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900000011

第11章 篆刻艺术的技法(1)

技法是历代篆刻家从学习篆刻传统和创作的实践中总结积累起来的一些基本方法。由于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条件各异,创作习惯有别,体会有深浅,所讲的具体方法也不尽一致。但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却有共同之处,所以我们学习和借鉴前人篆刻创作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作为一种“法”,它是死的,运用法的人是活的,法是随着人的创作实践发展的。因此,所谓篆刻的技法,它只能供一些初学者作为一种篆刻入门的手段。我国有一句成语叫“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工具,一旦得到了鱼,这个筌就可以不要了。这一比喻用来说明“技法”是很合适的。当我们一旦掌握了篆刻创作的方法之后,对于“技法”中所讲的法也就不必死守不放,而应该去创造自己的法,到了这个阶段,就是“法无定法,法由我生”了。

第一节篆法

甲骨文金文陶文

印章中使用的文字主要是篆书,此外也有隶、楷书等,但为数不多。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石鼓文等统称为大篆。还有秦统一文字后出现的小篆,以及专用以入印的缪篆、鸟虫篆等。篆书入印或许是历史的约定俗成,文字随社会发展而演变,由篆到隶、楷、行草,甚至简化字和拼音字,唯独印章中仍坚持用篆书,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笔者以为,篆书具有强烈的形式美和装饰美,其结构对称平衡,形态错落多姿,笔画简洁优美、方圆由之,线条道劲规整,种种因素都是入印文字的最佳选择;另外篆书是古代文字,较难辨认,也就难仿制,印章用篆书可能也有防伪方面的考虑。以此看来,现代人要学习篆刻先得要学会“识”和“写”篆字,这一番功夫是非下不可的。

一、识篆

识篆属于文字学的知识范畴,一般都是从小篆入手,所谓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责令李斯等人,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吸取六国文字之所长,制定出的一种法定规范文字,小篆的颁布,结束了天下文字混乱的局面。到汉代,许慎又编出了第一部小篆的字典《说文解字》(也附有部分大篆),更进一步地规范了小篆的字形、字义,给后学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所以,初学者不妨先熟记《说文解字》部首,尤其是常用字的部首,大部分小篆字即可按部首的组合而识得。但是,还要注意,有一部分篆字是特殊情况,不可以按楷书的部首组合法直接去“翻译”,因为文字变迁的历史曲折复杂,尤其是由篆到隶的所谓“隶变”过程更复杂,而由隶到楷变化相对简单,所以对有部分篆字就要在弄清渊源的基础上特别地加以记忆。

小篆的基础打扎实了,再去学习大篆就有路可循。大篆是秦以前的文字,三代以来,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诸侯国各自为政,文字也各行其是,使得一个字常常有许多变体写法,给初学者增加许多困难。学习和使用大篆关键在学会使用工具书,现在已经有很多出版物,如《甲骨文编》、《金文编》、《金石大字典》、《古籀汇编》、《说文古籀》等,足可帮助我们学习和使用大篆文字。

语言和文字的发展总是越来越丰富,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新的字不断地创造出来。常常会遇到现代汉语中有的字而古文字中没有,使得学印的人产生迷惘和无措。解决这个问题有各种不同的办法:一是借用同音或同义的另一个字,如刻“龙的传人”,其中“的”字小篆没有,许多人改刻“龙之传人”,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说文解字》没有的字是决不可用的,要解决问题只能在《说文解字》范围内借。但借用有时会发生改变原意的弊病,也非十全十美的办法。二是根据部首拼造,如“的”字,则以白字和勺字两个部分拼起来。拼造篆字很不容易,需要作者具有相当高的文字学基础,才能拼造合理;基础不够难免胡编乱造,结果贻笑大方。三是干脆改用隶、楷入印,可避免错别字发生。四是查阅《增篆康熙字典》,这本字典中篆字比《说文解字》多,虽说也是后人拼造出来的,但因为是清初诸多大学者集体创作的成果,应该比较合理可靠。篆刻界一度曾为大小篆混用的问题进行过争论,比较保守的一派认为,大小篆是代表不同时代风格的不同书体,所以不能在一枚印中同时使用,这样会扰乱了时代特征;另一派则认为文字只是艺术创作的载体,大小篆同用,只要能够做到协调和谐,化异为同,就不必被规矩束缚而不利于艺术的发挥。现在持后一种意见的越来越多,争论似乎因之而平息了。

