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风秧歌”的表演内容:
踩街
踩街,即在街道上穿行表演。男女排成几列队形,边扭边舞,交错向前。队伍前面由一个手击水镲者指挥,前面两个领头的分别化装成“疯公子”和“野太医”。后面的男角扬臂击鼓,头上甩圈;女角击打小锣,载歌载舞。音乐高亢悠扬,表演自然生动,队形灵活多变。
踩圈
踩圈,也叫“小秧歌”,是继踩街后的定场表演。领唱者为一对老夫妻,其余均为女角。演唱前有段纯舞蹈表演,按“四开头”、“长流水”等锣鼓点进行。之后,便由男主角手持花扇,将绕圈舞动的女角一个个逗引出来。被点到的女角与男角跳“扭麻花”、“掏八字”等舞蹈。然后全体围圈演唱,通常是男角领唱,女角合唱,尾声时男女大合唱。歌词大都自编自演,以颂人、描景、说事为主要内容。表演时的节奏也较前加快,幅度加大,男女对舞,演唱风趣幽默,富有乡土特色。
开轱辘
开轱辘,也叫“大秧歌”,是以上秧歌演唱部分的延续,演出一个个小戏,剧目内容有人物性格,有故事情节,甚至有矛盾冲突,构成一出出民间小演唱,所以当地俗称“出儿秧歌”。秧歌的节目达四十多个,其内容非常丰富,有反映农业生产劳动的,如《薅苗》、《打麦》、《秋收》;有表现年节习俗的,如《过大年》、《观灯》;有刻画自然风景的,如《四敖八景》、《朝霞峪赶会》、《崞县城赶十三》;有描写爱情、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的,如《二女告状》、《等新郎》、《怀胎》、《亲家相骂》等,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农村生活图画。
第八节临县伞头秧歌
1、临县伞头秧歌的地域分布
临县秧歌是流行在山西吕梁市临县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所以又称“临县伞头秧歌”。“伞头秧歌”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具体指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和陕西省榆林市的吴堡、绥德、佳县、榆林、米脂、子洲、青涧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延安市,其中尤以临县最盛。
2、临县伞头秧歌的表演特色
(1)宏伟的舞队组成
伞头秧歌的内容丰富广泛,形式活泼多样,气势粗犷豪放,规模宏伟壮观。一支秧歌队(俗称一班秧歌),多者一二百人,少则三五十人,一般秧歌队人数不等。除了乐队、仪仗队和“伞头”外,其余皆扮各种角色。俗称“装身则(子)的”,也叫“上身则(子)的”。这些角色中,除了“打鼓子”和“拉花子”以外,又分别组成各种“叨会则”,也叫“杂会则”。他们既是秧歌队的成员,又能在场内单独表演节目。
(2)演出顺序
大致顺序为:
①仪仗队。包括一对大红灯笼、门旗和彩旗若干面,门旗上标明“某某秧歌队”。
②乐队。由锣鼓家什和大唢呐组成。
③龙舞。
④伞头。即手执花伞的秧歌艺人,是秧歌队的头领,也是指挥者,通常一队中只有一人,后来增加至4~6人。
⑤架鼓子。
⑥小会子,即民间小演唱。
⑦杂会子,即传统折子戏。
⑧民间传统舞蹈。
⑨旱船,也叫“水船”。
⑩狮子舞收尾,至少是一对狮子。
3、“伞头秧歌”的表演形式
临县秧歌分为“伞头秧歌”和一般秧歌两种。
(1)“伞头秧歌”
中又有“答谢秧歌”、“接送秧歌”、“评论秧歌”、“称颂秧歌”、“对歌”等若干种。
(2)“一般秧歌”
则是一般表演者所唱,在某一节目演完后,随便唱几句。
4、伞头秧歌独具魅力的唱词
伞头秧歌的唱词通称为秧歌,是伞头秧歌这一民间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句体的民歌,又与戏剧性质的秧歌唱词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民间口头文学中稀有的艺术品类,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具体如下:
(1)即兴编词的演唱特点
即兴编唱是伞头秧歌最显著的特点。几乎所有的秧歌都是在某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中产生的,一首好的秧歌唱词更是如此。歌手们或触景以生情,或遇事而有感,或因人而议论,或互问互答,绝没有毫无对象的无病呻吟之作。
