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3400000006

第6章 山东秧歌(2)

①跑场引人∶演出前先打几通锣鼓招徕观众,然后开始跑大场,场面是一般秧歌常用的摆队、十字梅、四门斗、绳子头等。在台上跑大场时,多由鼓子带队从两面交叉跑出,每种角色两人相遇时要对舞,交错而过时男角还做些翻扑技巧动作,女角则对舞而过。过场中,演员可以即兴发挥技艺,充分表演,但舞时从不唱。场面多少、时间长短、因观众多少而定,人员己满则开始演小戏。人来不齐,由膏药客插科打浑后,再来一次跑场。

②膏药客打浑∶大场后膏药客上场,调剂气氛,并让演员休息,以便后面的小戏演出。他上场时,撑着打开的伞,拿着虎撑缓缓而上,即兴编词诙谐逗趣。如演出中各角色都是女孩子扮演的,上场后就来段逗趣的话:“锣鼓煞住乐自然,尊声诸位听我言,今年小屯这台耍,尽是女的缺少男。有心还想说几句,我的膏药又不黏。叫声伙计们再把锣鼓敲起来,膏药不黏来二遍。“于是又跑一次大场后,才开始小戏的演出。

6、胶州秧歌的音乐表现

胶州秧歌中,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

胶州秧歌的音乐伴奏,一般用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羽调式的民间吹打乐。秧歌的音乐与舞蹈动作配合密切,音乐中用来表现秧歌舞蹈“慢做快收”动律的附点八分音符贴切典型,音乐根据舞蹈情绪灵活运用,两者在力度与速度上高度和谐统一。

第三节海阳秧歌

1、海阳秧歌的历史脉络

(1)海阳秧歌的地域分布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

(2)海阳秧歌的历史溯源

海阳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舞诰封武略将军。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洪熙一年为公元1425年,可见当时已有秧歌活动于今海阳凤城。据上所述,海阳秧歌是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城(地名,及后来的海阳县县城,地址在现凤城)。

(3)历史见证下精益求精的“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的兴盛时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以后。海阳秧歌在形成之初就糅合了很多武术表演的成分,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它仍然大量的吸收各种武术流派的精华,以充实自己。并且,海阳旧县城凤城,依山傍水,海运方便,是当时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说明秧歌当时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少的活动内容,而凤城已是四乡秧歌的活动中心。

海阳秧歌得以逐步发展、日趋成熟,重要因素之一是它能不断地吸收各种外来艺术的精华,据乾隆三十五年海阳柳树庄人陈英弼编写的秧歌剧《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序中所述:“余随胡公廷章供职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由此可见,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阳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借鉴蜀歌了。清顺治七年(1650年)海阳大辛家村的少林高徒辛璋光将少林寺武术的套路交给本村的年轻人,丰富了“花鼓”的舞蹈表演。清乾隆年间,海阳一带沿袭前朝的习武之风,练武健身、防身成为时尚,村村设立拳房,“螳螂”、“八卦”、“长拳”、“少林”等各路武功风行于世,年轻人无不习武,武术渐渐成为海阳秧歌中单独表演的部分。再往后,艺人们又将武术融入在“花鼓”表演的套路中,一方面淘汰了纯武术的表演,一方面使花鼓的表演更具阳刚之气和艺术魅力。故,海阳秧歌中“乐大夫”俗有“螳螂门”、“八卦门”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动作汲取了不同拳术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2、多元化的舞蹈特点

海阳秧歌的故事性较强,由于故事性的需要,海阳秧歌的动作对生活的模仿更多一些,抽象的、纯审美的成分要少一些。且角色和表演的多元化,内容和素材的丰富性,风格和形式的多样性,亦是它另一个突出特点。海阳秧歌特别注重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善于从人物的身份和实际生活中寻找动作依据,丰富舞蹈词汇。

3、海阳秧歌舞队的组成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

首先是执事部分包括“三眼铳”、“彩旗”、“乐大夫”、“花鼓”、“村叟”、“家妇”、“渔翁”、“樵夫”、“相公”、“闺秀”、“货郎”、“翠花”、“箍漏匠”、“王大娘”、“丑婆”、“俊小儿”、“霸王鞭”等等。

其次是乐队,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

随后是舞队,一般扮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又分为指挥者——乐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匠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

4、海阳秧歌的角色及作用

执事部分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由三眼铳、彩旗、香盘(由会首或副会首端捧)、大锣组成。

乐大夫。舞队的指挥,左手抱伞,右手执甩子,关于其身份,民间传说不一,有说是一看场佬,反穿皮袄是为御寒,手抱雨伞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也有说是一过路大夫,手执马甩是为了消病去邪。

花鼓。一般由16至24名男青年组成,武生扮相,排在队伍前列,为秧歌队开路和打场,单手击鼓,左手虽持鼓槌但不击鼓,只随节奏相应地做动作。

小。作乡间姑娘扮相,原与花鼓结对表演,后逐渐脱离花鼓而独立表演。

货郎与翠花。表现乡间小商人串乡走村,村姑挑买小百货的生活情节。

箍漏匠与王大娘。民间传说,王大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旱魃所变,她私自下凡,变成村妇王大娘。箍漏匠是南天门土地神变化,受玉皇大帝之命,到凡间捉拿王大娘归天。艺人选取二人相遇后戏逗打闹、相互周旋的情节,编排成一段双人舞蹈,既可以串街走阵,又可以在演场时单独表演。

丑婆与傻小子。丑婆是乡间老妇扮相,傻小子则是顽皮孩童扮相。二人在秧歌队中不受局限,可随意跑动,逗闹嬉笑,取悦观众。

5、海阳秧歌的表演程序

(1)海阳秧歌的演出步骤有:

拜进、串街、走大阵、耍小场、跑阵式、演场、拜出。

(2)各程序的作用

①“拜进”与“拜出”主要是用于秧歌队与接受单位的联系和告别。

②“串街”、“走大阵”是显示秧歌队阵容、技艺和进入表演场地开辟表演区域、拉大场的表演。

③“耍小场”和“跑阵式”为秧歌队中几种角色的重复表演和各种图案变换的默契配合,犹如众星捧月。

④“演场”则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煞板收势”。

6、海阳秧歌的流派

海阳秧歌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即“大架子秧歌”与“小架子秧歌”。

(1)大架子秧歌

代表了海阳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主要流传在海阳东部和南部地区,以颜明玉、王发为优秀代表。

(2)小架子秧歌

流传于海阳西北部地区,除打击乐伴奏外,还配有唢呐、笙、笛等乐器。舞蹈动作不多,以跑阵式为主,俗称“跑秧歌”。

7、海阳秧歌的艺术展现

(1)海阳秧歌的音乐表现

海阳秧歌的音乐由锣鼓和歌曲两部分组成,以锣鼓伴奏为主。打击乐由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组成。两种主要的锣鼓曲谱为慢走阵与快走阵,只是速度不则,而节奏型基本相同,都是三鼓一锣(一板三眼)。歌曲多为民间小调,演唱时,中间进有打击乐插入,其代表曲目为《大夫调》、《跑四川》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笛子、笙、二胡等乐器伴奏。

(2)海阳秧歌的舞蹈步法

舞蹈步法主要是“三步一隔”,即走三步、踏一步,当秧歌队串街走阵时,主要是以两竖排队相互交叉走“三步一隔”贯串始终。

第四节渔灯秧歌

1、趣味盎然的名字来源

“渔灯秧歌”又称“太平歌”是“乡会”的节目之一,取俗谚“吉庆有余”中“余”的谐音“渔”,“五谷丰登”中“登”的谐音“灯”,故称“渔灯秧歌”。

2、土生土长的地域分布

同类推荐
  • 爱心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爱心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本书有着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蕴含着他自己的以及从父辈们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全部生活智慧和实际经验。他的寓言都以诗体写成,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常借动物和植物和形象,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刻画社会上各种人物的复杂性格,抒发自己的民主思想,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 达尔文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达尔文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生活素描

    生活素描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热门推荐
  • 电话迷藏

    电话迷藏

    宋媛媛,一个风韵犹存的陌生中年美女,赵之,一个生活稳定的中年男,一面之缘宋媛媛在赵之的心里投下了深深的印记,当宋媛媛的女儿小宋打来电话说宋媛媛病重时,赵之的生活失去了稳定,伴随着小宋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电话,赵之的中年情感会开花结果吗?
  •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覆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覆

    那一年,他来了,打破了我曾经的人生;那一天,我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本以为彼此不再相见,但是冥冥之中早已有了定数,他还是来了,只是……当昔日闺蜜,变成今日情敌;当昔日情侣,变成今日陌路;如果可以,莫亦风,我真想在我年少的时光中,没有你的侵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制定本条例。
  • 让你久等了

    让你久等了

    多年前的偶然相遇,短暂的相处成为心里念念不忘的美好,以为你就此消失在人海中,你却终于来了,你知道吗,我等你好久了……新的城市,故人重逢,却难以重拾回忆,谢谢你一直在等我……我醒悟的太迟,执着的太久,曾经伤你千百次,对不起,你还在等我吗……从小所有的人都更宠着你,我们明明这么像,为什么他却不肯选择我,什么时候他才能把目光放在我身上呢,会有这一天吗,我等他好久了……
  • 绯红纪元

    绯红纪元

    二十一世纪的小职员莫龙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到了一个异界的“绝世天才”身上修炼无瓶颈……极速提升等级……一飞冲天称霸天下,把妹成群……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不再是梦想然而,这个“天才”真的那么简单么?这场死而复生的穿越,又当真只是偶然么?……当猩红之眼在天空延展,当神灵伴随着星辰陨落有光,从黑暗中生
  •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小说以宏大的篇幅着重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高材生的万桐书,被周恩来总理派往新疆抢救十二木卡姆古典音乐的动人事迹,讲述了万桐书与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家生死与共、情深似海的民族情谊和灵魂交融的艺术生涯。
  • 凤弑天下

    凤弑天下

    慕容心,21世纪医术天才。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她成了皇城的皇后,他后宫唯一的女人。某片段慕容心:“后宫就我一人?”冷君邪:“皇城第一美人都成了朕的皇后,那么你觉得,还有谁配做朕妃子?”慕容心:“别找借口,难道不是因为你……你丑?”冷君邪:“你怎么知道朕丑不丑?”慕容心:“那你戴着面具干什么……要不给我看看?要是毁容什么的我会医术说不定就把你医好了。”“可是,朕发过誓,只有爱我的和我爱的女人才能看朕的脸,懂?”慕容心:“不看就不看,你以为自己长和宋仲基一样帅啊。”不过,当某日后,她看着自己面前这张妖孽的脸不禁吞了吞口水,“皇上,需要小女子尽管说一声,小女子做饭打扫卫生外带暖床可都是一一俱全的。”
  • A Footnote to History

    A Footnote to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恶魔教主刁蛮妻

    恶魔教主刁蛮妻

    我童小蛮堂堂羽将军家的……义女,为了报义父的教育之恩,特为那个善良的彩凤姐请缨下嫁到炎教。未来夫君是个丑八怪?杀人魔?哼,我童小蛮才不怕呢!我趁新婚之夜杀了你,这样还为武林除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