古今许多篆刻家除用大、小篆入印外,还广泛吸取各种古文字以充实作品,如诏版、镜铭、碑额、兵器、权量、砖瓦、泉布(钱币)、简帛等等,所以古文字学的功夫对篆刻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现代青少年学习古汉字除掉相隔时代久远等困难因素外,还要多过一道繁体字的关;但从许多学有所成的青年身上看到,只要肯努力,繁体字可以很快掌握,这层困难是完全可以攻克的。

知识小百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该书还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学说。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六书”不能单纯的认为就是造字法,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为用字法。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同时,字义的解释也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我们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的阶梯。

二、写篆

仍旧以小篆为代表来说明篆书写法的问题。小篆又称斯篆,其体势略长方,间架对称平衡,上紧下松,宽博端凝;其线条圆润挺劲,均匀婉约,后人把略粗者称为玉箸篆,稍细者就叫铁线篆。现存的“泰山残石”、“琅琊台刻石”、“峄山碑”、“会稽刻石”等,是小篆的典型风格。到唐代有李阳冰写的“城隍庙碑”,可认为是得到斯篆的真传,也可作临习之范体。等到学写小篆比较有基础,对篆书的书写规律能够把握了,就可以开始写大篆,如石鼓文、金文(钟鼎文)、甲骨文等。

写篆书的执笔法同写楷书一样,也是五指并用的拨灯法,五个手指分别叫做撅、压、钩、格、抵,互相之间形成合力,把笔管稳稳地控在手中,同时又互相制约,使其完全受到人意识的控制。古人比喻为拨油灯的灯芯,也有人比喻为双腿控制马镫、驾驭马的奔跑,被公认为是最正确合理的执笔方法。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就不一一介绍了。

笔在运动的时候,要力求指实掌虚,腕平掌竖,圆笔中锋才能力透纸背。篆书的笔法比较其他各种书体来说相对简单些,概括起来不过三笔,竖、横、弧,再总括其实只一笔,即“逆锋起笔(藏头)、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护尾)”。起笔收笔处呈圆头形,中间线条则粗细均匀,沉稳有力。这一笔,直写为竖,横写为横,左右圆转为弧。有人说,若写得如直尺圆规般规矩,算功夫到家了,这话可作参考。

清代以来,出现了许多写篆书的高手,如邓石如,吴攘之,吴昌硕,他们在写篆时掺合了其他书体的笔法,方圆结合,提按自如,刚柔相济,八面出锋,使得篆书的艺术效果大大丰富,有人称之为“草篆”。但写革篆必先打好规范小篆的基础,先学平正,再追险绝,这才是学书法的正道。

写篆书也有笔顺,就是写一个字总有笔画的先后。一般说总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左右对称。但也有人按自己习惯的顺序来写,如“日”字写法,“木”字写法。只要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篆刻中对某些笔顺没必要有刻板的规定。

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等多种字体,字形相对比较活泼松散,大小相间,错落有致,有时在全幅字中,行距字距自由处置,凝重而潇洒,书写时笔法变化可以丰富些,也更富艺术感染力。

知识小百科

勤学苦练的纪念

吴昌硕幼时学习刻印,因为家境贫苦,困难很多。买不起石章,有时只能以砖头、瓦片等代用,偶而弄到几方石章就视同珍宝,反复磨刻,直到剩下薄薄的一片。没有印床,就用手握石奏刀。一次不小心刻伤了左手无名指,伤口很深流血不止,疼痛难忍。但他为了学艺,并不因此而放松刻印。后来伤口虽然结了痂,指甲却从此脱落不再重生,成了他勤学苦练的纪念。

第二节章法

章法,篆刻学的术语也叫“分朱布白”,文学、书法、绘画等各种艺术门类中也有章法的问题,指的是作品的布局和经营位置,或是文章的脉络,分章节段落等方面的构思。好像工匠造屋,必先审视地势,合计材料,精心构想,设计蓝图以后才能动手施工,这构想设计就是章法。

篆法是以一个字作为对象来说的。在一方印章中,大约数是由两个以上的文字组成,那些个别的字一旦集合在一方印章中,就要加以调整变化,求得配合一致,才成为一个整体。章法就是研究在一方印章文字的整体观。

篆刻的章法贵在气、势、情、韵皆备,而最终落实在“和谐”二字上。有人比喻为名将布阵,首尾相应,欹正相生,俯伏相背,各随字势错杂离合,回互偃仰,不假造作,天然妙成。全印不管字数多少,形状各异,都要做到团结一气,所表现出的轻重、虚实、疏密等关系各得其宜,做到疏中见密、密中见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气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统一中有变化。能够在虚实疏密四个字上做好文章,章法的要领基本上就得到了。章法要做到新颖独特,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个人风貌,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值得我们花一辈子的心血去努力追求。

