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变”故事画
隋唐时期(581~907),莫高窟壁画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经变”故事画的出现。“经变”故事画是将一部佛经或佛经的某部分内容变成一幅首尾完整、有情节铺陈的“鸿篇巨制”。“经变”故事画可谓中国古代艺术家的独创。莫高窟的“经变”故事画有三十余种。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则是表现“净土”思想的“阿弥陀经变”、“观无量寿经变”、“弥勒经变”、“东方药师变”等。
第220窟的“阿弥陀经变”是唐代“经变”故事画的代表作品。画中,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即将右脚盘放于左脚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于宝池中央的莲台上,观音菩萨、势至菩萨分立左右,四周又围绕着众多的菩萨。宝池内碧波轻起涟漪,娇艳的莲花怒放,天真的童子正在嬉戏玩耍。16人组成的乐队分列两排,鼓乐齐鸣,旋律悠扬;一对舞伎挥动长巾,翩翩起舞,跳起了优美的“胡旋舞”。
第172窟的“观无量寿经变”则和上述的“阿弥陀经变”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间的大幅画面上,但见七宝池上微波荡漾,曲折的栏杆环绕着七宝镶成的台榭。十多名乐师分左右两组席地而坐,演奏着琵琶、笛、笙、腰鼓等各式乐器。两名舞伎在中间挥动彩带对舞,各种吉祥的禽鸟也在应声而舞,又有两只仙鹤引颈长鸣。佛陀端坐上方,神情庄严,诸菩萨环侍在旁,安祥地听佛说法。后面是金碧辉煌的殿宇,壮丽多姿。最上面点缀着描绘了乘彩云来去自如的佛、菩萨,在空中翱翔着散花的飞天,还有不奏自鸣的乐器等。整个画面极尽富丽,极尽精微。
如果说“阿弥陀经变”描绘的是以皇室宫廷和上层贵族为蓝本的理想图画的话,那么,“弥勒经变”则展示的是普通市井百姓的美好梦想,梦想着能够“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第45窟的“弥勒经变”以弥勒佛说法为中心,穿插描绘着山喷香气、地涌甜泉、庄稼一种七收、树上生衣而随意取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以及人寿八万四千岁、寿终老人自入坟墓、女人五百岁婚嫁等等,展示着弥勒世界一派祥和美妙的景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与其说“弥勒经变”是在描绘西方的极乐世界,不如说是在展示着大唐的繁荣。
3、佛教史迹画
佛教史迹画,是莫高窟壁画中表现佛教传说与佛教传播历史的壁画。
初唐第323窟主室的南北两壁共绘制了8个佛教史迹故事,是绘制佛教史迹最多的一个洞窟。有表现佛教传播历史的画面,如“张骞出使西域求佛名号”,共有四组画面组成,每组画面均有榜题,壁画以全景竖轴式连环画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故事内容,人物形象各异,神态表情丰富,色彩绚丽厚重;有表现佛教“灵异”、“圣迹”的画面,如“释迦浣衣池”、“释迦晒衣石”、“吴淞江石佛浮江”等。另外,史迹画中还有表现佛教“瑞像”的画面,如“毗沙门天王与舍利弗决海”就出现过多次。画面中,舍利弗手持锡杖,身穿袈裟,毗沙门天王身披坚甲,手执长矛,两人相对而立,枪杖相交,决堤放水。
史迹画中还绘有得道高僧弘扬佛法的事迹。如第231、237、98、61、72等窟描绘了西行求法和活跃于河西走廊的名僧刘萨诃,而东来传教的著名僧人安世高、康僧会、佛图澄在第323、9、108、454等窟中也有描绘。
史迹画中还绘有佛教传播圣地——峨眉山、五台山图。尤其是第61窟五代时期(907~960)的“五台山图”,长13米,高3.6米,描绘了中国四大佛教灵山之一的五台山及文殊菩萨的“圣迹”与“化现”(即佛、菩萨为救度众生,变化成种种形像,示现于世间)传说,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圣迹图。壁画以五峰为主体,组合五台山数百里内的灵异化现、佛教圣迹及城市、关隘、店铺、道路共190余处绘于一壁,自上而下地描绘了天界、神和人交接界、人间的现实世界,是一幅独特的以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地图,内容丰富,意境深远,也是一幅独具艺术魅力的山水画。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佛教徒所说的“张骞出使西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吗?
