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重内涵
在本研究中,限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品质教育”仅停留在操作性概念的水平上,其概念内涵从教育的终极关怀、和谐教育生态的营造、学生高水平差异发展的实现三个维度进行了初步规定。
1.重在让学生追慕美好、追逐梦想、追求卓越
品质教育的此重内涵,本质上是教育的一种终极关怀。学校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在学生身心世界种下美好、梦想、优秀的种子,要让学生感受、投入并创造人生和生活的美好,要让学生有梦想、有追求、有才华,这与高中新课程强调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追求也是相吻合的。
镇中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追慕美好,要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呈现给学生。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最需要的是美的阳光,只有美的力量,才能战胜内部和外部的黑暗,知识有大美,人性有大美,情感有大美。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强烈而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不要用任何借口去剥夺学生欣赏美、崇尚美的权利,因为“美中有真、美中有善”,因为只有美好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吸引住学生,才能让整个校园充满经久不衰的人性之光。在镇中校训中,有“健美”一词,它不仅指身体的健康,也指人性向真,人性向善,人性向美。
镇中教育要为学生打开一扇思想的门。现在的学生往往缺乏激情,对事物习惯了被动地接受;他们视野封闭,看不到多彩的世界。所以很多学生看起来很平静,但这种平静是一种粗陋的平静。教育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想,去行,去铸造一种个性的美丽。
镇中教育还要开启学生成长的“金钥匙”——责任与自信,促使他们做最好的自己。拥有责任与自信的学生,内心一定会强大而和谐。这样的学生,也许不会次次成功,但他在关键时刻会顶住,会不断超越自我,成就卓越,因为他的人格基石非常坚实。
镇中的教育还要帮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丰富的人生。不要用学习和作业填满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成为“中空人”,镇中三年,我们要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习得一到两项特长,不是为了加多少分,而是为了他以后的人生能丰富起来。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不管是高层科技人员,还是普通劳动者,都能始终保持一项体育与艺术的爱好,这样他的生命质量就会提高。
2.重在营造和谐教育生态
“生态”即是指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就学校教育生态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学校教育的外环境(学校可资利用的各种外部资源,学校与社会、政府、社区、家长等交流沟通,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系统等)与内环境(结构、程序、关系、形式、内容等要素)之间以及内环境各要素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自然的、健康的、合规律的、相互支持、互促互进的和谐关系,在这种生态中,一方面,学校教育已经完全融入了它所辐射的整个社区和区域环境中,成为了相关区域发展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和公众所信赖、所依赖,同时区域、社区、政府、公众等与学校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它们能自觉提供给学校教育足够的支持和呼应。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已经生成了必需的各种要素,拥有独特的理念追求,浓厚的文化氛围,合理的体制架构,健全的制度设计,灵活的机制创新,丰富的平台载体,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等,各要素各司其职,运转良好,并能形成系统合力。学生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中获得身体、心理、道德的发育与成长,获得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锻造与积淀,教师也同样能获得专业成长,享受到心灵的丰实,体验到职业的审美。品质教育的和谐教育生态应该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整体性(系统性):学校教育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系统应全面发展,互促互进,不偏废、不畸形、不功利,尤其是不能唯学习、唯知识、唯分数、唯高考。整体性还包括学校与所辐射区域发展的协调一致性。
(2)自主性:指学校有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的最大限度的办学自主权,能坚守自己的办学理想、办学主张,不受过多过分的行政和舆论干预;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成长亦有相当的自主权利、空间和可能性。
(3)丰富性:学校拥有较为丰富优质的内外资源,能为师生创设丰富的活动、载体、平台、资源等。
(4)民主性: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尊重并充分满足师生的各种权利、需要、动机等,师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人。
(5)多样性(差异性):指学校教育能为师生提供多种成长方案、发展路径、评估考核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教育服务、教育教学手段,能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6)包容性:学校教育有气度,有胸怀,允许有多样化、差异化的声音、行为和个体存在。
(7)开放性:能以学习者姿态经常性地“走出去、请进来”,在交流学习服务中碰撞思想、开阔视野、增强能力、提升境界。
(8)技艺性:指学校教育遵循规律、尊重科学、追求审美,能开发构建一套具有自主核心竞争力的高效育人系统,能“有教无类”,能不为生源所累,更不会“生源一差,满盘皆输”。
(9)人文性:学校教育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底蕴,高尚的文化品位,和融的人文关怀,高洁的人文精神(理想)。
(10)品质性:学校教育在科学规范、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力求特色亮点、品质品位,既有宏观的大气,更有细节的精致。
3.重在实现学生高水平差异发展
差异发展其实是教育的一个本质问题和永恒追求。“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都希望做最好的自己,这是人性的体现。如果我们人为地规定一种共同的发展模式,那无疑是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遗憾的是,我们传统教育的不少制度设计、课程设置以及发展观等都缺乏对人的个性、人的差异的尊重,造成了至今也无法完全消解的中小学教育同质化现象,“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学校、教师、学生缺乏个性与活力,三者发展的空间狭窄、资源稀少、路径单一、模式雷同,等等。