一、印章字序

印章字序,是章法安排首先碰到的问题,现在先把一般常规的排列方式用图例加以说明:

(一)单字印:随意布置,亦可加动、植物装饰等。

(二)二字印:右左、上下。

(三)三字印:右左、上下,右右左,右左左。

(四)四字印:右左左右、右右左左。

(五)多字印:五字以上一般叫多字印,排字方式变化很多,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巧思。

以上只是传统印章中字序安排的普通模式,可以作为我们篆刻创作的借鉴和参考。

二、章法的基本规律

章法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奥妙的问题,虽然也有其一定的规律,但这规律又会因作者的个性而随时改变甚至打破。下面分别阐述的几个内容,是章法的几个基本规律,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研究。

(一)增减笔画

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在一个印之中,笔画繁简差距很大,按平均分配每个字所占面积的话,就会疏的太疏,密的过密。这个时候可供选择的办法之一就是增加或减少字的笔画使其趋于均衡。当然,也可采用笔画折叠盘曲等方法以增其繁,达到相同的目的。这都是从全局的疏密气势需要出发来考虑的,并不是心血来潮随心所欲。需要指出的是笔画增减应不失“六义”(文字法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字有出典,合理合度,绝对不可自己杜撰乱造,否则反成谬误。

(二)平正端凝

印面文字结构及笔画简繁适度、粗细合宜,排叠有序、间隙停匀,力求端正大方,具有庙堂之气,汉代白文铸印中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尤其适合初学者好好揣摩临习。一般初学者最适宜从这路风格的印章入手,才能稳步进入篆刻的大门,不至于误入歧途难以自拔。

(三)对比统一

对比的含义可以有虚实疏密方面的,也可有粗细轻重方面的,又可有刚柔巧拙方面的,还可包括光洁残损等方面的。有对比才有变化,有变化才有生命力。所以,印面的生动有趣是依赖对比的效果而存在的。对比最终要达到总体的统一,这又是任何艺术必须追求的终极目标。对比与统一是一对矛盾,创作实践中处理得好,使得自己作品统一多变,才算出色的、有经验的、有较高水平的艺术家。

1、虚实与疏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虚实指有物和无物,即指线条实体与空白间隙两者的关系;疏密指有物之间即线条之间距离多少的关系,平时常把两个概念串联起来讲,因为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也就习以为常了。虚实疏密问题可说是中国艺术包括书、画、印、音乐、戏剧、中医学、文学诗词等各学科都在精心研究的,它与传统的“阴阳”学哲学思想紧密相关,许多奥秘还有待我们去深入挖掘。

同类推荐
  • 攻克7大学习问题的145个好方法

    攻克7大学习问题的145个好方法

    学习成绩总是提高不了怎么办?学过的东西总是记不住怎么办?考试总是发慌考不好怎么办?家长想正确指导孩子学习该怎么办?……本书共分五部分,分别针对学习中常见的七类问题——学习兴趣、阅读习惯、听课效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记忆力、应付考试,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萌芽》杂志社唯一独家授权出版!萌,一种年轻的能量!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七堇年从这里启航! 《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分初赛获奖作品和复赛获奖作品两部分,收录的获奖作品经过精心选编,题材各异,生动有趣,满溢着“萌”的能量。 其中,有一代青少年自我与梦想的呐喊,有校园生活、青春情愫的细细诉说,有故土之思、人生感悟,有对现实的关照、对人性的思索,还有各种新鲜的文体实验。
  •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发生在1860年3月9日,15个8岁至15岁的学生,为了丰富暑假生活,准备乘坐“斯拉乌吉号”帆船环游新西兰。就在准备起程的那天晚上,不知道是谁悄悄解开了缆绳,船漂走了,又恰好遇到了暴风雨,结果狂风巨浪把这轻如叶子的小船抛至荒岛上。在这个荒岛上,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面临绝境,15个少年却不畏困难。为了生存,少年们组织起来,选举首领,全体成员紧密团结,克服困难,顽强地生活下去。其中虽有矛盾对立、冲突分裂,但最终他们齐心协力征服了险恶环境和外来入侵者,带着胜利的光荣和喜悦重返家园。
  • 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理论与实用教程