(2)灵活多变的格律结构
伞头秧歌的唱词一般为四句一首,可以独立存在,一首秧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大致可分为七字句、十字句、九字句、十二字句四种格律结构。一首好的秧歌,不管采用哪种格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立意要深刻,结构要完整,布局要合理,结尾要巧妙。
(3)通俗明快的语言艺术
伞头秧歌所使用的语言,基本是以方言为基础,其主要特点是通俗明快,自然流畅,雅俗共赏。伞头秧歌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既不同于书面文学语言,又不是原始的口头语言,而是经过加工、提炼、修饰之后的口头文学语言。此外伞头秧歌还调动了几乎所有的修辞手法,来增加它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4)和谐独特的地方音韵
至目前为止,伞头秧歌基本上是按方言的发音吐字来演唱。伞头秧歌的唱词统一都押脚韵,即每句末尾一个字要求合辙押韵。四句同韵是伞头秧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有许多名家的秧歌还特别讲究四句用同一声调,即同声同韵的特色。演唱起来音韵更为和谐,从而增强了秧歌的艺术感染力。
“伞头秧歌”的表演,主要是唱和扭两个方面:
其表现为“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结合”交替进行。扭秧歌主要集中在“过街”、“掏场子”和“小会子”在场内的表演三个方面。唱秧歌主要是伞头的事。伞头肩负着指挥全局,调动情绪,编派节目,评论演出以及秧歌队与外界交往、答谢、祝贺等一系列职责,而这一切都得通过唱秧歌来进行。
第九节霍县秧歌
1、古老的“霍县秧歌”
霍县秧歌是一种融说、唱、舞于一炉的古老民间舞蹈。
相传起源于宋代,流传于霍县北杜比村、大张村、库拨村、下乐平、靳比等村。它的曲调动听,舞姿健美,道具独特,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2、“霍县秧歌”的表演特色
(1)角色分布
角色共10人:持伞者、花鼓手、老娘、公子、小丑、货郎各1人,花身子(小旦)4人。
(2)表演程序
“霍县秧歌”的表演程序大致为三部分:“清场”、“走场”和“混场”。
①清场:开头部分叫“清场”,“清场”以个人说唱为主:先由持伞者即兴编说4句顺口押韵的吉祥话,接着演唱几段,然后公子、货郎、老娘和小丑轮流进行说唱表演,然后再由持伞者说白结束。“鼓手”率领“花身子”、“老娘”、“货郎”、“小丑”逆时针方向走大圆圈,“举伞者”在圈中顺时针走小圈,即兴编词,说唱一些吉利话。比如到某一家院里表演,“举伞者”即说:“这座院子盖得高,里里外外拿砖包,四角四棵摇钱树,当院是一个聚宝盆。”
②走场:“走场”是主要的舞蹈段落:先由“鼓手”擂击花鼓,甩舞缠丝,走“花梆步”冲进圈内边击鼓边甩缠丝进行表演,做“漫头花”、“黑虎掏心”、“怀中抱月”、“苏秦背剑”、“大海捞针”等技巧动作,然后带领大家跑“蛇摆尾”、“剪子花”、“紫金缠柱”、“回荆州”等队形。
③混场:以集体歌唱为主:表演者站成一字形或半圆形演唱,有一唱众和、齐声高唱,也有对唱等形式。唱完一曲,变换一次队形,依次反复。
3、“霍县秧歌”的艺术特色
(1)独特的道具
“霍县秧歌三件宝,缠丝、花鼓、小斗锣”是当地群众中流传的说法,这是霍县秧歌艺人们运用的道具。
(2)灵活的动作展现
缠丝和花鼓是“鼓手”的表演道具:
①缠丝是将长64厘米的藤条盘在10厘米的木盘内,用带系于舞者前额,其舞法有吐、甩两种。“吐”即舞者头向前平点,缠丝直线向前吐出;“甩”是将头向右猛一甩动,缠丝顺势绕头转圆圈。
②花鼓长24厘米,鼓面直径13厘米,舞者挎于腰间,既要头舞缠丝,同时双手还要灵活快速地击打花鼓,并且击鼓姿态也千变万化,如变换掏腿打、撩腿打、跪地打等多种姿态,矫健敏捷,欢快风趣,技巧性高。手与缠丝的配合要既快又顺当。因而“梗脖”、击鼓动作花哨是“鼓手”的动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