高中新课程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发展留出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许多的可能性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保障。但问题是,习惯了传统教育的我们是否能运用好这种时空条件,是否能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是否能够有效执行有关的体制和机制,等等。也就是说,新课程赋予高中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但如果这种权利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把握、优质高效的使用的话,新课程提供的时空条件就会被浪费,体制、机制就会成为一种摆设或形式,差异发展就会陷入“为差异而差异”的低水平状态。这种矛盾其实在新课程第一轮实施过程中是普遍突出的问题,比如有些学校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甚至对学生选课制造人为障碍,有些学校的地方课程、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新课程没有配备专职教师,即便有专职教师,其专业素养也还不能胜任课程的教学,再如校本课程开发,由于时间、人力特别是课程开发理念精神、专业能力的限制,校本课程教材往往暴露出专题内容单薄、学生兴趣淡薄、可教性和体系结构性差、专任教师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牵强附会,其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来说简直是浪费宝贵的课时,有些非高考科目的教学、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都不尽规范,随意性很强,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空间和时间严重匮乏,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在新课程实施之初也许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不能让一届或几届学生的学习时间牺牲在低效的差异发展或“伪差异发展中”,而应当尽最大努力吃透并落实新课程的精神理念和操作要求,想方设法创造有利条件,及早统筹规划,整合、开拓各种必要的资源,确保新课程下学生的各种选择自由,结合自己学校实际建设新课程质量体系,制订严谨科学的标准规范,同时深化学校特色创建,努力创设师生个性化成长成材的平台、载体。只有这样,高中新课程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高水平的差异发展才能实现。
在传统课程背景下,“重高之重、名校之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生源优势,是一种体制性保护。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受教育时间的延长,随着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深入推进,高中学校选择生源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新课程下的高中名校需要思考的不应该再是如何提高升学率,如何“抢夺”生源,而是如何苦练内功,凝练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内涵发展水平。我们打造“品质教育”,就是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建立起一套强大有力的、包容性大、操作性强、适应面广、特色鲜明、科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系统,这个系统融合了教育教学工作高度的艺术性、技术性,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最大多数的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唤醒生命潜能,获得个性化的成功,体验快乐与幸福。
(二)三种策略
品质教育构建或者说学校个性化办学需要有原则性的推进策略,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管理创新、学校文化重塑是其中最重要的三种策略。
1.教师为基
人是第一位的,人力资源永远是一个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坚强的依靠,名校最坚实的支柱是人才。管理者必须把“招才、育才、用才、留才”摆在自己工作的首要位置,用最多的时间、最真诚的心、最大的精力去做。应该学习伯乐的慧眼识人、刘备的诚意和胸怀、曹操的用人艺术,选对人,发展人,用好人,稳定人。结合当前教育实际,课题组觉得特别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组建好学校的管理队伍。好的管理才能实现学校系统各要素的最优组合。管理和教学应相对独立并寻求一种适当的平衡,最好是建立一支专门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队伍,避免“重教学、轻管理”、“教而优则仕”的负面效应。二是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强化对师生员工的培训与能力提升。不断更新他们的观念、意识、知识、实践能力,促进其个性和人格的圆满,也可以考虑将管理干部和教学人员送到国外交流培训,使他们经历国际化的洗礼,从而能够在可预见的将来适应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三是应通过招聘和培养集聚若干顶尖人才,在校内形成人才梯队,形成若干品牌学科或项目。
2.管理为架
从理论上讲,包括学校在内的组织其发展可能性是无穷尽的,制度及其执行撑起了组织的整体框架。可以看到,很多学校,包括相当数量名校,学校各项制度是个人经验和传统习惯的产物,并无多少高水平的科学性、艺术性、战略性、人文性可言,缺乏对组织整体、组织中成员群体和个体的深刻洞悉和真切观照,或屈从于社会对教育的无端干预,或迎合社会不当舆论,明显缺少人文关怀、理想主义色彩和对教育本真的信仰与坚守。同时,受社会文化、评价机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执行力不强也成为学校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一大通病,有的时候并不是缺乏好的思想、理念、方案,而是缺少执行的环境和人员。因而,学校要发展,名校要卓越,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创新,用制度来丰富学校内涵、强壮学校组织的神经、激发学校活力、延伸学校组织的生命,最大程度达成学校的组织愿景,实现组织中每个个体的最优化发展,同时,亦必须高度重视提升学校成员的执行力水平。
3.文化为魂
从“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两字之差代表了一种理念、思维的跨越。作为最厚重的积淀与最深层的动力,学校文化是可以贡献给莘莘学子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最可宝贵的财富。学校文化是一个整体,是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个性、一种智慧灵性,一种底蕴潜能。当前,基础教育界千帆竞发、百花齐放、各争风华,竞争永远不会消失甚至只会越来越残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满足于名校历史或现实的辉煌,不思进取,不谋新路,衰落乃至毁灭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发展还是偏重于物质,太过功利和短视,缺少远大的愿景,缺乏思想的引领和智慧的架构。一所真正基业常青的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中学,成败的关键还在于它是否能够在学校文化的创建中凝练出自己独特的思想、精神和理念,否则,所谓名校只能是过眼烟云,表面繁华,沽名钓誉而已,留不下太多有价值的财富。
(三)五种价值取向
基于学校文化特质的个性化校园建设和品质教育的提出本质上是学校教育的理念系统和实践系统的重建,在这过程中,价值取向决定了新系统的核心品质、高度和坚实性。
1.涵育美好人性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容易忘记的往往是知识、技能、技巧,难以磨灭的应该是思想、情感、个性、情趣、方法等,高中新课程关于“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强烈追求,就是要更多地赋予学生这些受用终生的“剩下的教育营养”。课题组认为追慕美好、追逐梦想、追求卓越是学校教育送给学生的最珍贵的营养,这三者其实是融合在一体的,是一个生命个体一种最为和谐、最具审美意味、最能绽放人性光辉、最能达成自我实现的人生状态和过程。学校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在学生身心世界种下美好、梦想、优秀的种子,要让学生感受、投入并创造人生和生活的美好,要让学生有梦想、有追求、有才华。我们在推进品质教育时要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强烈而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想,去行,去铸造一种个性的、多彩的美丽,要开启学生成长的“金钥匙”——责任与自信,促使他们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习得一项以上特长并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帮助他们拥有一个丰富的人生。正如爱因斯坦所坚持的: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