    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理论与实用教程

    本书以影视表演创作理论、影视表演教学研究、影视表演实用教程为主要内容。将影视表演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实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规范的影视表演教学体系。本书用生动鲜活的教学个案稀释复杂的专业理论,还原表演课堂的原貌,通过具体的、可见的环节展现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
热门推荐
  • 追寻的人

    追寻的人

    每个人心底都会有一青涩懵懂暗恋,但我知道,爱上你,我从未后悔。我不只是在追你,也在找自己内心中的信仰
  • 仙炼空间

    仙炼空间

    因为不好好修炼而被师父赶下山的许云,在火车站被推销了一个“最新款”的手机,从而打开了一扇崭新的修仙大门。别人晋级千难万险,失败一次轻则境界回退,重则身死道消。在仙炼空间里,许云一天失败一百次都不要紧,直到找到成功的方法!别人练习炼丹、布阵一次要准备许久,消耗巨大。许云不怕,尽管练手好了,需要什么材料仙炼空间都能模拟出来!清纯的校园女神,娇萌小警花,神秘美女总裁...会和许云擦出怎样的火花?为什么那么多美女喜欢你?可能是因为我经常保护过她们吧...为什么你要保护她们?废话!男人保护女人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一样的修仙,修不一样的仙!
  • 冰龙剑

    冰龙剑

    混沌破,天地开,,万杰争锋,何见仙,,一把绝世神剑,,一道仙的契机,引无数修仙者,趋之若木主角被卷入这场动荡中,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
  • 我为天魔

    我为天魔

    传闻天地间一座祭坛,人皇踏上可以万寿无疆,仙王踏上可以永生不灭,魔君踏上可以独步天下。无资质修仙的萧宇从必死魔境中生还,凭借着一颗本不起眼的石球获得了修复法宝和仙谕的能力。一切破碎的法宝,所有毁掉的异宝只要一个指甲盖大小,在他的手中都可以变废为宝。
  • 不灭心火

    不灭心火

    铁可碎,金可熔,唯心难撼。命多舛,路多曲,唯心难移。火有焚天之势,心亦有容地之能。是登上九天,还是泯灭红尘。都亦由我而定
  • 傲世凰后逆天计

    傲世凰后逆天计

    她是大名远扬的废物?!丑八怪?!放屁!当少女再次睁眼,从此脱胎换骨,艳惊天下!取而代之的是无法遮掩的的霸气狂傲,王者风范!当风起云涌,叱咤喑鸣,她毅然决然只手遮天,扭转乾坤,力挽狂澜!待一切风平浪静,她终执他手,一同俯瞰苍生,傲视苍穹!“你是我的男人,你要爱我,护我,宠我,你若是敢背叛我,我一定会杀了你!”“你是本尊今生唯一的执念,这天下之人若敢伤你分毫,本尊便毁了整个天下!你若敢消失,本尊倾尽所有也会把你找回来!你若死了,本尊绝不会独活!”
  • EXO之穿越之后遇见你

    EXO之穿越之后遇见你

    花样青春的女孩再一次以为穿越到,另一个空间在那里,她会遇见她爱的人吗?
  • 江湖琐碎事

    江湖琐碎事

    因被骗练了邪功的苏真开始在江湖上的寻根之旅。PS:这是一本满足作者恶趣味想小说。PS:这是一本慢悠悠的小说。PS:主角是真男人!
  • 春雨秋风

    春雨秋风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他,一个普通的名字:李秋生,但他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何香,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从小就遭遇不公平的待遇,她在坎坷中挣扎、抗争。可是,仿佛她的不幸与生俱来。责任,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着他,他希望去解救所有弱者和在贫困中生活的人们。他是时代的急先锋,他一腔热血,用自己火一样的热情去开拓那片处女地,使它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在不屈不饶中站立起来,他在挫折中勇往直前,他唱响了自己的生命之歌。他是一个无私的奉献者,他希望为这个社会奉献自己的才能和热血,他从来没有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的得失。他和朋友肝胆相照,他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在风浪中颠簸。他是一个强者,但他也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血肉之躯。人生如梦,只有凄风苦雨。如泣如诉,梦醒人归去。。。。。。希望名家能为我的诎作给予点评,我将不遗余力地去写好自己的作品。同时也盼望同仁们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并进行指点、收藏、推荐和支持!我也将不遗余力地去收藏大家的作品,共同支持吧!我的qq号:1028264690.希望加我为好友!同时,我是一个孤独者,每天默默无闻地创作着自己的作品,希望找到一个懂我、爱我支持我的女士牵手人生!
  •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