如前所述,“张骞出使西域”是一幅佛教史迹画,根据《魏书·释老志》绘制。故事是这样的:西汉时,汉武帝派遣大将军霍去病征讨匈奴,士兵英勇奋战,最终打败匈奴,匈奴王率领部属五万余人投降了汉朝。霍去病班师回朝后,把缴获的两尊金像献给了汉武帝,汉武帝视金像为大神,将其陈设在甘泉宫里,每日率群臣烧香礼拜,但他不知道这两尊金像的名号,于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到大夏国去问金像的名号。张骞带领侍从人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了大夏国,得知当时的大夏国盛行佛教。张骞从西域回来后对汉武帝说:在大夏国的旁边,有一个叫身毒(印度)的国家,那里有佛陀像,两尊金像就是佛陀之像。从此,佛像从印度传入了中国。中国始闻佛陀之教。
其实,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各中亚国家,共同进攻匈奴,并非去问金人名号。上述所讲只不过是佛教徒杜撰的故事而已,目的是为了将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提前,是抬高佛教地位的附会之作。但张骞出使西域名垂青史,开拓丝绸之路的历史功绩是真实可信的。此幅故事画是现存最早的张骞出使西域图,是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佛教东传的历史和中外交通、文化交流史的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
二、农业的壁画
莫高窟壁画虽以佛教内容为题材,但是,如果揭去蒙在其上的佛教面纱,就会发现许多反映现实生活方方面面的画面。譬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壁画不仅将农耕生产的全过程绘入画面,而且还描绘了许多的生产工具,如犁、镰、扫帚、木杈、木锨、梿枷、簸箕、耙、锄、铁锨、扁担、秤、斛、斗、升等,有些生产工具属于河西地区所特有的,具有明显的西北地方特色。
第23窟北壁的“雨中耕作图”,依据《法华经·药草喻品》而绘。画面上,乌云密布,大雨从天而降,一位农夫正挥鞭赶牛,雨中耕作;另一画面则描绘了农夫一家三口坐在地头捧碗吃饭的情景,农夫正关切地注视着自己的妻儿;而另一块地上,一个农夫肩挑庄稼正往回走。这三处田头小景,画得妙趣横生,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显得温馨而又和谐。
第445窟南壁“弥勒经变”中的“一种七收图”,则是反映唐代北方农业生产生活的代表作。图中绘出了播种、收割、挑运、打场、扬场、田间小憩、粮食入仓等画面,几乎反映了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包括各种生产工具在内。特别是图中的曲辕犁,是当时最先进的农耕工具之一。唐代陆龟蒙的《耒耜经》对此犁的形状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没有图像资料,不知其形,而壁画提供了曲辕犁的具体形象。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根据《耒耜经》及第445窟的图像制作了曲辕犁的模型,从而使现在的人们对古代这一先进的生产工具有了直观的明确的认识。
三、商贸的壁画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又是古代国际商业贸易中心,丝绸之路商贸繁盛的景象,在莫高窟壁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除此之外,壁画中还出现了商铺、旅店、酒肆等反映古代商业情况的画面以及建筑、冶铁、制陶、纺织、酿酒、粮油加工、皮革制造、兵器制造等手工业方面的画面,为我们了解古代敦煌地区的商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提供了非常生动而又形象的资料。
第85窟窟顶北披有一幅“肉肆图”,绘一肉铺,铺内竖立的架子上挂满了待出售的肉,门前摆放了两张肉案,一张案上放着一只宰好的整羊,另一张案子上放着肉块,店主正操刀割肉,案下捆伏了一只待屠宰的肥羊,稍远处一只狗在翘首仰望,似在期盼主人的恩赐。整个画面自然生动,市井气息浓厚,真实地表现了晚唐五代时期敦煌繁华商业市场的一角。
莫高窟的多幅“维摩诘经变”壁画中,都绘有“酒肆图”,以表现维摩诘“入诸酒肆,能立其志”。画面为一酒店,内有数人,围桌对坐,桌上摆着酒瓶和酒碗,大家正在开怀畅饮;维摩诘立于桌前,手持麈尾,作高谈阔论状;店外一舞者翩翩起舞,一侍者端盘站立。莫高窟第12、61、98、108、146等窟中的壁画都绘有此情节,是晚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发达商业的又一生动写照。另外,第85窟窟顶东披“楞伽经变”中的“制陶图”、第321窟南壁“宝雨经变”中的“修建图”、第61窟西壁“五台山图”中的“踏碓图”等,更是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反映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的图像资料。
知识小百科
当代著名文化散文大师余秋雨先生的名著《文化苦旅》,其中就有一篇散文名作《莫高窟》。下面的文字采自《莫高窟》,请大声诵读一遍,仔细欣赏、体会大家笔下莫高窟壁画厚重的历史内涵与独具的艺术魅力。
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游客们在观看壁画,也在观看自己。于是,我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
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四、社会生活的壁画
在莫高窟壁画里,举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甚至像刷牙、洗脸(如第146窟西壁的“净齿图”、“洗头图”)、如厕(如第290窟窟顶东披的“蹲厕图”)、打架这样的生活细节,在壁画里都有充分的表现。
莫高窟的壁画,从盛唐到西夏时期的“弥勒经变”中,都普遍绘有“嫁娶图”,表现了弥勒世界“人寿八万四千岁,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的内容。第445窟的“婚嫁图”,是表现这一内容的代表作之一。屋外的庭院中设有帷帐及青庐,帐内左侧为宴请宾客的宴席,席上宾客对坐饮宴;右侧是新郎、新娘正在拜堂行礼:新郎五体投地跪拜宾客,新娘盛装,与傧相侧立于旁,侍者往来忙碌其间;中心为乐舞场面,舞者正在起舞助兴,非常热闹。
除了婚嫁图外,壁画中还有许多表现男女谈情说爱的场面。第85窟南壁“报恩经变”中的“树下弹筝图”,就是对美好爱情的歌颂。画面上,善友太子抚筝弹琴,如泣如诉,公主面对而坐,聆听入神,心领神会。此时,树影婆娑,绿草如茵,至善至美的爱情在情与景的完美交融中悄然滋长,不禁令人心驰神往。
从北周至宋代的有关故事画如“微妙比丘尼故事”、“善友太子入海故事”及佛传故事、涅槃经变等壁画中,还表现了古代的丧葬习俗,不仅描绘了停棺为亡人举哀、出殡送葬、入土安葬(或火化)的丧葬过程,还描绘了构置坟茔、设圹埋葬、地面起坟的土葬方式。如第148窟西壁“涅槃经变”中的“停棺致哀”、“抬棺出殡”、“焚棺火化”,就是对唐代葬礼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