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秧歌的历史渊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南接甘肃,东接陕西,东北临内蒙古。南北尖细,东西较宽,形似枣核。宁夏为西夏王朝故地,西夏时期,六盘山地区的部分县隶属宋朝,因而,该地舞蹈多受中原汉文化影响,在明代就已形成对宁夏歌舞的的“社火秧歌”之称。另外,宁夏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引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灾民和商贩陆续来宁夏谋生,继而定居下来,同时他们也带来了各地不同风格的秧歌。
2、多样的舞蹈名目
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在中卫、中宁、盐池、贺兰、银川市和青铜峡市流传各地的名目繁多的“旱船”和“秧歌”舞蹈,如《龙凤船》、《陈古人赶船》、《十二旱船》,还有《盐池秧歌》、《隋朝秧歌》、《叭拉鞭》、《跑场子》等。
第一节隋朝秧歌
“隋朝秧歌”流传于中宁县曹桥村一带,多在春节期间表演。
1、“隋朝秧歌”的传说
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隋末,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唐王李渊密议造反,消息走漏,朝廷下令捉拿。情况万分紧急,在一位谋士的建议下,唐王等一行十人扮成秧歌队逃出京城。后来,唐王成就了大业,便把这次出逃的情形编成秧歌的形式在宫内表演,很快传于民间。老艺人说隋朝秧歌大约在唐武德二年又从长安传到中宁县曹桥村,一直由本村人表演,未传他乡。在该舞演唱的歌词中,较完整地叙述了唐王等人扮成秧歌队走街串巷表演混出城门的经过,歌中所唱秧歌队人数、角色与现存隋朝秧歌的表演人数、所扮角色完全一致。
2、“隋朝秧歌”的舞队组成
秧歌队共由六男四女组成:一男扮唐王(右手拿虎撑,左手擎万民伞),一男扮大臣(左手执拨浪鼓,右手持响铃),四男扮武士,四女扮侍女。扮演唐王者通常由秧歌队的班头承担并说喜。
3、“隋朝秧歌”的表演特色
整个表演由扮演唐王的演员指挥,其队形、动作的变化及音乐的转换均以唐王转响手中的“虎撑”为号。
(1)表演形式
表演的全过程交替走“圆场步”和“便步”。在跑“双蒜辫”、“十字穿花”、“四门斗地”、“双分门”、“单蒜辫”等队形时,均走“圆场步”。
(2)音乐表现
跑场时,由大鼓、大钹、小镲伴奏。演唱时,可加入弦乐器伴奏,亦可清唱。所唱的两首小曲子,除第一、二段叙述唐王等扮秧歌队逃生的歌词须照本演唱外,以后段落的唱词可根据环境特点,即兴填词演唱。通常由扮演唐王者一人居中演唱,其余的人围其转大圆圈。
第二节盐池秧歌
1、早期“盐池秧歌”的演出形式
明末清初,秧歌在盐池便十分流行,主要于春节期间串村表演,如遇有重大庆祝活动或婚丧嫁娶之事也应邀前往。早期县城里的秧歌队由商会组织,商贾们出资赞助。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秧歌队出发四处表演,当行至店铺门前时,便高诵吉祥语。店主则鸣放鞭炮,并以银洋、布匹之类等财务酬谢秧歌队。
2、“盐池秧歌”的表演特色
“盐池秧歌”多由男性表演,伞头手举伞灯,身旁跟随两位手持马鞭或擀面杖的门神,接着便是身着文武戏装的各类角色和丑婆、傻小子、算命先生、货郎、教书先生等,他们手持与各自身份相符的道具,跟着伞头游街串巷沿门表演。由于盐池县与陕西定边县相邻,所以,“盐池秧歌”的表演也受到“陕北秧歌”的影响。
3、“盐池秧歌”与新文化运动
1936年,盐池成为陕甘宁边区根据地之一。1942年陕甘宁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盐池秧歌”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从舞蹈角色、动作队形、思想内容都发生较大改观。原来的伞头变成手持镰刀、斧头的工农人物形象,全体表演者皆身着现代服装,双手抓腰稠,在统一节奏中进行表演,表现了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之情与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三节新桥高跷
以惊险、技艺高超而著名的“新桥高跷”,流传于中宁县新桥村。
1、高跷的传说
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王为了防御外敌的侵略,采取了深挖护城河、高筑城墙等备战措施。某年冬季的一天,两国交战,进攻方被护城河面上结的薄冰所阻,多次努力均遭失败,始终无法逾越。关键时刻将军接受了一名兵卒的建议,全体士兵将一木制假腿绑在腿上涉水过河最终取得胜利。在城中,全体将士们为欢庆胜利,绑着木腿,穿上彩装,拥上街头载歌载舞,以后逐渐演变为“高跷”舞而流传下来。
2、高难的高跷表演特色
(1)表演形式
“新桥高跷”由地面和高台两部分表演组成。
(2)表演内容
①传统的地面表演:地面表演共分为“进场”、“出场”、“入地”、“团场”四段,以走变化多端的传统队形为主。
②高难的高台表演:“新桥高跷”的精彩部分应属高台表演:
一是用数张桌子和脚板搭成单桥和双层桥的过桥表演。踩跷舞者依次“上桥”、“下桥”,或从“桥”上跃下,其间,舞者可根据所扮角色自由即兴地进行活泼风趣的表演,逗得满场的观众情绪高涨。
二是在由数张桌搭成的三四层的高台上表演“渔翁摸鱼”、“公子扑蝶”等片段。有些艺高胆大者则多做“叠身扑蝶”、“钻洞扑蝶”、“旱地拔葱”、“磨转扑蝶”、“跨步下桌”、“跳坐下桌”、“扑滑下桌”及从最高的方台上一跃而下成“劈叉”等高难度动作。而在做这些惊险动作的同时,还要随着情节的发展与地面或不同层桌面上的姑娘的动作紧密配合呼应。而在整个表演结束前的“搭人梯”,也称“高跷叠罗汉”,则是该舞的绝技。
第四节高跷跑驴
将“高跷”和“跑驴”结合为一体,就是流行在中卫和隆德两县的“高跷跑驴”。它在每年春节期间,既可随高跷队表演走各种队形的大场,又可单独表演有情节的小场。
骑在驴背上的新媳妇或淘气娘需要一身兼两职,既是骑驴的妇女,又是被骑的驴儿。为了能够产生人骑在驴背上的效果,舞者需要脚下移动碎步的同时身体还要不停地上下“颤颠”,称“碎颠步”。根据剧情的发展,骑驴人还要通过“跳击双跷”、“跳踢后腿”、“鹞子翻身”、“跳劈叉”等一系列动作,惟妙惟肖地刻画出驴尥蹶、驴卧地、驴受惊等生活习性及妇女骑驴时常见的体态。由于舞者需具有较高的技艺和体能,所以骑驴的妇女均由男性扮演。整个舞蹈诙谐、幽默,充满了喜剧色彩。
“颠颤”该舞由打击乐伴奏,其轻重缓急应舞中情节而变,当驴儿欢奔时,是轻快的鼓点;当驴陷泥潭时,则用闷鼓一拍一下的为舞者较劲;当驴腾跳而起,鼓声大作,极好地陪衬了舞蹈内容,并渲染了表演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