夸张,如装傻充愣的“傻相”,朴实的“蔫相”等各种丑态夸张的“怪相”,抱膀、缩脖、猫腰、端肩的“穷相”等,要求演员腰稳、腿灵、上身活,眼有神,出相逼真,做到神形兼备。

5、种类众多的二人转唱腔

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

6、二人转的伴奏乐器

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打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

同类推荐
  •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八大基础课之一,本书为其配套教材。本书力求破解文学理论讲授中教材与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重视教学性,循学生接受与吸收知识的理路来编写教材,在理念与体例上有很大创新。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石窟(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石窟(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佛教艺术的奇葩——石窟综述;“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瑰宝——敦煌莫高窟等。
  • 少年儿童大百科

    少年儿童大百科

    本书《少年儿童大百科》作为一部专门为少年儿童量身打造的百科全书,如同一座魅力无穷的知识宝库,里面都是现代少年儿童想知道也应该知道的知识,走进去,收获的必定是无尽的知识宝藏和无穷的智慧启迪。
  • 地心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地心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书突破了传统的作文教育和写作模式,针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筛选并列举了众多优秀范文,突出了创新性和趣味性,并对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进行了重点示范。相信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让他们轻松地读,快乐地写。让写作文不再头疼!
热门推荐
  • City Woman④:三生不幸遇见你

    City Woman④:三生不幸遇见你

    笨笨笨!她真是宇宙无敌第一大白痴!以整她为乐的恶魔回国,不快逃到天涯海角,反而还傻傻的自投罗网让他逮个正着!他用天使脸孔、骗死人不偿命的微笑迷惑世人。只有她看清他隐藏在假面具下邪恶的心。甜蜜初恋被他破坏,还把她贬得一文不值。这回他更过分,干脆直接将她推入婚姻坟墓……嫁给这个大坏蛋,她的人生更是黑暗无光。度个蜜月却遇上飞机失事而流落荒岛,好不容易重返文明世界又受到炸弹威胁。唉!她就知道遇上他真是三生不幸啊……
  • 公主,本太子预定了!

    公主,本太子预定了!

    ‘魔女来了’天界不知谁一吆喝。‘啊···快跑啊’天界众仙一听,赶快慌乱的躲了起来。‘额···我有这么可怕吗??’星辰紫凝用着她那无良的笑容看着周围的一片狼藉。------------星辰紫凝:天庭小公主,腹黑又调皮,是个不折不扣的魔女;但却又善良可爱,是个典型的矛盾结合体。‘凝儿,你能不能被再逃了’夜羽枫无奈的看着星辰紫凝。心想:这个丫头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啊!‘为甚么呀’再次无良的说道。------------夜羽枫:天庭第一大将军,冷酷就是天生来形容他的。却因为某种原因,而自愿下凡。【本文轻松搞笑,男主女主都很腹黑不好惹。结局一对一】
  • 圣经中的人生智慧

    圣经中的人生智慧

    本书作者从《圣经》中选出一些充满人生智慧的“论语”式的句子,并给出其个人的理解与感悟。本书分为家庭篇、人生篇、处事篇、公义篇。
  • 男仆总裁,别来无恙

    男仆总裁,别来无恙

    五年前她救下他,她收留了他,他们日久生情,可是始终没人表白,在她父母双亡的时候,他却不辞而别,而她也变了。五年后她被国内最大的cy公司录取,而他却是总裁。。。
  • 凌霄神座

    凌霄神座

    凌霄大帝传下十二支圣座,每支圣座得其传承之一,但是九支圣座接连被灭!如今只剩下天南揽月,北冥藏星,东洲缚日三支圣座!谁来解开其余圣座消失之谜?步惊风穿越过来,破解万年诅咒,成为一代大帝!解开不世之谜!
  • 逍遥煞仙

    逍遥煞仙

    大道无常,我自逍遥。一个穷小子,一种奇怪的能力,几段荡气回肠痴缠绝恋,几番生死搏斗,求得万全法,扶摇上九霄。
  • 关于没能上天堂这件事

    关于没能上天堂这件事

    飞来横祸,有为青年尹绍川不幸殒命,且看他如何揪出幕后黑手,拯救亿万生灵
  • 霸道王子遇到冷公主

    霸道王子遇到冷公主

    她,本来就对人总是一副淡漠的样子,原本拥有美好的家,妈妈却被人杀了,爸爸用工作麻痹自己,自己下定决心要保护他们,经过一段时间,以为遇到了美好的爱情结果,,,,自从妈妈被杀越来越冷了,他,冷漠无情,叱咤黑白两道,当他们相见会有怎样坎坎坷坷的爱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漫长的寻觅:只因为是你

    漫长的寻觅:只因为是你

    她本来应该完美度过一生,但却在四岁生日那天,突然失踪……再出现,已过了十多年,十多年后她遇上了他。“你本来就是我的,以前是,现在也是”“我们之间又没有什么娃娃亲怎么我就是你的了。”“自从我遇到你,就早已决定,此生非你不娶,你一定是我的。”“这么肯定吗,你那里来的自信?”“自信,都是你给的”一脸邪恶的笑容向某人扑去……有些人,有些事,注定分离有些人,有些事,注定相遇但分离一定是为了最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